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80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卿不欲降”中,“子卿”是称呼苏武的字,这是李陵出于对苏武的礼貌和尊敬。古人称谓有很多种,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分别称字、号、斋名、谥号、官名、爵名、籍贯、郡望等,“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就是白居易以爵名称呼自己。B.“天汉元年”,“天汉”是汉武帝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如皇帝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新年后改元。C.“爵通侯”中,“通侯”是爵位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西汉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并存,一直延续到清代。D.“为降虏于蛮夷”中的“蛮夷”,古代指边远地区的民族。“蛮”指南方的少数民族,东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的少数民族的称谓,古代东方部族善于使用弓箭,也以“夷”代指东方民族。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嫉妒B.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污染C.举贤以自佐佐:辅佐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祖先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镇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意旨)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皭然泥而不淬者也(泥:沾污)C.新沐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治国:治理国家)靡不毕见(见:看见)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也叫“百粤”。C.“黔首”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D.“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的猪和羊。古代祭祀所用的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称之为“牢”,“牢”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怒而疏屈平楚怀王贪而信张仪B.秦,虎狼之国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C.故内惑于郑袖明于治乱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6、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B.虽欲报恩将安归C.见犯乃死,重负国D.子卿尚复谁为乎7、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非抗于九国之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吞二周而亡诸侯及凯旋而纳之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此三者,吾遗恨也世言晋王之将终也C.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虽九死其犹未悔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数十伶人困之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9题,共18分)10、理解“微”的意思。
其文约,其辞微形容词,__________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副词,__________
但微颔之副词,__________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副词,__________11、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_____________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_____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
④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_____
(2)伐:
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_____________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_____________
(3)信: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_____________
②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_____________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____
(4)约:
①其文约,其辞微_____________
②约之以礼_____________
③怀王与诸将约_____________
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
(5)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_____________
②博闻强志_____________
③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
④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
⑤《三国志》_____________
(6)见:
①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
②靡不毕见_____________
③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_____________
④公将战,曹别请见_____________
(7)明:
①明于治乱_____________
②谗馅之蔽明也_____________
③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______
(8)为:
①而自令见放为_____________
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_____________
③为楚怀王左徒_____________
(9)之:
①王甚任之_____________
②秦发兵击之_____________
③怀王之宠姬郑袖_____________
④复之秦_____________
⑤受物之汶汶者乎_____________
⑥见怀王之终不悟也_____________
(10)其:
①平伐其功_____________
②其后诸侯共击楚_____________
③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_____________
(11)以:
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_____________
②以一仪而当汉中地_____________
③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_____________
④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_____________12、分析下面片段五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指出其表达效果。
