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礼记》二则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图解新知)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思维拓展/链接中考)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4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分层演练)1.初步了解作者及文本常识。2.掌握本课基础文言知识。3.尝试思考探究并解决教材中的问题。4.了解本文在中考中的考点考法。5.系统训练,突破重点。一、文学常识《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和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礼记》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乃至师生关系、老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节选这一部分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仍值得重视。“大道”可以理解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题目的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以此为题,不仅提示了文章内容,而且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二、字音字形嘉肴(yáo)自强(qiǎng)
旨(zhǐ)弗(fú)选贤与(jǔ)能兑(yuè)命学学(xiào)半天下为(wéi)公修睦(mù)矜(guān)寡(guǎ)货恶(wù)有分(fèn)不必为(wèi)己三、课文朗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1.虽有嘉肴嘉:美好的。肴:做熟的鱼肉。2.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3.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4.教学相长也相:相互。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所以。6.大道之行也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行:施行。
7.天下为公为:是,表判断。
8.讲信修睦修:培养。9.废疾者皆有所养者,……的人。10.货恶其弃于地也恶(wù):憎恶。11.是故谋闭而不兴闭:杜绝;兴:发生。
12.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兴起。(二)通假字1.《兑命》曰“学学半”学:同“敩”,教导。2.《兑命》曰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3.选贤与能与:同“举”,选举,推举。4.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三)一词多义1.学学学半通假字,同“敩”,教导。学学半向别人学习。2.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3.亲不独亲其亲名词作动词,以……为亲。不独亲其亲名词,亲人。4.子不独子其子名词作动词,以……为子女。不独子其子名词,子女。5.独不独亲其亲副词,仅,只有。矜寡孤独名词,老而无子。6.闭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杜绝,闭塞。故户外而不闭动词,关门。7.修讲信修睦培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长。8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天下为公是。不必为己为了。9.能选贤与能能人。能以径寸之木能够。10.分男有分职业。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11.归女有归女子出嫁。归来见天子回。12.谓是谓大同叫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13.兴谋闭而不兴发生。水波不兴起。
14.乱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15.于货恶其弃于地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从。(四)古今异义1.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2.不知其善也古义:好。今义:善良。3.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意义。5.然后能自强也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健壮的,有力的。6.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提高。今义:增长。7.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道路。8.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9.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10.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五)词的活用1.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名词用作动词,吃。3.不知其善也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5.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6.使老有所终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7.壮有所用壮: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8.幼有所长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9.选贤举能贤: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教学相长也“……也”表判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表判断。2.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不必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六、课文翻译即使有美味嘉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导(别人)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的地方)。知道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还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七、课文主题《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论证方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八、写作特色虽有嘉肴1.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2.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大道之行也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九、课文背诵默写1.《虽有嘉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虽有嘉肴》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正确的句子是: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虽有嘉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教学相长也。5.《大道之行也》中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上最高的理想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6.《大道之行也》中说明了政权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任何个人的句子是:天下为公。7.《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关系的句子是:讲信修睦。8.《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大同”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9.写出《大道之行也》中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10.《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具体表现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方面。11.《大道之行也》中写希望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2.《大道之行也》中写希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13.《大道之行也》中写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4.写出《大道之行也》中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5.《大道之行也》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16.《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7.《大道之行也》中说明“大同”社会用人的标准是:选贤与能。18.《大道之行也》中说明社会成员互相交往要求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9.《大道之行也》中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0.《大道之行也》中总结性句子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十、出自本文的成语1.教学相长:教与学互相增长,指通过教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教师本身的水准也可借此提高;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2.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3.