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8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锈就是三氧化二铁B.铁跟稀硫酸反应时,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气C.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而生成硫酸铁D.在干燥的条件下,铁很难跟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rm{(}rm{)}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D.二氧化锰是催化剂3、能用于实验室制取rm{CO_{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rm{(}rm{)}A.B.C.D.4、关于资源和能源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余都是海水B.海水中有80多种物质C.可利用淡水占淡水总量的30.4%D.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分别可以节水70%、40%以上5、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二氧化锰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C.可以减少过氧化氢的用量。

D.可使生成氧气的量变大。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从细口瓶中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应____,原因是____.7、①雪融化成水②粮食酿成酒③植物光合作用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⑥铁丝在潮湿的环境下能生锈.上述情况中:(填序号)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8、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试分析导致下列两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rm{垄脵}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rm{垄脷CO_{2}}和rm{CO}的性质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9、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括号内填反应类型rm{(}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rm{)}

rm{(1)}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rm{(}rm{)}rm{(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rm{(}rm{)}rm{(3)}电解水制氧气:____rm{(}rm{)}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2017年中科院发布的某种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核内中子数为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B.Z和Y的化学性质相似C.Y和Z处于同一周期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CH4+______O2______CO2+______H2O

(2)______FeS2+______O2______Fe2O3+______SO2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共9题,共18分)12、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rm{(}化学式为rm{C_{3}H_{7}O_{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丙氨酸分子中rm{C}rm{H}rm{O}rm{N}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rm{(2)}丙氨酸中rm{C}rm{H}rm{O}rm{N}元素间的质量比为______。

rm{(3)17.8g}丙氨酸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13、煅烧含杂质rm{20%}的石灰石rm{100t}求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rm{(CaCO_{3;}}____rm{CaO+CO_{2}隆眉)}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石原料,其中只含有的一种杂质是二氧化硅rm{(}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高温下不发生分解反应rm{)}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取用rm{2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稀盐酸rm{30g}分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rm{(}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见下图rm{)}

计算:

rm{垄脜}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rm{垄脝}如果该石灰石厂煅烧rm{50t}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15、小明发现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反应速度逐渐变慢rm{.}查阅资料得知:其原因是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以及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降低rm{.}为了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材料准备】取质量均为rm{2}克的二氧化锰分别催化rm{4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rm{10%}rm{20%}rm{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并分别标为rm{A}rm{B}rm{C}另取多次催化分解rm{10%}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后回收的二氧化锰,标为rm{D}.

【实验步骤】

rm{垄脵}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rm{垄脷}取未使用过的二氧化锰rm{0.5}克,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rm{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rm{5%}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rm{120}毫升气体所需的时间.

rm{垄脹}在分别取rm{A}rm{B}rm{C}rm{D}组二氧化锰rm{0.5}克;重复上述实验.

rm{垄脺}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如下:

。组别未使用过得二氧化锰rm{A}rm{B}rm{C}rm{D}收集气体时间rm{/}秒rm{17.9}rm{23.2}rm{27.7}rm{32.3}rm{37.8}rm{(1)}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在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

rm{(2)}实验中通过比较收集相同气体体积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来反映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

rm{(3)}由上表数据可知,引起回收的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下降的因素是______rm{.(}写出一个rm{)}16、某补钙剂标签上对所含成分有如下说明: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rm{1.5g.}某同学要探究该钙片的主要成分含量是否准确,他取出rm{5}片钙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原钙片和稀盐酸的总质量减少了rm{3.3g(}假定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rm{).}通过计算判断:

rm{(1)}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rm{(2)}每片能补充钙元素的质量;

rm{(3)}标签是否属实?17、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203040506070氯化钠溶解度(克)35.836.036.336.437.037.337.8硝酸钾溶解度(克)20.931.645.863.985.5110138(1)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向200克水中加入74克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且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液的温度为______℃.

(3)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18、仔细观察化学实验;常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现象.某同学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火焰上方,杯壁上出现水雾,一会儿火焰逐渐微弱,移开烧杯后火焰又恢复正常.他想了想,于是用一氧化碳做了相同的实验(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观察到除杯壁上没有水雾出现外,火焰变化的情况基本相同.