片段五: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孙犁《荷花淀》)1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1)畔主背亲()
(2)与旃毛并咽之()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14、分析句式。
为降虏于蛮夷_______15、《小二黑结婚》(节选)主要塑造了哪几类人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16、一词多义。
制。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_________
(2)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__________
(3)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__________
(4)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__________
(5)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__________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__________17、文言句式。
倒装句。
(1)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__________
金城千里__________
(2)宾语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__________
(3)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__________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㉑五卅______㉒舷_____上㉓弄:______弄巧成拙______弄堂。
㉔横:______横肉______蛮横发横财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6分)20、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8分)21、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21分)22、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截止/截至)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从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种纯朴自然之美。(装饰/妆饰)
④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23、下面是某市福利基金会草拟的“招标启事”中的内容,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市福利基金会春苗成长专项基金计划为农村留守儿童收集图书,捐建农村法治书屋。有意主办此活动的企业、组织和个人请与我单位联系。活动招标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日—2019年12月23日。24、筛选下面文段的关键信息;给“包身工”下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包身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常见的文化知识的能力。
A项;“白居易以爵名称呼自己”错误,“司马”是自称官职。
故选A。2、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D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意思是“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祖:效法。
故选D。3、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A项;从容:委婉得体。
C项;新沐:刚洗完头。
D项;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见:同“现”,表现。
故选B。4、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C项;“鲰生”指浅陋无知的人,并非指百姓。《鸿门宴》中有一句“鲰生说我曰”。
故选C。5、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均为连词,表顺承。
B项;“虎狼之国”,助词,的;“覆之”,代词,代指楚国。
C项;“内惑于郑袖”,介词,表被动;“明于治乱”,介词,对于。
D项;“以其”,介词,让,把;“以劝”,介词,因为,由于。
故选A。6、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正常语序为“即谋单于;以何复加”,宾语“何”前置,为宾语前置句。
B.正常语序为“虽欲报恩将归安”;“安”为宾语,为宾语前置句。
C.“见”表被动;为被动句。
D.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宾语“谁”前置,为宾语前置句。
故选C。7、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动句;“见”“被”表被动;
B.被动句;“于”表被动;
C.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D.定语后置句;“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
故选D。8、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和;介词,从。
B.两个均为连词;表顺承。
C.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介词,用。
D.代词;他们的;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故选B。9、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被/于:介词,在;
B.也:表判断/也:用于句中;表语气停顿;
C.虽:虽然/虽:即使;
D.两个“之”都为代词;代庄宗。
故选D。二、其他(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微”的义项如下:隐蔽;衰微,没有,精妙,含蓄,稍微。
“其文约;其辞微”意思是“的的文章行文明快简练,语言精确细微”,“微”,含蓄隐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思是“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假如没有。
“但微颔之”意思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赞许”;“微”,略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意思是“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微”,隐隐约约。【解析】①.含蓄隐晦②.(假如)没有③.稍微,略微④.隐约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1)①句意为:屈平撰写法令还没有定稿。属:撰写。
②句意为:然而国破家亡的情况接连不断。属:连接。
③句意为: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属:同“嘱”;嘱托。
④句意为: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属:劝请。
⑤句意为:你们这类人都将被俘虏了。属:类;等辈。
(2)①句意为:每一条法令发出;屈平自夸自己的功劳。伐:自夸,炫耀。
②句意为: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仅供我们。伐:进攻,征伐。
(3)①句意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信:诚实。
②句意为:疏远屈平而相信上官大夫。信:相信;信任。
