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22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不溶于水B.呈黄褐色C.可溶于盐酸D.密度比铁小2、如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

①有颜色变化②有状态变化③发光④放热⑤有其他物质生成⑥生成沉淀⑦有气体放出.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⑤D.⑤4、成年人每分钟需8L氧气,则10min内大约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为()A.100LB.500LC.400LD.320L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因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所以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宏观物体不同,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B.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C.最外层只有达到rm{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rm{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多于或等于rm{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rm{8}个6、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rm{(}rm{)}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7、下列物品的用途,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rm{(}rm{)}A.铜导线B.保险丝C.铁锅D.铝合金门窗8、用分类的方法学习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物质的本质和特点rm{.}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rm{(}rm{)}A.黄泥水液氧B.空气矿泉水C.氧气白酒D.蒸馏水氢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步骤为:(1)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2)____;(3)导气管口有____;(4)移开手后,导气管内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10、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该净水器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此净水器能否将硬水变为软水,请说明原因______.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rm{(}填化学式rm{)}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______.12、rm{X}rm{Y}rm{Z}是三种金属,根据rm{(1)Z+YSO_{4}=ZSO_{4}+Y}rm{(2)X+YSO_{4}=XSO_{4}+Y}rm{(3)Z+H_{2}SO_{4}=ZSO_{4}+H_{2}隆眉(4)X+H_{2}SO_{4}=}不发生反应,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13、图rm{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rm{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rm{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rm{X}rm{Y}rm{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rm{X}rm{Y}代表三种不同元素。rm{Z}由图rm{(1)}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铯属于______元素rm{a}填“金属”或“非金属”rm{(}rm{)}图rm{(2)}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rm{b}有关图rm{(3)}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rm{C}填序号rm{(}A.原子序数:rm{)}rm{Z>Y}核外电子数:rm{B.}rm{X=Y}和rm{C.Y}同处于第二周期rm{Z}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rm{(4)}填字母rm{(}.A.质子数不同rm{)}最外层电子数不同rm{B.}中子数不同rm{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rm{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rm{(5)}如图rm{(6)}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当rm{d}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rm{x-y=8}14、已知氮的氧化物有rm{NO}rm{NO_{2}}rm{N_{2}O_{3}}rm{N_{2}O}rm{N_{2}O_{5}}.

rm{(1)}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______;

rm{(2)}按照含氮量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______.15、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使用有毒原料力争从源头上断绝污染.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探究题(共9题,共18分)16、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们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下列各项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填字母),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填字母);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无味的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琬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见烛心周围有白色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k.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m.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观察到的现象还有(写两点)______,______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查阅资料可知: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与氧气反应时得到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在燃着的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

【猜想】:

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实验验证】

实验一: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实验二: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填序号)提供了证据.17、下列是有关水的实验:

rm{(1)}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rm{.}通电一段时间后,管rm{垄脵}上方的气球体积______rm{(}填“rm{>}”“rm{<}”或“rm{=}”rm{)}管rm{垄脷}上方的气球体积.

rm{(2)}图Ⅱ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图Ⅳ为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Ⅱ与图Ⅳ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______.

rm{(3)}如图Ⅲ所示的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小华为了加速浑浊的江水中不溶物的沉降,他在烧杯中加入了______,然后经过一次过滤,得到的水rm{垄脷}仍然有明显的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______,______rm{.}小明分析原因后;将小华得到的仍然浑浊的水再进行过滤,处理后的水样澄清透明.

rm{(4)}怎样证明蒸馏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操作现象结论将图Ⅳrm{垄脷}中的水取适量到另一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______蒸馏后的水是软水18、能否用燃着的木条熄灭检验二氧化碳的纯度呢?小柯用不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测得如下数据.

