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安徽专用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讲义_第1页
2019届安徽专用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讲义_第2页
2019届安徽专用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讲义_第3页
2019届安徽专用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讲义_第4页
2019届安徽专用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

(安徽专用)A组2014—2018年安徽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2018安徽,12,7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

(7分)(1)长颈漏斗(1分)(2)A(1分)

CaCO3+2HCl

CaCl2+H2O+CO2↑(2分)复分解反应(1分)(3)b(1分)(4)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1分)解析

(1)仪器X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O2,固体和

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故选A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在常温下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所以可以采用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

(4)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二氧化碳倾倒过快,会使高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

减少而先熄灭。解题关键

能记住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及掌握二氧化碳的

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警示

①长颈漏斗的“颈”易错写为“劲”;②选择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易错选B,用

长颈漏斗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

出,故不能选B。2.(2015安徽,12,5分)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

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利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H2、O2和

。(2)B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①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氢气从

(填“a”或“b”)口进入;②若要得到干燥的氢气,可在B装置中加入

,气体应从

(填“a”或“b”)口进

入。答案

(5分)(1)锥形瓶CO2(2)①a②浓H2SO4

b解析

(1)仪器①是锥形瓶,A装置是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适合实验室制取H2、O2和CO2

等气体。(2)B装置是“万能瓶”,具有多种功能,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短进长出;如果用

于洗气或干燥,则要长进短出。干燥氢气时可用浓硫酸。思路分析

A装置为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用此装置可以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B

装置是“万能瓶”,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使用。解题关键解题时分析各装置的作用,理清排水法收集气体装置和洗气装置的原理与特点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B组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碳及碳的氧化物1.(2018广东广州,6,2分)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 D.硬度都很大答案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是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A正确;石墨

是深灰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故B错误;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能导电,故C错误;金

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质软,故D错误。2.(2018江西,8,2分)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答案

D

A项,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二氧化碳中不含氧分子,A项错误;B项,

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项错误;C项,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C

项错误;D项,含碳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D项正确。3.(2018广东广州,17,2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B.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D.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答案

D一氧化碳有毒,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正确;CO2是植

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为气体肥料,故B正确;N2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

用,故C正确;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故D错误。4.(2018陕西A,13,2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

2CO

C+O2

CO2

2CO+O2

2CO2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答案

D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A正确。

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都具有可燃性且燃烧可放出大量的热,都可以作燃料,B正确。题给反

应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特点是“多变一”,都属于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正

确。CO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会生成二氧化碳,D错误。5.(2018山东潍坊A,15,2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

A图一中的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B正确;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D正确。6.(2018新疆乌鲁木齐,8,2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

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答案

C

A项,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错误;B项,一氧化碳燃烧生

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四大

基本反应类型,错误;C项,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用此反应检验二氧化

碳气体是否存在,正确;D项,酚酞在酸性、中性溶液中均无色,“CO2

H2CO3”的反应无法用酚酞试剂验证,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验证,错误。解题关键

熟练掌握碳及其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化学反应类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7上海,33,1分)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A.难溶性B.稳定性C.吸附性D.可燃性答案

C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其吸附能力很强,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等,故选C。8.(2017湖南长沙,8,3分)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答案

D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A正确;金刚石和石

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正确;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

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正确;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但石墨是硬

度很小的物质,故D错误。9.(2017福建,7,3分)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

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有机物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D.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答案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A说法错误;金刚石

燃烧放出热量,B说法正确;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具有可燃性,C说法正确;聚集日光可使金刚石燃

烧,说明温度达到了金刚石的着火点,D说法正确。10.(2017辽宁沈阳,10,1分)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答案

C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A错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为

氧气,B错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C正确;任何难溶于水的气体通入蒸馏水中都有气泡逸出,D错误。11.(2017湖北武汉,6,3分)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答案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说法错误;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铜

元素的化合价都由+2价变为0价,B说法错误;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说法

错误;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D说法正确。12.(2016陕西,11,2分)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

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

)选项共性差异性A均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B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不同C均能与水化合化合时现象不同D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答案

C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C错误。13.(2015北京,18,1分,★)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

