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认识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1页
8.1 认识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2页
8.1 认识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3页
8.1 认识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4页
8.1 认识生命(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8.1认识生命

基础过关练

1.关于生命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B.人类应该左右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成长进程

C.只有人类的生命才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D.人类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主宰,可以随意对待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人的生命的价值。

A: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

机,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故A说法正确;

B:人类要与地球的生命和谐共生,故B说法错误;

C:“只有,才是”说法过于绝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财富,故C说法错误;

D:人类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一部分,地球上的各种生命是共生共存,息息相关的,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

概率为六百四十亿分之一。因此,指纹锁日益受到家家户户的青睐,既方便又安全。这说明()

A.生命是相似的B.生命是可预知的

C.生命是独特的D.生命是有接续的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

C:题干中,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为六百四十亿分之一,这说明生命是独特的,故C符合

题意;

A:生命是独特的,不是相似的,故A说法错误;

B:生命是不可预知的,故B说法错误;

D:题干未涉及生命是有接续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有的家庭有自己传承多年的宗族祠堂,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牌位,每逢重大节日庆典都要举行祭祀仪式,

为的是传承家庭传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页共9页.

①人的生命虽短,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接续没有意义

②这是一种生命的接续,我们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

③在生命的传承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④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坚决抵制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接续。

②③:题文中每逢重大节日庆典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为的是传承家庭传统,说明这是一种生命的接续,我

们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在生命的传承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故②③符合题

意;

①: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接续有意义,故①错误;

④:这并不是一种封建迷信,而是自然规律,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2018年,富阳公安城南派出所原所长金建勇因公牺牲,他的警号“017847”自此封存。2023年11月23

日,他的儿子金晨昊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正式重启了父亲的警号,坚定地扛起了父辈旗帜,正式踏上了父

亲曾经工作的岗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生命能在身体和精神上获得接续

B.生命仅仅是社会关系之中的生命

C.人能够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D.生命是短暂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接续。

A:金建勇因公牺牲后,他的儿子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正式重启了父亲的警号,说明生命能在身体和精神上

获得接续;A说法正确;

B:生命不仅仅是社会关系之中的生命;故B说法错误;

C:人不能够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故C说法错误;

D: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5.封存是铭记,重启是传承。2023年11月6日,00后新警傅芸继承了父亲傅煜华生前的警号057701,正

式踏上了父亲曾经工作的岗位。这说明了我们()

第2页共9页.

①可以在生命的接续中担当使命

②能够无限延伸个体的身体生命

③可以在精神信念上接续生命

④可以在社会关系中接续生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接续。

①③④:题干中00后新警傅芸继承了父亲傅煜华生前的警号057701,说明了我们可以在生命的接续中担当

使命,可以在精神信念上接续生命,可以在社会关系中接续生命,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个体的身体生命是短暂的,不可以无限延伸,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C。

6.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革命年代,无数先烈为追求民族独立献出宝贵的

生命,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扬。校团委将开展“拾取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研学活

动,请你选择合适的线路()

A.线路1:戚机厂火车文化园——智慧地铁科普基地——黑牡丹集团

B.线路2:张太雷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

C.线路3:春秋淹城旅游区——圩墩遗址公园——宋剑湖生态旅游区

D.线路4:青果巷赵元任艺术中心——周有光图书馆——唐荆川纪念馆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生命的接续的认识和理解。

B: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张太雷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均是红色记忆,革命精神

的体现,因而符合研学活动的主题,故B符合题意;

A:戚机厂火车文化园、智慧地铁科普基地属于工业、科技参观;黑牡丹集团属于企业,故A不符合题意;

C:此三项属于文化旅游景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此三项均属于文学艺术,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能力提升练

第3页共9页.

7.下列是四位同学对生命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张刚:在生命的传承中,要自觉继承祖先流传下来的全部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

②王明: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③李涛:生命很短暂,我们要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④刘晓: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仅仅是身体的生命,因此我们要爱惜身体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生命的认识。

①:在生命的传承中,对于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

接受,故①说法错误;

②: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故②说法正确;

③:生命是短暂的,因此我们要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故③说法正确;

④: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精神上的生命,故④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

8.生命有起点,也会有终点。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对此你的感悟是()

①人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逆的

②死亡是一种禁忌,我们不应该谈论它

③我们应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④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有时尽。

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人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逆的;我们应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不是一种禁忌,我们应该从容面对它。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9.作家杏林子在散文《生命,生命》中写道:“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竞然冒出了一

裁小瓜苗……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这表明()

A.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B.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替代的

第4页共9页.