。编号ⅠⅡⅢⅣⅤrm{CO_{2}}体积rm{(%)}rm{80}rm{60}rm{40}rm{20}rm{10}空气体积rm{(%)}rm{20}rm{40}rm{60}rm{80}rm{90}木条燃烧情况熄灭熄灭熄灭时燃时熄安静燃烧rm{(1)}实验证明,只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高于______,燃着的木条就会熄灭rm{.}可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的纯度是______rm{(}填“可靠”或“不可靠”rm{)}的,由此可知,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木条验纯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保证得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

rm{(2)}如图是小柯设计的另一种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用图中气体收集装置rm{CO_{2}}气体时,气体应该从______rm{(}填“rm{a}”或“rm{b}”rm{)}导管通入.19、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rm{(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rm{(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开始实验。当燃着的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现象是____,水能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为____实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rm{(}任写一种原因rm{)}____rm{_}20、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氧气的性质、制取及实验装置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rm{(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rm{(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rm{(3)}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装置制取气体21、如图为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备氧气及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收集氧气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rm{(}写一种即可rm{)}

rm{(2)}实验时;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将锥形瓶中生成的氧气通入烧杯并与杯底白磷接触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2、勇往直前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rm{.}他们用塑料矿泉水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

【探究实验】

rm{(1)}请你预测实验rm{3}的实验现象。

实验rm{1}塑料瓶变瘪实验rm{2}小花变红实验rm{3}红色小花变______色。

【分析讨论】

rm{(2)}小冰同学观察到实验rm{1}中塑料瓶变扁的现象rm{.}分析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rm{.}从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rm{.}请你评价他的结论______.

rm{(3)}小城同学认为即使做了实验rm{2.}还是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rm{.}她的理由是:没有验证______和______是否能使石蕊变红.

【实验结论】

rm{(4)}同学们补充实验后,通过现象对比分析得出结论rm{.}使石蕊变红的原因是______rm{.}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

rm{(5)}实验rm{3}中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拓展廷伸】

rm{(6)}要证明没行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生了,可以借助类似石蕊这样的物质rm{.}来证明有______产生rm{.}从而证明反应发生了.23、选用实际容积为rm{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rm{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相连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rm{.}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rm{.}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rm{(2)}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rm{.}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rm{(3)}如何检查气密性:实验前,______rm{(}填“打开”或“关闭”rm{)}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rm{20mL}刻度处推至rm{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______rm{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4、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Ⅰ,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I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若用图I装置实验结果与正常值产生偏差;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任写2条)。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5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慢慢左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1题,共10分)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rm{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rm{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rm{t_{1}}rm{t_{2}}rm{t_{3}}rm{t_{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物的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rm{(}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rm{)}计算:。加热时间rm{t_{1}}rm{t_{2}}rm{t_{3}}rm{t_{4}}剩余固体质量rm{/g}rm{4.24}rm{4.16}rm{4.08}rm{4.08}rm{(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rm{g}rm{(2)}原样品中氯酸钾的的质量分数。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1题,共5分)26、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rm{x=}______.

rm{(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rm{(3)}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rm{(}填“得到”或“失去”rm{)}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符号为______;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

rm{(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A;不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铁锈呈黄褐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铁锈可溶于盐酸是因为氧化铁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D;密度比铁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2、D【分析】【解答】解:A、氧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铁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因压强变小水能进入试管,并且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故A正确;

B;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正确;

C、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说明还有其他气体存在,说明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故C正确;

D;在常温下碳不与氧气等气体反应;所以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

B;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C;从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和铁与氧气的反应分析;

D;碳不与氧气反应;现象不同.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3、D【分析】【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一定有状态和颜色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不一定有沉淀生成,不一定有状态变化.但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新物质的形成过程,所以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4、C【分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占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8L氧气,大约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是8L÷=40L;10分钟吸入的空气体积为400L.

故选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5、A【分析】解:rm{A}核外电子运动速度快;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正确;

B;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故选项错误;

C、第一层为最外层时,rm{2}个电子就稳定了;故错误;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rm{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rm{4}个,但非全部,如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rm{1}个,稀有气体元素氦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rm{2}个;故错误;

故选A.