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答案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

石蕊变红,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故①、④变红;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

的干燥棉球,故②、③不变红;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④比①先变红,因此正确答

案为D。14.(2017湖南长沙,47,1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Ⅰ.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Ⅱ.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请你分析并回答:(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

;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5)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的方法是

。答案

(1)不严谨气体产物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2)先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有CO2;然后将剩余气体通过足量

NaOH溶液和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固体,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固体变红,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说明有CO(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若产生的气体为CO和CO2,没有验证CO的装置(4)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5)先用足量稀盐酸清洗,再用水洗解析

(1)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还可能生成CO2和CO

的混合气体。(2)在CO2和CO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对这两种气体进行检验,一般先检验CO2,然

后利用CO的还原性检验CO。实验时为防止CO2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应检验CO2后将其除

去,再进行CO的检验。(3)CO有毒,故应该在装置的最后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若产生的气体为

CO和CO2,按照题图所示的装置,只能验证气体产物中是否有CO2,不能验证CO是否存在。(4)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5)

实验后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壁上附着的是不溶于水的CaCO3,可先用足量稀盐酸清洗,再用

水洗。易错警示

若CO和CO2同时存在,在进行成分验证时一般先检验CO2,为了不对CO的检验造成

干扰需要除去CO2,再对CO进行检验。1.(2014陕西,10,2分)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考点二二氧化碳的制取答案

B

稀硫酸和CaCO3反应生成微溶物CaSO4,包裹在块状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

行,制取CO2的原料应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故B错误。A项,向外拉注射器活塞,锥形瓶

内压强减小,若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C项,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将燃着的木条移近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CO2气体已经集满。2.(2018湖南长沙,46,6分)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

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

。答案

(1)铁架台(2)B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熄灭,证明收集满解析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

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选择B;(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

明已收集满。方法技巧

气体发生装置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去选择。3.(2018天津,22,7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若用F

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

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

mL。答案

(7分)(1)试管集气瓶(2)BD浓硫酸(3)2KMnO4

K2MnO4+MnO2+O2↑(4)1~2解析

(1)a是试管,b是集气瓶。(2)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B;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D。浓硫

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二氧化碳。(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4)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药品取用1~2mL。4.(2018重庆A,23,6分)(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

答题。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①

和D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

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

。答案

(6分)(1)Na2CO3+2HCl

2NaCl+H2O+CO2↑(1分)(2)实验一:>(1分)红(1分)实验二:产生黄色固体和白色固体(1分)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

B(1分)CO2的实验室制法①②(1分)

解析

(1)灭火器灭火时,需要快速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选用的最

佳试剂是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

2NaCl+CO2↑+H2O;实验室制取CO2时需要得到平稳的气流,以便于收集,选用的最佳试剂是稀盐酸和块状的石灰

石。(2)实验一:在相同的条件下,试管内的液面越高,说明溶解的气体越多,所以相同条件下的

溶解性:SO2>CO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碳酸,两者都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成红色。实验二:CO2和SO2化学性质有相似性,根据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可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SO2

2MgO+S,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黄色固体和白色固体。5.(2017山西,28,7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实验结束时,小雪发现试管内仍有石灰石剩余,她处理的办法是

。答案

(1)铁架台长颈漏斗(2)BC

CaCO3+2HCl

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再用水清洗石灰石后放入指定容器内解析

(1)由题图知①为铁架台,②为长颈漏斗。(2)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

条件,可知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应选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的装置为B、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

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6.(2017甘肃兰州A,36,6分)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这种

“石头纸”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大量废弃贝壳制得的。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

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

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

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答案解:设参与反应的Ca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CaCl2的质量为y。CaCO3+2HCl

CaCl2+H2O+CO2↑

(1分)100

111

44x

y

8.8g

=

x=20g

(1分)

=

y=22.2g

(1分)(1)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1分)(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4.1%

(1分)答:“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1%。(设、答

完整给1分)解析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g,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样品的

质量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氯化钙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酸钙与盐酸质量之和减去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溶

