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五)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五)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五)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五)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五)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4秋•沙县区期中)朱元璋十分重视立法,《大明律》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刑罚上,比以前更严厉而且残酷。此外,《大明律》还增设“奸党”一条:凡违规用人必遭严惩。《大明律》的这些规定()A.确立了轻罪重罚的法治原则 B.铲除了宦官专权的政治基础 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 D.强化了君权至上的专制权威2.(2024秋•绍兴期中)明太祖曾赋诗一首,向官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朱元璋如此劳累的制度性原因在于()A.宰相制度的废除 B.内阁制度的建立 C.八股取士的实施 D.军机处的设置3.(2024春•凉山州期末)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其集中分布状况见如图。促成这一状况的新的时代因素有()A.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 B.应对倭寇以及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巩固明王朝长治久安 D.加强对海外商业贸易事务的管理4.(2024秋•泰兴市期中)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开始兼任六部尚书衔。此外,宣宗还为内阁设立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并令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这一变化体现()A.民主政治趋势明显 B.中央集权弱化 C.内阁成为事实宰相 D.君主专制强化5.(2024秋•鹿邑县期中)雍正皇帝在西南边疆开展改土归流。地方流官在乡村推行乡约和义学教化,培养出一批积极参加维护儒学道统的社会活动的少数民族绅士。这一现象有利于()A.加强边疆地区的自治能力 B.扩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C.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 D.增强西南地区的文化向心力6.(2023秋•荆门期末)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颁布诏令:“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政策的调整反映了()A.抵御倭寇侵扰的需要 B.改善沿海地区民生的需要 C.有效管理台湾的需要 D.维护朝贡体制贸易的需要7.(2024秋•朝阳期中)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发 B.农民起义爆发 C.土地兼并严重 D.皇室内部混乱8.(2024•和平区模拟)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9.(2024•河西区模拟)清康熙后期,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绘,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绘成更为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定期编修地方志的任务。这主要反映了()A.清朝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B.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基本奠定 C.中央和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西学东渐的风潮已经初步兴起10.(2024秋•海珠区校级期中)军机处是清朝重要的中枢机构,对其职能有不同的表述(见如表)。对表认识准确的是()表述出处与作者承旨诸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檐曝杂记》(成书于乾隆年间)赵翼军机大臣除有面奉谕旨,书成文字,并予转发的职责外,还可以和皇帝面议政事,有参议的职责和权力《雍正传》(出版于1985年)冯尔康乾隆年间,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批答奏折的专门机构,军机处得以全面参与清廷政务《清代军机处职权的来源及其演变》(出版于2018年)宋希斌A.时人记载更加客观真实 B.史学研究推动历史认识的深化 C.三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 D.缺乏考古依据的结论皆不可信11.(2024秋•东莞市月考)1571年,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河西走廊的作用从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继续发挥联通东西交往的同时,沟通南北的功能被激发出来,两大高原的沟通从此成为常态,这反映明朝()A.解决了边疆危机 B.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12.(2024秋•温州期中)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下列属于对清朝政治风格描述的是()A.“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B.“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C.“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 D.“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13.(2024秋•新密市月考)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且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公行是由官方允许的商人组成的垄断性外贸组织,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这一条规的颁布()A.反映清朝加强对外贸易的管制 B.开启了清朝闭关自守政策先河 C.主要是为了增加海关税收收入 D.促进了中外商人贸易公平竞争14.(2024秋•宝安区月考)有学者指出,清朝在处理民族问题和制定民族政策方面比明朝更稳妥和有效,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统治者善于继承与创新。以下属于其“创新”方式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B.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15.(2024秋•西安期中)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以下要求:准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贸易;准英商在北京设货栈;于舟山附近指定一小岛,为英商停泊、居留、存放货物之所……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应公布关税额例,以便遵行。乾隆以所请与“天朝不合”一一驳回。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英国希望借此打开中国的市场 B.英使要求的经济动因源于工业革命 C.英国迫切地要对华输出资本和工业品 D.乾隆帝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16.(2024秋•苏州月考)明清时期,商书大量出现并出版发行。清人汪溴为了鼓励远在他乡的“儿曹”、“子侄”学习“挟本居寄,无微不入”的经商本领,手抄增订《生意世事初阶》,并在书前序中指出“出而欲国,与入而居家,无不以理财急务”。这表明()A.商贸发展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B.活字印刷术发展推动商书出版 C.工商皆本的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商业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17.(2024秋•南海区月考)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苏州太仓州“闽商大至,州赖以饶”。