(1)你认为火焰变微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他用一氧化碳做相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19、海地抗震救灾期间;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消毒液.

(1)8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化氢消毒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kg.

(2)要配制8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l6%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0、(提示: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图中红磷能否着火______;原因______;

(2)图中白磷I能否着火______;原因______;

(3)图中白磷II能否着火______;原因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3题,共18分)2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rm{(1)}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一个丙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rm{(2)}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rm{(3)}依据图示可得到的信息:rm{垄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碘化银rm{(AgI)}是当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物质。下列是碘化银的有关描述:rm{垄脵}在常温下为黄色固体;rm{垄脷}几乎不溶于水;rm{垄脹}熔点为rm{558隆忙}沸点为rm{1506隆忙}rm{垄脺}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为碘rm{(I_{2})}和银rm{(Ag)}上述材料中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rm{(}填序号,下同rm{)}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23、从角看,rm{A}图表示的是rm{3}______rm{(}填化学符号;

将宏观、微观及符号联系在起是化学学科的独思维rm{.}列rm{ABC}表示四种物质其观示意图如所示:

rm{F}空气中体积最大的气,写出该反应的化方程式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3分)24、“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许多人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化学式C2H4O2C3H6O2C3H6O2X(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37克的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克;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仪器的名称,rm{a}:______________,rm{b}:_____________;rm{(2)}若用装置rm{A}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rm{(3)}从安全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则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rm{(4)}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是________rm{(}填序号rm{)}若用排水收集氧气,要待到水槽中的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氧气可以用rm{D}装置来收集,是因为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5)}若用rm{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rm{(}填“rm{a}”或“rm{b}”rm{)}26、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

rm{(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______,要将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充分混合后再装入试管中,这样做的目的:______;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______rm{(}填写“可以”或者“不能”rm{)}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rm{(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_____rm{(}填写字母rm{)}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A.rm{36}rm{3}rm{B.40}rm{3}rm{C.48}rm{3}.27、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rm{(}氢氧化钙变质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rm{.)}

rm{(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rm{(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rm{(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rm{垄脵}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rm{垄脷}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若rm{垄脵}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rm{垄脷}______

则______若rm{垄脵}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

rm{垄脷}______

则______

则______若rm{垄脵}______

rm{垄脷}没有气泡产生则______则______rm{(4)}小结与思考:

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只要求写一个rm{)}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解答】解:A;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铁锈是一种混合物,A错.

B;铁很硫酸反应;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不能说是“氢气”,B错.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是硫酸铁,C错.

D;铁在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在干燥的条件下,铁很难跟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D对.

故选:D

【分析】A;铁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

B;酸中含氢元素;不含氢气;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2、C【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rm{;}rm{;}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rm{;}rm{;}二氧化锰不是专门的催化剂,即可以做催化剂,也可以做反应物或生成物.【解析】rm{C}3、B【分析】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常温下石灰石与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只要接触即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A;装置只要打开弹簧夹两种反应物即可接触;当关闭弹簧夹固体和液体无法分离,故不能让反应停止,不符合题意;

B;装置打开弹簧夹两种反应物即可接触;当关闭弹簧夹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就会将酸压入长颈漏斗,实现固液分离,符合题意;

C;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接触后无法分离;故不符合题意;

D;装置打开弹簧夹两种反应物即可接触;当关闭弹簧夹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就会将酸压入长颈漏斗,但不会全部压入,固液无法分离,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是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考查;运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条件,再结合气体的压强及图示装置解答.

本题注重知识的应用,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实验装置及原理细心分析解答.【解析】rm{B}4、D【分析】解:A;全球的水量分布情况是:海水96.5%;陆地淡水2.53%,陆地咸水0.97%,故A说法错误;

B;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的物质种类很多,不止80多种,故B说法错误;

C;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总水量的1%;故C说法错误;

D;节约水资源在农业上可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分别可以节水70%、40%以上,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水的分布分析判断;B、根据海水中物质种类考虑;C、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总水量的1%去分析解答;D、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海洋资源。【解析】D5、A【分析】

A;二氧化锰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量,正确;

B;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错误;

C;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氧气的量,错误;

D;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氧气的量,错误.

