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_第1页
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_第2页
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_第3页
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_第4页
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选择题(2023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虚拟耕地”是指商品贸易中的产品在生产地或消费地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数量。近十几年中国成为虚拟耕地的净进口国,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虚拟耕地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促使中国成为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国的主要因素有(

)①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②国际上的粮食价格低③中国是人口大国④中国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⑤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2.国际环境安全事件有时会导致很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应该(

)A.维持中国粮食贸易稳定的结构 B.国内各区域实现虚拟耕地“调动”C.引进国外资金到中国农业领域 D.多进口国外单产高的粮食品种(2023北京东城高三一模)工业碳中和(下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增加碳汇的有(

)①捕集工业废气中的碳,并进行封存②使用绿电,减少金属冶炼中的碳排放③钢铁回收利用,有效减少资源消耗④通过制造化学品,转化利用二氧化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工业碳中和能够(

)A.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B.降低工业生产成本C.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D.提升区域资源禀赋5.(2022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南亚北部的农业秸秆焚烧和森林火灾在春季最为密集,地球化学证据和对污染事件的分析显示,南亚是青藏高原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区域。图为南亚大气污染物进入青藏高原的途径示意图。读图,南亚大气污染物(

)A.秋冬季对青藏地区影响更大 B.夜晚随山谷风抬升传输明显C.减缓青藏高原冰川融化速度 D.威胁“亚洲水塔”水资源安全(2022北京延庆高三一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表1是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2020同期相比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播种面积(亿亩)同比增长(%)产量(亿斤)同比增长(%)单产(公斤/亩)同比增长(%)稻谷4.49-0.542570.54741.0小麦3.540.8727392.03871.2玉米6.55.054514.6418-0.4薯类1.11.76091.92770.26.2021年我国玉米单产下降的原因是(

)A.播种面积减少 B.自然灾害影响C.进口数量增加 D.种植结构调整7.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应(

)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②利用科技提高单产③只种植单产高的作物④控制人口数量⑤利用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⑤(2022北京延庆高三一模)下图是“环境中煤和其他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化石燃料(

)A.天然气是森林被掩埋在地下形成 B.煤炭多在近海,埋藏浅,易开发C.在沉积岩层中呈均匀、连续分布 D.大规模使用可能改变全球碳循环9.可以采取的固碳措施有(

)①增加植树造林面积②减少能源的消费量③将CO2封存到海洋④建立碳交易市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2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企业乙交通运输量更大 B.企业乙占地面积更小C.企业甲碳排放总量更大 D.企业甲能源使用效率高11.该办法的实施可促进我国(

)A.轻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下降 B.高科技企业空间集聚增强C.重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增加 D.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减弱(2023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有216个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图示意我国四个育制种基地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四地育制种的优势条件有(

)①甲地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②乙地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③丙地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④丁地热量充足,可育种时间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为确保种业安全,应在(

)①甲地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②乙地改善生态环境,培育优良品种③丙地缩短育种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④丁地大量进口种源,扩大种植面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3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粤北山区是珠江三角洲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广东省进入内地的北大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表为粤北山区某县单位面积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值越大,价值越高)。读表,完成下面小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①②③④食物生产1.160.290.220.80水资源供给-1.570.340.188.29气候调节0.496.503.022.29净化环境0.141.931.005.55生物多样性0.182.411.272.5514.表中生态系统①至④依次是(

)A.耕地林地草地水域 B.林地耕地水域草地C.耕地水域草地林地 D.林地草地耕地水域15.粤北山区的发展方向是(

)A.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提高金融商贸水平 B.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D.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农旅融合助乡村振兴(2024北京延庆高三一模)2023年12月9日,我国在浙江宁波建设最大的地下水封洞石油储备项目,项目投用后,将向华东及长江沿线提供稳定的原油供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与地面储罐相比,地下水封洞库储方式的优点是(

