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36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C.氧气的工业制法,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是物理变化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rm{(}rm{)}A.水B.氯化钠C.汞D.rm{C_{60}}3、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rm{.}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C.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映性质D.干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rm{(}rm{)}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氧气的沸点比氮气低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5、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基本类型”描述正确的是rm{(}rm{)}A.磷--发出烟雾--分解反应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C.铁--火星四射--化合反应D.镁--发出耀眼的白光--置换反应6、炭雕rm{(}如图,主要成分是木炭rm{)}是一种工艺品,又是一种实用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关子它的说法错误的是rm{(}rm{)}A.炭雕摆设应远离火种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C.炭雕艺术品是轻质透明的固体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rm{.}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反应7、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rm{(}rm{)}A.化学与人体健康。

rm{垄脵}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rm{垄脷}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rm{垄脹}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症。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rm{垄脵}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rm{垄脷}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rm{垄脹}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rm{垄脵}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rm{垄脷}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rm{垄脹}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D.日常生活经验。

rm{垄脵}洗涤剂去油污rm{-}是溶解作用。

rm{垄脷}区别硬水与软水rm{-}加入肥皂水振荡。

rm{垄脹}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rm{-}灼烧后闻气味8、rm{2008}年rm{6}月rm{1}日,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r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应禁止使用塑料制品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将Mg;Al、Zn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成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其可能的原因是()

A.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

B.放入的Mg;Al、Zn的质量比为12:9:32.5;盐酸足量。

C.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合上开关后,发现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1变大。

B.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C.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大。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硫酸发生电离的缘故。

11、25mLH2和O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为10mL,则原混合气体中H2可能是()

A.20mL

B.15mL

C.10mL

D.5mL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浓盐酸敞口久置质量减小,浓硫酸敞口久置质量增大,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1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rm{(}rm{)}。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rm{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带火星的木条rm{B}氯化镁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rm{C}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rm{D}稀盐酸和稀硫酸rm{BaCl_{2}}溶液A.rm{A}B.rm{B}C.rm{C}D.rm{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rm{NaNO_{2}(}亚硝酸钠rm{)}rm{NaCl}和物质rm{M(}不含结晶水rm{)}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1}所示;请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rm{(1)t_{2}隆忙}时,rm{NaNO_{2}}rm{NaCl}和rm{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rm{(2)}如图rm{2}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rm{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rm{(}不考虑水分蒸发rm{).}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rm{NaNO_{2}}rm{NaCl}和rm{M}中的____________.

rm{(3)}分别将rm{NaNO_{2}}rm{NaCl}和rm{M}的饱和溶液从rm{t_{2}隆忙}降温到rm{t_{1}隆忙}时,所得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____.15、水是生命之源;常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rm{(1)}根据所学知识;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化学实验是______实验,该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rm{(2)}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图所示:

rm{垄脵}过滤池的作用是______;投药的目的是______.

rm{垄脷}用户用到的水______rm{(}填“是”或“不是”rm{)}纯净水rm{.}原因是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16、rm{(}附加题rm{))}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rm{(1)A}是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rm{(2)50隆忙}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rm{(}大于、小于或等于rm{)}氯化钠的溶解度.

rm{(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

rm{(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______.

rm{(5)}如图所示,烧杯rm{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rm{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rm{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rm{(}填序号rm{)}.

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rm{B.}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17、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rm{(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rm{(2)}根据下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依次为______.

rm{(3)}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rm{FeSO_{4}}rm{CuSO_{4}}小刚同学欲从上述废液中回收rm{Cu}并得到副产品rm{FeSO_{4}}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rm{垄脵}操作rm{I}的名称是______.

rm{垄脷}固体rm{A}是______.

rm{垄脹}废液与rm{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4)}将一定量的锌加入到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rm{.}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18、rm{HCl}rm{Cl_{2}}rm{HClO}中的氯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

A.核外电子数rm{B.}化学性质rm{C.}核电荷数rm{D}.______.19、下列事实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______

A.柳絮纷飞rm{B.}气体容易被压缩rm{C.}铜能导电rm{D}.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0、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图中标记仪器的名称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rm{垄脹}______.

rm{(2)}如图进行的是______操作.

rm{(3)}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滤纸边缘要______rm{(}填“高于”或“低于”rm{)}液面;这主要是为了______.

rm{(4)}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则可除去______杂质.

rm{(5)}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用______和______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21、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rm{(1)}仪器rm{a}的名称为______,rm{b}的名称为______rm{.}在二氧化碳、氢气两种气体中,能用rm{C}装置收集的是______,能用rm{D}装置收集的是______;

rm{(2)}实验室用rm{B}装置制备氧气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rm{(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rm{.}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rm{垄脵}操作rm{m}的名称是______rm{.}操作rm{m}和操作rm{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探作rm{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

rm{垄脷}在分离并回收到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rm{(}填标号rm{)}.

