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校联体第二次联考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9月8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了“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展现了长吴越文化等为主的,相互借鉴又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体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显著特点是A.中原核心.多元一体.农牧同源D.一脉相承2.西周统治者克服了殷代“多邦并存”的分散倾向,由周邦统领庶邦,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通过朝贡、觐见、通婚等手段,不断强化各邦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一做法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D.强化了政治认同感3.以下为考古出土的生产工具一览表(部分)。据表的内容可以推断,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总数铁农具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2%出土遗址(件)36(件)35敖汉旗老虎山(内蒙古)辉县战国魏墓(河南)约698558.1%兴隆寿王坟(河北)52.2%长沙、衡阳61座墓(湖南)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广西)2117.9%约17090.5%A.铁器牛耕技术普及全国.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4.汉武帝时期,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主父偃、朱买臣等被任命为侍中、常侍,与尚书令共议军国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行政效率的提高.君主专制的强化D.官员选拔制度的完善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5内容为武则天划龙舟图。该壁画可用于佐证A.唐代绘画艺术成就突出.唐朝对该地区有效治理.端午节习俗盛行于中亚D.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传播6后拜枢密副使,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7.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们的职业选择多样,包括从事工商业、雇工、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都比较自由。这反映了宋代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变.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土地兼并异常严重8.明朝中期倭患不断,汉族将领戚继光、湖南土司彭翼南、广西壮族瓦氏夫人等都为抗倭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体现了A.民族间隔阂已经消失.改土归流的成效显著.中央直接统辖边疆D.民族凝聚力的加强9.明清时期,福建和广东两省的甘蔗约占全国9/10,农民“往往有改田种甘蔗者”,出现了“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的种植也成为当地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这些现象表明A.农民对粮食的需求减少.经济作物种植占主导地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10.明末清初一些儒学家把注意力转向农工商兵、田制赋税、为治大法等“当世之务”,提出了一这些学者的理念A.挑战了封建的纲常伦理.体现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促使重农抑商政策转变D.反映士农阶层地位下降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据《天朝的崩溃》记载:“1841年4月16日,广西1000名清兵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550人到达,余下450人尚在途中。而此时英军已放弃浙江,攻陷吴淞,于是该部450人改道支援江苏。但是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这一史实反映出清军A.战术落后策略失当.缺乏管理作风涣散.政治腐败军备废弛D.武器落后意志低落12姚文栋的《滇缅勘界记》、邓承修的《中越定界图》等,这实际上反映了A.清中叶以来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中西间史学观念的融合加深.清政府高度重视边疆危机D.近代史学家强烈的忧患意识13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A.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强大.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工业革命正在中国进行D.外来经济退出中国市场14.《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要在三年内偿付对日赔款2亿两白银。俄国出面拉拢六家法国银行和这些现象表明A.列强在中国的竞争异常激烈.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列强经济侵华的主要方式变化D.中国官员缺乏近代外交观念1519——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A.救亡路径的求新.革命力量的发展.中央权力的下移D.民众思想的解放16.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曾说“‘三纲’像三条麻绳,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一代代缠下去,缠了两千年。新文化运动起,大呼解放,解放这头上缠的三条麻绳。”他意在强调新文化运动A.完全否定传统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倡导破除旧礼教D.推广新文学形式高一历史第3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材料一元代的大一统规模超过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元朝“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据袁行沛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材料二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西藏反对英国,东北反对日本,云南、广西反对法国,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摘编自戴逸《盛世的沉沦》(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8(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6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清朝)科举考试实行区域定额取中的政策,有效调控了各地考中人数的悬殊。正因为如此,2130年光绪21年(1888年)戊子乡试,首开算学科,当时报名应考者达32人,光绪29年(1903年)清政府举办经济特科,考题切中了时代脉搏,涉及教育改革和金融整顿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新选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其特点。(8(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朝科举政策的积极作用。(4分)高一历史第4页共6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晚清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部分)示意图任选示意图中3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12高一历史第5页共6页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越来越多的农民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谋生,这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与市场。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在外资企业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洋务派民用企业为民族企业的创办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于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摘编自张祖良《近代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材料二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241914至1918达18337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330万吨。——摘编自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单位:家)江苏(含直隶(含浙江42广东33山东31福建20奉天19湖北19陕西3江广西1甘肃1省上海)天津)1554530——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2高一历史第6页共6页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校联体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213141516BDCBDABDBCADBCAB1进、兼收并蓄,体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故选B项;材料重在阐述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在相互融合、不是强调中原文化的核心地位,排除A项;中华文明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排除C项。