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治国理政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名篇品读一:治国犹裁树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③,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选自《贞观政要》)[注]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夙夜孜孜:这里指夜以继日,孜孜不倦。③丰稔:指庄稼成熟。[微言大义]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历来为人称道。他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可以休养生息,于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一试身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遂得徭役不兴()(2)征求无已()2.翻译下列句子。(1)此皆朕所目见。(2)夫治国犹如栽树。3.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原因又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4.找出文中与“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相呼应的句子。[文言方舟]“欲”的释义①想要,希望。如本文中“惟欲清净”;又如“吾欲之南海”。②欲望,欲念。如成语“欲壑难填”③将要,快要。如成语“摇摇欲坠”。[国学广角]徭役在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它是国家强加于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秦、汉有更卒、正卒、成卒等役。以后历代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平民百姓。名篇品读二:修身如治国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选自《列子·说符篇》)[注]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微言大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詹何回答楚庄王的话,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治国如修身,身正,则国盛,身不正,则国衰。【一试身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詹何对曰()(2)故本在身()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3.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言方舟]“善”的释义①好。如本文中“楚王曰:'善。”②擅长,善于。如《口技》中“京中有善口技者”。③优点,长处。如《〈论语)十二章》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国学广角]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为“稷”。“社稷”亦用作国家的代称。根据《周礼》,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安全的生存空间,后者代表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名篇品读三:宋思颜劝君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参军③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选自《典故纪闻》)[注]①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②浣濯:洗涤。③参军:官名。[微言大义]本文主要是讲宋太祖节俭,参军宋思颜担心太祖只是一时之兴,而不能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宋思颜的敢说忠言与宋太祖的节俭、善于纳谏,都值得我们学习。【一试身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回答,每空只填一个字)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文言方舟]“及”的释义①至,到。如本文中“而不能及于久远”。②做得到,赶得上,比得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再如成语“望尘莫及”。③介词,表示动作的时间,译为“等到……时候”。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国学广角]参军参军,亦作“参军事”,官名。东汉末年于车骑将军幕府置,为僚属,掌参谋军务。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多用参丞相军事名义。其后至南北朝,凡诸王及将军开府者皆置,为重要幕僚。唐制,诸卫及王府官俱有录事参军事等,外府州亦分别置司录及录事参军等,简称“参军”。宋有司户参军等,为地方官府低级官员。明初各王府所属参军府亦置,旋改称“长史”。名篇品读四:桓公问管仲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②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他: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③而蔽恶于君,内间④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选自《韩非子》)[注]①社鼠:社庙中的老鼠。比喻有所依恃的坏人。②涂:泥,这里指用泥做神像。③比周:结党营私,紧密勾结。④间:窥测,刺探。[微言大义]管仲将国君身边的小人比喻成社鼠,运用比喻巧妙说理,形象生动,说理透彻。国君身边的小人如社鼠一般胡作非为,危害国家,破坏力很大,但人们又奈何不得,因为它已成了当权者庇护的对象,难怪管仲会毫不犹豫地说社鼠是国家最大的祸患。【一试身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最患社鼠矣()(2)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树木而涂之”中的“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乃使其从者衣褐D.众妙齐备3翻译下列句子。(1)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2)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最患社鼠”。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个成语呢?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解释。[文言方舟]“左右”的释义①身边侍候的人,近臣。如本文中“今人君之左右”。②反正,横竖。如《水浒传》中“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③附近,两旁。如《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国学广角]老马识途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齐桓公有些不知所措,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说:“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找到出路。”齐桓公依其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名篇品读五:孙叔敖为楚令尹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④,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刘向《说苑》)[注]①令尹(yi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④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微言大义]本文讲述的是孙叔敖刚刚担任令尹的时候,一位老者前来劝诫孙叔敖的事,表现了孙叔敖的虚怀若谷,善于纳谏,也让人们懂得了“地位越高,越要为人谦恭;官职越大,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再额外索取财物”的道理。【一试身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冠白冠,后来吊()(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2)禄已厚而不足者患处之3.读完此文,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4.文末老父所讲三点,从现实角度看,有哪些借鉴意义?