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2011年7月,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到达深度超过5000米的海底,“蛟龙号”采用了强度极高的钛合金艇壳.钛合金属于()A.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B.雨过天晴后马路上的水很快蒸发了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3、专家指出,儿童若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如图,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反式脂肪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反式脂肪酸中有54个原子构成C.反式脂肪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2.06%D.反式脂肪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7:164、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rm{(}rm{)}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引燃细铁丝末端的火柴梗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rm{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5、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臭氧和氧气C.金刚石和石墨D.红磷和白磷6、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A.分离液态空气法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氯酸钾受热分解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7、(2010•兴化市一模)小程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化学信息归纳成有趣的“三要点”,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去油污的方法有三种:用汽油擦洗、用洗涤剂清洗、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B.能提供热能的营养素有三种:蛋白质、油脂、糖类C.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D.氢能源广泛推广有三大障碍:制取成本高、易泄漏贮存难、有毒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相同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的假说,后人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了这种假说的正确性,并称其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如图所示,有一充满H2、O2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装有可左右移动的活塞,以保持密闭容器内压强始终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若点燃前后容器内温度均为20℃(此时水为液态,其体积可忽略不计),则点燃前容器内氢气与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

A.7:2

B.16:5

C.2:5

D.10:11

9、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尿素[CO(NH2)2]四种氮肥;通过如下图所示步骤进行鉴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步骤②得到的白色沉淀是BaSO4;通过步骤③得到的白色沉淀是AgCl

B.步骤①、②、③中所加试剂依次可为NaOH溶液、AgNO3溶液、Ba(NO3)2溶液。

C.物质X是氯化铵;物质Y是硫酸铵。

D.这四种氮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

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rm{.}以下推理合理的是rm{(}rm{)}A.rm{H_{2}O}和rm{H_{2}O_{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乙醇完全燃烧生成rm{H_{2}O}和rm{CO_{2}}所以乙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rm{C}和rm{H}元素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生成单质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11、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B.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12、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多种,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分别插入燃着木条B.闻气味C.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用导管通入水中观察13、现有锌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合金6.5g,洋洋同学向此合金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发现金属完全消失,若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合金为锌和铁,m不可能是0.2gB.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两种C.如果合金为锌和镁,m可能是0.1g,则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50%D.如果合金为锌和铁,所加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

(2)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甲所示,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____.

(3)图乙所示属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反应,当乙中反应溶液变为无色时,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____.

(4)40g固态的氢氧化钠配制成溶液后,能与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1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____.16、(2011•沙洋县模拟)用相关序号填空:

可选物质:A.蛋白质;B.活性炭;C.干冰;D.熟石灰;E.烧碱。

(1)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4)溶于水时显著放热的是:.17、(2011•海门市二模)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实验探究;小林发现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与金属的状态;酸的浓度、反应的温度等条件有关.下表是他对铝与稀盐酸反应受哪些条件的影响的探究(其中铝和稀盐酸每次的用量都相同).请你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实验编号温度铝的规格盐酸浓度①20℃铝片5%②20℃铝片10%③铝粉10%④30℃铝片5%(1)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②和③来探究铝的状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林进行实验③时的温度为;

(3)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林设计的实验组合是(填写实验编号);

(4)小林设计实验组合①②的目的是;

(5)实验探究时;小林每次收集的氢气均为30mL,则实验中他还应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6)在进行上述铝与稀盐酸反应时;粗心的小林不小心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了铝片中,发现也有气泡产生,好奇的他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①:可能是CO2;猜想②:可能是O2;猜想③:可能是H2.

你认为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方案】①收集气体:实验时气体收集的方法是;

②检验气体:验证猜想②的方法是;

【得出结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3H2↑(在横线上填上化学式).18、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③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

(4)如图2装置Ⅱ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滤去____的物质,还可以吸附一些____的杂质.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19、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温度最高的焰心部位进行加热.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4题,共8分)20、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述.

(1)根据图示描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H2O2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

(3)由此得出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22、rm{(7}分rm{)}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某工厂废气中的rm{SO_{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

方式一:rm{2SO_{2}+O_{2}+2CaO篓T2CaSO_{4}}方式二:rm{2SO_{2}+O_{2}+4NaOH篓T2Na_{2}SO_{4}+2H_{2}O}

试计算:

rm{(}已知:rm{CaSO_{4}}的价格为rm{700}元rm{/}吨,相对分子质量为rm{CaSO_{4}136}rm{Na_{2}SO_{4}142)}

rm{(1)CaSO_{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

rm{(2)}若用方式一处理rm{9.6tSO_{2}}所得产品价值多少元?

rm{(3)}若用方式二处理rm{9.6tSO_{2}}刚好用去rm{50t}一定浓度的rm{NaOH}溶液,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m{(}最终结果精确到rm{0.1%)}23、1000g某硫酸恰好与13g锌完全起反应;计算:

(1)这种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评卷人得分六、科普阅读题(共2题,共4分)2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____;____;____.25、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可作建筑材料的盐____;②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

③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几乎所有材料的统称,如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钛合金是金属钛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B;钛合金是金属钛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C;钛合金是金属钛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钛合金是金属钛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2、B【分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问题;对物理变化不适用.