清初福建棉商一度不至,苏州棉区农民生活无着;康熙五年闽中棉商又挟重资到太仓,“举州叹为祥瑞”。这反映,当时()A.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B.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存在细致的社会分工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18.(2024秋•佛山月考)《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这些作品()A.真实再现明清时期白银的货币化 B.反映了明清时期市民文化的繁荣 C.可以佐证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D.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奢靡风气的盛行19.(2024秋•佛山月考)1421﹣1423年,郑和护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结交沿途的小国政要,郑和在宝船上设宴招待他们,并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当地原住民赠送给郑和大量的香料、药材、象牙、染料等珍品奇兽。这反映出()A.明朝国力强盛威慑诸国 B.明朝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交流 D.郑和致力于开拓殖民地20.(2024秋•富锦市期中)在明朝后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白银逐渐货币化,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即中国商品和世界白银的交换关系,根据所学可知,以下不是促成这一交换关系的因素有()A.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兴盛 B.西葡两国掠夺了大量白银 C.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对白银的市场需求大 D.中国内地和沿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1.(2024•江西模拟)明代中前期已经确立了程朱理学的至尊地位,天下臣民百姓崇尚“君子”“圣人”。可是,明朝后期有些学者对此却不以为然。其原因主要是()A.内阁制的逐渐衰微 B.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的冲击 C.反封建文学的盛行 D.批判君主专制思想成为主流22.(2024秋•昌邑市期中)清初思想家唐甄认为,“古之贤君,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唐甄思想的落脚点在于()A.以民为本 B.重农抑商 C.选贤任能 D.反对专制23.(2024•安徽模拟)黄宗羲认为:“《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田出于王以授民,故谓之‘王土’。后世之田为民所买,是民土而非王土也。民待养于上,故谓之‘王臣’,民不为上所养,则不得系之以王。”黄宗羲的论述()A.否定君主统治的正当性 B.认清封建制度的危害性 C.论证民本思想的合理性 D.阐释政治转型的必要性24.(2024春•诸暨市校级期末)《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他们的国家推到东方一角的地理概念。”为此,利玛窦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这一现象说明了()A.文化传播受传统思想的制约 B.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受阻 C.欧洲人用西学带动宗教传播 D.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5.(2024秋•温州期中)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其研究的主题是()▲《明史•食货志》:“苏松嘉湖之地,民多织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清代“四大名镇”: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A.盛世局面下的危机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近代化因素初显现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二.材料题(共2小题)26.(2024秋•潍坊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明清时期的江南材料一:明清时期的江南“无论贫富妇女,无不纺织。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而棉布交易中的山陕、徽州商人在江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时已形成了较大的铁器制造市镇,较著名的有炉头镇、后林、下沙等市镇。西班牙开辟太平洋航线后,江南地区与西属美洲的丝银贸易得以开展,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可用于流通的白银。——摘编自陆希刚《明清江南城镇》材料二:明清时期,安徽歙县、休宁等地“数十年前,虽富贵家妇人,衣裘者绝少,今则比比皆是,而珠翠之饰亦颇奢矣”。固定的营业性戏园开始在江南地区出现,戏曲词句内容“妇孺亦能解”,但因无补于忠孝节义的封建教化,屡屡受到封建官府的禁限。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浙江士子朱国桢曾指出:“农商为国根本,民之命脉也。”明人家训也提到“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摘编自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1)根据材料一,提取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信息。(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对传统社会的影响。27.(2024•鄢陵县校级开学)明代,中国传统政治发生了重要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〇九《宰辅年表一》材料二: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BDDBCCBB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AACCDBCCDBA题号232425答案AAC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4秋•沙县区期中)朱元璋十分重视立法,《大明律》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刑罚上,比以前更严厉而且残酷。此外,《大明律》还增设“奸党”一条:凡违规用人必遭严惩。《大明律》的这些规定()A.确立了轻罪重罚的法治原则 B.铲除了宦官专权的政治基础 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 D.强化了君权至上的专制权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材料可知,《大明律》对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威胁君主权威的行为实行重刑,这强化了君权至上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只是对“十恶”实行重刑,并不是所有的轻罪都重罚,排除A项;宦官专权的根源在于君主专制的存在,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古代法律体系的完善,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能力。2.(2024秋•绍兴期中)明太祖曾赋诗一首,向官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朱元璋如此劳累的制度性原因在于()A.宰相制度的废除 B.内阁制度的建立 C.八股取士的实施 D.军机处的设置【分析】本题考查了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自己因此要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繁忙的政务需要从清晨处理到深夜,因此他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的感慨。所以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丞相制的废除,故A项正确;B.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故B项错误;C.