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某茶中含有香叶醇(C10H18O)因而具有独特的花香.下列关于香叶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香叶醇属于氧化物B.香叶醇由H、O三种元素组成C.香叶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8:1D.香叶醇是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是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五周期B.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D.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可以预防大脖子病3、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将药品与生理盐水混合后给病人注射B.用硫磺熏“熟”香蕉C.用发霉大豆清洗后榨油D.用聚氯乙烯食品袋装食品加热4、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气体5、(2009•梅州)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减少水污染B.废旧塑料可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C.用加碘食盐作调味品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硬水过滤后可变成软水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C.二氧化碳D.铝箔7、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鉴别金刚石与石墨:比较硬度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气体点燃C.将水中的二氧化锰回收:加明矾沉淀D.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小木条8、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Cl2B.HC.CuD.2N2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10、下列实验操作记录与序号相同的图象所表示的变化关系相符合的是()

A.pH=1稀盐酸逐滴滴入稀NaOH溶液至过量。

B.用水稀释pH=1的硫酸溶液。

C.Ba(OH)2稀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稍过量。

D.先加热KClO3晶体,过一会儿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再继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

11、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反应为中和反应。

12、下列变化后温度降低的是()

A.Mg与盐酸反应。

B.NaOH固体溶于水。

C.CO2与C反应。

D.NH4NO3固体溶于水。

13、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丙若再蒸发100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A.KOH,MgB.P2O5,N2C.KClO3,CaOD.MnO2,H2O15、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进行验证食醋具有酸的性质的实验,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能发生反应的是()

A.木炭。

B.纯碱。

C.铁钉。

D.食盐。

16、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在下列物质中:①氯化钠(NaCl)②铜③氧化铜④液氧⑤纯净的空气⑥水(H2O)⑦红磷⑧碳酸钙(CaCO3)⑨食盐水.(用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18、化学研究的内容是:①物质的____和____,②物质的____和____,③物质的____和____.19、(2009秋•上饶县期末)如图所示:把C中的固体物质加入到试管中后气球膨胀,则液体A和固体C可能是____物质,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20、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甲是黑色固体,乙、丙是气体;A、B、C、D、E都是化合物,很多建筑物因含有E而受到酸雨的侵蚀.上述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按下面的要求填空:

(1)A的化学式为____标出D中各元素的化合价____

(2)写出反应C→E的化学方程式:____

(3)举例说明B→D过程在实际中的应用:____.21、(2011•道里区二模)如图是小兴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理化知识解释生成的气体逸出的原因____

(2)氧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

(3)用该收集方法如何判断氧气已集满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2、石油是混合物,其中的成分大部分是液体.因此,石油在地底下就形成了类似于地面上湖泊那样的“石油湖”.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3题,共27分)23、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H;F物质类别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写出H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24、(2013•徐州二模)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已知A是单质;C是红棕色固体;E是水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的盐.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E____;

(2)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B物质属于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25、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氧化钙;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他们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Ⅰ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由步骤Ⅲ得出的结论是____.

(2)根据步骤IV不能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某种物质一定存在的理由是____,要证明该物质的存在,需要对实验进行的改进是____.原白色粉末中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是否含有,这种物质是____.

(3)无色溶液C中除了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香叶醇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香叶醇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香叶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香叶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香叶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0):(1×18):(16×1)≠10:18:1;故选项说法错误.

D.香叶醇是由香叶醇分子构成的;1个香叶醇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2、A【分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析】【解答】解:A;碘是非金属元素;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碘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可以预防大脖子病,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3、A【分析】【分析】A;将药品与生理盐水混合后给病人注射判断;

B;根据硫磺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判断;

C;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判断.

D、根据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分析.【解析】【解答】解:A;将药品与生理盐水混合后给病人注射;利于人体吸收,故A正确;

B;硫磺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故B错误;

C;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不能食用,故C错误;

D;聚乙烯塑料是塑料;一般用于包装或制器具,其中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包装食品,故D错误.

答案:A4、C【分析】【分析】A;在通常情况下;红磷不能燃烧;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解析】【解答】解: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不能燃烧,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不能产生蓝紫色火焰,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能产生气体,错误.