)A.建设成本低 B.服务范围大C.节约建设用地 D.运输成本低17.建设石油储备基地(

)A.改变石油供需格局 B.增加石油产量C.减轻对海外石油的依赖 D.保障石油安全二、综合题18.(2023北京朝阳高三一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紧密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粤港澳原配件-北部湾制造-东盟组装出口”电子信息产业链,逐步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新高地。(1)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担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优势条件。人工渔礁(如上右图所示)是在沿海大陆架设置的海底堆积物,可吸引鱼类聚集、栖息,能使海水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鱼礁表面可附着藻类与贝类,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减少赤潮发生。2022年11月,北部湾海域首次投放人工鱼礁。(2)概述投放人工鱼礁对北部湾海域渔业发展的积极作用。LNG(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便于运输和储存。近年来,随着进口LNG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LNG接收站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北海LNG接收站是我国西南沿海首个大型LNG终端,能接收从LNG船运来的产品,并储存、再气化后供给用户。(3)阐述建设LNG接收站对我国能源与环境安全的意义。19.(202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表为鄂尔多斯市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能源类型煤炭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各类能源占比(%)90.13%6.90%2.97%注: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2)绘制2020年鄂尔多斯市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并概括其特点。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同时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实现能源的绿色变革。(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说明鄂尔多斯市推进能源绿色变革的积极作用。鄂尔多斯市打造风电、光伏、绿色氢能(由水电解而成)和储能产业链,以新能源发电带动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发展,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4)说出鄂尔多斯市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20.(2023北京通州高三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佳木斯市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某校中学生开展了佳木斯市农业生产的线上研学活动。图示意佳木斯的地理位置和农田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考察佳木斯水稻产业2022年,佳木斯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26.4亿斤,实现“十九连丰”。“生态米都”是这里的一张金名片。(1)分析佳木斯获得“生态米都”美誉的原因。任务二:调查佳木斯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佳木斯市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现代化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以下是某同学采访当地农户及北大荒佳木斯农服中心的截图。(2)阐述托管服务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任务三:探索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当前,全球频发的极端天气等问题增加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佳木斯市借助域内10个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推动优质良种的研发与推广,实现种业振兴。(3)简述佳木斯大力推动种业振兴对粮食安全的意义。21.(2024北京延庆高三一模)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国家之一,首都基多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区,海拔2850米,是世界著名春城。图1为厄瓜多尔地理位置,图2为基多气候统计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基多的气候特征。厄瓜多尔西南部的米拉多铜矿面积29.8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12.57亿吨,属于世界特大型露天铜矿。另外伴生金约176吨,银1015吨。(2)简述米拉多铜矿资源的特点。米拉多铜矿是由中国投资、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的大型矿山。2023年完成采矿总量2714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该项目显著增强我国铜矿资源战略保障能力。(3)从国家安全角度简述中厄合作开发铜矿对我国的意义。22.(2022北京通州高三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21年12月13日,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含气面积达824平方千米,累计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占全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的34%。页岩气通过川气东送管道,源源不断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惠及沿线6省2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2亿多居民。川气东送输气管道的修建历时三年,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多种自然灾害。(1)列举一种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析涪陵地区开发页岩气的有利条件。(3)说明涪陵页岩气开发建设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23.(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距北京市区30公里,距门头沟区中心城区7公里,前临永定河,背倚九龙山,是个依山傍河、景色优美的古村落。村域内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矿产丰富,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等,但耕地资源很少。水峪嘴村位于京西古道的核心关隘上,古道、蹄窝、关城等古道资源丰富。村北靠近109国道,村南有两条铁路经过,分别是丰沙线(丰台——沙城)和门大线(门头沟—大台),其中门大线铁路已经停运,留下了废弃的铁路和隧道。水峪嘴村2002年开始在永定河的河滩上建设新村,经历了三次新村建设,目前已形成功能区明显的现代化村庄。从新村向南穿过幽深的涵洞就是水峪嘴老村,现在村民基本上已经从山上的老村搬到新村。2023年7月的极端降水天气导致大规模洪水发生,排水不畅,老村和新村都受灾严重。下图为水峪嘴村所在区域图。结合实例,提出水峪嘴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并论述其意义。24.(2022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新疆“十四五”期间,加强风电开发,推进风能发电产业及电解水制氢气。