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62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2、南宋虽偏安于淮水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南宋建立者是()A.赵匡胤B.阿保机C.阿骨打D.赵构3、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孟子提出“仁政”学说D.孙膑的著作是《孙子兵法》4、《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的是A.尧舜时禅让制B.夏朝的世袭制C.西周的分封制D.商朝的盘庚迁都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6、在夏商西周的等级制度中,处于贵族阶层最低等级的是()A.国王B.诸侯C.卿大夫D.士7、“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的记载可能和哪些史实有关()
①胡蓝之狱的株连②廷杖制度的严酷③锦衣卫的无孔不入④文字狱的无中生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至迟在______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9、宋代时期,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______(判断对错)10、唐太宗时有位高僧西行到天竺求取佛教精义,他是______。11、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蕃坊,加以管理。______(判断对错)12、“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黄巢农民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唐朝灭亡。______(判断对错)13、汉代纺织业发达,已经使用______。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______,利用水利鼓风冶铁。14、前230-前221,秦国先后兼并____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国家。1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林立,形成了北宋与辽、____并立,南宋与____对峙的局面。16、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______,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______直接管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纣,建立商朝。()18、明初,汤若望出掌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19、(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20、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伟大的功绩是建立元朝。21、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22、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秦朝开始。______。(判断对错)2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4、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25、杜甫在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时期的社会现象时写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盛世局面。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21分)26、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请在图中找出有关地名并回答下列问题:(7分)(1)西汉的都城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点,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地方的地名叫____,在图中的英文字母是____。(2分)(2)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出发时间。(1分)(3)在图中找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军事、政治及保护商旅往来机构名称的字母,并写出该名称。(2分)(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你认为张骞的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和品质?(2分)27、读图学史: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两图反映的是哪位皇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西域?它的设置有何意义?
(3)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这条交通要道叫什么名字,写出它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8、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的是农民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什么文件而开展土地改革的?(2)材料二中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使土地的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三中庆丰收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中你有什么启示?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28分)29、1260年;成吉思汗继承了汗位,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
以上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30、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集体公有制土地上;集体所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__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__。31、金的建立者是阿骨打。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32、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1)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劳动人民在成都平原开创的青铜文明是三星堆文化。改正:
【】(2)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卫青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做了重要贡献。改正:【】(3)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中的历史人物是刘备。改正: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4题,共8分)33、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相应史实用直线连接起来,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A.蔡伦a.《史记》B.张仲景b.《水经注》C.华佗c.改进造纸术D.司马迁d.《伤寒杂病论》E.郦道元e.“五禽戏”34、(10分)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退避三舍吴越争霸项羽纸上谈兵巨鹿之战勾践卧薪尝胆城濮之战赵括破釜沉舟商鞅变法晋文公立木为信长平之战秦孝公35、连线题(4分)(1)唐太宗a.开设武举和殿试(2)武则天b.扩充国学规模(3)吴道子c.《步辇图》(4)阎立本d.《送子天王图》36、【题文】连线题(4分)
(1)唐太宗a.开设武举和殿试。
(2)武则天b.扩充国学规模。
(3)吴道子c.《步辇图》
(4)阎立本d.《送子天王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材料中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评价的“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在隋唐时期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故ABC选项正确;科举制度没有使隋唐时期的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故D选项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解析】D2、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年号建炎,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故选D。【解析】D3、D【分析】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是兵家的鼻祖;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不是孙膑的著作。
故选:D。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思想。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他们的著作。【解析】D4、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解析】【答案】C5、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远古时期的人类就开始使用时期,如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在半坡居民时期开始有陶器的出现,商朝时期是青铜器的主要时代,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故选B。考点:生产工具的发展【解析】【答案】B6、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贵族、平民与奴隶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第二子目贵族、平民与奴隶中的内容:“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大小贵族往往兼任各级官员,构成统治阶级。”可知,王、诸侯、卿大夫、士属于夏商西周国家的统治阶层,统治阶级中最低等级的是士,故选D。考点:贵族、平民与奴隶【解析】【答案】D7、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皇权高度膨胀史实的识记。题中记载的意思是当时京城的官员每天上早朝;一定要先和妻子说诀别的话,等到晚上活着回来,就一起庆祝,觉得是又多活了一天,表明对官员的严格监视,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第二子目皇权高度膨胀中的内容:“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负责,对官吏百姓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可知,①②③④都与这一记载有关,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皇权高度膨胀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皇权高度膨胀的表现和影响。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
故答案为:
170万.
本题考查元谋人.