C.生命是短暂的,匆匆若白驹之过隙

D.生命不可逆转,一旦动身绝不复返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

A:题干中,“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竞然冒出了一裁小瓜苗”这体现了生命来之不易,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故A符合题意;

BCD:题干未涉及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不可逆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通过AI技术,我们能够和去世的亲人对话、视频,甚至获得24小时的陪伴……但这项技术也带来了

更多的争议,除担心这项技术会带来诈骗、隐私泄露等风险外,也有人质疑“复活”的亲人是否会让亲属沉溺

于悲伤无法自拔,毕竟()

A.生命是独特的B.生命是不可逆的C.生命是宝贵的D.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

B:题干中,“复活”的亲人是否会让亲属沉溺于悲伤无法自拔,毕竟生命是不可逆的,故B符合题意;

ACD:题干未涉及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1.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宣布向土耳其

提供紧急援助,并派出救援队参加应急救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享受学习,学会学习B.生命至上,休戚相关

C.关注社会,融入社会D.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生命至上。

B:题干中,中国政府宣布向土耳其提供紧急援助,并派出救援队参加应急救援,这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

休戚相关,故B符合题意;

ACD:选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进入学生时代,我们常被要求学习别人,学习所谓“别人家的好孩子”。我们和亲戚家或邻居的同龄人比

才艺,比成绩,甚至去“复制”他们的时间表。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一味抬高他人,贬低自己?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去羡慕他人的每个成就?不知不觉中,我们迷上了去被动“复制”别人,然后“粘贴”

第5页共9页.

在自己身上。走出以上困惑,需要我们()

①主动发现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②认识到人的生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③坚持以自我为中心,摆脱他人的影响

④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甘于平凡和平庸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欣赏和接纳自己、生命的特点。

①②:进入学生时代,我们常被要求学习别人,学习所谓“别人家的好孩子”,这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

走出以上困惑,需要我们主动发现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认识到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

①②说法正确;

③:应该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不能以自我为中心,③错误;

④:要在平凡中创造伟大,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萧凯恩,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但她即使生活在黑暗中,也要为世界

带去光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汲取的人生智慧有()

①积极珍视独特生命②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③正确对待他人评价④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征、接纳和欣赏自己。

①②:萧凯恩面对自己生命的磨难,没有放弃,磨练自己的意志,珍视自己的生命,并且接纳了自己的不

完美,欣赏自己的独特,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中未体现对待他人评价和合理宣泄情绪,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4.“警号重启”是指一名因公殉职的人民警察的警号被封存,从此不再授予新警。如果他的后人加入警队,则

有权利将此警号重新启用,这是一种传承。2023年9月,新人职的警察李紫茹接过“121854”警号,这曾是她因公

牺牲的父亲李小平生前使用的警号。她希望沿着父亲的足迹,续写未完成的使命。由此,我们感悟到()

A.精神上的传承让生命得以接续B.经历挫折容易让人一蹶不振

C.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D.传承父辈遗志是子女最大的孝心

第6页共9页.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接续。

A:根据所学,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

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据此,题文内容说明精

神上的传承让生命得以接续,故A符合题意;

BC: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BC不符合题意;

D:说法不符合实际,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探究培优练

15.(2024·天津·中考真题)泛黄的家谱浸透着家族的血脉,传承着优良的家风,折射着祖辈的智慧。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生命是()

A.艰难的,要迎难而上B.脆弱的,要拒绝伤害

C.不可逆的,应只珍爱自己的身体D.有接续的,是“我”的也是“我们”的生命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有接续。

D:分析题文,泛黄的家谱传承着优良的家风,折射着祖辈的智慧,这体现了家族生命的传承和延续;说明

了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

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故D符合题意;

A:“艰难的,要迎难而上”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

B:“脆弱的,要拒绝伤害”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第7页共9页.

C: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珍爱自己的身体,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故C错误;

故本题选D。

16.(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告诉我们()

A.生命是可以从头再来的B.生命是永恒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D.生命是不需要珍惜的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

C:“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应珍惜生命,不浪费

时光,故C符合题意;

A: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不可以从头再来的,故A说法错误;

B:精神生命可以是永恒的,但肉体生命不是永恒的,故B不符合题意;

D: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珍惜生命,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7.(2023·安徽·中考真题)在“探问生命”主题班会上,同学们通过“我的自画像”活动展示不一样的自己,

看到自己的独一无二。通过活动,同学们感到()

A.生命是独特的B.生命是短暂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D.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

A:通过“我的自画像”活动展示不一样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独一无二。这体现了生命是独特的,故A符合题

意;

BCD: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来之不易,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8.(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热斯别克一家三代都是护边员。2017年,热斯别克接过父亲的巡边“接力

棒”,带着妻子上山护边,书写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感人故事。热斯别克一家三代护边

的事迹诠释了()

A.爱在家人间B.集体有力量C.生命有接续D.少年当自强

【答案】C

【详解】该题考查生命有接续。

C:分析题文,热斯别克一家三代都是护边员,书写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感人故事;结

第8页共9页.

合所学知识可知,热斯别克一家三代护边的事迹诠释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

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