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22-海进海退(原卷版)_第1页
微考点22-海进海退(原卷版)_第2页
微考点22-海进海退(原卷版)_第3页
微考点22-海进海退(原卷版)_第4页
微考点22-海进海退(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地理高频微考点天天练微考点22海进海退地理(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涨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 D.退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2.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A.基本稳定 B.呈上升趋势C.反复升降 D.呈下降趋势3.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原因可能是()A.大规模海退 B.大规模海进C.河流改道入海 D.沙坝面积缩小(2021·山西·太原五中高三阶段练习)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读下图回答下面下列各题4.从6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A.陆进海退河流泥沙堆积 B.陆进海退海潮、海浪堆积C.陆退海进河流冲刷 D.陆退海进海潮、海浪冲刷5.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冲刷 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 D.流水堆积6.从2500年前至今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示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A.贝壳堤必须与海岸线平行B.南部海平面比北部海平面高C.南部河流入海泥沙比北部的少D.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的速度相当(2021·云南·昆明一中高三阶段练习)海退是指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下图为辽河三角洲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表现为海退为主的影响因素可能是()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河流含沙量增加③陆地相对抬升④海浪侵蚀减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经历了河道(湖沼)一滨海一浅海一三角洲的过程,说明()A.生态系统从河湖湿地系统向海滨湿地系统逐步转变B.沉积层先后体现陆相沉积一海陆交互相沉积一海相沉积C.海平面可能经历了下降—上升一下降的变化过程D.陆地可能经历了抬升—下沉一抬升的地质活动过程(2021·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阶段练习)第四纪冰期时,中国东部海平面下降了130-150m,裸露的渤海陆架呈现荒漠化景观,在外力作用驱动下,沉积形成了多种黄土地貌。随着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部分黄土理藏于海底,部分黄土出露在沿岸(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第四纪冰期海退期间,出露的渤海陆架()A.坡度较大 B.黄土质地均匀 C.表层湿润 D.风蚀强烈10.随着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将导致()A.出露黄土面积扩大 B.沿岸黄土逐渐蚀退C.黄土平均粒径减小 D.黄土矿物成分改变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①—④)形成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图中地质时期(①—④)内,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A.①→③海退③→④海进 B.①→③海进③→④海退C.①→②海退②→④海进 D.①→②海进②→④海退1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不同沉积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图甲为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对应关系示意图,图乙为我国某山局地岩层垂直剖面示意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砾岩由砾石沉积而成,据甲图推断其沉积环境为()A.滨海 B.浅海 C.深海 D.陆地14.在相对短的地质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称为海侵。相反,则为海退。图乙所示岩层剖面表明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A.海侵过程 B.海退过程 C.先海侵后海退 D.先海退后海侵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潟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潟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A.反复进退 B.向南推进 C.位置稳定 D.向北推进16.大规模的海退,使得()A.河流流程加长 B.湖泊距海变近C.湖泊面积增大 D.河流流速减缓17.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A.人为垦殖 B.河流改道 C.气候变化 D.泥沙淤积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过程叫“海侵”,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8.上示意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海侵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B.海退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C.海侵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D.海退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19.引起上图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地壳上升②地壳下降③冰期④间冰期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20.(2021·湖南·长郡中学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海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一年中东北风盛行,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层理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而显示出的层状现象。研究层理构造有助于认识地层的形成环境。科考队员在海岸沙丘东南部选择一地进行采样,通过沉积剖面考察福建省长乐市滨海平原海岸沙丘沉积构造时发现,经历数百年的海退,该地沙丘有明显的上、下两层不同沉积构造,上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下部沉积层呈平缓的波状层理。(1)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大面积海岸沙丘的形成条件。(2)指出要绘制出右图采样点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测量的信息。(3)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地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21.根据下列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河北省宁晋县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总面积1046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绝大部分属于农业人口。耕地面积98.7万亩,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宁晋东部4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盐矿资源,盐层埋藏深度约2600米,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罕见的特大岩盐矿藏,非常适合作为盐化工产业的原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我国城镇化步伐。宁晋的新型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之路具有很好的引导性,其特点是依托特色产业来带动城镇化。例如“中国电线电缆之乡”贾家口镇,以盐化工园区为依托的侯口镇,以食品加工为主的河渠镇,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特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