八股取士的实施是用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D.军机处设置于清朝雍正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024春•凉山州期末)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其集中分布状况见如图。促成这一状况的新的时代因素有()A.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 B.应对倭寇以及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巩固明王朝长治久安 D.加强对海外商业贸易事务的管理【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解答】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受到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威胁,因此东南沿海屯驻军队,设置卫所,B项正确;此时北方已经不存在匈奴问题,排除A项;巩固明王朝长治久安是目的不是原因,排除C项;设卫所,屯驻军队,主要是军事和政治目的,和经济方面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024秋•泰兴市期中)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开始兼任六部尚书衔。此外,宣宗还为内阁设立制敕房、诰敕房等官署,并令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这一变化体现()A.民主政治趋势明显 B.中央集权弱化 C.内阁成为事实宰相 D.君主专制强化【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朝内阁制度。【解答】根据材料“大学士开始兼任六部尚书”、“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可知,明朝内阁制度不断发展,内阁权力不断扩大,这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D项正确;明朝内阁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是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内阁制度,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不能统领六部百司,不能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024秋•鹿邑县期中)雍正皇帝在西南边疆开展改土归流。地方流官在乡村推行乡约和义学教化,培养出一批积极参加维护儒学道统的社会活动的少数民族绅士。这一现象有利于()A.加强边疆地区的自治能力 B.扩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C.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 D.增强西南地区的文化向心力【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地方流官通过乡约和教化,在西南地区培养出一批积极参加维护儒学道统的社会活动的少数民族绅士,这意味着儒学在西南地区得到了传播,增强了西南地区的文化向心力,D项正确;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A项;改土归流是对现有疆域的管理,并未扩大疆域,排除B项;清朝并未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2023秋•荆门期末)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颁布诏令:“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政策的调整反映了()A.抵御倭寇侵扰的需要 B.改善沿海地区民生的需要 C.有效管理台湾的需要 D.维护朝贡体制贸易的需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要明确题目给出的时间范围和相关历史事件,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各个选项的内容综合分析。【解答】根据材料“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可知,康熙调整政策开展海外贸易,主要是为了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改善沿海地区的民生,B项正确;抵御倭寇应采取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排除A项;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同年实行开海贸易,这与有效管理台湾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鼓励开展海外贸易,与朝贡体制贸易无关,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2024秋•朝阳期中)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发 B.农民起义爆发 C.土地兼并严重 D.皇室内部混乱【分析】本题考查明亡清立,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亡清立的相关知识。【解答】据题干“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自然灾害频发相关内容,排除A项;农民起义爆发是土地兼并等诸多矛盾激化后的结果,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土地兼并这个原因,排除B项;题干主要讲的是王府和勋戚贵族庄田的增加,不是皇室内部混乱,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明亡清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2024•和平区模拟)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分析】本题考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据本题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的就是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而能够使得信息收集更为广泛、决策更为高效,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是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的书写主体并不是普通民众,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排除B项;密折制没有取代军机处的职能,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4•河西区模拟)清康熙后期,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绘,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绘成更为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定期编修地方志的任务。这主要反映了()A.清朝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B.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基本奠定 C.中央和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西学东渐的风潮已经初步兴起【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仅从地图的绘制,无法得出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故A项错误;B.据材料“……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定期编修地方志的任务”,可以看出清政府通过对全国地图的绘制,编纂地理总志,宣示国家版图范围,基本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故B项正确;C.地图和地理志的目的是宣示国家领土版图,无法得出其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影响,故C项错误;D.材料强调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基本奠定,与西学东渐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0.