[文言方舟]词类活用文中“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中的第一个“衣”和第一个“冠”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穿(衣服)”“戴(帽子)”的意思。又如《送东阳马生序》中“腰白玉之环”,“腰”是名词用作动词,“腰佩”的意思。[国学广角]孙叔敖斩蛇相传孙叔教年少时,有一次出去游玩,看到了一条长着两个头的蛇,他听说见到这种蛇的人一定会死,就把它杀死并且埋了。回到家中他就哭了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哭泣,他说:“我听说看见长两个头的蛇的人必定会死,刚才我看见了,所以害怕我会离开母亲而死去。”他的母亲问:“蛇现在在哪儿?”孙叔教说:“我担心别人再看见它,就把它杀掉并埋起来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暗中助人的人必定有善报,你一定不会死。”等到(孙叔教)长大,出任楚国令尹,还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国人就已经信服他的仁义了。名篇品读六:徙木偾表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①民徙②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③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债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侦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募:招募。②徙:搬迁。③偾(fèn)表:放倒标帜。[微言大义]“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取信于民的道理。对此,王安石曾有诗评,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啊!【一试身手】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两处)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一人徙之,辄予金()(2)来谒吴起()(3)予谓鞅本魏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令于邑中曰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B.有一人徙之,辄予金送鲍浩然之浙东C.乃下令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择其善者而从之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5.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文言方舟]“令”的释义①命令。如本文中“乃下令”。②使。如《活板》中“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③善,美。如“令郎”是敬称对方之子;“令爱”是敬称对方之女;“令尊”“令堂”是敬称对方的父与母;“令兄”“令弟”是敬称对方之兄与弟。“令名”是指美好的名声。④时令,时节。如《芙蕖》中“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⑤县官。如《陈涉世家》中“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国学广角]商鞅变法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鞍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与垦荒,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他的这些举措,使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名篇品读七:慎终如始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①,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②。故其垂拱岩廊③,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以败俗,其何故哉?岂不以居万乘④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已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选自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注]①受图定鼎:建立王朝,统治天下。②贻厥孙谋:贻,遗留;厥,其,他的;孙谋,指谋及自己的孙辈。这句指(把天下)传留给子孙后代。③垂拱岩廊:垂拱,指垂手和拱手(敛手),即由于任人得当,官员都称职,做天子的可以悠闲地垂手或抱手,不必过问。岩廊,即今之游廊。整句是说:在游廊上悠闲地散步。④万乘:乘,车乘。周制,天子出兵时车万乘,故以万乘称天子。[微言大义]文中魏徽劝谏唐太宗要克终俭约,善始善终,始终保持贞观之初的优良作风。同时也启发我们:办事情应按其规律,言行一致,始终如一,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一试身手】1.上面文言文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忠良淳朴珍奇俭约B.淳朴忠良俭约珍奇C.淳朴珍奇忠良俭约D.珍奇俭约忠良淳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3.下面的语言材料,与上文中画线句的句意不相关的一项是()A.《诗经》中说“如临深渊,如薄冰”,是说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就越要谨慎。B.身居高位者更应牢记《中庸》里讲到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时刻提醒自己修身处事应谨慎小心。C.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称霸天下,担心从此没有臣下敢于指出他的缺点,于是发布“闻过而不以告我者,为上戮”的命令。D.《左传》中写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告诫执政者要言行一致。[文言方舟]“贻”的释义①遗留。如本文中“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又如成语“贻害无穷”“贻人口实”“贻笑大方”等②赠送。如“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又如《诗经》中“贻我形管”。[国学广角]古代的车马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称一车所驾之四马或驾四马之车为“驷”。乘:古称一车四马为“乘”,后引申为表车量词,如“天子万乘”。骑:古代一人一马为一骑。名篇品读八: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②,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③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①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②饷馈:军粮。③范增:项羽的谋士。[微言大义]历史上的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大胜、项羽大败结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刘邦善于用人。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经验和项羽失败的教训,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一试身手】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祖置酒雒阳南宫(安置,安排)B.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赐予)C.连百万之军(关联)D.镇国家,抚百姓(平定)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2)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刘邦和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刘邦得天下的原因是: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4.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文言方舟]“所以”的释义“所以”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①“以”作“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本文中“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又如《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②“以”作“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表示手段、方法等。