读图《新疆风能资源与利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新疆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新疆弃风现象严重,2020年弃风电量为49.7亿千瓦时,弃风率高达10.3%,为全国平均弃风率的3倍。近几年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氢能源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中。(2)结合材料及风能的特点,论述新疆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的好处。25.(2022北京东城高三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锂矿是制造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数百万年前,“锂三角”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锂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富锂盐湖、盐沼。“锂三角”地区锂矿储量约2903万吨,占全球各种类型锂矿总储量的76.1%。该地区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较少,易于开发利用。截至2018年末,“锂三角”地区锂矿产量约2.13万吨,开发程度非常低。2020年我国超过70%的锂矿来自进口。预计到2025年“锂三角”地区锂资源产能约33万吨,将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我国锂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下图为“锂三角”地区示意图。(1)说明“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的形成过程。(2)指出“锂三角”地区锂矿资源的优势特点。(3)分析我国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的意义。26.(2023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2022年12月7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沙特阿拉伯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发起“绿色沙特倡议”,计划未来几十年里种植100亿棵树和灌木,恢复4000万公顷退化土地,将现有植被覆盖率提高12倍以上,以便实现更多的碳捕获。同时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影响,降低碳排放量,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从碳循环的角度,说明“绿色沙特倡议”对气候变化的作用。中国是沙特阿拉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阿拉伯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两国签署的协议涉及能源、水资源和农业、通信和信息技术、交通和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合作。(3)简述该协议签订对沙特阿拉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7.(2023北京丰台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问题青藏高原冻土区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冻土区。某校中学生到青海省进行野外研学,对青海省冻土进行了专题研究。图示意青海省冻土及冻土气象观测站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考察冻土分布(1)描述青海省冻土分布特征。任务二调研冻土变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1980-2020年河湟谷地(黄河与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带)的8个冻土气象观测站测得的最大冻土深度距平,如表所示。冻土气象观测站大通湟中湟源民和平安乐都循化互助年均最大冻土深度距平/cm-42-38-33-41-56-71.5-76-49(2)概括该地区冻土深度变化特点,指出其影响因素。任务三探究冻土影响据了解,高原冻土的变化可能造成地面沉降,短期内土壤水分增加,影响人们生产生活。(3)列举冻土变化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8.(2024北京丰台高三一模)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自然资源。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黑土特征黑土土质松软,腐殖质层深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形成过程◆自然条件下1厘米黑土层形成需约300年的时间。◆利用现状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4、输出商品粮的1/3都源于东北黑土区。这里的玉米、水稻、大豆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1%、19%和56%。长期以来,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黑土地局部面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黑土保护2022年8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以来,各地区加大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黑土地,并已初见成效。论述我国合理利用和保护黑土地的地理意义。29.(2022北京海淀高三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是石板稻米的核心产区,被誉为“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下图为宁安市简图。石板稻米因其生长在“石板土”上而得名。“石板土”底部为数万年前形成的玄武岩台地,表层为黑色腐殖质层,厚度达30厘米左右,富含有机质和多种矿物元素。(1)“石板土”腐殖质层厚、矿物质含量高,说明该特点的形成原因。石板稻米具有营养价值高、健康原生态的优良品质。(2)分析石板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宁安市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3)说明土地流转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积极作用。30.(2023北京朝阳高三一模)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某校中学生到黑龙江省拜泉县进行野外研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探究黑土侵蚀的原因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是原因之一。(1)推测拜泉县土壤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侵蚀原理。任务二调研耕作技术的改进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涤耕技术),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2)阐述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任务三考察保护性耕作的意义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拜泉县是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基地,创造了保黑土与增产量的双赢。(3)简述拜泉县的做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参考答案1.C2.B【解析】1.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并不是我国进口粮食的主要因素,①错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再加上国际上的粮食价位低,因此中国粮食净进口量大,②③④正确;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会使进口量减少,⑤错误。②③④组合正确,故选C。2.