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反映了65年前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这一“历史时刻”是()A.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B.开国大典C.毛泽东接见红卫兵D.庆祝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优秀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它们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艺术形式是()A.影视艺术B.戏剧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3、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5、以下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逐步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它使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C.助长了日本侵华的气焰D.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系列事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整风运动7、20世纪50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赞美抗美援朝英雄人物,他们是()

A.黄继光B.董存C.邱少云D.杨靖宇8、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9、下列有关中共“一大”叙述,正确的说法是()A.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B.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D.提出进行北伐战争10、20世纪的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能体现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声音”的是()A.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1950年土地改革法主要内容是A.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D.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12、关于遵义会议理解正确的是()A.确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B.挽救了党、红军、革命C.确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领导地位D.标志着党从幼年到成熟13、下列对洋务运动评价正确的是()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维护了清朝的统治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4、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A.民主B.科学C.平等D.自由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威害极大。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条约名称。

(1)近代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的不平等条约______。

(2)第一次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不平等条约______。

(3)一次性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______。

(4)一次性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______。16、戊戌变法后,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新式学堂.______(判断对错)17、根据提示,写出红军长征途中重要的事件。(1)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2)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_______________。(3)彻底跳出敌人包围圈_____。18、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19、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请写出与下列描述相符的事件名称。

(1)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的标志是______。

(2)中国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是______。

(3)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人民军队建设走上______之路。20、文化大革命一结束,我国就开始了改革开放。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4分)21、马可•波罗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做《西方见闻录》。22、1911年1月1日,孙中山在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3、史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推论:世袭制取代禅让制。______(判断对错)24、焦裕禄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3题,共24分)25、正确的决策会对历史产生积极的影响,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决策。(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56年,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71年,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6、历史时空:根据信息,在空格中填写相关内容。今年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让我们重回近代屈辱而悲壮的历史,直面侵略者的狰狞面目,缅怀抗争者的英雄气概。27、(a)政治、经济和国防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_______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1966年组建的_______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b)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是——(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8、【题文】(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3分)

A.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地点:遵义。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有何特点?(1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探索过程,有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材料三: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回答:⑴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时期,英、法等国家在我国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6分)⑵材料二中“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探索过程,主要是指哪三个事件。(6分)⑶材料三中“抗日战争”是指的哪一次事件?(提示:与日本有关,2分)30、【题文】(18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不断努力奋斗,为历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请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战胜利。但是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又发动了内战,经过3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外交领域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势蒸蒸日上。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时;制作了一张大事年表,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帮他完成表格。(10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921年7月。

1945年8月。

1949年10月。

1956年底。

1978年底。

(2)在小组讨论中;请你选择大事年表中的三个事件并对事件的历史意义作扼要说明。(6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如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的史实。题文中的图片反映的史实是发生于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当时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故答案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解析】【答案】B2、A【分析】【分析】分析题干;主要强调电视普及,看电视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而关于这种文化生活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是什么,分析可知,电视节目主要通过声音和影像传播信息,而影视技术就成为电视节目播出的关键技术,所以电视应用的主要艺术形式是影视艺术,而戏剧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都算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此题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应明白电视这种艺术形式是影视艺术。3、D【分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的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选D。

【点评】关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标志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还包括:洗血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4、D【分析】【分析】根据课本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会议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五大有关知识的识记。5、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点。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集中主要兵力在南方“围剿”工农红军,中共针锋相对进行反“围剿”,不可能立即提出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此政策的提出是在1935年。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解析】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ABC【分析】略【解析】ABC7、AC【分析】略【解析】AC8、A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所以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甲午战争后。故选AC。【解析】AC9、AB【分析】据所学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大会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史实,不合题意.

故选AB.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相关知识.

识记中共一大会议的内容及影响.【解析】AB10、CD【分析】略【解析】CD11、ABCD【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内容。由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故选ABCD。【解析】ABCD12、BCD【分析】略【解析】BCD13、BD【分析】洋务运动虽然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维护了清朝的统治这一目的没有真正实现.

故选BD.