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国学广角]皇帝自称古代的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谓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朕”,在古代为皇帝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渐成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允许用的。名篇品读九:理政之道上①问房玄龄、萧瑀②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③,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④。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⑤,虽有愆⑥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寘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选自《资治通鉴·唐记》)[注]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房玄龄、萧瑀:唐朝初年宰相。③日昃(zè):太阳偏西,约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④察:苛求,抓小缺点。⑤成:定。⑥愆(qiān):罪过,过失。[微言大义]正因为唐太宗的知人善用、虚心纳谏、赏罚分明,才成就了辉煌千古的“贞观之治”。本文对我们尤其是对那些掌握着某种权利的人,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一试身手】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两处)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五品已上,引坐论事()(2)群臣既知主意()(3)朕则不然()(4)有功则赏,有罪则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2)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4.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文中李世民的“贞”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5.如果把“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句末的“也”字去掉,与原句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文言方舟]“修”的释义①履行。如本文中“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②身高。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③修建。如《岳阳楼记》中“乃重修岳阳楼”。④修明。如《隆中对》中“内修政理”。④培养。如《大道之行也》中“讲信修睦”。[国学广角]房玄龄唐初大臣。追随李世民平定天下,助之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房玄龄长期执政,与杜如晦、魏微等同为唐太宗的重要助手,后封梁国公。曾奉诏与长孙无忌等修订法律,是以宽简为特色的贞观律的主要制订者。又受诏重撰《晋书》。
专题治国理政参考答案:一、治国犹栽树1.[解析](1)联系“水波不兴”(《核舟记》)中的“兴”的意思,可推知此处“兴”的意思是“兴起,产生”。(2)联系'是亦不可以已平”(《鱼我所欲也》)中的“已”的意思,可推知此处“已”的意思是“停止”[答案](1)兴起,产生。(2)停止。2.(1)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2)治理国家就如同栽树。3.隋朝灭亡的原因:(炀帝)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原因: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4.「解析]此题为信息筛选题。就是找出与“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意思相同的句子。[答案]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参考译文]贞观九年(635),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然而)隋炀帝还是不知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再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使得)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日夜辛勤努力,孜孜不倦,只希望清净寡欲,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不兴徭役,年年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如同栽树,树的根部不摇动就能枝叶茂盛。君主能做到清静寡欲,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修身如治国1.(1)回答。(2)根本,基础。2.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3.[解析]文中詹何两次回答的话都与“治身”有关,第二次更是说出了“治身”的重要性,找到这一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审清题干中“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要求,用通顺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答案】修养自身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参考译文]楚庄王问詹何说:“应该怎样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我知道(如何)修养身心却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能够持守住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也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次要的事情来答复。”楚王说:“说得好。”三、宋思颜劝君1.(1)好。(2)做。2.(1)陛下厉行节俭,真是可以做后世子孙的典范。(2)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以后不能继续这么做。3.喜赐4.[解析]C结合文意来看,本文主要是讲太祖节俭,参军宋思颜敢于说出忠言,他担心太祖只是现在能做到节俭,而不能坚持。所以选项C对宋思颜速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参考译文]太祖(明帝朱元璋)在东阁处理政务,天气很热,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随从交替拿着换洗的衣服进来,(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参军宋思颜(看见了)说:“陛下亲自厉行节俭,真是可以做后世子孙的典范。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太租(听后)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别人也可能会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考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考虑到将来要发生的。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点我以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对我尽忠。”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四、桓公问管仲1.(1)担忧。(2)抓获。2.[解析]C例句中的“树”与℃项中的“衣”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犬”是名词作状语:B项,“忧”是动词,忧虑;D项,“妙”是形容词用作名词。3.(1)在朝廷外就卖弄权势,从民众那里榨取利益。(2)(国君左右的人)依靠国君拥有重要的权势,这也是国家的社鼠。4.[解析]从内容上看,“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人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是治国最患社鼠的原因。将句子的意思讲出来即可。[答案]示例:“国之社鼠”以“人君”为保护伞,不但可以逍遥法外,而且可以以办国事为幌子,假公济私,欺上压下,排除异己,打击贤良。5.(示例一)稷蜂社鼠: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的人。