国际环境安全事件有时会导致很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中国无法维持粮食贸易中稳定的贸易结构,A错误;在各区域之间实现虚拟耕地的“调动”,调节各地粮食生产与需求的关系,保障粮食安全,B正确;受国际环境安全事件的影响,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到中国农业领域的可能性较小,且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到我国农业领域可能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C错误;国外单产高的粮食品种不一定适合在中国发展,D错误。故选B。【点睛】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3.B4.C【解析】3.根据图中信息,捕集工业废气中的碳,并进行封存;通过制造化学品,转化利用二氧化碳,属于增加碳汇,①④正确;使用绿电,减少金属冶炼中的碳排放;钢铁回收利用,有效减少资源消耗,是属于工业低碳变革性工艺,可以减少碳排放,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4.工业碳中和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从而减缓气候变暖影响,C正确;工业碳中和无法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也无法提升区域资源禀赋,AD错误;碳中和对碳排放要求提高,可能增加工业生产成本,B错误,故选C。【点睛】双碳目标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指的是: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5.D【详解】南亚地区受到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吹西南风和冬季吹东北风,青藏高原位于南亚的北部,位于东北风的上风向,因此秋冬季对青藏地区影响较小,A选项错误。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夜晚山谷降温慢,形成低压,山顶降温快,形成高压,风应该由山顶吹向山谷,由青藏高原吹向南亚地区,南亚大气污染物不易进入青藏高原地区,B选项错误。南亚的大气污染物进入青藏高原时主要是吹西南风和吹谷风时,会使大量南亚地区的暖空气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加快青藏高原冰川融化速度,C选错误。大量冰川融化,为会威胁亚洲水塔”水资源安全,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亚洲水塔是指喜玛拉雅——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是除极地冰盖以外全球第二大的冰川聚集地,该地区孕育了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七条亚洲的重要河流,因此被称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造成河流的季节性洪水和总体径流量减少,将直接影响淡水资源的供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生活在七大河流域内的大约13亿人口(当中九亿在中国和印度)都可能面临水资源不稳定,甚至短缺的危险。而冰川退缩,湖泊萎缩,冻土退化,土壤含水量减少,加之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也会导致草场退化,鼠害增多,土地沙漠化,河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影响水源。6.B7.A【解析】6.根据图表可知,与2020年相比,2021年播种面积增大,而且种植面积增减与单产下降关系不大,排除A;与2020年相比,2021年单产在下降,有可能是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单位面积产量减少,B符合题意;进口数量增加和种植结构调整并不能直接影响玉米的单产水平,排除CD。故选B。7.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可确保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①正确。利用科技提高单产可以提高粮食单产,利于保证粮食安全,②正确。只种植单产高的作物无法满足多元的粮食种类供应,③错误。控制人口数量,不能保证粮食安全,④错误。利用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增大了对外的粮食依赖性,使粮食安全性下降,⑤错误。因此①②正确,故选A。【点睛】粮食安全包括宏微观两个层次、四项内容。宏观层次的粮食安全是指同家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通过一个国家的粮食获取能力来反映,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粮食生产量、粮食储备量、食物净进口量(包括国际粮食援助)。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是指家庭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通过一个家庭的粮食获取能力来反映,主要取决于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家庭获取粮食的途径包括自家生产、市场购买、救济等。8.D9.C【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煤是森林被掩埋在地下形成的化石燃料;天然气是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动植物都有;A错误;煤炭多分布在陆地,埋藏浅,易开发;图中可知,石油埋藏相对较深,B错误;化石燃料在沉积岩层中是不均匀,不连续分布的,C错误;化石燃料多是生物的遗骸转化而来的,是固定在地层中的碳;大规模使用燃烧化石燃料会将固定在地层中的碳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可能改变全球碳循环,D正确。故选D。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采取的固碳措施有,增加植树造林面积,让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储存在植株体中,可以起到固碳的作用,①正确;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中,可以起到固碳的作用,③正确;减少能源的消费量不可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减排的措施,不是固碳的措施,②错误;建立碳交易市场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是减排措施,不是固碳措施,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所谓“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也就实现了“碳中和”。10.D11.C【解析】10.结合材料,碳排放量与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总量有关。企业甲能源使用效率高会使得碳排放配额有剩余,D正确;碳排放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运输关系不大,排除A;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证明两家钢铁厂的规模相差不大,排除B;如果企业甲碳排放总量更大,则甲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是不够的,不可能出售配额,排除C。故选D。11.结合材料,给企业实施碳排放配额,会促使企业加大投入,提高技术,降低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故C正确;材料中未提及轻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且该两种产业碳排放量较小,排除AB;企业间的联系性是依据上下游关系决定,排除D。故选C。【点睛】碳排放权交易,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美国国家环保局首先将其运用于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12.B13.A【解析】12.甲位于东北平原,当地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①正确;乙位于河西走廊,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稀少,②错误;丙位于四川盆地,当地多雨多雾,光照条件差,③错误;丁地位于海南,纬度低,热量充足,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B。