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主题20 沙丘_第1页
专题四 主题20 沙丘_第2页
专题四 主题20 沙丘_第3页
专题四 主题20 沙丘_第4页
专题四 主题20 沙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20沙丘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精讲点拨模拟预测真题演练内容索引(1)沙源丰富1.沙丘的形成精讲点拨PARTONE(2)动力搬运(3)沙粒堆积2.流动沙丘的危害(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倒作物、摧毁电线杆等)。(3)污染大气:沙粒、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3.沙丘的治理真题演练PARTTWO1.(2022·湖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2(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答案

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12(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答案

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12(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

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122.(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2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12(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答案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12(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答案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12(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答案

(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可以采用石(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2024·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分布有典型的海岸沙丘地貌,各沙丘形成于距今7万年以来的不同时期。下图为“日本鸟取沙丘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234567891011模拟预测PARTTHREE1.图中沙丘形成年代由新到老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1234567891011根据图中沙丘①至④层叠顺序可看出,沙丘①在最上层,向下依次为沙丘②③④。沙丘应为风力堆积形成,最先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应位于最底层,后来堆积的沉积物应位于其上层,因此最上层的沙丘①形成最新,向下②③④越来越老。故选A。1234567891011(2024·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分布有典型的海岸沙丘地貌,各沙丘形成于距今7万年以来的不同时期。下图为“日本鸟取沙丘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2.图中沙丘④主要构成物质来源于A.火山灰岩 B.古代沙滩C.砾石黏土 D.其他沙丘√1234567891011日本西海岸冬季盛行西北风,所有海岸沙丘的物质均来自沙滩和沙堤坝的沉积物。据上题分析可知,形成沙丘④时还没有其他沙丘,沙丘④最低处低于现今海平面,说明形成沙丘④时,西北风将海平面较低处的古代沙滩物质搬运堆积到沙丘④处。故选B。1234567891011(2024·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分布有典型的海岸沙丘地貌,各沙丘形成于距今7万年以来的不同时期。下图为“日本鸟取沙丘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3.根据剖面可推测此地区距今7万年以来A.经历气候干湿交替

B.风积作用一直较强C.海面高度持续下降

D.经历多次火山活动√1234567891011在沙丘②和③之间,有古土壤层发育,说明植被生长较好,气候较为暖湿;在沙丘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没有明显土壤层发育,说明植被生长较差,气候较为干燥,A正确。图中各沙丘之间有古土壤层、风化壳、火山灰岩隔断各沙丘,说明沙丘的形成不是连续的,风积作用时强时弱,B错误。沙丘④最低处低于现今海平面,说明形成沙丘④时,海平面低于现今海平面,C错误。剖面图中只有一层火山灰岩,无法证明有多次火山活动,D错误。1234567891011(2024·天津和平区模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4.沙丘土壤水分含量A.春季融雪多,土壤水分最丰富B.在1~2m土层中,坡顶>坡中>坡脚C.夏季降水多,土壤水分最丰富D.在1~2m土层中,坡中>坡脚>坡顶√1234567891011由材料“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可知,冬季有较多降雪且没有融化;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分含量最丰富的季节,A正确。该地年降水量只有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但夏季降水总量还是很少,此时气温高,蒸发旺盛,不是土壤水分含量最丰富的季节,C错误。读图可知,坡顶为流沙,坡中多为一年生草本,坡脚为梭梭,故从坡顶到坡脚的含水量逐渐增大,B、D错误。1234567891011(2024·天津和平区模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5.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1234567891011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大,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B正确;平地周边有相对较高的山丘起到防风作用,C错误;沙漠地区降水量稀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少,洪涝灾害很少发生,梭梭等植被对增加降水影响很小,A、D错误。1234567891011(2024·广东惠州模拟)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新月形沙丘广泛分布。某研究团队用不同固沙措施(下表)研究沙丘的移动特征,通过分析发现沙丘移动的速度与风速、沙丘高度、沙丘的水分及植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据此完成6~7题。固沙措施特征描述单圈植被固沙仅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一圈植被多圈植被固沙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多圈植被生物与非生物措施结合固沙非生物沙障与植被共同作用的沙丘1234567891011固沙措施特征描述单圈植被固沙仅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一圈植被多圈植被固沙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多圈植被生物与非生物措施结合固沙非生物沙障与植被共同作用的沙丘6.未治理的新月形沙丘A.全年持续向东北移动

B.冬季移动的距离最远C.夏季移动速度比较慢

D.春季向西北方向移动√1234567891011毛乌素沙地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沙丘移动方向具有季节变化,A错误。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有降雪覆盖,起到一定的固沙作用,冬季移动距离较小,B错误。夏季降雨较多,砂粒黏性较大,沙丘移动速度较慢,C正确。春季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D错误。固沙措施特征描述单圈植被固沙仅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一圈植被多圈植被固沙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多圈植被生物与非生物措施结合固沙非生物沙障与植被共同作用的沙丘1234567891011固沙措施特征描述单圈植被固沙仅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一圈植被多圈植被固沙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多圈植被生物与非生物措施结合固沙非生物沙障与植被共同作用的沙丘7.生物与非生物措施结合固沙效果最好,其最主要原因是A.固沙植物类型多样

B.沙丘的相对高度小C.沙丘颗粒大小不一

D.沙丘表面粗糙度高√1234567891011生物与非生物措施结合与单圈、多圈植被固沙相比,种植的植被类型并没有太大差异,都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耐旱类型,A错误。沙丘的相对高度、颗粒大小与采取的固沙措施无关,B、C错误。非生物沙障与植被共同组成固沙工程,提高了沙丘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了风速,固沙效果更好,故选D。

固沙措施特征描述单圈植被固沙仅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一圈植被多圈植被固沙沿沙丘迎风坡坡脚种植多圈植被生物与非生物措施结合固沙非生物沙障与植被共同作用的沙丘1234567891011(2024·九省联考河南地理)沙粒在被风搬运的过程中,从迎风坡向前运动到背风坡滑落堆积。随着沙粒不断的搬运和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当风向发生改变时,沿着沙粒前进方向又会形成新的沙丘。右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8~10题。12345678910118.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图示地质地貌发育过程的是A.青藏高原南部

B.内蒙古高原西部C.德干高原东部

D.巴西高原北部√1234567891011沙丘地貌为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德干高原东部和巴西高原北部降水均较丰富,不利于沙丘发育,排除A、C、D;内蒙古高原西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最可能出现沙丘地貌发育过程,选B。1234567891011(2024·九省联考河南地理)沙粒在被风搬运的过程中,从迎风坡向前运动到背风坡滑落堆积。随着沙粒不断的搬运和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当风向发生改变时,沿着沙粒前进方向又会形成新的沙丘。右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8~10题。9.以下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A.S1 B.S2 C.S3 D.S4√1234567891011S1~S4风沙沉积层中,斜层理倾斜方向一致,

S2部分覆盖在S1上,说明S2形成晚于S1,同理S3晚于S2,S4晚于S3。选A。123456789101110.风沙沉积层S5形成时①风力较强

②风力较弱③风向多变

④风向稳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S5的斜层理保持倾向一致,说明其形成的风向没有发生改变,风向稳定;沙层沉积的厚度均一、倾角较小,说明风力较弱,②④正确,选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