A.握高实验效率rm{B.}保证剩余固体全部溶解rm{C.}节约能源。

rm{垄脹}若测得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大,原因可能是______rm{(}答一点rm{)}.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1题,共5分)22、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rm{.}她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rm{5mL}rm{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______实验三____________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rm{(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rm{(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rm{(3)}小英补充设计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试验后过滤出二氧化锰烘干后重新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固体再次加入过氧化氢,观察到过氧化氢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带火星木条复燃rm{.}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解:rm{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氧气的工业制法;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是物理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解析】rm{B}2、C【分析】解:rm{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rm{C_{60}}是由rm{C_{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rm{C}.

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C}3、C【分析】解:rm{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故A正确;

B;化学变化就是指化学反应;都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故B正确;

C;物质的性质决定变化;物质的用途反映性质,故C错误;

D;干电池工作原理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D正确.

故选:rm{C}.【解析】rm{C}4、A【分析】试题分析:rm{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鱼虾照样能在水中生活;

C;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进行分析;

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有些物质的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

解:rm{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A选项正确;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有氧气rm{.}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B选项错误;

C;利用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先分离出氮气的方法制氧气,故C选项错误;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rm{.}不是化合反应;故D选项错误.

故选A【解析】rm{A}5、C【分析】解:rm{A}磷燃烧不能生成雾;也不是分解反应;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不是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也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解析】rm{C}6、C【分析】解:rm{A}木炭在常温下尽管很稳定;但是木炭可以燃烧,所以必须远离火源,正确.

B;木炭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室内有毒的气体,起到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的作用,正确.

C;木炭是疏松多孔结构;所以质轻,但木炭是黑色的不透明的,故不正确.

D;木炭具有还原性;能还原很多金属氧化物,所以其下脚料研成粉末,可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正确.

故选:rm{C}.

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所以可根据单质碳的有关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以木炭在生活中用途及保存对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考查,对提高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rm{C}7、C【分析】本题可以选用排除法是解答;即只要选项中有一项说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据此结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低碳经济”的措施、日常生活经验。

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rm{C}8、D【分析】试题分析:rm{A}根据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判断.

B;根据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判断.

C;根据材料分类知识判断.

D;根据塑料的用途判断.

A;白色污染是指废旧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执行“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所以正确.

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所以正确.

C;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正确.

D;塑料作为合成材料;它的使用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

故选D.【解析】rm{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BC【分析】

A;放入三种金属的质量相同;盐酸足量,则铝产生的氢气质量最多,其次是镁,最少的是锌,产生氢气质量不同,故A错误;

B;盐酸足量;设12g镁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则有。

Mg+2HCl═MgCl2+H2↑

242

12gx

=

x=1g

设9g铝产生氢气的质量为y

2Al+6HCl═2AlCl3+3H2↑

546

9gy

=

y=1g

设32.5g锌产生氢气的质量为z

Zn+2HCl═ZnCl2+H2↑

652

32.5gz

=

z=1g

故B正确;

C;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则盐酸全部参加反应,相同质量的盐酸所含氢的质量相同,故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故C正确;

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则盐酸全部参加反应,盐酸的质量不同,产生的氢气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金属的质量,二是酸的质量.

10、AD【分析】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相当于缩短甲电阻长度,电阻变小,乙不变,电路电流就变大,所以U1就变小;故错误.

B、加入Ba(OH)2时它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直到加的量正好和硫酸完全反应,甲溶液其实就是水和沉淀,中学视水不导电,电路断路,灯泡会变暗直到不亮;继续加氢氧化钡甲就变成氢氧化钡溶液,又有离子,溶液导电性又逐渐增加,电流逐渐变大,灯泡会变亮,多以灯泡是先变暗后变亮,故正确;

C、加入少量Ba(OH)2,能与部分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乙电阻变大,回路其他电阻不变,乙电阻分压加大,所以U2加大;故正确;

D;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溶液导电,并不是使硫酸电离才导电的,故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结合溶液导电以及物质之间的反应分析解答即可;

11、AC【分析】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x;则有:

2H2+O22H2O

21(体积比)

2xx

2x+x=25mL-10mL=15mL;

x=5mL

如氧气过量;则剩余10mL无色气体为氧气,此时氢气的体积是10mL,如果氢气过量则此时氢气的体积是10mL+10mL=20mL;

故选AC.