(2024秋•海珠区校级期中)军机处是清朝重要的中枢机构,对其职能有不同的表述(见如表)。对表认识准确的是()表述出处与作者承旨诸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檐曝杂记》(成书于乾隆年间)赵翼军机大臣除有面奉谕旨,书成文字,并予转发的职责外,还可以和皇帝面议政事,有参议的职责和权力《雍正传》(出版于1985年)冯尔康乾隆年间,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批答奏折的专门机构,军机处得以全面参与清廷政务《清代军机处职权的来源及其演变》(出版于2018年)宋希斌A.时人记载更加客观真实 B.史学研究推动历史认识的深化 C.三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 D.缺乏考古依据的结论皆不可信【分析】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军机处职能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这说明史学研究推动历史认识的深化,B项正确;时人的记载不一定更加客观真实,排除A项;三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并不是材料要反映的主旨所在,排除C项;缺乏考古依据的结论皆不可信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2024秋•东莞市月考)1571年,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河西走廊的作用从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继续发挥联通东西交往的同时,沟通南北的功能被激发出来,两大高原的沟通从此成为常态,这反映明朝()A.解决了边疆危机 B.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促进了东西、南北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项正确;“解决了边疆危机”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明朝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明政府与鞑靼首领俺答达成封贡与互市协定,促进了东西、南北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强化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2.(2024秋•温州期中)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下列属于对清朝政治风格描述的是()A.“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B.“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C.“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 D.“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结合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影响分析作答。【解答】“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的意思是皇帝独自决断,这符合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皇帝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风格,A项正确;“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说的是丞相制度,而丞相制度在明朝就已经被废除,清朝不存在丞相一职,排除B项;“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出自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始皇废除王道(即不实行仁政),设立自己的专制权力,焚烧掉各类典籍,制定严酷的刑法,排除C项;“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的意思是:在饥荒的年份,最迫切的任务是防止百姓偷盗,而防止偷盗的最好办法是招募百姓入伍当兵。这句话出自宋代官员的言论,反映了当时政府在面对饥荒和社会动荡时的一种政策思路,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24秋•新密市月考)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且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公行是由官方允许的商人组成的垄断性外贸组织,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这一条规的颁布()A.反映清朝加强对外贸易的管制 B.开启了清朝闭关自守政策先河 C.主要是为了增加海关税收收入 D.促进了中外商人贸易公平竞争【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解答】据材料可知,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且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公行是由官方允许的商人组成的垄断性外贸组织,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这是清政府加强对外贸易管制的措施,限制了对外贸易的随意性,A项正确;清朝闭关自守政策雍正帝时期就已开始,而1759年是乾隆帝时期,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对外贸易的管控,而未涉及其目的是增加海关税收收入的内容,排除C项;“公行”是垄断性外贸组织,这会阻碍中外商人贸易公平竞争,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4.(2024秋•宝安区月考)有学者指出,清朝在处理民族问题和制定民族政策方面比明朝更稳妥和有效,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统治者善于继承与创新。以下属于其“创新”方式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B.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统一多民族,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符合材料“创新”的要求,C项正确;平定叛乱历朝历代都曾经使用过,排除A项;册封不属于创新,唐玄宗时曾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排除B项;联姻方式其他朝代也使用过,如汉朝与匈奴和亲、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5.(2024秋•西安期中)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以下要求:准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贸易;准英商在北京设货栈;于舟山附近指定一小岛,为英商停泊、居留、存放货物之所……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应公布关税额例,以便遵行。乾隆以所请与“天朝不合”一一驳回。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英国希望借此打开中国的市场 B.英使要求的经济动因源于工业革命 C.英国迫切地要对华输出资本和工业品 D.乾隆帝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分析】本题考查了晚清中英贸易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主旨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准英商以便遵行”可知,英国希望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打开中国的市场,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793年已经开展了工业革命,生产效率提高,需要扩大海外市场,才有英国使节向清政府提出发展贸易的相关要求,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并未体现英国资本输出的要求,但符合题意,故C正确;根据材料“乾隆驳回”可知,乾隆帝驳回英使的要求,这一做法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贸易、关税自主权,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晚清中英贸易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16.