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7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A.NaCl氯化钠食盐B.Ca0氧化钙熟石灰C.Na2CO3碳酸钠纯碱D.NaOH氢氧化钠火碱2、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04溶液反应生成BaS0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4、下列物质发生分解反应,没有氧气生成的是()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水D.碳酸钙5、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6、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燃着的木条B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水C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稀盐酸D稀盐酸和稀硫酸镁A.AB.BC.CD.D7、2010年11月,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退到卫生间暂避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跳楼()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8、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结成冰B.水分蒸发C.过氧化氢分解D.水汽化9、携手“六城”同创,共建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的美丽恩施.从化学的视角你认为下列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绿化、亮化、美化环境B.必要时对私家车限行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生活污水直排江河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
(1)青蒿素由____种元素组成.
(2)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根据氢氧化钙、盐酸、水、氢气四种物质的用途,进行填空:____是最常用的溶剂;____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____可用作高能燃料;____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12、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____.
①调游码②放称量纸③称量物放左盘。
④调零点⑤加质量小的砝码⑥加质量大的砝码。
A.④①②③⑤⑥B.④②③⑥⑤①
C.④②③⑤⑥①D.④⑥⑤①②③
(2)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____m2(填“=”“>”“<”).
(3)如图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____m2(填“=”“>”“<”),其原因为____.13、用化学符号表示:
n个水分子______2个磷原子______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硫酸钠______
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______.14、(2016•高安市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____℃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溶质质量分数不改变的是____(选填“甲”、“乙”或“丙”)物质的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
(3)30℃时,将80g甲物质(甲物质不含结晶水)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的是甲物质的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温度升至5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15、用化学符号表示:
(1)5个氮原子____(2)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3)m个铁离子____(4)二氧化硅____(5)氖气____(6)甲烷____(7)碳酸钙____(8)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价:____(9)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16、(2014秋•安岳县期中)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填操作名称)实现(见图).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其作用是____,请写出该操作的一个注意事项____.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区分硬水与软水.
③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17、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
A.空气是混合物--因为空气分子是混合物。
B.铁轨间要留有空隙--因为原子间的间隔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C.O2O3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构成分子的原子相同。
D.食物腐败--因为____.18、t℃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现象.请回答:
(1)t℃时____试管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图2中b表示的是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希望B试管中有固体析出,最好的办法是____;
(3)若已知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2g,那么在142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是____g,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____.(判断对错)20、用双氧水制氧气是分解反应____.21、塑料合金是指塑料与金属的结合物____.22、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____.23、空气和石油都属于纯净物____.24、冷凝管使用时,要注意冷却水的进出方向,确保出水口在组装仪器的高处.____.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3题,共24分)25、某固体粉末由氯化钡、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四种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组成.取少量该粉末置于水中,搅拌,得无色溶液.向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稀硝酸,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能溶解.该粉末由(写化学式)____组成.26、小雯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根据实验,得知A:____B:____C:____D:____(填物质名称)27、A、B、C、D、4种元素,已知A-核外有18个电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个;B原子比D原子多2个电子层;D+核外没有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5个.
(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画出C和D原子及A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8、现有含少量氧化铜的木炭粉(约20克);某老师让一位学生将其中的氧化铜除去,要求在1小时内一次完成操作.
(1)该同学所需试剂是____;
(2)该同学所需仪器有____.29、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
C+O2CO22H2+O22H2O4P+5O22P2O5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两点.
____;____.30、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已收集满该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获得证据:
得出照论:(1)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该气体____,观察现象.3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1ZnFeSnPb(H)Cu____AgPtAu.
(2)现有两种金属,分别是金属甲和金属铁.请用以下药品检验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应选用的是____(填序号).
A.浓度为10%的盐酸B.浓度为98%的硫酸。
C.粉状10g金属甲D.10g铁片。
E.片状5g金属甲F.10g片状金属甲。
(3)某研究小组拟用定量的方法测量A1和Fe分别与酸反应的快慢;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采用表面积相同的铝丝和铁丝).
①实验时,为了除去铝丝和铁丝表面的氧化物,其操作是____.
②检查图示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③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
(4)该研究小组若要探究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对应.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对应.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对应.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对应.
故选:B.2、C【分析】
A、Ba(OH)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是OH-作用;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A正确;
B、Ba(OH)2与盐酸发生属于酸碱的中和反应,是OH-与氢离子的作用;是碱的共同性质,故B正确;
C、Ba(OH)2能与Na2S04溶液反应生成BaS04沉淀,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作用的结果,与OH-无关;故C错误;
D、Ba(OH)2能与CO2反应生成属于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D正确;
故选C.