夜不闭户: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4.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5.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的政治理想。一、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思考探究一)【参考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二、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思考探究二)【参考答案】《虽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上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这些对偶句的铺排效果和气势,与《虽有嘉肴》大致相同。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积累拓展四)1.故曰:教学相长也2.不独子其子3.男有分,女有归4.货恶其弃于地也5.盗窃乱贼而不作【参考答案】1.教学:教与学。现代汉语中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教”。2.子:子女。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3.归:女子出嫁。现代汉语中用作“返回”“归还”“由”“属于”等意思,均由“出嫁”这个本义引申而来。4.货:财货。现代汉语中一般指货物或商品,词义范围缩小。5.贼:伤害。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虽有嘉肴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嘉肴”写起?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022·河南南阳·一模)文章是怎样论述“教学相长”这一中心论点的?作者首先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佳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3.(2022·云南昭通·一模)“教学相长”“学学半”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那么两者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学相长”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说明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学学半”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二者关系:“教学相长”是全文的论点,“学学半”是论据,二者是主从关系。4.(2023·河南濮阳·模拟预测)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证。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5.《虽有嘉肴》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①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②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③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进一步补充论证。
6.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2)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7.《虽有嘉肴》语言有何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大道之行也1.(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文章阐明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什么?天下为公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理念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养”。5.“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6.(2023·广西南宁·三模)本文体现了孔子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文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和排比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举一例分析。示例:①运用对偶句,如“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句式相同,顺承自然,体现社会的博爱精神。②运用排比句,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造成排铺效果,增强气势,体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7.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①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8.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考点一:课文背诵与默写例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知不足,;知困,。(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3),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4)是故,,故外户而不闭。(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6)《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考点二:正确朗读课文例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货/恶其弃/于地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考点三:理解词义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
①其此之谓乎/②货恶其弃于地也B.之
①其此之谓乎/②大道之行也C.故
①故曰:教学相长也/②故人不独亲其亲D.长
①教学相长也/②幼有所长考点四:理解课文内容例4.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篇课文都选自《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B.《大道之行也》是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C.《虽有嘉肴》一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后来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课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则是另一番景象。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兑命》曰“学学半”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男有分,女有归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故人/不独亲其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行
大道之行也
复前行(《桃花源记》))B.为
天下为公
为人五(《核舟记》))C.乱
盗窃乱贼而不作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故
故外户而不闭
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教然后知困。 B.大道之行也C.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B.《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C.《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6.填空。①孔子,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②本文选自《·》。礼运,《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著作。③《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朝代)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7.默写。(1)大道之行也,。(2)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之法。(请用《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作答)(3)每当危难时刻,医护工作者选择一次次逆行出征,他们“不独亲其亲,”,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人间大爱。(《礼记·大道之行也》)提升专练(23-24八年级下·广西河池·期末)阅读《虽有佳肴》,完成下面小题。虽有嘉肴(戴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B.作者通过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C.文中“教学相长”是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D.短文运用对偶句,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古今义。句子古义今义不知其旨也(1)(2)虽有至道(3)(4)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弗学,不知其善也。(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1.请简述你对“教学相长”这一观点的理解。12.学习本文你收获了哪些学习方法?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下面小题。(22-23八年级下·河北唐山·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选贤与能
与:(2)讲信修睦
修:(3)不独亲其亲
亲:(4)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是故谋闭而不兴。15.根据本文,归纳儒家的大同社会思想包括哪些方面?