故选:C.5、C【分析】

A;含磷洗涤剂能污染水体;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和水华现象,所以要使用无磷洗涤剂,故A错误;

B;废旧塑料采用焚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所以要回收处理,故B错误;

C;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所以用加碘食盐作调味品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C正确;

D;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或煮沸;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A;含磷洗涤剂能污染水体;B、废旧塑料采用焚烧污染空气;C、根据甲状腺肿大的病因考虑;D、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

6、B【分析】【解答】A;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铝箔中含有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7、A【分析】解:A;取样品;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金刚石,硬度小的是石墨,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故正确;

B;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错误;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用过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不能加明矾使它沉淀,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错误;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错误。

故选:A。

要区别两种物质;要求根据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区别两种物质的目的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解析】A8、D【分析】【分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解析】【解答】解:A、Cl2可以表示氯气;氯气由氯元素组成,1个氯气分子,1个氯气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该选项既能够表示微观意义,也能够表示宏观意义;

B;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该选项既能够表示微观意义,也能够表示宏观意义;

C;Cu表示铜元素;1个铜原子,铜,该选项既能够表示微观意义,也能够表示宏观意义;

D、2N2表示2个氮分子;该选项只能够表示微观意义.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C【分析】【分析】A;灭火不能全部用水;电器着火要先断电;

B;根据原子的特点考虑本题;

C;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容易爆炸;

D、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去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解析】【解答】解:A;电脑等电器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否则水通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燃烧越来越旺,故A错误;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点燃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只要在爆炸极限之内,氢气、一氧化碳都属于可燃性气体,故C正确;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

故选B、C.10、AC【分析】

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滴加盐酸两者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碱性逐渐减弱,pH减小,至恰好反应溶液pH=7,再滴加盐酸溶液呈酸性,且酸性不断变强,pH越来越小;

B;用水稀释pH=1的硫酸溶液;溶液酸性不断变弱,pH变大,但不会大于7;

C;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存在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有关;离子的密度大则导电性就强,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会生成硫酸钡与水,硫酸钡是沉淀,所以随着氢氧化钡的滴加溶液的导电性不断变弱,至两者恰好反应时液体中几乎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几乎不导电,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带电性会不断增强;

D;加热纯净的氯酸钾会缓慢放出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生成氧气的速度回明显变大,此图象没有反映出加入二氧化锰前后生成氧气速度的变化;

故选AC.

【解析】【答案】A;根据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碱的pH范围判断.

B;依据酸的溶液稀释时溶液酸性减弱但始终呈酸性分析解决;

C;依据溶液的导电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分析判断.

D;依据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作用分析判断.

11、BD【分析】

A、根据微观图判断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2O2CO2+2H2O.故A说法正确;

B;物质A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物质B为氧气,不属于化合物也不属于不含C的化合物,故B物质不是无机物;虽然物质C二氧化碳为含C化合物,但因结构、组成、性质都与无机物相似,故列为无机物;D物质水不含C元素属于无机物.故B说法错误;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说法正确;

D;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该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12、CD【分析】

A;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于放热的置换反应,温度升高.

B;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应属于非常特殊的分解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B属于吸热反应,温度降低.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故选:CD

【解析】【答案】判断是否发生吸热放热的反应的常见判断方法有:

①根据具体的化学事例判断.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②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放能反应.

物质溶于水时;有的因溶解放出大量热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则溶解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温度降低,也有的无明显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也无明显改变.

13、BD【分析】【分析】根据溶解度的知识进行分析,溶液蒸发水分无晶体析出,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解析】【解答】解:A;溶液甲蒸发水分无晶体析出;则溶液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甲蒸发水分后得到溶液乙;溶液乙蒸发水分析出晶体,若乙恰好是饱和溶液,则溶液丙和溶液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溶液乙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则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若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蒸发100g水析出2g晶体后得到的溶液丙,溶质质量分数比溶液乙大,若继续蒸发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就大于2g,故D正确;

故选BD.14、AB【分析】【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析】【解答】解: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判断

A;KOH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M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单质;

B、P2O5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N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单质;

C、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CaO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MnO2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都是化合物.