13.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可以保护种业资源,利于种业安全,①正确;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可以保障种子质量,确保育种安全,②正确;育种周期主要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当地生长期等因素影响,不是能随意缩短的,③错误;大量进口国外种源,造成对国外的依赖,威胁粮食安全,④错误。故选A。【点睛】干旱半干旱地区(河西走廊)农业制种的优势区位: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限制性因素为灌溉水源不足。14.A15.D【解析】14.由材料可知,①生态系统食物生产的服务价值最大,故①为耕地;④生态系统水资源供给的服务价值最大,故④为水域;②生态系统气候调节的服务价值最大,故②为林地,那么③为草地。表中生态系统①至④依次是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故选A。15.由材料可知,粤北山区是珠江三角洲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故粤北山区对于珠三角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应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农旅融合助乡村振兴,D正确。粤北山区经济较落后,提高金融商贸水平不合理,A错误;粤北山区利用矿产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都会对生态产生破坏,BC错误。故选D。【点睛】生态补偿制度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的,以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者为对象,以生态环境整治及恢复为主要内容,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为保障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16.C17.D【分析】16.与地面储罐相比,地下水封洞库储方式安全保障性高,但是地下洞库建设难度大,建设、运营和管理成本高,A错误;服务范围和运输成本与地面储罐差别不大,BD错误;地下水封洞库不占用地表土地,可以节约建设用地,C正确,故选C。17.石油储备基地不生产石油,只是作为石油的存储基地,不能增加石油产量,不会改变石油的供需格局,我国还是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石油,不能减轻我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ABC错误;根据材料,我国在浙江宁波建设的最大的地下水封洞石油储备项目建成后可以向华东及长江沿线提供稳定的原油供应,可以保障石油安全,D正确;故选D。【点睛】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①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②提高石油战略储备,③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18.(1)临近粵港澳大湾区,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土地面积广阔,地租较低;劳动力数量多且价格较低;重点战略的实施地,政策支持;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且廉价。(2)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的良好环境,增加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3)优化我国天然气存储运输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增加天然气能源储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保障我国环境安全。【分析】本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的发展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工业区位因素、海洋生态环境、我国能源安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近粵港澳大湾区,紧靠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广西北部湾人口相对较少,可利用土地面积广阔;相对粤港澳地区,经济欠发达,地租较低;经济欠发达,多廉价的劳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因此为重点战略的实施地,由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位于沿海,多优良港口,海运条件便利;位于珠江上游,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且廉价。(2)由材料可知,人工渔礁,可吸引鱼类聚集、栖息,能使海水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可附着藻类与贝类,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减少赤潮发生,因此人工渔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的良好环境,可以鱼类饵料,增加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3)LNG接收站可以接受液化天然气,可以优化我国天然气存储运输渠道;可以增加天然气储量,增加天然气供应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LNG接收站可有效增加我国天然气能源储备数量,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天然气排放量相对较少,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保障我国环境安全。19.(1)降水量多小于400mm,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冬春季多大风;植被稀少;土壤易受侵蚀,土地容易退化。(2);2020年鄂尔多斯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比重高。(3)挖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碳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等。(4)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丰富;能源产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土地面积广等。【分析】本大题以鄂尔多斯区域图、鄂尔多斯市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表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四道试题,涉及生态脆弱的原因、地理图表绘制及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描述、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区域产业发展的条件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详解】(1)读图,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多小于400mm,结合所学知识,其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季节变化(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和年际变化大;暴雨集中,不仅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比较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鄂尔多斯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接近强大的亚洲高压中心,冬春干旱季节受亚洲高压影响且地面植被少,所以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2)2020年鄂尔多斯市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可知,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煤、天然气)为主,煤炭比重高,非化石能源仅占2.97%,比重很低。