根据原子的定义和结构解答:核外电子绕核运动,能量低的离核近,当第一层为最外层时,rm{2}个电子就稳定;并根据不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分析.

明确核外电子的排布和不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才能正确解答.【解析】rm{A}6、C【分析】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需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故选C.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

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竖起.

基本实验操作是中考中必考知识点,把握细节,规范操作.【解析】rm{C}7、C【分析】解:铜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保险丝利用熔点低,铁质炒菜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铝合金门窗是利用了质轻、耐腐蚀等性质;,故选:rm{C}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所以可以根据铁的用途,分析利用了铁的什么性质;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合金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多加记忆即可解答.【解析】rm{C}8、A【分析】解:rm{A}黄泥水属于混合物;液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B;空气、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白酒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氢气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rm{.}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rm{.}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rm{.}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rm{.}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rm{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

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步骤为:(1)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2)用手紧握试管外壁;(3)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4)移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用手紧握试管外壁;气泡冒出;形成一段水柱.

【解析】【答案】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常用到的方法是空气热胀冷缩法,据此进行填空.

10、略

【分析】解: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能除去其中的某些不溶性杂质,作用是过滤,该净水器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仍然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此净水器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原因是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

故答案为:吸附色素和异味;过滤;不能;混合物;不能,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作用是过滤其中的某些不溶性杂质,通过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不能减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

了解水的净化、物质的组成、净化水的方法即可顺利解答.【解析】吸附色素和异味;过滤;不能;混合物;不能,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11、略

【分析】解: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rm{O}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是由显rm{+1}价的氢元素和显rm{-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rm{H_{2}O}

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为水银rm{(}即汞rm{)}

故填:rm{O}rm{H_{2}O}rm{Hg}

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为水银rm{(}即汞rm{)}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O}rm{H_{2}O}rm{Hg}12、Z>X>Y【分析】解:rm{(1)Z+YSO_{4}=ZSO_{4}+Y}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rm{Z}的金属活动性比rm{Y}强,即rm{Z>Y}.

rm{(2)X+YSO_{4}=XSO_{4}+Y}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rm{X}的金属活动性比rm{Y}强,即rm{X>Y}.

rm{(3)Z+H_{2}SO_{4}=ZSO_{4}+H_{2}隆眉}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说明rm{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rm{Z>H}.

rm{(4)X+H_{2}SO_{4}}不发生反应,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说明rm{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rm{H>X}.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rm{Z>X>Y}.

故答案为:rm{Z>X>Y}.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Z>X>Y}13、(1)132.9金属(2)3Al3+(3)A(4)A(5)Al2O3(6)S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信、元素的分类、离子符号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难度不大,掌握基本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解答】rm{(1)}由元素周期表方格信息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m{132.9}铯是金属元素,故答案为:rm{132.9}金属;rm{132.9}图rm{(2)}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方框中数字为rm{b}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三个电子,离子符号为rm{3}rm{Al^{3+}}个电子后,最外电子层也消失了,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失去最外层rm{3}个电子后,最外电子层也消失了,离子结构示意图为rm{3};rm{3}为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rm{Al^{3+}}rm{(3)C}为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rm{X>Y}rm{X}和rm{Y}最外层电子数相同,rm{Y}和rm{Z}位于第三周期,所以正确为rm{A}和rm{(3)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rm{X>Y}和rm{X}位于第三周期,所以正确为rm{Y}故答案为:rm{Y}rm{Z}不同元素之间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rm{A}核电荷数不同rm{A}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rm{(4)}不同元素之间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rm{(}核电荷数不同rm{)}所以A正确,rm{(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rm{(}含量最高在元素是rm{)}形成的化学式为rm{A}所以为rm{(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rm{Al}含量最高在元素是rm{O}形成的化学式为rm{Al_{2}O_{3,}}所以为rm{(5)}rm{Al}rm{O}故答案为:rm{Al_{2}O_{3,}}rm{Al}rm{2}rm{2}rm{O}rm{3}由图可知,如果是原子结构rm{3}但是rm{Al}可知是离子结构且只能是阴离子,rm{2}rm{2}所以粒子符号为:rm{O}故答案为:rm{3}rm{3}【解析】rm{(1)132.9}金属rm{(2)3}rm{Al^{3+}}rm{(3)A}rm{(4)A}rm{(5)Al_{2}O_{3}}rm{(6)S^{2-}}14、略