故选A.

【解析】【答案】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

为防止腐蚀标签;倒取液体药品时,一定要将标签须向着手心.

故答案为:倒放;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解析】【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7、略

【分析】解:①雪融化成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②粮食酿成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③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④胆矾是蓝色晶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⑤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⑥铁丝在潮湿的环境下能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填:④;⑥;①⑤;②③.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解析】④;⑥;①⑤;②③8、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②分子的构成【分析】【分析】rm{垄脵}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但是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虽然它们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rm{垄脷CO_{2}}和rm{CO}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少一个氧原子。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着物质的用途,所以要想了解某种物质的用途,还得从根本上了解物质的结构。【解答】rm{垄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立体网状结构,而石墨是层状结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rm{垄脷CO_{2}}和rm{CO}的分子结构中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分子的构成。

【解析】rm{垄脵}碳原子的排列方式rm{垄脷}分子的构成9、(1)分解反应(2)化合反应(3)分解反应【分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rm{(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加热可以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KCl{O}_{3}

underset{MnO2}{overset{?}{=}}2KCl+3{O}_{2}隆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加热可以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KCl{O}_{3}underset{MnO2}{overset{?}{=}}2KCl+3{O}_{2}隆眉}rm{(1)}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rm{2KCl{O}_{3}underset{MnO2}{overset{?}{=}}2KCl+3{O}_{2}隆眉}分解反应;rm{2KCl{O}_{3}

underset{MnO2}{overset{?}{=}}2KCl+3{O}_{2}隆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3Fe+2{O}_{2}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该反应符合“rm{3Fe+2{O}_{2}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化合反应;rm{2KCl{O}_{3}

underset{MnO2}{overset{?}{=}}2KCl+3{O}_{2}隆眉}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overset{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rm{2{H}_{2}Ooverset{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分解反应。rm{(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3Fe+2{O}_{2}

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解析】rm{(1)2KCl{O}_{3}underset{MnO2}{overset{?}{=}}2KCl+3{O}_{2}隆眉}分解反应rm{(2)3Fe+2{O}_{2}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化合反应rm{(3)2{H}_{2}Ooverset{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分解反应10、金属115173AC【分析】解:(1)在元素中带“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含义可知,铯的原子序数为115,相对原子质量是288,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得铯原子格外电子数为115,中子数为288-115=173;

(2)A;同一周期;Z在Y的后面,因此Z的原子序数大于Y,A符合题意;

B;Y和Z处于同一周期;化学性质不相似,B不符合题意;

C;Y和Z处于同一行;是一个周期,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金属;115;173;(2)AC

(1)根据元素的简单分类及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特点分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金属115173AC11、121241128【分析】解:(1)有机物的配平顺序:先配碳再配氢最后配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1,2,1,2;

(2)运用奇偶配平法,反应前氧原子个数为偶数,反应后氧化铁中氧原子数为3,要想成为偶数,氧化铁前面的数字必须是偶数,所以氧化铁前面配2,此时铁原子个数,2×2=4,故硫化亚铁前数字配4,硫原子个数2×4=8,则二氧化硫前配8,反应后氧原子总共有2×3+8×2=22,故氧气的前面配1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2Fe2O3+8SO2;故填:4,11,2,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121241128三、计算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解:rm{(1)}由丙氨酸的化学式rm{C_{3}H_{7}O_{2}N}可知,rm{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rm{3}个碳原子、rm{7}个氢原子、rm{2}个氧原子和rm{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丙氨酸分子中rm{C}rm{H}rm{O}rm{N}各原子个数比rm{3}rm{7}rm{2}rm{1}

rm{(2)}丙氨酸分子中rm{C}rm{H}rm{O}rm{N}各元素质量比为rm{(12隆脕3)}rm{(1隆脕7)}rm{(16隆脕2)}rm{14=36}rm{7}rm{32}rm{14}

rm{(3)}在rm{17.8g}丙氨酸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rm{17.8g隆脕dfrac{14}{89}=2.8g}