第6讲《礼记》二则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图解新知)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思维拓展/链接中考)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4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分层演练)1.初步了解作者及文本常识。2.掌握本课基础文言知识。3.尝试思考探究并解决教材中的问题。4.了解本文在中考中的考点考法。5.系统训练,突破重点。一、文学常识《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和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礼记》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乃至师生关系、老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节选这一部分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仍值得重视。“大道”可以理解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题目的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以此为题,不仅提示了文章内容,而且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二、字音字形嘉肴(yáo)自强(qiǎng)
旨(zhǐ)弗(fú)选贤与(jǔ)能兑(yuè)命学学(xiào)半天下为(wéi)公修睦(mù)矜(guān)寡(guǎ)货恶(wù)有分(fèn)不必为(wèi)己三、课文朗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1.虽有嘉肴嘉:美好的。肴:做熟的鱼肉。2.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3.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4.教学相长也相:相互。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所以。6.大道之行也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行:施行。
7.天下为公为:是,表判断。
8.讲信修睦修:培养。9.废疾者皆有所养者,……的人。10.货恶其弃于地也恶(wù):憎恶。11.是故谋闭而不兴闭:杜绝;兴:发生。
12.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兴起。(二)通假字1.《兑命》曰“学学半”学:同“敩”,教导。2.《兑命》曰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3.选贤与能与:同“举”,选举,推举。4.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三)一词多义1.学学学半通假字,同“敩”,教导。学学半向别人学习。2.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3.亲不独亲其亲名词作动词,以……为亲。不独亲其亲名词,亲人。4.子不独子其子名词作动词,以……为子女。不独子其子名词,子女。5.独不独亲其亲副词,仅,只有。矜寡孤独名词,老而无子。6.闭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杜绝,闭塞。故户外而不闭动词,关门。7.修讲信修睦培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长。8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天下为公是。不必为己为了。9.能选贤与能能人。能以径寸之木能够。10.分男有分职业。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11.归女有归女子出嫁。归来见天子回。12.谓是谓大同叫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13.兴谋闭而不兴发生。水波不兴起。
14.乱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15.于货恶其弃于地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从。(四)古今异义1.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2.不知其善也古义:好。今义:善良。3.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意义。5.然后能自强也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健壮的,有力的。6.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提高。今义:增长。7.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道路。8.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9.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10.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五)词的活用1.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名词用作动词,吃。3.不知其善也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5.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6.使老有所终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7.壮有所用壮: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8.幼有所长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9.选贤举能贤: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教学相长也“……也”表判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表判断。2.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不必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六、课文翻译即使有美味嘉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导(别人)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的地方)。知道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还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七、课文主题《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论证方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八、写作特色虽有嘉肴1.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2.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大道之行也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九、课文背诵默写1.《虽有嘉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虽有嘉肴》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正确的句子是: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虽有嘉肴》中,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教学相长也。5.《大道之行也》中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上最高的理想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6.《大道之行也》中说明了政权财富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任何个人的句子是:天下为公。7.《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关系的句子是:讲信修睦。8.《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了“大同”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9.写出《大道之行也》中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10.《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具体表现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方面。11.《大道之行也》中写希望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2.《大道之行也》中写希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男有分,女有归。13.《大道之行也》中写希望社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句子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4.写出《大道之行也》中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5.《大道之行也》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16.《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7.《大道之行也》中说明“大同”社会用人的标准是:选贤与能。18.《大道之行也》中说明社会成员互相交往要求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9.《大道之行也》中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0.《大道之行也》中总结性句子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十、出自本文的成语1.教学相长:教与学互相增长,指通过教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教师本身的水准也可借此提高;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2.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3.夜不闭户: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4.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5.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的政治理想。一、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思考探究一)【参考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二、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思考探究二)【参考答案】《虽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上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这些对偶句的铺排效果和气势,与《虽有嘉肴》大致相同。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积累拓展四)1.故曰:教学相长也2.不独子其子3.男有分,女有归4.货恶其弃于地也5.盗窃乱贼而不作【参考答案】1.教学:教与学。现代汉语中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教”。2.子:子女。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3.归:女子出嫁。现代汉语中用作“返回”“归还”“由”“属于”等意思,均由“出嫁”这个本义引申而来。4.货:财货。现代汉语中一般指货物或商品,词义范围缩小。5.贼:伤害。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虽有嘉肴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嘉肴”写起?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022·河南南阳·一模)文章是怎样论述“教学相长”这一中心论点的?作者首先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佳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3.(2022·云南昭通·一模)“教学相长”“学学半”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那么两者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学相长”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说明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学学半”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二者关系:“教学相长”是全文的论点,“学学半”是论据,二者是主从关系。4.(2023·河南濮阳·模拟预测)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证。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5.《虽有嘉肴》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①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②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③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进一步补充论证。