【解析】【答案】依据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并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对混合气体的体积进行讨论;分析时要讨论剩余气体是氧气或氢气两种可能进行;

12、BD【分析】解:rm{A}白雾是液体的小液滴;白烟是固体的小颗粒,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增多,所以二者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故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rm{.}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来保持,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后,溶液不变色,故D正确.

故选:rm{BD}.

A;根据白烟和白雾的区别进行分析;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以及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

C;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较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现象与结论的区别.【解析】rm{BD}13、CA【分析】解:rm{A}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空气,现象同,不可以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取样品;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盐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rm{AC}.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解析】rm{CA}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NaNO2>NaCl>M;M;NaNO2、NaCl【分析】解:rm{(1)}由图可知:rm{t_{2}隆忙}时,rm{NaNO_{2}}rm{NaCl}和rm{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m{NaNO_{2}>NaCl>M}

rm{(2)}镁条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溶质析出,而rm{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他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该物质是rm{M}

rm{(3)NaNO_{2}}rm{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m{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分别将rm{NaNO_{2}}rm{NaCl}和rm{M}的饱和溶液从rm{t_{2}隆忙}降温到rm{t_{1}隆忙}时,rm{M}变为不饱和溶液;两种物质依然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rm{(1)NaNO_{2}>NaCl>M}rm{(2)M}rm{(3)NaNO_{2}}rm{NaCl}.【解析】rm{NaNO_{2}>NaCl>M;M;NaNO_{2}}rm{NaCl}15、电解水;水氢气+氧气;除去不可溶性的杂质;杀菌毒;不是;溶有可溶性的杂质;取少量的水蒸干,有固体物质析出【分析】解:rm{(1)}根据所学知识,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化学实验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水rm{overset{{脥篓碌莽}}{}}氢气rm{+}氧气;

rm{(2)垄脵}由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可知;过滤池的作用是除去不可溶性的杂质,投药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rm{垄脷}用户用到的水不是纯净水rm{.}原因是水溶有可溶性的杂质;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的水蒸干,有固体物质析出.

故答为:rm{(1)}电解水实验,水rm{overset{{脥篓碌莽}}{}}氢气rm{+}氧气;

rm{(2)垄脵}除去不可溶性的杂质;杀菌消毒;

rm{垄脷}不是;水溶有可溶性的杂质,取少量的水蒸干,有固体物质析出.

rm{(1)}根据点哦及水实验的结论分析;

rm{(2)垄脵}根据过滤的原理;投药的目的目的分析;

rm{垄脷}根据自来水的组成来分析回答.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结论、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即可分析回答.【解析】电解水;水rm{overset{{脥篓碌莽}}{}}氢气rm{+}氧气;除去不可溶性的杂质;杀菌毒;不是;溶有可溶性的杂质;取少量的水蒸干,有固体物质析出16、KNO3;等于;降温结晶;降低温度;A【分析】解:rm{(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rm{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rm{A}是rm{KNO_{3}}的溶解度曲线;rm{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rm{B}是食盐的溶解度曲线;rm{C}的溶解度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rm{C}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rm{(2)}由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rm{50隆忙}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rm{(3)}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rm{(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m{.}所以,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降低温度rm{(}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rm{)}

rm{(5)}由于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向烧杯rm{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rm{A}中变浑浊;说明了生石灰与水反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故答为:rm{(1)KNO_{3}}rm{(2)}等于;rm{(3)}降温结晶;rm{(4)}降低温度rm{(}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rm{)(5)A}.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rm{垄脵}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rm{垄脷}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rm{垄脹}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等;可以确定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rm{.}解题时,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解析】rm{KNO_{3}}等于;降温结晶;降低温度;rm{A}17、铝;易导电,有延展性,易导热;过滤;Fe、Cu;Fe+CuSO4═Cu+FeSO4;铁、铜;硫酸镁、硫酸锌【分析】解:rm{(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故填:铝;

rm{(2)}金属可以制作导线;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属可以拉成丝,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金属可以制作炊具,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故填:易导电;有延展性,易导热.