③句意为:低头随手连续弹奏。信:随意。
(4)①句意为: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隐晦。约:简约。
②句意为:用礼法来约束。约:约束;节制。
③句意为:怀王和诸将约定。约:约定。
④句意为:小船首尾长度大约八分多点。约:大约;大概。
(5)①句意为:推赞这种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志:志向。
②句意为:广博的学识;很强的记忆力。志:记。
③句意为: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志:做记号。
④句意为: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事情。志:记述;记载。
⑤句意为:记述三国的著作。志:记述事或人的文章;著作。
(6)①句意为:诚信却被怀疑。见:被。
②句意为:没有不表现出来的。见:表现。
③句意为:但是圣明的君主和太平的国家很多世代都没有见到。见:见到。
④句意为: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见:拜见。
(7)①句意为:明白治乱的道理。明:明白;懂得。
②句意为:进谗言和谄媚的小人遮蔽了大王的视力。明:视力。
③句意为: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明:阐明;明确。
④句意为: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明:明亮。
(8)①句意为:却让自己被流放呢?为: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②句意为:几十年后;最终被秦国灭亡。为:与“所”连用,表被动。
③句意为: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为:担任。
(9)①句意为:大王非常信任他。之:代词;他。
②句意为:秦国派军队攻打他们。之:代词;楚师。
③句意为:怀王的宠爱的妃子郑袖。之:助词;的。
④句意为:又到了秦国。之:动词;到。
⑤句意为:蒙受外物的玷污呢?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⑥句意为:可以看出怀王最终没有醒悟。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①句意为:屈平自夸他的功劳。其:代词;他的。
②句意为:这以后诸侯一同进攻楚国。其:代词;这。
③句意为:为什么不顺着那些流水激起波浪呢?其:代词;那,那些。
(11)①句意为:竭尽忠诚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以:连词;表目的。
②句意为: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的土地。以:介词;拿,用。
③句意为:最终从此见出怀王最终没有醒悟。以:介词;从,在。
④句意为: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职分。以:介词,因为。【解析】①.(1)①撰写②.②连接③.③同“嘱”,嘱托④.④劝请⑤.⑤类,等辈⑥.(2)①自夸,炫耀⑦.②进攻,征伐⑧.(3)①诚实⑨.②相信,信任⑩.③随意⑪.(4)①简约⑫.②约束,节制⑬.③约定,约会⑭.④大约,大概⑮.(5)①志向⑯.②记⑰.③做记号⑱.④记述,记载⑲.⑤记述事或人的文章、著作⑳.(6)①被(21).②表现(22).③见到(23).④拜见(24).(7)①明白,懂得(25).②视力(26).③阐明,明确(27).④明亮(28).(8)①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29).②与“所”连用,表被动(30).③担任(31).(9)①代词,他(32).②代词,楚师(33).③助词,的(34).④动词,到(35).⑤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6).⑥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7).(10)①代词,他的(38).②代词,这(39).③代词,那,那些(40).(11)①连词,表目的(41).②介词,拿,用(42).③介词,从,在(43).④介词,因为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语言的能力。
片段五描写的是白洋淀女人水生嫂编芦席的情形。“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这是正面描写她的心灵手巧。“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里看似写景,实在写人,以席子的洁白和荷花的清香表现水生嫂的高洁和美好,这是从侧面描写水生嫂的。这里用优美的景物描写来烘托水生嫂愉悦的心情和高洁的品质。【解析】侧面描写,烘托人物。作者用优美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水生嫂愉悦的心情和高洁的品质。景美人更美。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通假字的能力。
(1)句意:背叛主上;背离亲人。畔,同“叛”,背叛。
(2)句意: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句意:挖(地洞里的)野鼠,收集(采集)植物的果实来吃。去,同“弆”,收藏。【解析】(1)畔;同“叛”,背叛。
(2)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去,同“弆”,收藏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于蛮夷”作状语,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在蛮荒夷狄之地做投降的俘虏。【解析】即“于蛮夷为降虏”,状语后置句。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的能力。
(1)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二诸葛和三仙姑是典型的落后的封建农民的代表;二诸葛专注于算卦,封建愚昧,但性格厚道,软弱胆小。三仙姑热爱装神弄鬼,好吃懒做,用封建迷信来糊弄人,骗吃骗喝骗取钱财,一辈子都热衷于打扮自己,说是讲究,但是不合时宜的打扮,却让自己成了别人的笑柄。她原本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他们的封建思想虽然深厚,但是通过政府的教育,他们也最终在思想上得到了转化,二诸葛“再也不在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三仙姑也因为被人笑话,下定决心改变了自己的装扮,有了当长辈的样子,并且把装神弄鬼得香案给收起来了。
(2)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人形象。
他们是农村中新一代农民的典型。他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他们的第一个特点是敢于斗争。对包办婚姻;敢于斗。第二个特点是充满自信。自信更主要在于他们相信人民政府会执行法令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利。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中受到先进思想影响的新时代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们敢于同封建思想、封建恶势力做斗争,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己商量婚姻大事,商量对付旧势力的方法,最后自己去区上登记,这都表现出他们两个人打破了传统的父母之约、婚姻之约的封建思想,追求自由恋爱、自由婚姻,敢于将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文中只是与父母进行反抗,但是其本质是在与当时残存的封建旧思想进行斗争,表现出他们都是具有新思想的先进农民。他们有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不会被周围的环境影响,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原则。像小二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跟着父亲学过算卦,但是当意识到这是封建迷信、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时,也敢于改正,并且反对父亲的封建意识。而小芹则一直对母亲装神弄鬼的行为反感,并且不予理睬。这些都表现出,虽然封建旧思想、恶势力依然猖獗,但是只要坚持政府的领导,旧思想、恶势力一定能够被全部消灭,民主科学的新思想会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3)以金旺和兴旺兄弟为代表的农村封建残余势力的形象。