故答案是:rm{17.8g隆脕dfrac

{14}{89}=2.8g}rm{(1)3}rm{7}rm{2}

rm{1}rm{(2)36}rm{7}rm{32}

rm{14}

rm{(3)2.8g}根据丙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rm{(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2)}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m{=}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rm{隆脕}根据元素的质量rm{(3)}化合物的质量rm{=}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m{隆脕}【解析】rm{3}rm{7}rm{2}rm{1}rm{36}rm{7}rm{32}rm{14}rm{2.8g}13、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10044100t(1-20%)x

x=35.2t答:生成二氧化碳35.2t【分析】【分析】根据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由rm{100t}含杂rm{20%}的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计算费用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rm{x}rm{CaC{O}_{3}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rm{CaC{O}_{3}

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rm{100}rm{44}rm{100t隆脕(1-20%)}rm{dfrac{100}{44}=dfrac{100t隆脕(1-20拢楼}{x}}rm{x}答:生成二氧化碳rm{dfrac{100}{44}=

dfrac{100t隆脕(1-20拢楼}{x}}rm{x=35.2t}【解析】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rm{x}rm{CaC{O}_{3}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

rm{CaC{O}_{3}

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rm{100}rm{44}rm{100t隆脕(1-20%)}rm{dfrac{100}{44}=dfrac{100t隆脕(1-20拢楼}{x}}

rm{x}答:生成二氧化碳rm{dfrac{100}{44}=

dfrac{100t隆脕(1-20拢楼}{x}}rm{x=35.2t}14、解:(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2)设煅烧50t这种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10044

50t×85%x

x=18.7t

最多生成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50t-18.7t=31.3t

答:(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85%(2)如果该石灰厂煅烧50t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31.3吨【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看懂图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rm{(1)}由于第rm{1}rm{2}rm{3}次加入rm{5g}稀盐酸时固体的质量都是减少了rm{0.5g}说明rm{5g}稀盐酸恰好能够和rm{0.5g}碳酸钙完全反应,即rm{5g}稀盐酸最多能和rm{0.5g}碳酸钙反应,而第rm{4}次再加入rm{5g}稀盐酸时固体只减少了rm{0.2g}说明固体中的碳酸钙已经全部参与反应,剩余的rm{0.3g}固体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即石灰石样品中杂质是rm{0.3g}碳酸钙的质量是rm{(2g-0.3g)=1.7g}可进一步求出石灰石的纯度。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rm{dfrac{2g-0.3g}{2g}隆脕100拢楼=85拢楼}

rm{dfrac{2g-0.3g}{2g}隆脕100拢楼=85拢楼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含杂质的生石灰质量可利用样品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差而求得;锻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可计算锻烧该石灰石样品可得到的生石灰的质量。设煅烧rm{(2)}这种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rm{50t}rm{{CaCO}_{3}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

rm{x}rm{{CaCO}_{3}

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

rm{100}rm{44}

rm{dfrac{100}{50t隆脕85拢楼}=dfrac{44}{x}}rm{50t隆脕85%}

最多生成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rm{x}

答:rm{dfrac{100}{50t隆脕85拢楼}=dfrac{44}{x}

}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rm{x=18.7t}rm{50t-18.7t=31.3t}如果该石灰厂煅烧rm{(1)}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rm{85%}吨。rm{(2)}【解析】解:rm{(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rm{dfrac{2g-0.3g}{2g}隆脕100拢楼=85拢楼}

rm{dfrac{2g-0.3g}{2g}隆脕100拢楼=85拢楼

}设煅烧rm{(2)}这种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rm{50t}

rm{{CaCO}_{3}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

rm{x}rm{{CaCO}_{3}

overset{赂脽脦脗}{=}CaO+{CO}_{2}隆眉}

rm{100}rm{44}

rm{dfrac{100}{50t隆脕85拢楼}=dfrac{44}{x}}rm{50t隆脕85%}

最多生成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rm{x}

答:rm{dfrac{100}{50t隆脕85拢楼}=dfrac{44}{x}

}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rm{x=18.7t}rm{50t-18.7t=31.3t}如果该石灰厂煅烧rm{(1)}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rm{85%}吨rm{(2)}15、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气体体积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锰的实验次数【分析】解:rm{(1)}长颈漏斗一般用于制取气体时添加液体药品;深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装置才不漏气,所以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在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rm{(2)}在解这类题时;主要是用控制变量法,题中所给的方法是体积相同,比较时间,还可以时间相同,比较气体体积,所以还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来反映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

rm{(3)}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相同时,二氧化锰使用的次数越少,生成相同氧气的时间越少,反应物浓度越大,生成相同氧气的时间越少,所以引起回收的二氧化锰催化能力下降的因素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锰使用的次数.