rm{(3)垄脵}操作rm{1}是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因此是过滤;rm{垄脷}从实验方案看出,要从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水中得到铜和硫酸亚铁,第一步要先加过量的铁,把铜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后所得的固体里含有铁和铜;rm{垄脹}从实验方案看出,要从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水中得到铜和硫酸亚铁,第一步要先加过量的铁,把铜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Fe+CuSO_{4}篓TCu+FeSO_{4}}故填:rm{垄脵}过滤;rm{垄脷Fe}rm{Cu}rm{垄脹Fe+CuSO_{4}篓TCu+FeSO_{4}}

rm{(4)}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rm{>}锌rm{>}铁rm{>}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则会有铜被置换出来,镁不能置换出来;因为过滤后往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rm{.}滤渣中一定有铁,无法确定锌是否有剩余,故滤出的固体必有铜和铁;因为锌会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锌,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硫酸镁不参与反应,故一定含有硫酸镁rm{.}故填:铁;铜;硫酸镁、硫酸锌.

rm{(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rm{(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方面的性质;rm{(3)}根据流程图分析:对于废液的处理,根据所含的成分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目的是分离出铜和硫酸亚铁晶体,就要加入过量的铁,把硫酸铜转化为铜和硫酸亚铁,再加入稀硫酸除去过量的铁,最后达到实验目的,从而书写方程式rm{.(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rm{>}锌rm{>}铁rm{>}铜;向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则会有铜、铁被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金属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铝;易导电,有延展性,易导热;过滤;rm{Fe}rm{Cu}rm{Fe+CuSO_{4}篓TCu+FeSO_{4}}铁、铜;硫酸镁、硫酸锌18、C;质子数【分析】解: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rm{(}即核内质子数rm{)}的一类原子的总称rm{.HCl}rm{Cl_{2}}rm{HClO}中都含有氯元素,所以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rm{(}即核内质子数rm{)}.

故答案为:rm{C}质子数.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rm{(}即核内质子数rm{)}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应用于解题,属于基础知识.【解析】rm{C}质子数19、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等【分析】解:rm{A}柳絮纷飞;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

B;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正确.

C;铜能导电;是因为铜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

D、rm{50mL}酒精和rm{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rm{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能用分子观点解释rm{(}合理即可rm{)}.

故答案为:rm{B}rm{50mL}酒精和rm{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rm{100mL}等.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B}rm{50mL}酒精和rm{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rm{100mL}等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0、烧杯;漏斗;铁架台;过滤;引流;高于;防止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使滤液浑浊;水中不溶性;纱布;筷子【分析】解:rm{(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rm{垄脵}烧杯;rm{垄脷}漏斗;rm{垄脹}铁架台;

rm{(2)}如图进行的是过滤操作;

rm{(3)}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滤纸边缘要高于液面;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使滤液浑浊;

rm{(4)}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则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rm{(5)}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用纱布和筷子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

故答案为:rm{(1)垄脵}烧杯;rm{垄脷}漏斗;rm{垄脹}铁架台;

rm{(2)}过滤;

rm{(3)}引流;高于;防止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使滤液浑浊;

rm{(4)}水中不溶性;

rm{(5)}纱布;筷子.

根据过滤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分析回答rm{.}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rm{.}熟悉常用仪器的用途.

本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过滤操作,要求同学们熟记过滤操作,以便灵活运用.【解析】烧杯;漏斗;铁架台;过滤;引流;高于;防止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使滤液浑浊;水中不溶性;纱布;筷子21、长颈漏斗;集气瓶;氢气;二氧化碳;2H2O22H2O+O2↑;催化作用;过滤;玻璃棒;引流;AC;没有蒸干【分析】解:rm{(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rm{a}是长颈漏斗,rm{b}是集气瓶;

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二氧化碳、氢气两种气体中,能用rm{C}装置收集的是氢气,能用rm{D}装置收集的是二氧化碳;

rm{(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

rm{2H_{2}O_{2}dfrac{

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rm{(3)}操作rm{垄脵}是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操作rm{m}是将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所以操作rm{n}的名称是过滤,操作rm{m}是蒸发,操作rm{n}和操作rm{m}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rm{n}中该仪器的作用是引流;

rm{m}步骤Ⅱ中加适量水的目的是提高实验效率,且后来需要加热蒸发水分,能节约能源,故选:rm{垄脷}

rm{AC}称得回收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没有蒸干水分.

故答案为:rm{垄脹}长颈漏斗;集气瓶;

氢气;二氧化碳;

rm{(2)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

rm{(1)}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rm{(2)2H_{2}O_{2}dfrac{

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过滤;玻璃棒,引流;

rm{(3)}

rm{垄脵}没有蒸干.

rm{垄脷AC}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