他们身为村干部,却横行霸道、祸害乡里。金旺和兴旺两兄弟代表着那些投机取巧,利用还不够完善的政权从中获利的那些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恶势力,虽然在文中对他们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是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政治和经济属性来看,他们不属于阶级敌人,他们也是庄稼人。但是,他们却做着一些为人不齿的勾当。他们利用职位之便,在村里兴风作浪、为非作歹,调戏小芹碰到钉子之后,就借职位之便将小二黑和小芹绑到了区上,他们“帮虎吃食”、捆人打人、阻挡小芹和小二黑自由恋爱,其实都没有什么政治企图,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由此可见,他们与小二黑和小芹之间的矛盾,是乡野间的地痞流氓与善良的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虽然这种矛盾之间并没有阶级之分,但是依然无法共存,揭示出了农村生活中现实存在的矛盾,这比将“阶级斗争”教条化、“阶级敌人”脸谱化,更能够表现出农村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状况。【解析】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类人物形象:
(1)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封建愚昧,但性格厚道,软弱胆小。三仙姑却是自私心很重的变态私欲。
(2)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人形象。他们是农村中新一代农民的典型。他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他们敢于斗争;对包办婚姻敢于斗,充满自信。
(3)以金旺和兴旺兄弟为代表的农村封建残余势力的形象。他们身为村干部,横行霸道、祸害乡里。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
这道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制”的一词多义现象;解析时要结合不同的句子分析其意义。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意思是: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其中“制”;译为“制服”。
(2)“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的意思是: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其中“制”;译为“统领、统率”。
(3)“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的意思是:一天不吃饭就会感觉到饥饿,一年不缝制衣服就会觉得寒冷。其中“制”,译为“制作;缝制”。
(4)“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的意思是:仪器的构造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其中“制”,译为“形制;构造”。
(5)“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的意思是:十万大军,被别人控制。其中“制”,译为“压制;控制”。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的意思是:所以圣明的君王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可以奉养父母。其中“制”,译为“规定”。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的意思是: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其中“制”,译为“规模”。【解析】①.制服②.统领、统率③.制作、缝制④.形制、构造⑤.压制、控制⑥.规定⑦.规模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
“铸以为金人十二”;意思是“把它们铸成了十二个金人”。“十二”做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铸以为十二金人”。
“金城千里”;意思是“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千里”做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千里金城”。
“仁义不施”;意思是“不施行仁义”。“仁义”做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意思是“自己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嘲笑”。“为”即“被”,表被动。【解析】①.“十二”做定语,后置②.“千里”做定语,后置③.“仁义”做宾语,前置④.“为”即“被”,表被动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五卅”的“卅(sà)”,是三十的意思。五卅(sà)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舷上”的“舷”,应读“xián”,容易误读为“xuán”。“弄”是多音字,在成语“弄巧成拙”意思是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故读“nòng”。而“弄堂”意思是“弄堂,即小巷”,应该“lòng”。“横”是多音字,第一个读音“héng”,“横肉”中意思是“凶恶”;第二个读音“hèng”,意思为“粗暴;凶暴”。如蛮横。【解析】①.sà②.xián③.nòng④.lòng⑤.héng⑥.hèng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9、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6分)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8分)21、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21分)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授信协议
- 房屋过户代理合同协议
- 酒店信贷协议合同
- 转正合同协议
- 门票协议合同
- 修建大棚合同协议
- 卖车用不用写协议合同
- 总教练聘用合同协议书
- 开饭店合同协议书范本
- 安置房房屋买卖协议合同
- Unit1+Art+Ancient+Reading+and+Thinking+Chinese+Art+on+show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人教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储能系统介绍-电化学能-储能电站
- 《PCB设计与制作(基于Altium-Designer)》教材配套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
-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外科护理系统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多选题10)
- 竖井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新建高中设计任务书
- 消防管道改造应急预案
-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规定
- 山东金洲集团千岭矿业有限公司英格庄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