要理解元谋人的生活时间和地位.【解析】170万9、略
【分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超过宋朝时期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的客商来往不绝,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解析】√10、略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法,贞观后期,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玄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故答案为:
玄奘.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史实;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点.【解析】玄奘11、略
【分析】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2、略
【分析】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黄巢农民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唐朝灭亡,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灭亡的时间、人物。【解析】×13、提花机水排【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丝织业发达,已经使用提花机,汉代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故答案为:
提花机;水排。
本题主要考查提花机和水排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提花机和水排的相关史实。【解析】提花机水排14、韩赵魏楚燕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分析】【分析】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点评】需要学生识记秦灭六国的顺序和秦的特点、地位。15、西夏。金。【分析】【分析】唐末以来;中原割据混战,民族政权林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辽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形成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后受辽控制压迫的女真族在杰出率领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结束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北宋皇族赵构于同年重建宋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欲灭亡南宋,遭到了主战派岳飞等的抵抗,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6、略
【分析】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澎湖巡检司;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边疆地区,设宣政院管辖今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答案为: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的统一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澎湖巡检司;宣政院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解析】【答案】错18、√【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历史知识的储备,不难做出正确答案。清初,汤若望出掌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9、√【分析】【分析】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这是正确的,因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这说明了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故本题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畔,蒙古各部首领召开了大会,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后继者率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故本题说法错误。21、√【分析】【分析】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22、×【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解析】×23、√【分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注意识记《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点。24、×【分析】【分析】汉武帝时期;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圆形方孔钱是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25、×【分析】杜甫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的史实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所以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动荡局面。故本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杜甫与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解析】×四、识图题(共3题,共21分)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今西安。(2)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属于识记内容,难度不大。为了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年。后来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此汉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3)本题考查的是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属于开放性题目,难度较大。从张骞身上可以看到艰苦奋斗,为国家和为人民奉献,勇敢,开拓精神等。【解析】1、长安;A。2、公元前138年。3、E;西域都护府。4、艰苦奋斗,为国家和为人民奉献,勇敢,开拓精神等。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相关知识。张骞在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就是张骞。张骞不惧艰险,毅然出使西域,他的勇于开拓、忠诚、刚毅、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上图反映的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的丝绸之路,下图反映的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所以两幅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的史实。(2)本题考查西域都护设置的相关知识。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西域不断经营,影响力逐渐扩大。为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最为统辖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着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本题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方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极大推动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1)汉武帝;张骞通西域。(2)西域都护;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3)丝绸之路;有利于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知道拔除地主的地界碑的只有1950—1952年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的。(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提到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得出反映的事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由农民土地私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也就是归国家所有。(3)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三中庆丰收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获得丰收,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此问是总结性的问题,要根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结合本问概括答案,有一定难度。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不同,通过每次改革的原因,我们知道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是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政策与时俱进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由原来农民个体私有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表述为私有变为公有即可)(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学生答出任意一条或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五、改错题(共4题,共28分)29、略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的建立;知道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不是成吉思汗。
本题考查元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
故答案为:
不正确;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不是成吉思汗。30、略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改革。农村实行以“分田到户,自负盈亏”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所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农村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内容。【解析】√;√31、略
【分析】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他率众起兵抗辽,不断取得胜利,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故答案为:√.
本题以阿骨打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金的建立者.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金的建立的相关史实.【解析】√;√3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周青铜文化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同一时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它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股此题表述正确。(2)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期开通,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此题表述错误,应将“卫青”改为“张骞”。(3)本题主要考查解读信息和对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典故可知“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即住在茅庐中的人物是诸葛亮,他巩固了蜀汉政权。故此题表述错误,应将“刘备”改为“诸葛亮”。【解析】(1)【√】(2)【×】“卫青”改为“张骞”。(3)【×】“刘备”改为“诸葛亮”。六、连线题(共4题,共8分)33、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历史上的文化成就,根据课本所学,蔡伦改进造纸术;《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华佗的“五禽戏”;司马迁的《史记》;《水经注》是郦道元的地理著作,只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析】A—c;B—d;C—e;D—a;E—b3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古代成语相关的历史事件。春秋时期,晋、楚爆发城濮之战,晋文公信守诺言,退避三舍,最终大败楚军。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赵军将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赵军全军覆没。吴越争霸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勾践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授信协议
- 房屋过户代理合同协议
- 酒店信贷协议合同
- 转正合同协议
- 门票协议合同
- 修建大棚合同协议
- 卖车用不用写协议合同
- 总教练聘用合同协议书
- 开饭店合同协议书范本
- 安置房房屋买卖协议合同
- Unit1+Art+Ancient+Reading+and+Thinking+Chinese+Art+on+show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人教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储能系统介绍-电化学能-储能电站
- 《PCB设计与制作(基于Altium-Designer)》教材配套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
-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外科护理系统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多选题10)
- 竖井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新建高中设计任务书
- 消防管道改造应急预案
-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规定
- 山东金洲集团千岭矿业有限公司英格庄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