(3)结合材料信息“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同时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提示,鄂尔多斯市推进能源绿色变革的积极作用有:挖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进而国家安全。“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以减少碳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等,进而国家安全。(4)结合材料信息“鄂尔多斯市打造风电、光伏、绿色氢能(由水电解而成)和储能产业链,以新能源发电带动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发展,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提示,鄂尔多斯市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有:由图可知,鄂尔多斯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能、风能等零碳的能源资源丰富;结合上题分析及材料信息“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可知,能源产业基础好;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租金低;鄂尔多斯市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会带来综合效益,所以会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等。20.(1)纬度高,生长周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黑土肥力高,化肥施用量少,环境质量好,大米品质高,因此被称为生态米都。(2)整合零散土地,利于机械化和专业化生产;减少闲置撂荒土地,保障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集中采购农用资料,统一管理,降低生产成本。(3)培育优质良种,提高农作物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粮食单产,满足粮食需求。【分析】本题以佳木斯的地理位置和农田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区位因素、粮食安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解】(1)有“生态米都”之称说明佳木斯稻米品质好,这需要从当地的农业生产自然地理区位因素中的气候和土壤分析,首先佳木斯位于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作物生长周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东北黑土肥沃,肥施用量少,环境质量好,大米品质高。(2)通过图示的“对话”可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将农户零散土地有效整合,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整合零散土地,利于机械化和专业化生产;通过图示的“对话”可知当地农村撂荒地比较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减少闲置撂荒土地,保障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现代化农业,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集中采购农用资料,统一管理,降低生产成本。(3)优质良种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提高农作物质量,另外还可以提高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培育优质良种能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粮食单产,满足粮食需求。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21.(1)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丰富;有明显干湿季(6-8月降水少,9-次年5月多雨)(2)储量大;开采方便;伴生矿丰富(伴生金银矿)。(3)有效缓解我国国内铜资源供应紧缺的现状,保障铜矿资源供应;增加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渠道;减少我国铜矿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保障我国资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分析】本题以厄瓜多尔地理位置、基多气候统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特征、铜矿资源特点、资源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读基多气候统计图可知,基多全年气温在15℃左右,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降水总量在1000mm左右,年降水量丰富;6—8月降水少、9—次年5月降水较多,有明显干湿季,降水季节变化较大。(2)据材料“米拉多铜矿面积29.8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12.57亿吨,属于世界特大型露天铜矿”可知,米拉多铜矿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方便;“伴生金约176吨,银1015吨”,伴生金银矿,伴生矿为主,分选冶炼困难。(3)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对铜矿资源需求量较大;据材料“2023年完成采矿总量2714万立方米”可知,中厄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国内铜资源供应紧缺的现状,保障铜矿资源供应;可以增加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渠道,多途径进口铜矿,满足市场需求;减少我国铜矿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保证铜矿资源供给、价格相对稳定;保障我国铜矿资源的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等。22.(1)滑坡、泥石流滑坡:气源地(川渝地区),位于二、三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泥石流:气源地(川渝地区),位于二、三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松散物多;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页岩气田含气面积大,储量丰富;采用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供应区为长江经济带,市场广阔;近年来勘探技术的提高。(3)提供充足的气源,从数量上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清洁的气源,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从质量上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升了我国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能力,有利于稳定我国的能源价格。【分析】该题以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资源开发的条件、能源安全对我国的意义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详解】(1)气源来自于四川、重庆,沿途经过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因此沿途地势起伏大;加之西南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地表岩石较破碎,松散物质较多;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泥石流和滑坡灾害。