【解答】A;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B;雨过天晴后马路上的水很快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有新物质氢氧化铜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能力.3、D【分析】【解答】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高分子、大分子等,而反式脂肪酸不具备该特征;

B;由反式脂肪酸的分子结构可知:一个反式脂肪酸的分子含有54个原子;

C、反式脂肪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1.3%;

(D、反式脂肪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34:)16×2=108:17:16;

故选D4、B【分析】解:rm{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引燃细铁丝末端的火柴梗;以提供热量,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故选项实验方案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rm{1s}后取出;火柴梗两端先变黑,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可以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故选项实验方案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rm{B}

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区别两种无色气体;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差别,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鉴别两种气体.

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解析】rm{B}5、A【分析】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B;臭氧和氧气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解析】A6、B【分析】【分析】A;分离液态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下进行,无污染;

C;氯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麻烦,操作不当,可能爆炸;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麻烦.【解析】【解答】解:A;分离液态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室不用,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下进行,无污染,安全、环保、节能、简便,可为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符合题意;

C;氯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麻烦,若混有可燃性物质,可能爆炸,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消耗热能,操作不简便,注意事项太多,所以不符合“安全、环保、节能、简便”,不符合题意;

故选:B.7、D【分析】

A;去油污的方法有三种:用汽油擦洗是利用了溶解原理;用洗涤剂清洗是利用乳化作用原理,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是利用油脂的水解反应原理,故正确.

B;能提供热能的营养素应为有机物;共有三种:蛋白质、油脂、糖类.

C;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D;氢气无毒;所以D错误.

故选D.

【解析】【答案】A;从物质的去污原理角度回答.

B;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只能是有机物.

C;从我国化学发展史角度分析选项的正误.

D;从氢气的性质角度分析;判断选项正误.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BD【分析】

点燃后体积是2体积;说明氧气或者氢气剩余2体积,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总体积是5体积.设参加反应的氢气的体积是X,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是(5-X).

2H2+O22H2O

21

X(5-X)

得:X=

①当剩余的气体是氧气,则原来氢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5-+2═则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10:11.

②当剩余的气体是氢气,则原来氢气的体积=2+=氧气的体积=5-═则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16:5.

故答案为:B;D.

【解析】【答案】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把分子个数比转化为体积之比.点燃后体积是2体积,说明氧气或者氢气剩余2体积,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总体积是5体积.写出方程式并计算出氢气的氧气的体积.

9、AD【分析】

①取四种氮肥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现象得为尿素,有氨味的为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②另取少量三种氮肥,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的为硫酸铵;③向另外两支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氯化银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氯化铵,无现象的为硝酸铵。

A;步骤②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步骤③加入硝酸银溶液,得到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故A正确;

B;步骤①②③;所加试剂依次为;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故B错误;

C;物质X为硫酸铵;物质Y为氯化铵,故C错误;

D、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6.7%;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5%;

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3.6%;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1.2%;

四种氮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本题主要考查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检验铵根离子选择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因为银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的硫酸银微溶,为排除干扰,应先加入氢氧化钠,再加硝酸钡溶液,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10、BD【分析】解:rm{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rm{H_{2}O}和rm{H_{2}O_{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乙醇燃烧生成rm{CO_{2}}和rm{H_{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乙醇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正确;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错;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分解反应也可能会有单质生成,水分解会有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BD}

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rm{.}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考虑;

D;由常见的反应类型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解析】rm{BD}11、BD【分析】【分析】根据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的微粒的个数关系,判断反应的类型等.【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

A;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A正确;

B;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的种类是两种,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有一种生成物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C正确;

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BD.12、BD【分析】【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烧的木条;二氧化碳有三个化学性质: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能与碱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解析】【解答】解:A;分别插入燃着木条;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鉴别.故A可行;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不能鉴别.故B不可行;

C;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无色,能鉴别.故C可行;

D;用导管通入水中观察;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D不可行.

故选BD.13、AD【分析】试题分析:A、假设6.5g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则:Zn+2HCl═ZnCl2+H2↑6526.5gx=解得:x=0.2g同理可计算出6.5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所以可以判断锌中含有铁,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0.2g,故A正确;B、如果盐酸过量的话,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两种金属生成的盐溶质还有氯化氢,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三种,故B错误;C、假设6.5g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则:Zn+2HCl═ZnCl2+H2↑6526.5gx=解得:x=0.2g同理可计算出6.5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所以可以判断锌中含有镁,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0.2g,如果合金为锌和镁,m不可能是0.1g,故C错误;D、从上述方程式中可以分析得出,6.5g锌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即此时盐酸的浓度为7.3%,但是等质量的铁消耗盐酸的质量更多,所以若混合物为锌和铁,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故D正确.故选:A、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解析】【答案】A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略

【分析】【分析】(1)利用分子的性质分析回答;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气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

(2)分析变化前后的微观过程图;从粒子的角度解释所发生的变化原因,并总结成规律;

(3)根据图乙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4)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的反应,由氢氧化钠的质量求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再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1)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切洋葱时,洋葱中含有刺激性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之中,所以,我们能闻到洋葱的刺激性气味.故填: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切洋葱时,洋葱中含有刺激性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之中,所以,我们能闻到洋葱的刺激性气味.