【解析】【答案】A;根据碱与酸碱能跟指示剂作用判断;
B;根据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判断;
C;根据生成的沉淀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作用的结果分析;
D;碱能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判断;
3、B【分析】【分析】“低碳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A.出行多乘交通工具增加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不开私家车,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这一理念;
B.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不符合这一理念;
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树木的砍伐,符合这一理念;
D.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既能节约用水,又能节约能源,符合这一理念.
故选B.4、D【分析】【分析】根据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水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有氧气生成,故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氧气生成,故选项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氧气生成,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氧气生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5、B【分析】解: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电灯通电后也能发光发热,却不能属于燃烧,因它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不正确。
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不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很多,有的可能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如高锰酸钾就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正确。
故选:B。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B;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再根据具体的叙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B6、D【分析】【分析】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解析】【解答】解:A;把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时;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该选项正确;
B;加入水溶解时;温度明显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该选项方法正确;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能够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不能产生气泡的是氢氧化钠,该选项方法正确;
D;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加入镁时,都能够产生气泡,无法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D.7、A【分析】【分析】①根据楼房下层起火高层上的人不易逃离现场判断.
②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判断.
③根据气体受热密度变小的性质判断.
④根据楼房下层起火高层上的人不易逃离现场判断.
⑤根据跳楼易受伤判断.【解析】【解答】解:①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不易逃离,退到卫生间暂避等待救援是合理选择,所以正确.
②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有毒气体,所以正确.
③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所以正确.
④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不易逃离,封闭房门能防止火势蔓延和有毒气体进入,所以正确.
⑤在高层楼房上跳下会造成严重受伤;所以错误.
故选A.8、C【分析】【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必须是化学变化.【解析】【解答】解:
A;水结成冰属于物理变化;故不能证明;
B;水分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不能证明;
C;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能证明;
答案:C9、D【分析】【分析】A;绿化、亮化、美化环境可以山青水绿、天蓝地净;
B;对私家车限行;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D、生活污水直排江河,会污染水体.【解析】【解答】解:A;绿化、亮化、美化环境可以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符合主题;
B;对私家车限行;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D;生活污水直排江河;会污染水体,不符合主题.
故选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1)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
故答案为:(1)三;(2)90:11:40.11、略
【分析】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气常用于高能燃料;金属表面的锈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故可用盐酸来除锈.
故答案为:水;氢氧化钙;氢气;盐酸.
【解析】【答案】根据氢氧化钙;盐酸、水、氢气四种物质的性质来考虑其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用途反应其性质.
12、C铁钉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Na2CO3+2HCl═2NaCl+H2O+CO2↑>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烧杯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分析】【分析】(1)根据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的正确操作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2)铁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于水中,同时生成红色固体铜,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所以放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质量也不变;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二氧化碳,所以放在小烧杯内进行反应时,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而使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不相等;【解析】【解答】解:(1)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调零点;然后在左右两盘中各方一张相同的纸,把称量物放到左盘,然后向右盘中放砝码,放砝码的顺序是先放质量大的,再放质量小的,最后用游码调平.故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②③⑤⑥①.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而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生成红色的铜附在铁钉表面;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所以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始终不变.
(3)碳酸钠与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但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随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小.
故答案为:(1)C;
(2)铁钉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3)Na2CO3+2HCl═2NaCl+H2O+CO2↑;>;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烧杯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13、略
【分析】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n个水分子表示为:nH2O;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磷原子表示为2P;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
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2O3.
故答案为:nH2O,2P,2OH-,Na2SO4,2O3.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nH2O;2P;2OH-;Na2SO4;2O314、略
【分析】【分析】(1)溶解度曲线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3)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判断,并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解答;.【解析】【解答】解:(1)P点是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乙的溶解度减小,降温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10℃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丙的溶解度,所以此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3)3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的甲,所以将80g甲物质(甲物质不含结晶水)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最多溶解40g,得到的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至50℃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
故答案为:(1)10;(2)丙;甲=乙>丙;(3)饱和;28.6%.15、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析】【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5N;
(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4CO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m个铁离子可表示为:mFe3+;
(4)二氧化硅是由显+4价的硅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气化学式为:SiO2;
(5)氖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氖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氖元素的元素符号,即:Ne.
(6)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7)碳酸钙是由显+2价的钙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aCO3;
(8)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价,故可表示为:2O3;
(9)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
故答案为:(1)5N;(2)4CO2;(3)mFe3+;(4)SiO2;(5)Ne;(6)CH4;(7)CaCO3;(8)2O3;(9)H2O;(10)O;16、略
【分析】【分析】①根据过滤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②根据硬水;软水的鉴别方法分析回答;
③根据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分析回答.【解析】【解答】解: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在该操作的一个注意事项滤纸应紧贴漏斗的内壁等.
