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文言文阅读(复习要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小题。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
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尤甚:更严重。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提拔,提升。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鉴:共同审察。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差不多。答案:D。解析:庶,在这里是“或许”的意思,而不是“差不多”。2.
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沛公安在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D.臣以供养无主答案:D。解析:“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宾语前置句,“是以”即“以是”,意为“因为这个”。“臣以供养无主”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臣以无主供养”,二者句式相同。A项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但与例句结构不同,C项是判断句。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①舅夺母志()②终鲜兄弟()③除臣洗马()④告诉不许()答案:①改变;②少,这里指“没有”;③授予官职;④申诉。解析: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舅夺母志”指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终鲜兄弟”说的是最终没有兄弟;“除臣洗马”是授予我洗马的官职;“告诉不许”是申诉不被允许。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允许。解析:“奉诏奔驰”指接受诏命为皇上奔走效劳;“日笃”,一天比一天沉重;“告诉”,申诉。5.
李密在文中陈述了哪些不能应诏的理由?请简要概括。答案: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供养,需李密侍汤奉药;②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不能远离;③尽孝之日短,尽忠之日长,希望先尽孝后尽忠。解析:从文中可知,李密强调祖母病重,自己是祖母的唯一依靠,且自己尽孝的时间有限,而报效朝廷的时间还长,以此来陈述不能应诏的理由。参考译文: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时,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让她改嫁)。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弱小,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到了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一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伯父叔父,也终于没有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边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为祖母无人供养,就推辞没有去赴任。朝廷又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我凭借着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肝脑涂地所能报答的。我将这些情况全都上表奏闻,推辞不去就职。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有意拖延,怠慢不敬。郡县长官逼迫我,催促我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想要遵奉诏书立刻赴任,可是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我进退两难,实在是狼狈不堪。我想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孤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时曾经在蜀汉做过官,在郎署里担任过职务,本来就希望仕途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极其卑微浅陋,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的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预料晚上的情况。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着维持生命,因此我的一点心意是不愿废止对祖母的奉养而远离她。我李密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奉养祖母的日子却很短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我的辛酸苦楚,不只是蜀地的人士以及梁州、益州的长官们所亲眼目睹和了解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准许我这小小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为陛下效命,死了也要结草报恩。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二、阅读《鸿门宴》,完成下面1~5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一句中,“之”所指代的人物是()A.项庄B.项王C.沛公D.张良答案:A。解析:从上下文可知,项庄拔剑舞,意在沛公,情况紧急,所以樊哙说要进去和项庄同生死,“之”指代项庄。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破,形容词用作动词,攻破,打败)B.头发上指(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王)答案:C。解析:“王”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称王”,而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①哙遂入,披帷西向立()②瞋目视项王()③杀人如不能举()④沛公起如厕()答案:①于是,就;②瞪大眼睛;③尽;④到……去,往。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译文:像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要杀掉有功的人。解析:“劳苦而功高如此”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为“如此劳苦而功高”;“细说”指小人的谗言。5.
樊哙闯帐,面斥项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樊哙闯帐,表现了他的勇敢、豪爽和忠诚。他不顾卫士的阻拦,强行闯入营帐,体现了他的勇敢;面对项王,他毫不畏惧,饮酒啖肉,慷慨陈词,表现出他的豪爽;他言辞中强调沛公的劳苦功高以及项王不应诛杀有功之人,体现了他对沛公的忠诚。参考译文: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为国相,珍宝全部占有它。”项羽大怒道:“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的军队有十万,驻扎在霸上.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跟随沛公,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暗中会见张良,把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全都告诉了他,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开,说:“不要跟着他一块送死。”张良说:“我替韩王送沛公(到这里),沛公现在遇到危急之事,我逃离了他,是不守信义的,我不能不跟他说说。”张良于是进去,把全部情况告诉了沛公.沛公第二天带着一百多人马来拜会项王。到了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却没有料到自己能先入关破秦,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您。现在由于小人的谗言,使您我之间产生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王当天就留沛公一同喝酒.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王示意多次(杀死沛公),项王(却)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慈手软,你进去,上前给他们祝酒,敬酒结束,请求舞剑,借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酒结束,说:“君王跟沛公一块喝酒,军中没有什么用来娱乐的,请让我用舞剑来助兴吧。”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沛公,项庄无法击杀沛公.