故答案为:rm{(1)}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rm{(2)}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

rm{(3)}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锰使用的次数.

rm{(1)}根据长颈漏斗一般用于制取气体时添加液体药品;深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装置才不漏气;

rm{(2)}根据对反应的影响体现在反应所用的时间和反应物的用量上;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rm{(3)}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注意控制变量法在此类题中的正确应用.【解析】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气体体积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锰的实验次数16、略

【分析】

rm{(1)}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rm{(2)}根据“每片含钙元素的质量rm{=}每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rm{隆脕}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rm{(3)}根据rm{(1)}中计算结果和标签上对所含的成分的说明对照;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解:rm{(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原钙片和稀盐酸的总质量减少了rm{3.3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

设rm{5}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rm{x}

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

rm{100}rm{44}

rm{x}rm{3.3g}

rm{dfrac{100}{x}=dfrac{44}{3.3g}}

rm{dfrac{100}{x}=dfrac

{44}{3.3g}}

则每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rm{x=7.5g}

rm{dfrac{7.5g}{5}=1.5g}每片含钙元素的质量rm{=1.5g隆脕dfrac{40}{100}=0.6g}

rm{(2)}结论:该补钙剂实际含碳酸钙的质量rm{=1.5g隆脕dfrac

{40}{100}=0.6g}或含钙量rm{(3)}与标签说明相同.

答:rm{(}每片含碳酸钙的质量是rm{)}

rm{(1)}每片含钙元素的质量是rm{1.5g}

rm{(2)}通过计算可知,该补钙剂实际含碳酸钙的质量rm{0.6g}或含钙量rm{(3)}与标签说明相同;rm{(}17、大于5052.4%【分析】解:(1)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在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向200克水中加入74克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且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解度为xg:解得:x=37g,此时溶液的温度为50℃;

(3)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100克水最多溶解85.5克硝酸钾,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2.75g,则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50g+42.75g=92.75g.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2.4%;

故答案为:大于;50;52.4%.

(1)根据在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考虑;

(2)根据饱和溶液有关计算解答即可;

(3)根据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溶解度的含义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大于5052.4%18、略

【分析】

(1)甲烷或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烧杯中的氧气浓度降低,火焰逐渐微弱.故填:烧杯中氧气的浓度降低.

(2)因为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火焰逐渐微弱也可能与水蒸气有关,用一氧化碳做相同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故填: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答案】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

19、略

【分析】

(1)由溶液质量为800K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则过氧化氢的质量为800Kg×0.5%=4Kg;故答案为:4;

(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配制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得。

800Kg×0.5%=x×16%

解得:x=25kg

答:需要l6%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25kg.

【解析】【答案】(1)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计算溶质的质量;

(2)根据溶液在配制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来列式计算.

20、略

【分析】

(1)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最多只有80℃,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240℃),不满足燃烧所需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近似为80℃,已满足燃烧所需要的40℃,并且处于空气中与氧气接触充分,达到了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水下白磷;处于水中的白磷不能和氧气接触,不满足燃烧的条件.