【分析】解:rm{(1)NO}中氧元素显rm{-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rm{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rm{x+(-2)=0}则rm{x=+2}.

rm{N_{2}O_{5}}中氧元素显rm{-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rm{y}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rm{2y+(-2)隆脕5=0}则rm{y=+5}.

rm{N_{2}O}中氧元素显rm{-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rm{z}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rm{2z+(-2)=0}则rm{z=+1}.

同理,rm{N_{2}O_{3}}rm{NO_{2}}氧元素显rm{-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rm{N_{2}O_{3}}rm{NO_{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rm{+3}rm{+4}.

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rm{N_{2}O_{5}}rm{NO_{2}}rm{N_{2}O_{3}}rm{NO}rm{N_{2}O}

rm{(2)}首先将氮的五种氧化物rm{N_{2}O}rm{NO}rm{N_{2}O_{3}}rm{NO_{2}}rm{N_{2}O_{5}}进行变形,得到rm{N_{2}O}rm{N_{2}O_{2}}rm{N_{2}O_{3}}rm{N_{2}O_{4}}rm{N_{2}O_{5}}变形后氮原子个数相等,氧原子个数依次增加,含氮量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rm{N_{2}O}rm{NO}rm{N_{2}O_{3}}rm{NO_{2}}rm{N_{2}O_{5}}.

故答案为:rm{N_{2}O_{5}}rm{NO_{2}}rm{N_{2}O_{3}}rm{NO}rm{N_{2}O}rm{N_{2}O}rm{NO}rm{N_{2}O_{3}}rm{NO_{2}}rm{N_{2}O_{5}}.

rm{(1)}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rm{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rm{(2)}首先采用归一法对各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变形;进而比较各物质中的氧原子个数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和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rm{N_{2}O_{5}NO_{2}N_{2}O_{3}NON_{2}O}rm{N_{2}ONON_{2}O_{3}NO_{2}N_{2}O_{5}}15、略

【分析】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所以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使用有毒原料力争从源头上断绝污染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对.

【解析】【答案】根据绿色化学的内涵考虑回答本题.

三、探究题(共9题,共18分)16、略

【分析】解:(1)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一般指蜡烛的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外观、颜色、状态、硬度等,bdeh符合题意;

需要蜡烛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还观察到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最明亮.

(2)根据烧杯内壁出现水雾,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判断出生成物,因此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3)实验一: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实验二: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②提供了证据.

答案:

(1)bdeh;acfgkm;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最明亮;

(2)水;二氧化碳;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3)水蒸气;②.

(1)酒精灯火焰分为三部分;包括焰心;内焰和外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根据提供的资料和实验现象可以判断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的一缕白烟的成分.

(2)根据烧杯内壁出现水雾;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判断出生成物,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是为证明是否是水蒸气;

吹灭蜡烛;立即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为假设③提供依据;并根据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知识较为综合,较全面考查了蜡烛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要根据题意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解析】bdeh;acfgkm;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最明亮;水;二氧化碳;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水蒸气;②17、略

【分析】解:rm{(1)}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管rm{垄脵}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管rm{垄脷}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二者的体积比:rm{2}rm{1}管rm{垄脵}上方的气球体积rm{>}管rm{垄脷}上方的气球.

rm{(2)}图Ⅱ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蒸馏得到的水为纯净物而图rm{1}装置单独处理后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所以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rm{(3)}由图Ⅲ所示的装置可知,图中明显错误是: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的内壁,由于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具有吸附性,小华为了加速浑浊的江水中不溶物的沉降,他在烧杯中加入了明矾,然后经过一次过滤,得到的水rm{垄脷}仍然有明显的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仪器不干净等rm{.}小明分析原因后;将小华得到的仍然浑浊的水再进行过滤,处理后的水样澄清透明.