于是张良到军门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了?”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交叉持戟的卫士想阻止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于是进入,掀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大眼睛看着项王,头发向上竖起,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于是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说:“赏给他一只猪腿。”于是给了他一只生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上厕所,趁机招呼樊哙出来.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18小题。文本一: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陈情表》原文,省略)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乃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摘自《晋书·李密传》)文本二: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节选自《陈情表》)【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迁,一般表示官职的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B.秀才,也是汉代所设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李密是优秀人才,但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C.伏,敬词,用在动词前表谦下的修饰语,如“窃闻”“伏惟”等。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D.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主要内容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从汉代开始,由臣下写给君主的文章被区分为章、奏、表、议四体。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文一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赶得上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司空张华赞同这个见解。B.选文一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中说“官中无人,不如归田”,表面上是说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实际上是表达对不能回京任职的不满。C.选文二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D.选文二文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4分)(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分)5.请结合《李密传》,简要说明李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1.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后来他)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本题中,“出为温令”,“温令”作“出”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AD;“清慎”,清廉谨慎,是一个词,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2.C
“伏,敬词”错误。伏,是谦辞。3.D.“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错误。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表达了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他的选择是先尽孝后尽忠。“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无中生有。故选D。4.(1)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躬自,亲自;奉事,侍候、侍奉;谨,恭敬;各1分。句子整体翻译顺畅1分)(2)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猥”,自谦之词,犹“鄙”;“微贱”,卑微低贱;“侍”,侍奉;“报”,报答;各1分。句子整体翻译顺畅1分)5.①为人敦厚孝顺。感恋双亲,以至忧思成疾;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侍候祖母,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②有辩才,出仕颇有才干。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受到吴人称赞。③颇有见地,强调用人重要。他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成败相似,都因任用贤才而使国家兴盛,后又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一点2分,答出2点即可,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可知,李密只有几岁的时候,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可知他为人敦厚孝顺。由“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可知,李密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很有辩才,受到吴人称赞,出仕颇有才干。由“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华善之”可知,他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成败相似,都因任用贤才而使国家兴盛,后又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颇有见地,强调用人重要。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疏说道:(《陈情表》原文,省略)皇帝看了(李密写的陈情表)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
(后来他)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李密)后来死在自己家中。文本二: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小题。材料一:《鸿门宴》(节选)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材料二:《资治通鉴·汉纪一》(节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军:驻军,驻扎B.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C.常以身翼蔽沛公翼:翅膀D.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答案:C。解析:“翼”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不是“翅膀”的意思。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为击破沛公军若属皆且为所虏C.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籍何以至此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劳苦而功高如此答案:D。解析:D项中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的意思。A项,“乃”,于是,就/才;B项,“为”,给,替/被;C项,“以”,把/凭借。3.
请简要概括刘邦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并分析其性格特点。答案:表现:刘邦得知项羽欲攻打自己后,惊恐万分,积极寻求张良的帮助;见到项伯后,以礼相待,奉酒为寿,约为婚姻,言辞恳切地解释自己不敢背叛项羽;在鸿门宴上,谦卑地向项羽谢罪,表明自己的忠心。性格特点:刘邦善于用人,能听从张良的计策;能屈能伸,在强大的项羽面前,放低姿态,委曲求全;处事灵活,随机应变,通过拉拢项伯来化解危机。4.
比较《鸿门宴》(节选)和《资治通鉴·汉纪一》(节选)在描写鸿门宴场景上的异同。答案:相同点:都描写了鸿门宴上刘邦、项羽双方的对峙局面,包括人物的言行、座位的安排等,如都提到了项羽留沛公饮酒,范增示意项羽杀沛公,项庄舞剑等情节,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紧张的氛围。不同点:《鸿门宴》(节选)详细描写了项伯夜访张良,刘邦与项伯的对话等情节,为鸿门宴的发生做了更多的铺垫;《资治通鉴·汉纪一》(节选)则更侧重于在鸿门宴场景中直接描写双方的交锋,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如“项王默然不应”等更为细致,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节推进更为紧凑。5.