故答案为:

(1)不能;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能;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3)不能;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解析】【答案】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当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时;物质才能燃烧,任何一条不能满足,燃烧都将无法进行;

四、推断题(共3题,共18分)21、(1)NH3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

(2)化合反应

(3)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提供的原子模型、分子模型可以判断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分子的构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结合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rm{(1)}根据提供的原子模型和分子模型可以看出,一个丙分子由rm{1}个氮原子和rm{3}个氢原子构成,故丙的化学式是rm{NH_{3}}故答案为:rm{NH_{3}}rm{1}个氮原子和rm{3}个氢原子;rm{(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而生成物是一种,故是化合反应;rm{(3)}从提供的原子模型、分子模型可以看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为:rm{垄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rm{垄脷}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rm{垄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析】rm{(1)}rm{NH_{3;;}}rm{1}个氮原子和rm{3}个氢原子rm{(2)}化合反应rm{(3)垄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rm{垄脷}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rm{垄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2、①②③④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根据物理性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分析。【解答】rm{垄脵}在常温下为黄色固体、rm{垄脷}几乎不溶于水、rm{垄脹}熔点为rm{558隆忙}沸点为rm{1506隆忙}分别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溶解性、熔点、沸点,这些都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rm{垄脺}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为碘rm{(I}在常温下为黄色固体、rm{垄脵}几乎不溶于水、rm{垄脷}熔点为rm{垄脹}沸点为rm{558隆忙}分别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溶解性、熔点、沸点,这些都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rm{1506隆忙}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为碘rm{垄脺}rm{(I}rm{{,!}_{2}}和银rm{)}和银rm{(Ag)}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rm{)}rm{(Ag)}

故答案为:rm{垄脵垄脷垄脹}rm{垄脺}【解析】rm{垄脵垄脷垄脹}rm{垄脺}

23、略

【分析】解:从宏观角度,图中rm{CD}分是由种和三种物质组的;混合;

据可以看出,rm{A}表示个分子,所以,填入rm{O2}rm{B}中每个子由个原构成.

故答为:rm{/}空rm{/}rm{O2}rm{/}格rm{/3O2+4N3dfrac{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驴脮}/}{.}}{{驴脮赂帽}/}6H2+2N}

据题干供的息进行分析;宏观的角度看混合是多种物质组成;

根据应的微示意图;空气成分分析反物、生物;写反应的方程式;

本考查了从观角度述化学反应完成此题,依图示信息结合物质分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rm{/3O2+4N3dfrac{

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驴脮}/}{.}}{{驴脮赂帽}/}6H2+2N}【解析】rm{CD}rm{O_{2}}rm{3O_{2}+4NH_{3}dfrac{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H_{2}O+2N_{2}}rm{3O_{2}+4NH_{3}dfrac{

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H_{2}O+2N_{2}}五、简答题(共1题,共3分)24、3:1:818C4H8O2【分析】解:(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

=3:1:8;

(2)37克甲酸乙酯(C3H6O2)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7g×=18g;

(3)由上分析可知,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4H8O2。

故答案为:(1)3:1:8;(2)18;(3)C4H8O2。

(1)根据根据化合物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计算;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找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的化学式间的联系;从而推测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化学式之间的联系。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利用化学式可判断物质的分子构成以及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质量分数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析】3:1:818C4H8O2六、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5、(1)长颈漏斗锥形瓶

(2)分解反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B

(4)C连续冒出密度比空气大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注意事项,氧气的验满等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解答】rm{(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可知:rm{a}为长颈漏斗;rm{b}为锥形瓶。故填: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可知:rm{(1)}为长颈漏斗;rm{a}为锥形瓶。故填:长颈漏斗;锥形瓶;

rm{b}用装置rm{(2)}制取氧气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赂脽脙脤脣谩录脴xrightarrow[]{录脫脠脠}脙脤脣谩录脴+露镁脩玫禄炉脙脤+脩玫脝酶}该反应由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填:rm{赂脽脙脤脣谩录脴xrightarrow[]{录脫脠脠}脙脤脣谩录脴+露镁脩玫禄炉脙脤+脩玫脝酶}分解反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rm{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B。故选B;

rm{赂脽脙脤脣谩录脴

xrightarrow[]{录脫脠脠}脙脤脣谩录脴+露镁脩玫禄炉脙脤+脩玫脝酶}rm{赂脽脙脤脣谩录脴

xrightarrow[]{录脫脠脠}脙脤脣谩录脴+露镁脩玫禄炉脙脤+脩玫脝酶}rm{(3)}rm{(4)}连续冒出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是排水法,故选装置即向上排空气来收集,是因为氧气具有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