(2024秋•苏州月考)明清时期,商书大量出现并出版发行。清人汪溴为了鼓励远在他乡的“儿曹”、“子侄”学习“挟本居寄,无微不入”的经商本领,手抄增订《生意世事初阶》,并在书前序中指出“出而欲国,与入而居家,无不以理财急务”。这表明()A.商贸发展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B.活字印刷术发展推动商书出版 C.工商皆本的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商业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商贸发展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商贸发展确实能丰富物质生活,但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商书的出版和理财思想,而非商贸对物质生活的直接影响。因此,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可排除。B.活字印刷术发展推动商书出版:题干中并未提及活字印刷术与商书出版的直接关系,因此B项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正确,但不是题干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可排除。C.工商皆本的思想得到普遍认同:题干中仅提及汪溴个人的观点,并未体现这一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同”。因此,C项表述过于绝对,可排除。D.商业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题干中汪溴通过手抄增订商书并在序言中强调理财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商业作用的重新认识和重视。这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提升的历史背景相契合,表明商业的作用确实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7.(2024秋•南海区月考)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苏州太仓州“闽商大至,州赖以饶”。清初福建棉商一度不至,苏州棉区农民生活无着;康熙五年闽中棉商又挟重资到太仓,“举州叹为祥瑞”。这反映,当时()A.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B.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存在细致的社会分工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据题干“在苏州太仓州‘闽商大至,州赖以饶’”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州地区的广大棉农依赖福建商人对棉花的收购,如果福建的商人不来收购则会影响到生计,可知明清时期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推动了苏州地区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进行生产的场景,无法得出“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排除A项;材料信息中未涉及棉纺织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材料主旨也并非强调出现细致的社会分工,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明清时期白银作为货币的流通情况,只是说明福建商人对苏州棉花收购的重要影响,无法得出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2024秋•佛山月考)《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这些作品()A.真实再现明清时期白银的货币化 B.反映了明清时期市民文化的繁荣 C.可以佐证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D.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奢靡风气的盛行【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小说,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小说的相关知识。【解答】从材料中“小说”“白银”“买卖、购房、日常消费”等信息可知是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C项正确;小说是文学创作,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不符合“真实再现”一词,排除A项;小说虽然是市民文化中的一种表现,但材料的重点是部分小说的内容,无法得出市民文化是否繁荣,排除B项;明清因商品经济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的奢靡风气,但材料只涉及白银的流通途径,无法得出社会风气是否奢靡,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明清小说,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9.(2024秋•佛山月考)1421﹣1423年,郑和护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结交沿途的小国政要,郑和在宝船上设宴招待他们,并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当地原住民赠送给郑和大量的香料、药材、象牙、染料等珍品奇兽。这反映出()A.明朝国力强盛威慑诸国 B.明朝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交流 D.郑和致力于开拓殖民地【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郑和护送使臣回国过程中的物品交换等交流活动,没有体现明朝国力强盛威慑诸国的内容。材料展现的是相对平等的交往,而非威慑,所以A选项错误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官方行为,目的不是进行海外贸易,材料中也没有提及海外贸易繁荣的情况。这些物品交换更多是外交上的馈赠,不是商业贸易行为,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郑和护送使臣回国,设宴招待并赐以物品,同时原住民也赠送珍品奇兽,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与沿途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所以C选项正确;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的和平外交活动,没有开拓殖民地的意图,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学生需掌握古代对外贸易的概况、特点。20.(2024秋•富锦市期中)在明朝后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白银逐渐货币化,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即中国商品和世界白银的交换关系,根据所学可知,以下不是促成这一交换关系的因素有()A.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兴盛 B.西葡两国掠夺了大量白银 C.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对白银的市场需求大 D.中国内地和沿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解答】依据材料可知,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兴盛起来,西葡两国用掠夺的大量白银换取中国商品,由此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即中国商品和世界白银的交换关系,这也说明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对白银的市场需求大,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内地和沿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材料中的交换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1.(2024•江西模拟)明代中前期已经确立了程朱理学的至尊地位,天下臣民百姓崇尚“君子”“圣人”。