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历史赛课一等奖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中华文明的起源》精美课件_第1页
全国初中历史赛课一等奖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中华文明的起源》精美课件_第2页
全国初中历史赛课一等奖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中华文明的起源》精美课件_第3页
全国初中历史赛课一等奖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中华文明的起源》精美课件_第4页
全国初中历史赛课一等奖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中华文明的起源》精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标要求:通过良渚、陶寺等文化遗存,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产生;通过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聚落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时间地点房屋生产工具农作物畜牧业手工业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

骨耜磨制石器

水稻粟、黍猪、狗猪、狗黑陶、象牙雕刻、天然漆彩陶、纺织、制衣温故知新为什么是五千年文明?为什么不是六千年?或者四千年?五千年文明由何而起?导入新课1.通过良渚、陶寺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历史解释)3.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素养目标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活动1回顾《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所学内容,将下列现象按照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一、文明之燃--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学习任务一了解早期国家的形成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①大汶口文化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②人们磨制石器,饲养家畜。③仰韶文化的公共墓地中的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④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④②③①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何为国家?何为文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文明之燃--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历史解释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1)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2)社会分工,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3)权力不断增强,出现王权和国家。其中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最主要的标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年7月第1版,第39页一、文明之燃--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活动2阅读教材p15第一子目正文,根据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回答:①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距今5000多年的中国有没有进入文明社会?②如果进入了文明社会,其过程是怎样的?③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1)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2)社会分工,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3)权力不断增强,出现王权和国家。其中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最主要的标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年7月第1版,第39页。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时间:约5000多年前2.过程:教材P15生产力发展①农业、畜牧业发展人口增长,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城墙城壕(护城河)水利设施②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生产劳动专门管理对内:统治对外:战争早期国家产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以王为首统治阶级根本原因3.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①私有制②阶级③国家的产生一、文明之燃: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观看视频《牛河梁遗址》,思考从遗址当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考古证明,早在5000年前,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学习任务二通过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等遗址的主要考古成果,理解早期国家的出现。

活动1:识读地图,在图中找到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位置,并填写学习任务单中的表格。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遗址名称地理位置所属流域时间良渚古城遗址陶寺古城遗址浙江余杭山西襄汾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中游)

距今约5300—4300年距今约4300—4000年时空观念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活动2:观察良渚古城示意图,结合教材P16—17,谈谈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有哪些?这些发现分别反映什么?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复原结构示意图山前长堤平原堤坝平原堤坝谷口高坝高坝库区宫殿区内城外城考古发现(1)古城组成:宫殿区、内城和外城,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2)复杂的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国家公共权力的表现)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卞家山M20文家山M1反山M12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祭祀用的玉璧祭祀用的玉琮解读:城内外的贵族墓地和城外的普通墓地对比,说明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区域,社会的阶级分化相当明显。考古发现2:良渚古城墓葬对比考古发现2:城内外贵族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这和城外随便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考古发现3:良渚古城神徽相关史事神人兽面纹玉琮玉钺解读:神人兽面纹被视为良渚文化的“神徽”,在很多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反映了良渚人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意思形态:神权和王权结合)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活动3: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实证“那里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文明标准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北有一个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权贵们的墓地里,出土了用于宗教祭祀的玉琮、玉璧等陪葬品,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提示:①墓地陪葬品的差异表明良渚古城出现阶级的分化;②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和高等级建筑表明出现了强制性的权力系统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活动4参照良渚古城内容的学习,阅读教材,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陶寺古城是否已进入文明社会?说明理由。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综合以上学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是研究文明起源的重要依据,其证实了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发现活动5——合作探究2;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有何共同点,据此谈谈为什么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都发现了墓葬随葬品出现私有制随葬品数量都有显著差别出现阶级分化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公共权力。出现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二、文明之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活动6:自主阅读课本p18及地图,你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解读: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洽,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多元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一体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交流融合,有共同点

多元性

一体性

3、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观察地图,结合所学,思考中华文明起源有何特点?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分布广泛,起源众多。相互影响、交融共生,中原地区成为文明起源的核心。

多元性

一体性

三、文明之传——远古的传说学习任务四;了解古史传说。

活动1你知道哪些有关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阅读教材这p18,将以下示意图填写完整,并阅读《材料研读》回答: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炎帝部落

部落之战阪泉人文初祖“炎黄子孙”炎黄部落联盟蚩尤部落华夏族1、华夏族的形成2、华夏族形成的特点【史料实证】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龙是由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鹰爪、金鱼尾的身体组成。

叁、文明之传——远古的传说三、文明之传——远古的传说

活动2观察示意图并结合教材回答,在黄帝之后,尧、舜、禹是通过什么制度成为部落首领的?该制度的推举标准是什么?尧舜推举推举鼓励生产制定刑法

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派禹治水治水有功禅让制标准:贤德禹三、文明之传——远古的传说

活动3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谈一谈: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大禹治水画像石拓片(局部)

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远古的传说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炎帝与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中华文明起源特点:多元一体课

结良渚古城:陶寺古城: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1.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址城壕、专用玉石兵器、有大量随葬品的显贵大墓及专用的贵族墓地,以及散见于遗址内的非正常死亡遗骸等,这些发现可以用来证明()。A.阶级分化和斗争加速国家出现B.玉器是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C.中国华北地区最早出现了国家D.当时中国南北联系日益加强A考点突破2.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和蚩尤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D.尧、舜、禹C考点突破3.“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A考点突破4.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C考点突破素养作业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每年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