rm{(4)}由于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

。操作现象结论将图Ⅳrm{垄脷}中的水取适量到另一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水中出现大量的泡沫蒸馏后的水是软水答案:rm{(1)>}

rm{(2)}吸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rm{(3)}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贴烧杯内壁;明矾,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仪器不干净.

rm{(4)}水中出现大量的泡沫.

rm{(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发生反应分析回答.

rm{(2)}根据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

rm{(3)}根据在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知识点;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降;

rm{(4)}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分析回答.

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的为氢气,氢气、氧气体积比为rm{2}rm{1}练掌握水电解时的现象及结论,水的净化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基础.【解析】rm{>}吸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的内壁;明矾;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水中出现大量的泡沫18、略

【分析】解:rm{(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rm{20%}时火焰时燃时熄,也就是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高于rm{20%}燃着的木条就会熄灭;因此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的纯度是不可靠的,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木条验不能保证得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故填:rm{20%}不可靠;不能;

rm{(2)}多功能瓶中盛有的是稀酸,也就是采用排液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短管进入,故填:rm{b}.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二氧化碳的性质结合多功能瓶的使用方法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实验探究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解析】rm{20%}不可靠;不能;rm{b}19、(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

(2)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气压减小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分析】【分析】rm{(1)}根据红磷燃烧的反应和现象进行分析;rm{(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现象和误差分析进行解答。【解答】rm{(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的现象,故填:红磷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rm{(2)}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气压减小,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rm{dfrac{1}{5}}所以可以看到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rm{dfrac{1}{5}}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rm{(}或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rm{(}故填: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rm{)}故填: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气压减小;红磷的量不足rm{)}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rm{dfrac{1}{5}}rm{(}【解析】rm{(1)}红磷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rm{(2)}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rm{dfrac{1}{5}}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气压减小红磷的量不足rm{(}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rm{)}20、(1)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3)①②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速率③发生装置B(或C),收集装置选E(或F)

(4)装满水b【分析】【分析】rm{(1)}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rm{(2)}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分析;rm{(3)}根据实验室中氧气的制取及rm{C}装置的特点、实验室中氢气制取分析;rm{(4)}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析。【解答】rm{(1)}根据氧气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rm{(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故在实验时,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使瓶底因受热不均而炸裂,应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答案为: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rm{(3)垄脵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用rm{A}制取氧气且试管口不放棉花,故应该是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rm{2KCl{O}_{3}underset{Mn{O}_{2}}{overset{?}{=}}2KCl+3{O}_{2}隆眉}rm{2KCl{O}_{3}

underset{Mn{O}_{2}}{overset{?}{=}}2KCl+3{O}_{2}隆眉}装置中使用的分液漏斗,而rm{垄脷C}装置使用的长颈漏斗,使用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速率;rm{B}锌和稀盐酸常温下生成氢气,故应该选择rm{垄脹}或者rm{B}做反应的发生装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以用rm{C}收集,氢气难溶于水则可以用rm{E}收集;故答案为:发生装置rm{F}或rm{B(}收集装置选Erm{C)}或rm{(}rm{F)}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氧气密度比水小,故用图示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先装满水,然后氧气由短管进入,随着氧气增多将水由长管排出;故答案为:装满水;rm{(4)}rm{b}【解析】rm{(1)}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rm{(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rm{(3)垄脵2KCl{O}_{3}underset{Mn{O}_{2}}{overset{?}{=}}2KCl+3{O}_{2}隆眉}rm{(3)垄脵2KCl{O}_{3}

underset{Mn{O}_{2}}{overset{?}{=}}2KCl+3{O}_{2}隆眉}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来控制反应速率rm{垄脷}发生装置rm{垄脹}或rm{B(}收集装置选Erm{C)}或rm{(}rm{F)}装满水rm{(4)}rm{b}21、2H2O22H2O+O2↑;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在水中燃烧【分析】解:rm{(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rm{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空气接触;且温度相同,但白磷能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向水中的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时,白磷达到了燃烧的条件,在水中燃烧。

