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漠:是指在干旱地区的一种地貌。荒漠:干旱地区地表的植被类型。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世界防治荒漠化干旱日:6月17日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流水侵蚀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荒漠景观1、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一、荒漠化的过程和概念全球主要荒漠化的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2、荒漠化的概念(实质、分布、成因、表现)一、荒漠化的过程和概念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石质荒漠化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阿尔金山区域自然特征存在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研究思路东西年降水量50mm以下200mm以下400mm以下思考讨论:1.请大家从范围、位置、地形、气候(降水)、植被景观等方面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西北地区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范围(地形区界线、包括的省级行政区)西北地区的内部差异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不足50毫米。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内蒙古高原东部,以西为“三山夹两盆”深居内陆,由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由东到西,由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位置:
地形:气候:植被二、区域特征内部差异西部贺兰山东部海陆位置距海远距海近降水少(<200mm)多(>200mm)载畜量小大自然景观沙漠、戈壁草原干旱地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2.西北地区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何关系?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思考:为什么说我国西北地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之一?ABC?洋湿润气流?洋湿润气流西北地区位置地形深居内陆距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
山脉盆地相间分布层层阻挡青藏高原隆起
干旱这一位置特征导致了干旱加剧了干旱思考:为什么说我国西北地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之一?三、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主要自然因素)、大陆性气候温度、降水变率大(分析这类问题应从自然与人为两方面分析)三、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创造了条件)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干旱及气候异常(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樵采人为原因(直接原因)⑴过度樵采为了增加收入人口激增燃料需求多无节制采挖药材、发菜过度樵采樵采天然植物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破坏固沙植物
一些不法农民到内蒙古自治区去搂发菜,严重破坏植被,成了沙尘暴的主要风沙源之一。不法分子在本已枯黄的草原上搂发菜。(2)过度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土壤结构被破坏草场载畜量降低土地沙化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超载放牧(3)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在绿洲地区荒漠地区灌溉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积聚外来引水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盐渍化灌区放弃不合理灌溉与次生盐碱化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及原因主要危害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归纳:能源缺乏地区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半干旱草原牧区,干旱绿洲边缘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使土壤风蚀沙化绿洲及灌溉农业区次生盐渍化阅读:掘井带来的副作用(P19)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分析活动1.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特别是雨季前有一段高温时期,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较差,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风沙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气候的过渡性必然导致植被的过渡性,沙漠与草原交错分布,为典型的荒漠草原,植被破坏后,极易沙化。
2.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活动3.由该区位置可以推断,越往北气候越干旱,越不利于发展农业。若在这些沙区边缘发展农业,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情况下,土地极易遭受风蚀,形成流沙地。人类的这一行为必然会加速荒漠化的发展和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作物侵入牧区对草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二是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其结果都会造成荒漠化的发展。活动4.图揭示了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加剧之间的因果关系。人口问题是造成环境、资源、贫困等问题的根源。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大量增加,因社会不能满足需求而出现贫困饥荒。人们为了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而过垦过牧,造成草场资源的破坏,荒漠化加剧。因土地不断退化、风蚀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使作物产量逐年降低,载畜量不断减少,人们陷入更为严重的贫困饥荒。解决非洲贫困问题必须寻求根源,即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资源利用相适应。活动四、荒漠化的危害四、荒漠化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流动沙丘淹没农田、水利设施、交通线等;使大量耕地消失,引发饥荒,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生态的影响:引发沙尘及沙尘暴天气,使生态环境恶化。五、荒漠化的防治1.防治内容2.原则3.防治重点4.防治措施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因地制宜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治理4.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的内陆地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减少水井的数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4.防治措施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绿洲地区——生物措施——多层防护林体系绿洲内部前沿地带沙漠边缘(封沙育草)(防沙林带)(防护林网)沙拐枣梭梭胡杨木麻黄锦鸡狼尾草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流沙地区——工程措施——设置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生存。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防治措施——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灌草地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还牧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4.防治措施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利用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⑤.控制人口增长开源节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5.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止的现状(1)建立防治荒漠化试验推广站,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2)我国政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经过多年的人工种草、造林等综合措施治理,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不仅控制了腾格里沙漠流沙侵袭,保证了包兰铁路的畅通,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如今的沙坡头已是林草茂密、果树成行之地。穿越沙区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被层层绿树护卫着;2.13平方千米林间沙地上已形成厚厚的结皮,长起了苔藓层,标志着沙漠已逆转为土壤;被流沙掩埋的29平方千米农田已改造成硕果累累的田园,新开发的13平方千米沙漠地已得到综合利用。张掖农田防护林内蒙古牧场防护林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40%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2004年4月6日,陕西省榆林市干部职工在位于市区北部16公里处的毛乌素沙地植树造林,为“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添新绿。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农民牛玉琴在沙区林地里铺设节水灌溉的塑料管(摄于2005年4月10日)。20多年前,她带领家人在毛乌素沙地南部沙区承包荒沙11万亩,现治理达8万多亩,植树1800多万株,硬是将风沙逼退10公里。1、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2、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A全球变暖B森林破坏C土地生产能力日益丧失D臭氧层破坏3、位于我国最东部的沙地是A浑善达克沙地B科尔沁沙地C呼伦贝尔沙地D毛乌素沙地4、改善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化局部小气候5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B荒漠都是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6、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7、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的技术是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8、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认为因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9、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10、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11、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严重的一组城市是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B、成都、武汉、南京C、沈阳、天津、青岛D、贵阳、昆明、重庆读西北地区沿北纬42’纬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
,森林草原地带
,半荒漠、荒漠地带
,荒漠、裸露荒漠带
。(2)图中自东向西,土地生产力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是
。(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影响荒漠化进程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特别是__的变化。CDBA由高到低由大到小人类活动气候年降雨量4、我国沙尘暴天气频繁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看,是因为
;从人为因素看是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条形码、电子标签等物联网技术在文档管理中的应用
- 2025年福建省职教高考《职测》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航空运输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
- 气力输送系统关键设备性能的研究与优化
- 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2025年兰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年新版
-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湘教版选修6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高管绩效考核全案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题和答案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长沙医学院《无机化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