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教新版高二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陕教新版高二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陕教新版高二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陕教新版高二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陕教新版高二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陕教新版高二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右图示意的是我国一级茶区分布图。关于我国一级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均分布于红壤地区C.气温是影响江北产区北界的最主要因素D.西北地区人民不喜茶,故无一级茶区2、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5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该图、表1,回答问题。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3、图为“某水系及其流域示意图”;读图,图中()

A.水体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B.区域夏秋季节易受台风侵袭C.a水文站流量受湖泊影响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均匀4、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受灾程度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B.经济发展过快C.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开发利用强度加大D.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趋于均衡5、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平遥古城皖南村落开平碉楼避暑山庄B.避暑山庄平遥古城开平碉楼皖南村落C.开平碉楼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皖南村落D.开平碉楼皖南村落平遥古城避暑山庄7、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8、关于东亚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亚五国都是发展中国家B.整个东亚地区季风气候都非常显著C.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D.沿海和内陆经济差距明显,但自然环境差异不明显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9、读“我国糖料作物主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题。

(1)有关糖料作物主产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糖料作物主产区的区位优势分别是A.①—塔里木盆地B.②—东北平原C.③—河西走廊D.⑤—四川盆地10、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强度大B.热量充足C.植被破坏D.环境污染严重11、治理灰霾已成为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资料所呈现的天气条件中;最容易形成灰霾的是。

(2)灰霾频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12、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25~26题。

(1)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2)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是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D.“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13、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分界线C.400mm年降水量线D.以水田为主农业和以旱地为主农业的分界线14、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6—67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B.气候高温多雨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15、读某区域图;完成19~20题。

(1)甲、乙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2)造成甲、乙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热带雨林带C.热带草原带D.热带荒漠带评卷人得分三、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6、下列内容中,属于非地带性的分布现象是A.新疆沙漠中的绿洲B.非洲北部的热带荒漠C.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17、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件.读图完成19-20题.

日本“3•11”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包括()A.泥石流B.风暴潮C.大气污染D.土壤盐碱化18、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读图;回答19~20题.

导致图中A、B、C三地湿润系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19、下面组图为世界四个主要海峡及其周边陆地的轮廓图;读图完成23~24题。

1月份,船只在经过四个海峡时,最有可能遇到多雨天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20、【题文】下列关于棉纺织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纺织工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工业B.棉纺织工业主要集中在有廉价劳动力及棉花丰富的国家C.棉纺织工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工业D.棉纺织工业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出现的工业部门21、【题文】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鲁尔区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D.美国东北部地区评卷人得分四、填空题(共1题,共9分)22、下图是“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日A、B、C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A点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3)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4)此日之后的半年内,徐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3、区域的开放程度越高,区域内部的自然条件差异越大。24、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大的地区,城市发展可不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25、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6、【题文】下图为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示意图;阅读下列各图,并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8分)

(1)成都地处我国____,昆明地处我国____。(填地形区名称)(2分)

(2)简述横断山区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与图2河段的差异。(8分)

(3)C地形区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简述形成这样地表形态的原因(4分)

(4)图3中B地区其地貌单元的名称是____平原,其形成原因是____

____。(4分)27、下图为“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①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2)简述①地区荒漠化治理的措施。(3)简述②地区酸雨防治的措施。28、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下表为甲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流量分配比例(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简析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2)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3)简析甲河干流梯级开发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A项南部还有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错误。B项图示江北产区属于黄土或棕壤;错误。C项图示江北产区的北界基本与纬线平行,说明其最主要因素是气温。正确。D项西北地区无一级茶区主要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错误。故选C项。【解析】【答案】C2、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水域海拔高于两侧地面,为“地上河”,由此判断为黄河下游。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调运能力。【解析】【答案】D3、B【分析】【分析】图中的经纬度;杭州、水系特征可知;该河流为外流河,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的水循环,A错;地处太平洋的西岸,夏秋季节易受台风侵袭,B对;a水文站在流入湖泊的河流上游,不会受湖泊影响,C错;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匀,D错。

【点评】我国的区域特征。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发生。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能够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受灾程度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开发利用强度加大,人与自然呈现不协调的趋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5、D【分析】【分析】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主要措施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地区的承载能力。这项措施需要大量的财政补贴,但单纯的财政补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地区的承载力。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开发力度。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才能提高地区的接待能力、环境承载能力。所以①错、②对。其次要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保护产品不受外部产品冲击,也会影响对外开放的程度。与西部大开发政策不相应。所以③错、④对。所以D对。A、B、C错。6、D【分析】【分析】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皖南村落位于安徽省南部;开平碉楼位于福建省;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故结合我国的省区位置可判断,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分布位置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加强知识积累。7、C【分析】【分析】次生盐碱化一般分布于较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而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气候湿润,A错误;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形成石漠化,B错误;西北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植被的破坏而形成荒漠化加重,C正确。黄淮海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风沙;旱涝和盐碱等,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本题还可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设计试题。8、C【分析】本题考查东亚的地理特征。日本是发达国家,故A错。东亚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故C对。沿海和内陆经济上差异明显,自然环境也显著不同,故D错。故选C。【解析】C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9、【小题1】BD【小题2】AD【分析】略

略【解析】。【小题1】BD【小题2】AD10、AC【分析】本题考查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多,气温高。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AC错;热量、环境污染与水土流失无关,BD错。故选AC。【解析】AC11、【小题1】AC【小题2】AB【分析】【小题1】图①有逆温层分布,空气不易扩散,易形成灰霾;图③为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灰霾;而图②为锋面气旋,图④为锋面天气,两种天气状况,都多大风,阴雨天气,不易形成灰霾。故选AC。

