8.2 敬畏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1页
8.2 敬畏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2页
8.2 敬畏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3页
8.2 敬畏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4页
8.2 敬畏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8.2敬畏生命

基础过关练

1.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数百人伤亡。事故发生后,国家主席习

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同时要密

切监测震情和天气变化,防范发生次生灾害。习主席的重要指示表明()

①生命是宝贵的,必须重视人的生命②关注自己身体健康是自私的表现

③党和国家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④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可逆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树立生命至上观念、敬畏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特点。

①③:“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等指示表明:生命是宝贵的,必须重视人的生命,党和国家坚持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关注自己身体健康是爱护身体的表现,不是“自私”,故②说法错误;

④:生命是不可逆的,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年6月13日,在距离水面15米的杭州西兴大桥上,外卖小哥彭清林跳入钱塘江中,救起了一名轻

生女子,致胸椎压缩性骨折。他说:“遇到人有危险,我肯定会去救的”。生命至上,该出手时就出手,他的

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片赞誉之声。点赞彭清林,是因为他的行为()

①对自己不负责任②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③提升了生命的意义④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②③④:彭清林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轻生女子,体现了他敬畏生命,延伸了生命的价值,提升了生命的意义,

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他这种行为不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2023年12月13日,全国网民所关注的“吉林长春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一审宣判,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

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周某死刑。2023年6月22日,28岁女子小娄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夜市小吃街被周

第1页共10页.

某从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中,不幸离世,抛砖男子此前还曾在高楼向外投掷两桶5升桶装水,三罐未开封可

乐,砸到另外二人。该案件启示我们()

A.关爱自己的生命就行,他人的生命与我无关B.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C.生命是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D.我们应该从容面对生命的死亡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A:我们关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故A说法错误;

B:法院判处被告人周某死刑,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故B符合题意;

CD:该案件未体现生命的不可逆和短暂,也未体现从容面对死亡,故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2月

21日,地震已造成135人遇难,98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

亡。面对地震带来的灾难,有关部门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是因为()

A.生命是脆弱的,毫无力量的B.生命是顽强的,不怕任何危险

C.生命是短暂的D.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A: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故A说法错误;

B:“不怕任何危险”观点不正确,故B说法错误;

C:生命是短暂的不是实施救助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D: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是敬畏生命的表现,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

小诗《鸟》,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我们要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B.动植物的生命都不是生命,不值得我们珍爱

C.生命至上,我们也必须承认其他的生命同样重要

D.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答案】B

第2页共10页.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B: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生命,也值得我们珍爱,故B说法错误;

ACD:“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意思是谁说生命是卑微

的,都是一般的骨肉一般的皮毛,劝君不要打枝头站立的鸟儿,它的孩子正在巢中嗷嗷待哺等待着它的归

来,启示我们人类与鸟等都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生命至上,我们

也必须承认其他的生命同样重要,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故AC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能力提升练

6.7月29日以来,北京市多地区出现持续大暴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冯振、

王宏春、刘建民等救援英雄们不畏艰险,不怕危险,舍己救人,用生命守护着生命,成为了人民心中崇高

的英雄。向英雄致敬是()

①因为生命是崇高的②人们对逝去生命的无奈

③中国人民对生命怀有敬畏的情怀④国家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的价值。

①③④:分析题文可知,在这场灾难中,冯振、王宏春、刘建民等救援英雄们不畏艰险,不怕危险,舍己

救人,用生命守护着生命,成为了人民心中崇高的英雄,体现了敬畏生命的价值。向英雄致敬是因为生命

是崇高的;中国人民对生命怀有敬畏的情怀;国家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题干旨在说明向英雄致敬是因为生命是崇高的,要敬畏生命,未涉及人们对逝去生命的无奈,故②说

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2023年7月3日至4日,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出现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灾情发生后,

万州区共出动各界抢险力量2500余人次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了“生命至

上”,这告诉我们()

①生命是脆弱的,面对灾难只能屈服

②“休戚与共”,自己的生命最宝贵

第3页共10页.

③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④“仁者爱人”,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至上。

①:生命是脆弱的,面对灾难,我们要敢于战胜,坚持生命至上,故①说法错误;

②:“休戚与共”要求我们既要关爱自己的生命,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高贵,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认识到他人

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题文中在灾难发生后,国家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生命至上,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

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仁者爱人”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8.2024年2月14日,四川成都市锦西中学谢柯江和父母来浙江西塘旅游,看到一老人落水,水性不错的

小谢立刻跳进河里,跟他人一起把老人救上了岸。事后,浙江嘉兴警方跨省为小谢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

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爱他人我们要不顾一切B.这体现了小谢享有名誉权

C.承担责任就是为了回报D.这体现小谢懂得敬畏生命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D: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生命的宝贵,也要看到他人生命的重要性;看到一老人落水,

水性不错的小谢立刻跳进河里,跟他人一起把老人救上了岸,体现小谢懂得敬畏生命,故D说法正确;

A: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故A说法错误;

B:浙江嘉兴警方跨省为小谢颁发荣誉证书,体现了小谢享有荣誉权,故B说法错误;

C: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9.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波及地区的居民很快得到了有效

的转移和疏散。以下关于生命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的

②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③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拼搏时,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第4页共10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①:自然灾害不可预知不是对生命的认识,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④:题文中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说明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

的、艰难的;地震发生后,波及地区的居民很快得到了有效的转移和疏散说明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

命而努力而拼搏时,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在金钱、权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故

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给材料拟一个共同的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正在江边晨练的李某看到一名女子落入江中,立马奋力一跃,跳入水中救起这名女子。一名男子突然晕倒