6.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2)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7.《虽有嘉肴》语言有何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大道之行也1.(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文章阐明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什么?天下为公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理念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养”。5.“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6.(2023·广西南宁·三模)本文体现了孔子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文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和排比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举一例分析。示例:①运用对偶句,如“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句式相同,顺承自然,体现社会的博爱精神。②运用排比句,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造成排铺效果,增强气势,体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7.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①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8.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考点一:课文背诵与默写例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知不足,;知困,。(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3),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4)是故,,故外户而不闭。(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6)《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答案】(1)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4)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解析】考查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本题中的“反、矜、与、睦”等字词容易写错。考点二:正确朗读课文例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货/恶其弃/于地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B【解析】考查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解答此题,可结合句意、相关的文言标志词语进行分析。A.句意: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货/恶其/弃于地也;C.句意: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句意: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选B。考点三:理解词义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
①其此之谓乎/②货恶其弃于地也B.之
①其此之谓乎/②大道之行也C.故
①故曰:教学相长也/②故人不独亲其亲D.长
①教学相长也/②幼有所长【答案】C【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①表示揣测,大概;②代词,指财货;B.①助词,宾语前置标志;②结构助词,的;C.①所以;②所以;D.①促进;②成长;故选C。考点四:理解课文内容例4.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篇课文都选自《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B.《大道之行也》是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C.《虽有嘉肴》一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后来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课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则是另一番景象。【答案】D【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是根据课文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故选D。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兑命》曰“学学半”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男有分,女有归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答案】C【解析】考查通假字的理解。A.句意:《兑命》说“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第一个“学”同“敩”,教导;B.句意: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与:同“举”,推举;D.句意: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有受到赡养的权利。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故选C。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故人/不独亲其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A.“恶其”是动宾结构短语,其后应断开;“弃于地”做补语,“弃”的后面不能断开;句意: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货/恶其/弃于地也;C.“学”作主语,“然后知不足”是学后的影响,因此“学”的后面要断开;句意:所以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故”是句首连词,引出后面的结论“人不独亲其亲”,因此“故”的后面要断开;句意: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据此可划分节奏为:故/人不独亲其亲;故选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行
大道之行也
复前行(《桃花源记》))B.为
天下为公
为人五(《核舟记》))C.乱
盗窃乱贼而不作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故
故外户而不闭
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实施/行走;B.是/雕刻;C.作乱/使……乱,扰乱;D.所以,因此/所以,因此。故选D。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教然后知困。 B.大道之行也C.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答案】C【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A.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指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B.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C.古义:讲究诚信;今义:讲究诚信;D.古义:为两个词,“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今义:一个词,指独自一个人。故选C。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B.《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C.《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不正确,应为“西汉经学家戴圣”。6.填空。①孔子,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②本文选自《·》。礼运,《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著作。③《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朝代)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答案】春秋儒家礼记礼运孔子西汉戴圣《论语》《孟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故答案为:春秋;儒家;礼记;礼运;孔子;西汉;戴圣;《论语》《孟子》7.默写。(1)大道之行也,。(2)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之法。(请用《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作答)(3)每当危难时刻,医护工作者选择一次次逆行出征,他们“不独亲其亲,”,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人间大爱。(《礼记·大道之行也》)【答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子其子【解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贤、与、睦”等字容易写错。提升专练(23-24八年级下·广西河池·期末)阅读《虽有佳肴》,完成下面小题。虽有嘉肴(戴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B.作者通过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C.文中“教学相长”是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D.短文运用对偶句,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古今义。句子古义今义不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2-鉴赏诗歌的形象(测)(解析版)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2021春备课】高中政治四步教学法(人教版-必修2):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2步-讲
- 2025年跨0016成都合源美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肌筋膜炎的治疗教学材料
- 茅盾及其子夜课件
- 《个性时尚》课件
- 2024毛石加工定制与安装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专项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温州湾新区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
- 国家安全知识教育
- 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发展趋势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蓝军战略课件
- 物业管理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库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8 - 基本数据类型
-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中国HDMI高清线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物流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 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