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即溶质质量分数。解题关键

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由图像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思路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题目,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找出已知量与待求量,最后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计算式进行计算。C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碳及碳的氧化物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2分)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答案

B

A项,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与化学性质无关;B项,用碳素

笔书写档案文件,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使书写的档案文件保存较长时间;C项,用活性炭

作饮水机的净水剂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与化学性质无关;D项,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

容易开启,是因为铅笔芯粉末中所含的石墨具有润滑作用,与化学性质无关。2.(2017江西,5,2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种类不同D.原子数目不同答案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

理性质差异很大,故选A。3.(2017北京,13,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答案

A氧气具有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作助燃剂,但氧气本身不可以燃烧,不能作燃料,故

选A。4.(2017北京,15,1分)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

2Fe+CO2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答案

B

CO还原Fe2O3的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需标明反应条件、

需配平,故选B。5.(2016宁夏,3,2分)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答案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A项正确;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故B项正确;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

项错误;D项正确。6.(2016江苏苏州,13,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答案

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大量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甚至死亡,但二氧化碳无毒,A项

说法错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可用于灭火,B项说法正确;干冰升华

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项说法正确;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D项说法

正确。7.(2017广西南宁,22,5分)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同。(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

的结构。(3)我国在可燃冰开采技术的领域率先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7年5月18日,利用降压法连续

产气12万立方米。可燃冰主要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储量巨大,是未来的新能源。甲烷的

化学式为

,甲烷燃烧是将

能转化成热能。(4)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合成气(CO和H2),再将CO和H2合成甲醇(CH3OH)。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是

。答案

(1)排列方式(2)疏松多孔(3)CH4化学(4)1∶2解析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主要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活性炭具有疏

松多孔的结构,因而有很强的吸附能力。(3)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释放热量,此过程中

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4)根据题意及质量守恒定律写出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

CH3OH,由此可知合成甲醇的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8.(2017北京,36,3分)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实验1实验2实验3(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

(填“上升”或“下沉”)。(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反应。答案

(1)活性炭因吸附CO2质量增大(2)下沉(3)氧气和水解析

(1)活性炭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气体后,质量增加。(2)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3)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会生锈。9.(2016山东青岛,28,6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

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实验1实验2请填空:(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

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答案

(1)H2O(或水)(2)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CO2+H2O

H2CO3(3)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说明: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答案合理即得分。解析

(1)实验1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由图示可知,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水。(2)实验

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则观

察到的现象是石蕊纸花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3)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①④都变红,说明二

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1.(2016重庆B,8,2分)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

答案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而不是A;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可选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浓硫酸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故选A。考点二二氧化碳的制取2.(2018云南,26,10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

(填名称)。写出实验室用

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

,说明气体收集满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F中放入的试剂是

。答案

(10分)(1)长颈漏斗集气瓶(本卷中,学科专用名词或用语,错字、别字均不给分)(2)高锰酸钾2H2O2

2H2O+O2↑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3)B

CaCO3+2HCl

CaCl2+H2O+CO2↑(4)浓硫酸(或浓H2SO4溶液)解析

(2)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暗紫色的固体应是高

锰酸钾。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

化锰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气体收集满了。(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CO2发生反应,故在F装置内放入浓硫酸。知识归纳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气体的发生装置。3.(2017黑龙江哈尔滨,32,7分)下列是关于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

题:(1)a仪器的名称是

,将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时,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然后

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的气体

,气压

,使瓶内压强

瓶外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水排出,所以液面下

降。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答案

(7分)(1)锥形瓶(0.5分)

画图要求:锥形瓶中用实线画液面;用虚线画液体;锥形瓶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二分之一;长颈

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锥形瓶中画气泡;画直角导管,一端与胶管相连;导管伸入集气瓶底

部。(2分,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2)2KMnO4

K2MnO4+MnO2+O2↑(1分)使试管均匀受热(1分)(3)增多(0.5分)增大(0.5分)大于(0.5分)氧气不易溶于水(0.5分),不与水反应(0.5分)解析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出。(2)用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氧气增多,压强

增大,使瓶内的压强大于瓶外的压强,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所以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由于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题关键

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7陕西A,22,7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