(2)根据材料可知,涪陵地区页岩气占全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的34%,页岩气储量大;页岩气通过川气东送管道,源源不断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加之不断运往长江经济带,市场广阔;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资源勘探技术渐趋成熟。(3)为我国提供了充足的气源,保障了我国能源在数量上的安全性;页岩气属于清洁能源,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减轻环境污染,从质量上保障了能源的安全性;减轻了我国能源对外依赖性,提升了对国际市场各种风险的应对能力,利于稳定我国能源价格。23.当地景色优美,古村落历史悠久,可发展旅游业,依靠丰沙线,发展交通运输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率提升,提高居民收入;合理对矿产资源开采,保护现有植被,恢复美化当地的生态环境。【分析】本题以门头沟区水峪嘴村的地理位置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涉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水峪嘴村是一个依山傍河、景色优美的古村落,且距离北京近,景色优美,古村落历史悠久,可发展旅游业,依靠丰沙线,发展交通运输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率提升,提高居民收入;当地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会对生态有一定负面影响,为此应合理对矿产资源开采,保护现有植被,恢复美化当地的生态环境。24.(1)特点:新疆风能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部分布较少。成因:距冬季风源地近;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势高且平坦,植被稀疏,风的阻力小;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受周围地形阻挡,风力弱。(2)新疆风能丰富,发电量大,但是风能发电不稳定,弃风电量较高,电解水制氢可以就地消化多余风电,有利于提高风能利用率,促进风能发电总体发展。同时风能和水资源均可再生,且电解水制氢低碳环保无污染;氢能源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有利于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本题以新疆风电以及电解水制氢为材料,涉及风能资源分布以及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好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疆的风能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和青藏高原的北部西北部地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风能资源分配较少。主要原因:天山北坡靠近冬季风风源地,风力较大;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西北部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四周为高大山系,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新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发电量大,但是因为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所以风力发电弃电量较大,利用风电电解水制氢可以就地消化多余的风电量,提高风力发电的利用效率,促进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我国对于氢能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利用风电电解水制氢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风能和氢能都是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低碳绿色无污染等。25.(1)地壳抬升,未退却的海水在洼地积水形成内陆盐湖;周边富锂岩石被风化、侵蚀,径流将锂盐带入盐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锂盐不断富集。(2)有富锂盐湖、盐沼及富锂岩石,锂矿储量大;伴生元素少,品质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3)满足我国对锂矿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发展;开辟国际锂矿进口新渠道,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锂矿开发对环境污染较大,减少国内开发,有利于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分析】本题以“锂三角”地区的发展为背景,涉及盐湖的形成过程,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及进口锂矿对我国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锂三角”地区在地质时期原为海洋,后来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该地区与海洋分离,未退却的海水在低洼处聚集,形成内陆盐湖;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山上的富锂岩石在风化、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部分含锂岩石从山上崩塌,后被流水搬运至湖泊中沉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纬度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使得锂盐不断在湖区富集。(2)根据材料可知,“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盐沼及富锂岩石众多,锂矿储量丰富;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少,品质高,易于开发利用;据图可知,该地盐湖(沼)分布集中,开采条件好。(3)我国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可以缓解我国锂矿资源紧张状况,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锂矿石进口渠道,使我国锂矿资源进口多元化,增加国家锂矿资源储备,保障我国的锂矿资源安全;锂矿开发对环境污染较大,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可减少国内开发,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26.(1)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全年高温少雨。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热带,终年高温;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压、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2)增加植被可让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更多地固定到生物圈中,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使岩石圈中的碳释放量降低,从而减少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3)有利于沙特阿拉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文化交流,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本大题以沙特阿拉伯为材料,涉及沙特阿拉伯的气候、对气候的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详解】(1)沙特阿拉伯绝大部分属于终年高温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河流稀少,属于“无流国”。主要原因: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热带,太阳辐射强烈,终年高温;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压、东北信风控制,多盛行下沉气流和离岸风,很难成云致雨,降水少。