(示例二)投鼠忌器:指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参考译文]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怕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怕社庙中的老鼠呀!”齐桓公说:“为什么要怕社庙中的老鼠呢?”(管仲)回答说:“您可见过那建筑社坛的情形吗?把木头竖起来,涂上泥巴(塑成社神),老鼠穿行在里面,挖个洞藏身在其中。用烟火熏它,却害怕烧坏了木板,用水灌它,却害怕涂上的泥巴掉下来:这就是不能抓获社鼠的原因。现在君主身边的近侍,在朝廷外就卖弄权势,从民众那里榨取利益,在朝廷内就结党营私,在国君面前掩饰(他们的)罪恶,在宫内窥探国君的情况,告诉宫外的同党,内外勾结助长权势,一些官僚以此富贵。不诛杀他们,国法就要受到扰乱;诛杀他们,君主就不得安宁。(国君左右的人)依靠国君拥有重要的权势,这也是国家的社鼠。”五、孙叔敖为楚令尹1.[解析](1)“马无故亡而人胡,人皆吊之”(《塞翁失马》)中的“吊”与之同义,是“慰问”的意思。(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大道之行也》)中的“恶”与之同义,可以翻译为“厌恶”。[答案](1)慰问。(2)厌恶(厌弃)。[解析](1)句是固定句式,“岂……乎”可译为“难道是……吗?”这里的“独”翻译成“唯独,只有”。(2)句中“患”是一个名词,可以译为“祸患”。[答案](1)只有您来得晚并且是来慰问,难道是有什么要指教的吗?(2)俸禄已经优厚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要和他相伴了。3.①在众人恭贺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头脑清醒;②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诫(忠告)。4.①位高权重者施政应谨慎小心,杜绝官气;②待遇优厚的为官者更应知足,应戒贪。[参考译文]孙叔教担任楚国的令尹,都城的官更和百姓都来祝贺。(只)有一个老者,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教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得晚并且是来慰问,难道是有什么要指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要指教的。当了大官,待人傲慢,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已经很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已经优厚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要和他相伴了。”孙叔教(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就要越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额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足够治理好楚国了。”徙木偾表1.[解析]读懂句意,明确该句应划分为三层,第一层介绍人物及其职责,第二层讲述人物的想法,第三层讲述人物的做法。注意“谕其信”“于民”不能断开。[答案]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2.(1)就,便。(2)拜见,拜访。(3)认为。3.[解析]DD项中两个“而”都为连词,表顺承。A项前一个“于”为介词,“在”;后一个“于”为介词,“比”B项,前一个“之”为代词,代“三丈之木”;后一个“之’为动词,“往,到”。℃项,前一个“乃”解释为“于是”;后一个“乃”解释为“竟然”。4.[解析]句中的“偾表”是“放倒标帜”的意思;“而已”是“罢了”的意思:“何伤”是反问句,意译为“有什么关系呢”。本句翻译需要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意译。[答案](我)试一试去放倒标帜,最多)得不到奖励罢了,有什么关系呢?5.[解析]两则故事都是讲述施政者通过搬移标帜的做法,来证明自己说到做到,以此取信于民的故事。据此总结出“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的道理。[答案]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参考译文]商鞅在泰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招募百姓搬走三丈长的木杆,并(承诺)宽赐给(他)五十金。当有人搬走木杆后,(商马上兑现承诺。)就给予(那个人)五十金,并且颁布了变法政令。吴起(在魏国)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标帜,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标帜推倒,就让他当长大夫。”百姓(听到后)相互说:"这一定不值得相信。”有一个人说:“(我)试一试去放倒标帜,(最多)得不到奖励罢了,有什么关系呢?”(于是那人)就去推倒了标帜,(并)前去拜见吴起,吴起(则当即宣布)任命他为长大夫。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不再有所怀疑了。我知道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来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以搬木杆来显示诚信,大概仿效了吴起(的做法),而吴起立木示信的故事却未流传下来。七、慎终如始1.[解析]B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运用能力。每一句的“而”均表示转折,因此所填的词语与前面或后面的词语意思应相反。“浮华”与“淳朴”“邪佞”与“忠良”“奢靡”与“俭约”、“谷帛”与“珍奇”,均意思相反,故选B。2.知道理解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的,要始终坚持着做下去才是最难的。【解析]D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能力。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因为身处天子的尊位,拥有天下的富贵,说出的话没人违背自己,所做的事别人一定会听从,公道被私情淹没,礼节被欲望损毁的缘故吗?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身居高位的人,别人不敢违背他,不敢指出他的缺点,因而他做事情更要小心谨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意思是"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得很远”。由此可以看出D项与这句话的句意无关。[参考译文]下臣看自古以来的那些帝王建立王朝,统治天下,都想把天下传留给子孙后代。所以他们能够在游廊上悠闲地散步,在天下施行政教。他们讲述道理,一定把敦厚朴实放在前面而抑制浮华:他们品评人物,一定器重忠臣良将而鄙视奸佞谗邪之徒;说起制度,就要停止奢靡而推崇勤俭节约:说到物质财产,就要重视粮食衣服而轻视珍宝奇物。但是(他们)接受帝位初期,都会遵守(上面)所说的,以使国家长治久安。等到国家稍微安定之后,大多数却违背那些原则,败坏原有的制度,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不是因为身处天子的尊位,拥有天下的富贵,说出的话没人违背自己,所做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vi设计制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贷款服务与资产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投标保函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及贷款担保协议3篇
-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信息网络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医学院《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设施安装与维护合同3篇
- 2025版防盗门个性化定制加工承揽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开发委托服务合同3篇
- 某房地产公司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范文(2篇)
- 《神经发展障碍 儿童社交沟通障碍康复规范》
- 2025年中建六局二级子企业总经理岗位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一)
- 2024版户外广告牌安装与维护服务合同2篇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 安徽省淮北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干燥综合征的护理查房
-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2
- 五年级数学上册七大重点类型应用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