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

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

的结论。(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

溶液,测得溶液pH=7。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

色。但小

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

酸。【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

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

方程式是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

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

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为Y,若X

(填“>”“=”或“<”)Y,则她的猜想成立。答案

【实验探究一】(1)酸(2)①氯化钙或CaCl2②红【实验探究二】CaCO3+2HCl

CaCl2+H2O+CO2↑(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得出结论】反应物的浓度大小【反思交流】<解析

【实验探究一】(1)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2)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所

以需分别探究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实验探究二】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固体中仍存在碳酸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

CaCl2+CO2↑+H2O。【得出结论】根据两个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浓度大

小。考点一碳及碳的氧化物三年模拟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1.(2018安徽蚌埠禹会二模,2,2分)“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

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长期微信在线,方便抢红包C.节约使用化石燃料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答案

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A符

合“低碳”要求;长期微信在线,会浪费大量的电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符合“低碳”

要求;节约使用化石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符合“低碳”要求;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

自行车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符合“低碳”要求。2.(2018安徽阜阳颍上模拟,6)科学家对石墨进行厚度逐渐变薄处理,获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

料——石墨烯(如图)。

石墨烯作为电导体,它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

效果都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B.石墨烯与石墨的导电性能一样C.石墨烯在电池行业有广阔的运用前景D.由石墨制取石墨烯的过程是物理变化答案

C石墨烯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石墨烯比石墨的导电性能

好,故B错误;石墨烯在电池行业有广阔的运用前景,故C正确;由石墨制成石墨烯,属于化学变

化,故D错误。3.(2017安徽阜阳颍州三模,2)低碳、节能、环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能量耗用,降低CO2排放,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它不仅是一种

态度,而且是一种责任,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一桶水洗车B.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C.用竹篮代替塑料袋D.出行多开私家车答案

D用一桶水洗车,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

贺卡,可以节约能源,故B正确;用竹篮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C正确;多开私家车,易

造成能源浪费、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D不正确。4.(2017安徽芜湖3月模拟,5)CaC6是纯钙晶体与石墨发生化学反应所得到的石墨烯插层复合材

料,由单层碳原子石墨烯和单层原子钙交替复合而成,具有超导性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6是由分子构成的B.构成CaC6的粒子停止运动C.CaC6是纯净物D.CaC6中原子间没有间隔答案

C

CaC6由单层碳原子石墨烯和单层原子钙交替复合而成,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不

正确;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故B不正确;CaC6的组成固定,是纯净物,故C正确;构成

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D不正确。5.(2016安徽淮北模拟,35)(4分)(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

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③物理性质相似④是同一种物质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⑥都是黑色固体(2)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

氧化物(NOx)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NOx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

应。答案

(1)①②⑤(2)2xCO+2NOx

2xCO2+N2还原解析

(1)①金刚石、石墨、C60的区别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正确;②它们的化学性质

相似,故正确;③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④金刚石、石墨、C60是三种不同的物质,互为同

素异形体,故错误;⑤它们都是碳的单质,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⑥金刚石是无色的

晶体,故错误。(2)根据信息“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x)反应,转化

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知,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可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

2xCO2+N2,其中NOx在反应中失氧,所以发生还原反应。6.(2016安徽合肥十校五模,14)(8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

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

求填空:

(1)实验开始应先

(填“通一氧化碳”或“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实验完毕停

止加热前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因为

。(2)能证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待装置冷却后,同学们想知道黑色固体是不是铁,于是小强同学用磁铁靠近黑色固体,发现

固体全部被吸引,于是认为得到的黑色固体都是铁,老师提出了质疑:黑色固体不一定都是铁,

因为四氧化三铁也能被磁铁吸引,且为黑色,所以黑色固体可能是铁,也可能是铁和四氧化三铁

的混合物。同时告诉同学们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氯化铁能

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请设计实验证明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黑色固体都是铁答案

(1)通一氧化碳不需要一氧化碳仍在继续通入,石灰水不会倒吸(2)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O+Fe2O3

2Fe+3CO2(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铜粉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加入铜粉无

明显现象

解析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了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发生爆炸,在CO和氧