②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
③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故答为:①过滤,玻璃棒,引流,滤纸应紧贴漏斗的内壁;②肥皂水;③加热煮沸.17、略
【分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间有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空气是混合物是由于空气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铁轨间要留有空隙;是由于因为原子间的间隔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B正确;
C、O2和O3化学性质不相同;是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故C错误;
D;食物腐败是由于分子发生了变化.
故选B.D补充:分子发生了变化.18、A升温加水甲降温4229.6%【分析】【分析】(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根据t℃甲、乙物质的溶解现象判断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表现出来的溶解度与温度变化关系,选择把甲物质继续溶解的方法.
(2)根据可以比较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分析解答.
(3)已知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2g,含义是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42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溶液142g,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充分溶解后;甲物质有剩余没有全部被溶解,说明此时甲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充分溶解后,甲物质有剩余没有全部被溶解,说明此时甲的溶液为饱和溶液;t℃10g水溶解较多的乙物质,说明此时物质乙的溶解度比物质甲大,则a曲线表示的是乙,b曲线表示的是甲;由于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可通过升温或增加水的量的方法把未溶解的甲物质溶解.
(2)由(1)的分析,图2中b表示的是甲;B试管中是乙;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希望B试管中有固体析出,最好的办法是降温.
(3)已知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2g,含义是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42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溶液142g,那么在142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是42g;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0%≈29.6%.
故答案为:(1)A;升温;加水;(2)降温;(3)42;29.6%.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分析】【分析】由学过的知识可知: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是错误的,因为混合物中各种成分之间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都保持各自原来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解: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是错误的,因为混合物中各种成分之间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都保持各自原来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或错误)20、√【分析】【分析】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析】【解答】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塑料合金是利用物理共混或化学接枝的方法而获得的高性能、功能化、专用化的一类新材料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塑料合金是利用物理共混或化学接枝的方法而获得的高性能;功能化、专用化的一类新材料;而不是指塑料与金属的结合物.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根据原子的内部构成分析回答本题.【解析】【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原子是能再分的.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为使冷凝管内的不蒸气得到充分冷却,在进行冷却时,应使水从冷凝管的下方接口进入,使水充满整个冷凝管.【解析】【解答】解:为使水充满冷凝管而达到充分冷却水蒸气的目的;水应从冷凝管的最下方接口进入,而且确保出水口在组装仪器的高处;故本操作正确;
故答案为:√.四、推断题(共3题,共24分)25、略
【分析】【分析】根据氯化钡、氯化钙、氯化钠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碳酸钠会与硝酸银生成溶于硝酸的白色碳酸银沉淀;碳酸钠会与氯化钙、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结合现象分析导出结论.【解析】【解答】解:因为在加入硝酸银后;生成的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银沉淀,故原混合物中应当有碳酸钠;将粉末置于水中搅拌,得到无色溶液,原混合物中有碳酸钠会与氯化钡;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但是搅拌后溶液是无色的,故不存在氯化钡、氯化钙;加硝酸银后还要生成一部分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故存在氯化钠.
故答案为:NaCl、Na2CO3.26、略
【分析】【分析】由题意,在无色液体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B能使带火星的木炭剧烈燃烧,说明B为氧气;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则C可能为催化剂,据此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在无色液体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液体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B能使带火星的木炭剧烈燃烧,说明B为氧气.
实验室中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C为二氧化锰,A为过氧化氢,D为水.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氧气;二氧化锰;水.27、氯元素铝元素氩元素氢元素【分析】【分析】根据A-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说明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7,依据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所以A为氯元素,D+离子的核外没有电子,说明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个,所以D是氢元素,B原子比D原子多2个电子层,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个,说明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的电子数是3,所以B原子最外层有13个电子,因此B是质子数为13的铝元素,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B原子多5个,说明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因此C是质子数为18的氩元素,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1)A-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说明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7,依据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所以A为氯元素,D+离子的核外没有电子;说明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个,所以D是氢元素,B原子比D原子多2个电子层,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个,说明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的电子数是3,所以B原子最外层有13个电子,因此B是质子数为13的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附答案ab卷
- 2025年寒假实习计划例文
- 2025年客服工作计划例文2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算算自家的开支》说课稿
- 2025年高考后留美计划
- 2024年公务员考试磴口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卷含解析
- 冬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范文
- 诊所控烟管理制度范文
- 第02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解析版)
- 人教版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玩益智游戏 14 上网玩游戏(二)》说课稿
- 当食物成为抚慰:善待自己重塑大脑告别情绪性进食
- 员工行为风险预警培训课件
- 水上交通行业安全培训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 GB/T 26940-2023牡蛎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钢材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 香港朗文英语2B期中试卷
- 慢性乙肝护理查房课件
- 林区防火专用道路技术规范
- 缆机安装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