【小题2】灰霾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使光合作用减弱,可能导致水果蔬菜晚熟,还会影响草莓等草果的质量;而对铁路运输影响不大,对公路和航空运输有较大影响,会使网购货物送达时间延长。故选AB。

考点:天气系统、大气污染【解析】。【小题1】AC【小题2】AB12、【小题1】CD【小题2】AD【分析】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熟悉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大量脱发”描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A错;“动脉阻塞”描述凌汛现象,应当疏浚河道,B错;“腹泻”指的是水土流失,主要是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因此要加强退耕还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C对;“脚肿”描述的是地上河,是由于泥沙淤积造成,容易导致洪灾,因此要疏浚河道、加固堤坝,D对。故选CD。

本题考查黄河流域开发整治措施。治理黄河流域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要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AD对;流域开发整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所以不能采取同样的开发措施,B错;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所以工农业发展方向不能一致,C错。故选AD。【解析】。【小题1】CD【小题2】AD13、A|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秦岭淮河大致与我国的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与冬季0°C等温线分布一致,故也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解析】【答案】AD14、【小题1】AB【小题2】CD【分析】由于珠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利用基塘,塘内养鱼,基上发展种植业或植桑养蚕,A对;珠三角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对;由于降水量较多,阴雨天多,光照较弱,昼夜温差小,C错;红壤是我国南方的贫瘠土壤,土质粘重、酸性强,D错。故选AB。

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劳动力价格和农业土地价格也在不断提高,使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故选CD。【解析】。【小题1】AB【小题2】CD15、【小题1】BC【小题2】BD【分析】本题通过区域定位考查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分布。由经纬度即海陆轮廓可知,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侧的甲为热带雨林带,西侧的乙为热带草原带。故本题选B、C两项。

本题主要考查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由上题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侧主要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再加上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带。西侧处于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造成甲、乙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洋流,本题选B、D两项。【解析】。【小题1】BC【小题2】BD三、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6、AD【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新疆按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应为温带荒漠,故沙漠中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南半球由于副极地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故缺失苔原带,属于非地带性规律。【解析】【答案】AD17、CD【分析】解:日本“3•11”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包括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火山爆发、火灾等引起的大气污染;海水入侵产生的土地盐碱化等。泥石流是地震直接灾害;风暴潮不是地震引起的。

故选:CD。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考查地震造成的危害,关键是学生要正确区分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解析】CD18、BC【分析】解:A;三地纬度相差无几;则湿润系数有关相差无几,不符合题意。

B;海陆位置是影响三地湿润系数不同的主要因素;故正确。

C;地形因素是影响三地湿润系数不同的主要因素;故正确。

D;人类活动是人文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洋流、天气、下垫面等。读图可知;从A经B到C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少,加上南北向山脉的阻挡,导致降水量越来越少,致使湿润系数越来越少,所以导致图中A、B、C三地湿润系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地势因素。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的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即可解答。【解析】BC19、BC【分析】解:四个海峡中②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③直布罗陀海峡地处中纬西风带,冬季多雨;①曼德海峡和④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所以BC正确。

故选:BC。

图示①曼德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直布罗陀海峡,④霍尔木兹海峡。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差异的相关知识。【解析】BC20、BC【分析】【解析】棉纺织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应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它出现于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解析】【答案】BC21、AD【分析】【解析】B选项是错误的,日本本国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原料发展经济;C选项“硅谷”为高技术工业区,对原料依赖性不大,因此也是错误的。【解析】【答案】AD四、填空题(共1题,共9分)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的判读。据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相关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自直射点向两极递减。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A;B、C三点中A点距离直射点最远,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ABC三点中,A点纬度最高,故昼最长。图示页面,A点所在的纬线占白昼5个格,地球另一面,还有5个格的白昼,即A点所在纬线上共有10个格的白昼。图示中全球分为12个格,每个格2小时。即A点共有20小时的白昼。

(3)本题考查时间计算。C点位于昼的中央经线上;为12:00。0°(0区)为12点,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差为8小时,北京位于其东侧,故用东加法则,即12:00+8小时=20:00。

(4)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此日为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日子。此日之后的半年内,徐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昼渐短夜渐长。【解析】(1)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AA20(3)12:0020:00(4)昼渐短夜渐长

五、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3、×【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在区域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内部的自然条件差异变小。【解析】【答案】错误24、×【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故城市的发展应考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协调。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答案】错误2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达到最快。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解析】【答案】错误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熟记中国省级行政中心所处地理位置;熟记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并且要落实到图中。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地处我国四川盆地;昆明是云南省省会,地处我国云贵高原。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等方面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从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等方面描述。横断山区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是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支流多而短小,干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水深湍急,水能蕴藏量大,含沙量少,无结冰期。而图2中河流自南向北再向东流,流域面积小、支流少,干流落差小,径流量小,水流平缓,含沙量少,有结冰期、凌汛。

(3)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地表地理事物的分布可以推断C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形区的地形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地处平原向山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该地气候方面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土壤方面该区域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该区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4)根据图3中经纬度位置;等高线分布、河流流向与分布等信息可知B地区地貌单元是渭河平原;该地形区是由于地壳断裂陷落,地势降低,进而有河流发育,经河流冲积作用而形成的平原。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解析】【答案】

(1)四川盆地云贵高原(2分)

(2)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支流多而短小,干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水深湍急,水能蕴藏量大,含沙量少,无结冰期。(水文水系各8分)

(3)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夏季多暴雨,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4分)

(4)渭河平原地壳断裂陷落,河流冲积而成(4分)27、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区域酸雨的防治措施。(1)由图可知,①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降水少,植被比较稀疏。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导致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人类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从而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2)因此,针对①地区产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的成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实行退耕还林还牧、合理放牧、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措施。采取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3)由图可知,②地区位于我国的长江流域,由于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