翻译下面小题(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2)范增起,出,召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肠太软。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杀了他。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参考译文:(一)《鸿门宴》(节选)译文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和项羽相见。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被他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沛公的军队!”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的军队有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沛公,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沛公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啊。”张良说:“我是为韩王来护送沛公的,沛公现在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把情况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非常吃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沛公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沛公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比不上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沛公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沛公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沛公。沛公捧起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沛公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沛公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沛公的话报告了项王,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道义的。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二)《资治通鉴·汉纪一》(节选)译文沛公第二天带领一百多骑兵来拜见项王,到了鸿门,道歉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到能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谗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一起饮酒。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就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王示意,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肠太软。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杀了他。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的,请让我用剑来跳舞。”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掩护沛公,项庄无法刺杀沛公。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材料一:《兰亭集序》(节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材料二:《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节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俯察品类之盛品类:自然界的万物B.夫人之相与相与:相处,相交C.或取诸怀抱怀抱:怀里抱着D.虽趣舍万殊趣舍:取舍答案:C。解析:“怀抱”在这里指内心的想法、抱负等,而非“怀里抱着”。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不知老之将至C.及其所之既倦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答案:B。解析:B项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之”为结构助词“的”;C项“之”为动词,“往,到达”;D项“之”为代词,代指前面的事情。3.
请简要概括《兰亭集序》(节选)中作者情感的变化。答案:作者先写兰亭集会的盛况,有众多贤才相聚,环境优美,饮酒赋诗,表达出快乐之情;接着由乐转悲,感慨人生短暂,人们的喜好会变化,曾经的快乐很快成为过去,而生命最终都会走向尽头,面对生死大事,内心充满悲痛;最后又回归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意识到后人看现在也如同现在看过去,这种生死无常的感慨会一直延续。4.
比较《兰亭集序》(节选)与《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节选)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答案:相同点:都描写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以及集会的活动形式,如暮春之初于会稽山阴兰亭的集会,有崇山峻岭等环境,以流觞曲水为活动形式,都表达了集会时的快乐之情以及对后人观览这些文字会有所感触的认知。不同点:《兰亭集序》(节选)情感更为复杂深沉,在快乐之后着重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悲痛感慨,对生命的思考更为深入;而《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节选)主要侧重于描写集会之乐,情感表达相对较为单一,对人生哲理的挖掘没有《兰亭集序》深刻。5.翻译题(1)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译文: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热闹,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感情。参考译文(一)《兰亭集序》(节选)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舒畅。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低头观察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二)《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节选)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进行修禊活动。众多贤能之士都到了,年长年少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岭,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左右,引来作为流觞曲水,众人依次坐在水边。这一天,天气晴朗,微风和畅,令人赏心悦目、胸怀开阔,实在是快乐啊。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盛大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了。所以一一记下当时参加集会的人,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即使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引发感慨的缘由,那情致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小题。(甲)《病梅馆记》(节选)龚自珍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乙)《病梅说》(清·龚自珍)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其槁也,其文也,其香也,其节也,皆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苏州、杭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B.斫其正斫:砍削C.其槁也槁:干枯D.甘受诟厉诟厉:污垢答案:D。解析:“诟厉”指辱骂、斥责,而非“污垢”。2.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梅以曲为美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C.以五年为期D.以广贮江宁、苏州、杭州之病梅答案:A。解析:A项“以”是“把”的意思,B、C、D三项“以”都是“用、拿”的意思。B项可理解为“不能公开宣告,大声呼喊来用(这种标准)约束天下的梅”;C项“以五年为期”即“拿五年作为期限”;D项“以广贮……”即“用来广泛存贮……”。3.
请概括《病梅馆记》(节选)中病梅产生的原因。答案:一是文人画士畸形的审美观念,他们认为梅以曲、欹、疏为美;二是鬻梅者受文人画士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为求重价,按照他们的要求对梅进行摧残,斫直、删密、锄正、夭稚枝、遏生气等,从而导致江浙之梅皆病。4.
