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5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为二战后成立的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会徽。该组织的表决原则是。

A.美苏一致B.全体一致C.大国一致D.少数服从多数2、1851年,英国常任文官人数为4万人,1901年达11.6万。而到1968年,文官人数已高达7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战后的增长更为迅速,在环境事务部等部门已占全部文官的52%—60%。这种变化表明英国A.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B.冗官的问题日益突出C.君主立宪存在严重弊端D.政府社会干预职能扩张3、“佾”通常是指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也是乐舞上尊卑关系的象征,不同的品位序列各不相同,如“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大约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渐趋成熟。这反映了A.乐舞技术的提高B.音乐艺术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4、西周“宗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宗法制A.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B.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C.强化了嫡长子的特权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5、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人危害城邦利益,就把他名字刻在陶片上,当写有某人名字的陶片达到一定数量时,这个人就要被城邦放逐国外,这就是“陶片放逐法”。从中可以看出实行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A.杜绝精英人物危害城邦利益B.保证公民有平等的政治决策权C.保证公民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力D.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与稳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8、(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9、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0、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2、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A.正确B.错误13、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14、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A.正确B.错误15、《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6、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A.正确B.错误17、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18、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共20分)19、在对大量史实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史论性著作;对我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有很大帮助,但阅读时需要明确结论背后的史实依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问题:

阐述。

官僚的选拔问题。

将社会精英定期吸纳到官僚体系中来;历朝历代都将选举视为关系王朝命运的头等大事;因为稳住了选举便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街问题。

宏观上有行政;监察和军事上的三权分立;微观上有相权的分割和每个部门的权限细分,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权限模糊和相互渗透。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归纳出两个材料中的观点,并列举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简要论证。(要求:观点简明,史实准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其对民主政治建设进行实践和探索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探索出不同的民主政治实践形式,实现不同性质和内容的民主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工农政权”到“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再到联合政府的提出,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摘编自侯彬、彭生智《试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21、简述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材料中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的表决原则是大国一致,对于程序事项决议的表决采取9个同意票即可通过。对于非程序事项或称实质性事项的决议表决,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同意票,又称大国一致原则,因此C项正确,ABD项排除。故选C。2、D【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英国文官即公务员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的干预程度在增强,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英国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排除A项;B、C材料未提及。3、C【分析】【详解】

据材料中的“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等信息可知当时等级森严,C项正确;材料与乐舞技术提高及音乐技术发展的说法无关,排除AB项;春秋时期宗法体系开始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4、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亲疏关系”“嫡庶关系”表明,宗法制使宗族内部的等级关系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两项材料不能说明,均排除。5、D【分析】【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对危害城邦利益的人有一定震慑作用,防止僭主政治势力东山再起,从而保证了民主政治的稳定和安全,所以选D;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点睛】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7、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8、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2、A【分析】【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故正确。13、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规定输庸代役,保障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故题干表述正确。15、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6、B【分析】【分析】

【详解】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实权,故最高统治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8、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四、论述题(共2题,共20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稳定住了选举便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等信息可知,古代官僚的选拔制度关系到统治秩序的稳定。结合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方式和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科举制选官的方式特点和影响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观点1:官僚选拔制度关系统治秩序的稳定。

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封闭的选拔方式导致门阀世族垄断官场,社会阶层固化,阶层分化严重,矛盾激化,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导致政权更迭频繁。隋唐时期创立并发展的科举制,通过公开;公平的考试选拔士人从政,这有利于有真正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快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打破了门阀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观点2:政治权力制衡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加强。

论证: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行政流程中的草拟;审核和执行分别赋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使三者相互制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使相权难以集中并形成对君权的威胁。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了同平章事的行政、军事和财政等权力,使相权更加分散,从而强化了君主专制。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20、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工农政权’到‘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再到联合政府的提出,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可以拟定论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后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制度与政权建设加以阐述,如建党初期,中共一大通过的政治纲领确定了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目标,中共二大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都体现了很强的民主精神。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尤其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抗日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边区设置参议院,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采用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来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设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进行总结: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探索,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