在人行横道上,路过的谷某立即对他展开紧急施救,帮助他脱离危险。

A.探问生命,珍惜青春B.守护生命,健康成长

C.敬畏生命,生命至上D.绽放生命,追求荣誉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C:题文中勇救他人落水、对路边晕倒的男子展开紧急施救,这些行为都是珍爱生命的表现,体现了生命至

上,敬畏生命,故C符合题意;

AB:这两个选项表述的内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不符合题意;

D:题文中救助他人的行为是无私奉献,不是为了追求荣誉,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探究培优练

11.某校六年级学生以“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为主题召开班会,反响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下面同学的认识

与班会主题不一致的是()

A.小东:“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B.小丽:“生命是宝贵的,相对于金钱、权势等外在的东西,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C.小芳:“生命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的DNA、指纹都不同。”

D.小华:“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第5页共10页.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珍爱生命。

ABD:题干中的班会主题体现了我们要珍爱生命,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

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生命是宝贵的,相对于金钱、权势等外在的东西,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生命是

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爱护,故ABD符合题意;

C: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说法错误;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故本题选C。

12.在平台考核、按单提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外卖小哥想尽办法赶时间、多跑单,在马路上逆向

行驶、闯红灯、接打电话,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可以劝告外卖小哥()

①敬畏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提高工作效率,注意交通安全,不出事故就行

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④安全行驶,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①④:依据题文,一些外卖小哥想尽办法赶时间、多跑单,在马路上逆向行驶、闯红灯、接打电话,带来

安全隐患,因此快递小哥应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做到敬畏生命,意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要安全行驶,

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③:做法是不敬畏生命的表现,故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3.2023年9月13日,一名小孩头部被防盗网卡住,身体悬在半空。危急关头,市民黄志春爬上二楼防盗

网,头顶小孩双脚,为成功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黄志春被授予“广东好人”称号。他的行为体现了()

A.爱岗敬业的品质B.敬畏生命的态度C.自由平等的观念D.惩恶扬善的追求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B:分析题文,黄志春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爬上二楼防盗网,头顶小孩双脚,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这

种行为充分展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将他人生命的安危置于首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敬畏;

故B符合题意;

ACD:爱岗敬业强调的是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和尽责;自由平等的观念主要涉及在社会中对个人自由和权利

平等的追求;惩恶扬善侧重于对恶行的惩治和对善举的弘扬;而黄志春的这一行为,其出发点和核心在于

对小孩生命的敬畏,并非主要体现上述其他选项的内容;故ACD不符合题意;

第6页共10页.

故本题选B。

14.2023年12月甘肃省积石山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自身安危,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冲入震区营救被

困群众。此举传递出的生命观是()

①珍视生命②敬畏生命③轻视生命④守护生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①②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救援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冲入震区营救被困群众,传递出了珍视生命的观念;

面对地震的危险,救援人员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时,用

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被困群众争取生存的机会,守护着每一个可能的生命希望;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轻视生命”与救援人员的行为完全相悖,救援人员的行动恰恰是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而不是轻视;故

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5.初中生小伟晚饭后在湖边散步,忽然听到湖中传来呼救声,发现有人落水。此时,他的正确选择是()

①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珍爱生命,见义智为

②关注他人生命安全,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③立即离开事故现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④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提供线索,协助救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①④:坚持生命至上、敬畏生命,要求我们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因此面对他人落

水,如果有能力救助,则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施以援手;如果自己不具备救人的能力,则要第一时

间报警求助,并协助救援。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如果不具备救人的能力,“奋不顾身”是不可取的,不仅不能成功救人,还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故②说法错误;

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尽己所能帮助落水者,不能漠视他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

中,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某市一名两岁儿童从六楼坠落,掉到二楼广告牌上再次翻下,千钧一发之际,一名“90后”男子果断扔

第7页共10页.

掉手机,伸出双臂和同事一起将孩子稳稳接住。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①警示幼儿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②说明男子和同事践行生命至上

③警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要尽责④说明该男子缺乏财产安全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珍爱生命。

②③:题干中男子和同事接住坠楼的幼儿,这是敬畏生命的表现,践行了生命至上理念,同时也警示监护

人对未成年人要尽责,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幼儿年龄太小,树立安全意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①说法错误;

④:该男子并不是缺乏财产安全意识,是坚持生命至上理念,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7.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某校开展安全教育(如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增进友谊结伴野外游泳B.崇尚自由随意约见网友

C.珍爱生命认真参加疏散演练D.见义勇为徒手拉开触电之人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珍爱生命。

C:分析题文,图片描述了某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珍爱生命认真参加疏散演练符合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

故C正确;

A:结伴野外游泳容易发生意外;A错误;

B:随意约见网友不利于保护自己;B错误;

D:徒手拉开触电之人也会使自己触电;D错误;

故本题选C。

第8页共10页.

18.下图漫画中小王的结局不言而喻,从他身上我们青少年应汲取的深刻教训是要()

A.防微杜渐,拒绝交友B.学法守法,严格执法

C.明辨是非,乐于助人D.远离毒品,敬畏生命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

A:我们要慎重交友,不是拒绝交友,故A说法错误;

B:青少年没有执法权,故B说法错误;

CD:依据漫画描述,漫画中小王帮助哥们卖毒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启示我们要远离毒品,敬畏生命,

故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9.某校初三学生以“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为主题召开班会,反响热烈,纷纷各抒己见,以下同学认识与班

会主题相一致的是()

①小明:“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小花:“生命是宝贵的,相对于金钱、权势等外在的东西,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③小芳:“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④小杰:“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