故选:A、B15、BC【分析】

醋酸属于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铁钉反应生成氢气,其它木炭与食盐不会与醋酸反应.

故选B;C

【解析】【答案】醋酸属于酸具备酸的共性;因此木炭和食盐不能与之反应,而纯碱及铁钉能与其发生反应.

16、CD【分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反应生成物中有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所以反应物中也必须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氧气中一定有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与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并且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求出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如果两者总和比该物质的质量3.0克小,则该物质中一定还含氧元素,如果两者总和与该物质的质量3.0克相等,则该物质中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据此分析,我们作出如下计算: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为:4.4g××100%=1.2g。该物质中含氢元素质量为:1.8g××100%=0.2g。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总和为1.2g+0.2g=1.4g,比该物质3.0克小,所以判断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质量为3.0-1.4=1.6g。故A、B、C中选C。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D正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解析】【解答】解:①氯化钠(NaCl)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②铜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氧化铜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④液氧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⑤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⑥水(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⑦红磷由磷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⑧碳酸钙(CaCO3)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⑨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水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⑤⑨;②④⑦;③⑥18、略

【分析】【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析】【解答】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法.

故答案为:①性质;变化;②组成;结构;③用途;制法.19、略

【分析】【分析】根据气球膨胀,可知液体A和固体C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气体,也可能是固体物质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膨胀导致.【解析】【解答】解: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能生成氧气;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填: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或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2HCl+CaCO3═CaCl2+H2O+CO2↑20、略

【分析】

建筑物因含有E而受到酸雨的侵蚀;则E可能是碳酸钙,甲是黑色固体单质,能与气体乙反应生成A,则甲可能是碳,乙可能是氧气,生成的A可能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能与B反应生成D,则B可能是水,若B是水,则丙是氢气,生成的D是碳酸,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根据推断,A是一氧化碳,D是碳酸,在碳酸中,氢元素是+1价,碳元素是+4价,氧元素是-2价,故填:CO,

(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故填:CO2+Ca(OH)2=CaCO3↓+H2O;

(3)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饮料的主要成分,故填:制汽水(或碳酸饮料).

【解析】【答案】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建筑物因含有E而受到酸雨的侵蚀,则E可能是碳酸钙,甲是黑色固体单质,能与气体乙反应生成A,则甲可能是碳,乙可能是氧气,生成的A可能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能与B反应生成D,则B可能是水,若B是水,则丙是氢气,生成的D是碳酸.

21、略

【分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气体膨胀,氧气放出,试管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导致生成的气体逸出,进行解答;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大,不易溶于水,进行解答;

(3)根据氧气已集满后会从集气瓶口溢出,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2KMnO4=加热=K2MnO4+MnO2+O2↑;试管内气体膨胀,同时氧气放出,试管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会导致生成的气体逸出;

故答案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2KMnO4=加热=K2MnO4+MnO2+O2↑;加热时,试管内气体膨胀,同时氧气放出,试管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会导致生成的气体逸出;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大,不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大;且氧气不易溶于水;

(3)根据集气瓶中氧气集满时后会从集气瓶口溢出;出现一个大气泡;

故答案为:集气瓶口有一个大的气泡出现.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2、×【分析】【分析】据石油在地下的存在形式回答.【解析】【解答】解: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也有存在于地下的裂缝或者溶洞中的,但大部分是存在于岩石孔隙中的.

故答案为:×.五、推断题(共3题,共27分)23、CaCO3干燥剂CaO+H2O═Ca(OH)2置换【分析】解:(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所以G可以是硝酸铵,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硝酸铵会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为CaCO3;

(2)D的一种用途是干燥剂;

(3)H转化为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钙转化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CaCO3;

(2)干燥剂;

(3)CaO+H2O═Ca(OH)2;

(4)置换。

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所以G可以是硝酸铵,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硝酸铵会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析】CaCO3干燥剂CaO+H2O═Ca(OH)2置换24、略

【分析】【分析】依据C是红棕色固体;E是水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的盐可知C是氧化铁,E是碳酸钠(碳酸钾),依次为突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