(2)变化前的微粒有:H+、SO42-、Na+、OH-,而反应后的微粒有:H2O、SO42-、Na+,则可判断该反应的实质是:H+与OH-反应生成H2O分子;故填:H+与OH-反应生成H2O分子.

(3)由图乙可知,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当乙中反应溶液变为无色时,说明硫酸铜中的铜被完全置换出来,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填:置换;Zn2+、SO42-.

(4)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98

40gx

=;解得:x=49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4.5%

故填:24.5%15、略

【分析】【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生物体中最多的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考虑本题.【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生物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要比氢元素的含量大,所以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

故答案为:氮元素;氧元素;氢原子.16、略

【分析】

(1)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故选D.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干冰;故选C.

(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故选A.

(4)溶于水时显著放热的是烧碱;故选E

【解析】【答案】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常含在乳制品当中.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净水剂.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E;烧碱即氢氧化钠常用于造纸、纺织工业;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17、略

【分析】

(1)铝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氯化铝.

故答案为:2Al+6HCl=2AlCl3+3H2↑

(2)对比试验时应创设相同的外界条件;②和③来探究铝的状态对反应速率的过程温度应该相同.

故答案为:20℃.

(3)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的要求解决.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就是反应的温度不同而其它条件相同.

故答案为:①④.

(4)①②是其它条件相同而反应时的盐酸浓度不同;所以是检验酸的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盐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由于是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探究;所以应对收集气体所用的时间进行记录,以便得到生成气体的速度大小.

故答案为:收集30ml氢气所需的时间。

(6)【进行猜想】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二氧化碳不可能生成.

故答案为: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没有碳元素。

【实验方案】由于收集的是氢气或氧气;所以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都可以,且现象明显.

检验产物的情况;可利用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即可解决.

故答案为:排水集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复燃,则是O2,反之,则不是O2

【得到结论】据方程式的配平情况可知该物质中含有一个钠原子一个铝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NaAlO2(元素符号顺序不限)

【解析】【答案】(1)铝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

(2)对比试验时应创设相同的外界条件.

(3)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的要求解决.

(4)①②是其它条件相同而反应时的盐酸浓度不同.

(5)由于是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探究;所以应对收集气体所用的时间进行记录.

(6)【进行猜想】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

【实验方案】由于收集的是氢气或氧气所以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利用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即可解决.

根据方程式的配平书写相关的化学式.

18、明矾过滤acⅡ物理硬Ⅰ有较多泡沫产生不溶性色素和异味【分析】【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净水时加入明矾,明矾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时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进行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3)根据硬水的性质以及净水的方法进行解答;

(4)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1)净水时加入明矾;明矾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时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经过操作①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①时过滤,经过过滤液体仍然浑浊,则可能是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故填:明矾;过滤,ac;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及色素,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检验硬水和软水;一般用肥皂水.把肥皂水加入待测水中,如果泡沫少;浮渣多,则为硬水;如果泡沫多、浮渣少,则为软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得到蒸馏水,所以操作③为蒸馏,蒸馏水属于软水,所以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较多泡沫产生.

(4)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的活性炭不仅可以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还吸附色素和异味.

故答案为:(1)明矾;过滤;ac;

(2)Ⅱ;物理;

(3)硬;Ⅰ;有较多泡沫产生;

(4)不溶性;色素和异味.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19、×【分析】【分析】酒精灯的灯焰分为三部分:内焰、外焰、焰芯,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我们一般用外焰加热【解析】【解答】解:酒精灯的灯焰分为三部分:内焰;外焰;焰芯;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当把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时,外焰部分最先变黑.所以我们在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故答案为:×.五、计算题(共4题,共8分)20、略

【分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由图示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由图示可知;反应后,氧气分子剩余2个,故参与反应的氧气分子是4个,氢气分子是8个,生成水分子8个,它们的个数比为:4:8:8=1:2:2.

故答案为:(1)H2+O2H2O;(2)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1:2:2.

【解析】【答案】(1)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燃烧时一般生成对应素的氧化物;

(2)由图示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此反应类型等;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本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21、略

【分析】解:(1)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是:2SO2+O22SO3.

(2)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

故答为:(1)2SO2+O22SO3;

(2)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

(1)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

(3)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变化的实质等知识,难度不大,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2SO2+O22SO3;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22、略

【分析】解:

rm{(1)CaSO_{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为rm{32}rm{(16隆脕4)=1}rm{2}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氧元素。

rm{(2)}若用方式一处理rm{9.6tSO_{2}}生成的硫酸钙的质量为rm{x}

rm{2SO_{2}+O_{2}+2CaO篓T2CaSO_{4}}

rm{128}rm{272}

rm{9.6t}rm{x}

rm{dfrac{128}{272}=dfrac{9.6t}{x}}

rm{dfrac{1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