(2)读题干“沙特阿拉伯计划未来几十年里种植100亿棵树和灌木,恢复4000万公顷退化土地”可知,通过增加植被,扩大植被覆盖率,可让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更多地固定到生物圈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沙特阿拉伯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使岩石圈中的碳释放量降低,从而减少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3)中沙两国签署的协议涉及能源、水资源和农业、通信和信息技术、交通和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合作。中国有发达的制造业,比较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和“碳中和”经验,沙特阿拉伯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太阳能资源等,资金雄厚,两国合作,对于沙特阿拉伯而言,有利于沙特阿拉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减少对石油贸易的依赖,增加居民就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沙特阿拉伯吸收中国的先进的新能源、环保经验和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世界的“基建狂魔”,有世界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技术,有利于沙特阿拉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两国进行文化交流,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27.(1)冻土广布,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中部(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等)地势较低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南部、北部海拔较高处。(2)特点:河湟谷地冻土深度变浅(冻土层变薄);冻土深度变化的地区差异大。影响因素:气温(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3)有利:短期内,土壤含水量增加,农作物可能增产。不利:冻土融化,地表稳定性下降,道路、房屋等设施受损,工程施工难度、维护成本增加等。【分析】本题以青海省冻土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冻土分布、冻土深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冻土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详解】(1)读图可知,青海省冻土分布广泛,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等地势较低的地方;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2)特点:通过阅读表格数据,8个冻土气象观测站测得的最大冻土深度距平数值均是负值,说明河湟谷地冻土深度深度变浅,冻土层变薄;表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较大,表面冻土深度变化的地区差异大。冻土深度的变化受气候变化(或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3)冻土层变浅,短期内,有利于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增加,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可能增产;但是随着冻土的融化,地表稳定性下降;造成道路、房屋等设施受损;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难度增加、维护成本提高等。28.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②维护生态系统平衡。黑土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黑土地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平衡,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③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技术创新,如控制土壤侵蚀、科学施肥灌水、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等,可以提高黑土地的持续利用能力。保护黑土地有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④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黑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畜牧业、渔业等。通过保护黑土地,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价值,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综上所述,中国黑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可以确保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分析】本题以东北黑土问题为材料,涉及合理利用和保护黑土地的意义等相关内容,主要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的考查,培养学科综合素养。【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式论述题目,需要视角丰富、实例恰当、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准确运用地理术语。黑土地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土壤,适宜农耕,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东北地区,作为北半球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黑土地保护面临的问题:退化严重:多年来,黑土地因人为高强度开发利用,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破坏导致土层变薄、变瘦、变硬。过度开垦和利用加剧了黑土退化,导致产量不稳定和生态环境恶化。污染问题: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破坏了黑土地种植表层,造成肥力下降。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不断涌现,大量排放进土壤,使得黑土地污染愈发严重。保护黑土地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和水土流失,黑土区耕地出现退化。因此,为维护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至关重要。保护黑土地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技术创新,如控制土壤侵蚀、科学施肥灌水、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等,可以提高黑土地的持续利用能力。保护黑土地有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还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黑土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黑土地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平衡,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东北地区凭借黑土地资源优势,成为我国农业、畜牧业、鲜奶主产区。该区粮食产量和调出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在全国农业版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