化铁反应前要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将导管从石灰水

中取出,因为一氧化碳仍在继续通入,石灰水不会倒吸。(2)一氧化碳可以把氧化铁还原成铁,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看到玻璃管中固体由红棕色变成

黑色,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CO2+Ca(OH)2

CaCO3↓+H2O。(3)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铜粉,现

象为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加入铜粉无明显现象,则证明黑色固体都是铁。1.(2017安徽合肥瑶海二模,12)(6分)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2)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实验的第一步应该是

。(3)装置B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药品加入完毕

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二二氧化碳的制取(4)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选填“b”或“c”)

处。答案

(1)铁架台(1分)(2)检查装置气密性(1分)(3)挤压软塑料管(1分)

CaCO3+2HCl

CaCl2+H2O+CO2↑(2分)(4)b(1分)解析

(1)仪器a是铁架台。(2)制取气体之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3)通过挤压软塑料管使

液体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气体应从c处进入,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2.(2017安徽合肥包河一模,16)(6分)我市庐江县盛产石灰石,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

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

反应)。请计算:石灰石样品质量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总质量12g140g147.6g(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案

(1)4.4g(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

CaCl2+H2O+CO2↑100

44x

4.4g100∶44=x∶4.4g

x=10g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12g×100%≈83.3%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83.3%。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40g-147.6g=4.4g。(2)根据二

氧化碳的质量,结合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先计算所取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再计

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2016安徽芜湖二模,13)(8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

写装置代号),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写装置

代号),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酒精灯试管(2)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E密度比空气的大CaCO3+2HCl

CaCl2+H2O+CO2↑解析

(1)①是酒精灯,②是试管。(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

发生装置应选择B;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3)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为向上排

空气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B组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30分钟分值:43分)1.(2018安徽阜阳颍上模拟,2)2017年第48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

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缓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C.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答案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缓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故A正确;研发秸秆

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故B正确;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人类活动密切相

关,故C错误;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正确。2.(2018安徽宿州埇桥二模,4)下列实验操作或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取用高锰酸钾固体B.验证CO燃烧的产物C.收集氢气D.水的蒸馏

答案

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A正确;一氧化碳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干燥的烧杯进行检验,故B错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

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制取蒸馏水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进水,上端管口出水,故D错

误。3.(2018安徽合肥瑶海一模,8)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由碳酸转化成X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B.由碳转化为X发生的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X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使一氧化碳转化成X,只能通过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获得解题关键本题考查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熟悉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

C由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可知X为二氧化碳。碳酸在常温下就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故A错误;由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故B错误;物质X一定是二氧化碳,故C正确;若使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一氧化碳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不一定通过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获得,故D错误。4.(2016安徽阜阳界首模拟,8)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B.洗洁精、NaOH溶液都能去除油脂C.稀盐酸、稀硫酸都能除铁锈D.石灰水、KOH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答案

B碳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都能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洗洁精具有

乳化作用,NaOH溶液能与油脂反应,二者都能去除油脂,但原理不同,故B符合题意;稀盐酸、稀

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能除铁锈,故C不符合题意;石灰水、KOH溶液显碱性,都能与酸

碱指示剂起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D不符合题意。5.(2016安徽黄山模拟,4)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

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B.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D.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答案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C2O3中C的化合价为x,则x×2+(-2)×3=0,解得x=+3,故A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

液变红,C2O3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所以C2O3也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说法不正确;一氧

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C2O3也能还原氧化铁,故C说法正确;一氧化碳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也是CO2,故D说法正确。解题关键熟悉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审题技巧实验证明C2O3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根据CO的性质推出C2O3具有的性质。6.(2017安徽阜阳颍州三模,15)(7分)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

法。【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

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二、非选择题(共33分)(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方法

),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

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记录与处理】(4)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

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A.m(小烧杯)B.m(大烧杯)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的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12345678910注射器读

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据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

mL。注意:若答对下面题奖励4分。(6)根据你的认识,在下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反思与评价】(7)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Ⅰ的优点是

,实验Ⅱ的优点是

。答案

(1)Ca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