故答案为:rm{(1)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排水法rm{(2)}或向上排空气法rm{(1)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rm{(}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在水中燃烧。

rm{)}锥形瓶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rm{(2)}根据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向水中的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时,白磷达到了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m{(1)}【解析】rm{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排水法rm{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或向上排空气法rm{(}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在水中燃烧rm{)}22、略

【分析】解:rm{(1)}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小花上没有酸性物质,红色小花变紫色;

rm{(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

rm{(3)}小城同学认为即使做了实验rm{2.}还是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rm{.}她的理由是:没有验证二氧化碳和水是否能使石蕊变红;

rm{(4)}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rm{(5)}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rm{H_{2}CO_{3}dfrac{overset{;;triangle;;}{}}{;}CO_{2}隆眉+H_{2}O}

rm{H_{2}CO_{3}dfrac{

overset{;;triangle;;}{}}{;}CO_{2}隆眉+H_{2}O}要证明没行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生了,可以借助类似石蕊这样的物质,来证明有新物质产生rm{(6)}从而证明反应发生了.

故答案为:rm{.}紫;

rm{(1)}不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中气体减少;

rm{(2)}rm{(3)CO_{2}}

rm{H_{2}O}rm{(4)CO_{2}+H_{2}O=H_{2}CO_{3}}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rm{(5)H_{2}CO_{3}dfrac{overset{;;triangle;;}{}}{;}CO_{2}隆眉+H_{2}O}

rm{H_{2}CO_{3}}新物质.

rm{(5)H_{2}CO_{3}dfrac{

overset{;;triangle;;}{}}{;}CO_{2}隆眉+H_{2}O}根据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rm{(6)}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进行分析;

rm{(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rm{(2)}根据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rm{(3)}根据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rm{(4)}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rm{(5)}【解析】紫;不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中气体减少;rm{CO_{2}}rm{H_{2}O}rm{CO_{2}+H_{2}O=H_{2}CO_{3}}rm{H_{2}CO_{3}}能使石蕊溶液变红;rm{H_{2}CO_{3}dfrac{overset{;;triangle;;}{}}{;}CO_{2}隆眉+H_{2}O}新物质rm{H_{2}CO_{3}dfrac{

overset{;;triangle;;}{}}{;}CO_{2}隆眉+H_{2}O}23、略

【分析】解:rm{(1)}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内的氧气为rm{40mL隆脕dfrac{1}{5}=8mL}所以活塞应停在rm{20mL-8mL=12mL}的刻度处;

rm{(2)}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rm{40mL}和注射器内rm{20mL}的氧气为rm{(40mL+20mL)隆脕dfrac{1}{5}=12mL}所以活塞应停在rm{(40mL+20mL)隆脕dfrac

{1}{5}=12mL}的刻度处;

rm{20mL-12mL=8mL}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rm{(3)}刻度处推至rm{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rm{15mL}刻度处;则说明整个装置都不漏气;

故答案为:

rm{20mL}针筒活塞向前移动到rm{(1)}

rm{12}针筒活塞向前移动到rm{(2)}

rm{8}打开;rm{(3)}.

本题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在本实验中用的是过量的白磷,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固体,不需要占很大的空间rm{20}本实验中用的是rm{.}的试管与实际容积为rm{4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并且活塞在rm{60mL}处,有助于反应结束后计算体积rm{20mL}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rm{.}装置的气密性好;rm{垄脵}白磷足量;rm{垄脷}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rm{垄脹}还要注意防止试管受热不均或气体体积受热膨胀过大;从而造成试管炸裂.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的分析,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rm{.}【解析】针筒活塞向前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