比较《病梅馆记》(节选)与《病梅说》在思想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对病梅的同情以及对造成病梅现象的批判。都体现了作者对梅花自然生长状态被破坏的痛心,都有想要拯救病梅的愿望。不同点:《病梅馆记》更侧重于对文人画士不良审美观念的批判,揭示其对社会风气和人才培养的不良影响,将病梅现象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托物言志,表达对社会束缚和压抑人才的不满与批判;《病梅说》则更着重于作者个人对病梅的怜惜以及自身拯救病梅的决心和行动,情感表达上更偏向于个人化的愤懑与执着,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等语句体现出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行动意愿。5翻译题(1)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译文: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译文:我购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态的,没有一盆是完好的。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放纵它们,顺应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花盆,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参考译文(甲)《病梅馆记》(节选)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花。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固然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那些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了卖梅的人,(卖梅人)就砍掉梅的端正枝干,培养它旁逸斜出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弯折嫩枝,锄掉笔直的,阻碍它的生机,以此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乙)《病梅说》译文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了卖梅的人,于是(梅树)它的枝干干枯,它的花朵凋敝,它的香气消散,它的气节丧失,都成病态了。我购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态的,没有一盆是完好的。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放纵它们,顺应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花盆,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用五年作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生机,长全枝干。我本来就不是文人画士,甘愿遭受辱骂,开辟病梅馆来贮存它们。唉!怎样才能让我有更多空闲时间,又有更多空闲田地,来广泛存贮江宁、苏州、杭州的病梅,用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小题。材料一:《石钟山记》(节选)《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材料二:《水经注·江水》(节选)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1.
下列对《石钟山记》(节选)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风鼓浪鼓:振动B.扣而聆之扣:敲击C.汝识之乎识:认识D.余尤疑之尤:更加答案:C。解析:“识”在这里应读“zhì”,是“记住”的意思,而非“认识”。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B.石之铿然有声者C.古之人不余欺也D.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答案:D。解析:D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B、C三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彭蠡之口”即“彭蠡的口”;B项“石之铿然有声者”即“敲击起来铿铿作响的石头”;C项“古之人”即“古代的人”。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钟山记》(节选)中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都持怀疑态度,体现了作者不轻信、重实证的精神。B.《石钟山记》(节选)中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听到了噌吰和窾坎镗鞳之声,从而确定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C.《水经注·江水》(节选)描绘了西陵峡的山水之美,如山水纡曲、高山重障、石色多彩、林木高茂等。D.《水经注·江水》(节选)中山松的话表明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景观的美妙,与《石钟山记》强调的实践出真知有相通之处。答案:B。解析:苏轼虽听到了相关声音并有所感悟,但并没有确定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文章结尾仍有疑问,只是强调要通过实践去探究真相,不能轻易下结论。4.
翻译下面文中划线句子(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译文: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解析:“以”,把;“鸣”,使……鸣响;“而况”,何况。(2)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译文:等到我来到这里登上这片土地,已经到达就很高兴,才相信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所见。解析:“及”,等到;“践跻”,登临;“欣然”,高兴的样子;“始”,才。5.请简要概括《石钟山记》(节选)中作者对石钟山得名探究的过程及体现的精神。答案:作者先引述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是因为下临深潭,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观点,但因钟磬置水不鸣而质疑;接着提到李渤扣石得声便自以为找到得名原因,作者因其说法依据不足而更疑;最后自己实地考察,在绝壁下听到噌吰、窾坎镗鞳之声,虽有感悟但仍存疑。体现了作者不盲目相信前人说法,注重实地考察、实践探究,勇于质疑、严谨求证的精神。参考译文材料一:《石钟山记》(节选)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苏轼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住了吗?那噌吰的声音,像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那窾坎镗鞳的声音,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发出的。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们啊!”材料二:《水经注·江水》(节选)译文长江又向东流,经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界,到峡口一百多里,山水迂回曲折,两岸高山重重叠叠,不是中午和半夜,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绝壁有的高达千丈,石头的颜色和形状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树木高大茂密,四季常青。猿猴鸣叫的声音极其清越,在山谷中回响,清脆的声音不断。”人们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山松说:“常听说峡中的水流湍急,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来告诫,竟然没有人称赞山水的美丽。等我来到这里登上这片土地,已经到达就很高兴,才相信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所见。”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小题。材料一:《登泰山记》(节选)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产业园区物业管理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宴会用餐行业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玩具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服装个性订制消费愿望调查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野牡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产品检验知识培训课件
- 宁夏银川一中、昆明一中2023届高三联合二模考试数学(理)试题 附答案
- 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001
- 2025年广西旅发南国体育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铜官山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数学试题 附答案
- 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可用性控制程序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说明书hid50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s1.1(1)
- 横版荣誉证书模板可修改打印 (9)
- 建设银行股份关联交易申报及信息披露系统操作手册新一代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务清包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