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评价.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历程.【解析】BD14、AB【分析】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选AB.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特点和曲折艰辛.【解析】AB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2)《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第一次允许列强在中国办工厂.

(3)一次性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一次性割去60多万平方千米.

(4)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

(2)《马关条约》.

(3)《瑷珲条约》.

(4)《辛丑条约》.

本题考查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近代史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基础知识的掌握.【解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16、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新式学堂出现于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30余所近代新式学校,用来培养科学;军事、翻译人才,包括著名的在1862年建立于北京的翻译机构同文馆,还有培养翻译人才的广方言馆等.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学堂的出现.

建议学生重点识记中国近代学堂的出现的时间与影响.【解析】×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遵义会议。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填写:遵义会议。(2)本题考查长征。1935年的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故填写:四渡赤水。(3)本题考查长征。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故填写:巧渡金沙江。【解析】(1)遵义会议(2)四渡赤水(3)巧渡金沙江18、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略

【分析】(1)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1957年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中国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加强了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标志着人民军队建设从此走上了科技强军的道路.

故答案为:

(1)西藏和平解放.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科技强军.

(1)本题以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

(2)本题以中国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本题以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科技强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战略导弹部队的相关史实.【解析】西藏和平解放;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科技强军20、略

【分析】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之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对内改革.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我国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解析】×四、判断题(共4题,共24分)21、×【分析】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朝上都,去过许多大城市,1295年回到威尼斯,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因为马可•波罗是在东方的所见所闻,所以叫《东方见闻录》。【点评】本题考查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写成的书的名称。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中华民国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故本题错误。所以T不对,故选F。【解析】F23、√【分析】由史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4、√【分析】【分析】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模人物。五、列举题(共3题,共24分)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故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故填:中共八大。(3)本题考查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所谓“重要问题”案。接着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故填:第26届联大。【解析】(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中共八大。(3)第26届联大。26、略

【分析】本题考查内容较多,涉及近代侵略与反抗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860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面对外敌入侵,太平军英勇抗击美国人华尔组成的洋枪队;阿古柏入侵新疆,爱国将领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爱国将领邓世昌英勇牺牲;为抗击八国联军,张德成率领义和团英勇作战;为保卫天津,聂士成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1)英、法;华尔(2)左宗棠;邓世昌(3)张德成;聂士成(4)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27、略

【分析】(a)

(1)本题主要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团结。故填民族区域自治。(2)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填土地改革。

(3)本题主要考查了战略导弹部队的相关内容。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它成立于1966年7月1日,受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导弹部队是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任务是核反击。故填战略导弹。

(b)

(1)本题主要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内容。1951年,西藏地区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从此,祖国大陆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故填西藏和平解放。(2)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的相关内容。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故填彭德怀。

(3)本题主要考查了邓稼先的相关内容。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国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故填邓稼先。

【解析】(a)

(1)民族区域自治。

(2)土地改革。

(3)战略导弹(b)

(1)阿沛。阿旺晋美。

(2)彭德怀。

(3)邓稼先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的经过。长征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出发,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历时两年。结合地图,下框旁边有“贵阳”“赤水”等标注,故可知应填遵义。1935年1月,红军在遵义召开了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框是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2)学生回答的角度可以多样化。如行军路线长;自东向西转而北上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红军不怕远征难【解析】【答案】(1)上框B;下框A。(每空1分,共2分)

(2)行军路线长。(1分。如答“自东向西转北上”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得分)29、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题给出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也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有: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7月——189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6月——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第(2)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发动了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发动了学习西方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第(3)题提到的“抗日战争”一般是指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期间,日本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军事入侵时,中国进行的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战争时间约为八年,也被称为八年抗战。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注意:若答甲午中中日战争或左宗棠收复新疆不给分,6分)(2)经济:洋务运动;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注意:政治上的事件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任选一个即可,6分)(3)日本无条件投降(或答“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可得分,2分)3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表格中的时间可以判断;这些时间都与中国共产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192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1945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反抗日本侵略者胜利的时间;1949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成立新中国的时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