材料中的青铜文明涉及不同地区,体现的是相互借鉴,而不是一脉相承,排除D周的政治认同,故选D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分封制下各诸侯国依然具B项;世卿世禄制等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该说法对材料信息表述不全,且材料强调西周对各邦的统治加强,并非贵族特权,排除C精耕细作,故选C项;“普及全国”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也不能充分反映这一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问题,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的信息,排除D己直接控制的官员手中。这实际上加强了皇帝对决策过程的控制,削弱了原有行政机关的权力,故选B项;中央集权的加强是通过调整地方行政机构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中外朝制度属于中枢机构,排除A。程度上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中朝制度不属于官员选拔制度,它更多地是一种决策机制的变革,是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排除DDA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对该地区的行政设置和管理,排除C【答案】A【解析】这一题主要考查宋代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三个官职的职权,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三个官职分别掌管的是监察权、财政权和军权,有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的职能,故选A。7.【答案】B【解析】据材料“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们的职业选择多样”可知,宋朝时期人口流动较为频繁,人们更换职业有更多自由,可见当时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较为松弛,故选B项;宋朝时期小农经济仍A地主阶级)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社会控制的松弛,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8D间隔阂已经消失”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将领联合抗倭,而非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湖南土司彭翼南”可知当时土司制度仍然存在,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排除C高一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农户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明清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B项正确;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增长,农民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排除A;经济作物种植占主导地位的说法过于绝对,在当时也是不可能的,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经济作物的销售地点和方式,不能得出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的结论,排除D。可知,明末清初儒学家关注经济事务,反对空谈,王守仁、黄宗羲等提出一系列反传统性经济思想,关注社会现实,注重务实,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故选C项;封建纲常伦理主要指中国古代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体系,题干主要反映明清时期四大学者主张务实重实利功效,对“农本工商末”这一基本概念的否定和突破,没有涉及挑战封建的纲常伦理的相关史实,排除A农抑商政策,这些学者的理念没有促使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的内容,这些学者的理念主要是对传统经济观念和职业观念的重新审视,排除D6月29日,550人到达,450,攻陷吴淞,于是该部450人改道支援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可知,清军到达浙江后,因英军撤退,并未对英军继续追击反而改变作战计划,派遣部队去江苏,可见清军战术落后策略失当。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出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体现清军缺乏集中管理、作风涣散,排除C;材料信息未涉及清军的武器装备落后导致其意志低落,排除D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中国正面临列强入侵、边疆危机加深的严峻形势。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学研究高潮,正是基于对中国边疆地区深入了解和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这种研究不仅体现了学者DA融合,而是强调了边疆史地学的发展。此外,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学研究更多地是出于对中国边疆地区的深入了解和关注,而非中西史学观念的融合,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受到时人的重视”,代表的不是清政府的态度,排除。13.【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1882年底,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使得英国、法国的航运公司亏损,说明洋B项A项。事实上晚清的中国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且材料涉及的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效果,排除C项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表明还未退出,排除D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群起效尤。俄国出面拉拢组成对华借款银行团,英国和德国也要求清政府向他们借款,反映了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加强对华控制,体现了列强经济侵华的主要C项;本题主要考察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列强在中国的竞争激烈只是表面现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列强经济侵华的方式变化,而非中国官员的外交观念,排除D观念,传播维新思想,不同于之前学习“器物”的救亡运动,他们的主要主张是学习西方的制度,因此,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救亡路径的求新,故选ABC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利益,其影响也主要限于维新派的范围,并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思想解放,排除DB化运动并未完全否定传统文化,选项说法也过于绝对,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提倡新文学形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高一历史答案第2页共4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1(每点2分,共8(2侵准备了心理基础。(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言之成理亦可得分。)【解析】()据材料一“元代的大一统规模超过前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可知,元朝的规模(疆域)超过前代;据材料一“元朝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可知,元朝开通过赋役制度加强对边疆控制;据材料一“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可知,因地制宜管理边远地区。()据材料二“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结合“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可得为近代抵抗外敌入侵准备了心理基础。18.((1)背景:九品中正制逐渐衰落;士族没落,庶族逐渐崛起;政府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特点:直接报名;考试选官;择优录取。(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2革自强培养了人才等。(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士族没落、庶族崛起,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逐渐衰落;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亟需变革选官制度。特征:根据材料“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直接归纳即可。(2)作用:根据材料“有效调控了各地考中人数的悬殊”可归纳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根据材料“清政府举办经济特科,考题切中了时代脉搏,涉及教育改革和金融整顿问题”可归纳出为政府改革自强培养了人才等。19.①事件1分:写出选取的三个事件,否则不能得分。三个事件必须是有联系的。②论题2分: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要求主题明确,观点突出。③论述部分8分:史论结合,史实符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论述得当;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表述清晰。④结论部分1分:要呼应主题,并适当升华,重复主题不能得分。【示例】事件:百日维新、张謇办大生纱厂、义和团运动兴起。(1论题: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推动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2亡,中国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