可是,明朝后期有些学者对此却不以为然。其原因主要是()A.内阁制的逐渐衰微 B.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的冲击 C.反封建文学的盛行 D.批判君主专制思想成为主流【分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阳明心学主张平民也可以成为圣人,冲击了程朱理学的主张,使有些学者淡化了“君子”“圣人”之说,B项正确;内阁制衰微是在清朝,此外,内阁制与程朱理学并无必然关联,排除A项;反封建专制的文学,在当时也未能形成潮流,排除C项;明朝晚期,虽然一度出现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但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反对君主专制的学说影响十分有限且并非主流,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陆王心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2024秋•昌邑市期中)清初思想家唐甄认为,“古之贤君,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唐甄思想的落脚点在于()A.以民为本 B.重农抑商 C.选贤任能 D.反对专制【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唐甄认为贤君通过举贤来图治,论功来举贤,养民来论功,足食来养民,而众多官职和事务最终归结于养民。这表明他的思想是围绕着养民展开的,强调民的重要性,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农业和商业的关系,没有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排除B项;选贤任能只是唐甄思想中的一个环节,是为了图治,而图治的目的是养民,所以选贤任能不是落脚点,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唐甄对于民众的重视,没有体现出唐甄反对专制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23.(2024•安徽模拟)黄宗羲认为:“《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田出于王以授民,故谓之‘王土’。后世之田为民所买,是民土而非王土也。民待养于上,故谓之‘王臣’,民不为上所养,则不得系之以王。”黄宗羲的论述()A.否定君主统治的正当性 B.认清封建制度的危害性 C.论证民本思想的合理性 D.阐释政治转型的必要性【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以“后世之田为民所买”为由,主张“民土非王土”“则不得系之以王”,由此否定君主统治的正当性,A项正确;受制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黄宗羲无法认清封建制度的危害性,排除B项;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转型,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2024春•诸暨市校级期末)《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他们的国家推到东方一角的地理概念。”为此,利玛窦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这一现象说明了()A.文化传播受传统思想的制约 B.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受阻 C.欧洲人用西学带动宗教传播 D.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分析】本题考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利玛窦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中国在世界的中央,对于正确的地理概念,中国在世界的东方,非常不满意,故而在制作《坤舆万国全图》时进行适当的改变,说明文化传播受传统思想的制约,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地理知识存在认知偏差,而非近代科学的传播,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地图的制定而非宗教的传播,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中国传统思想阻碍了正确文化的传播,而非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25.(2024秋•温州期中)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其研究的主题是()▲《明史•食货志》:“苏松嘉湖之地,民多织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清代“四大名镇”: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A.盛世局面下的危机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近代化因素初显现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商业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盛世局面下的危机:这一选项更多指向国家层面的政治或经济危机,并不直接对应题干中的史料内容。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虽然史料反映了商业的发展,但并未直接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近代化因素初显现:这一选项与史料中反映的资本主义萌芽、对外交流、新思想的提出以及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高度契合,体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初步迹象。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题干中的史料并未直接涉及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2小题)26.(2024秋•潍坊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明清时期的江南材料一:明清时期的江南“无论贫富妇女,无不纺织。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而棉布交易中的山陕、徽州商人在江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时已形成了较大的铁器制造市镇,较著名的有炉头镇、后林、下沙等市镇。西班牙开辟太平洋航线后,江南地区与西属美洲的丝银贸易得以开展,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可用于流通的白银。——摘编自陆希刚《明清江南城镇》材料二:明清时期,安徽歙县、休宁等地“数十年前,虽富贵家妇人,衣裘者绝少,今则比比皆是,而珠翠之饰亦颇奢矣”。固定的营业性戏园开始在江南地区出现,戏曲词句内容“妇孺亦能解”,但因无补于忠孝节义的封建教化,屡屡受到封建官府的禁限。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浙江士子朱国桢曾指出:“农商为国根本,民之命脉也。”明人家训也提到“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摘编自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1)根据材料一,提取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信息。(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对传统社会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一“无论贫富妇女,无不纺织。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信息可得出“手工业发展出现新的经营模式”;据材料一“而棉布交易中的山陕、徽州商人在江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得出出现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据材料一“此时已形成了较大的铁器制造市镇,较著名的有炉头镇、后林、下沙等市镇”可得出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据材料一“西班牙开辟太平洋航线后,江南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