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必修1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重物,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0.1m(在弹性限度内),该重物对弹簧拉力的大小为()

A.20NB.10NC.30ND.40N2、如图所示,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为O,另一支架横梁与斜梁的连接点为(图中未画出),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连线中点的正上方。横梁水平,对O点的力为斜梁跟横梁的夹角为37°,对O点的力为已知空调外机的重力大小为210N,忽略支架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由O指向AB.方向由A指向OC.方向由O指向BD.方向由B指向O3、下列各种运动中,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A.一列火车从路旁的电线杆经过B.行驶汽车的轮胎越过一凹坑C.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D.花样滑冰运动员精彩的表演4、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B.教练员在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时可以把刘翔看做质点C.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在后退,他是以列车为参考系来观察的D.无论取什么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一定是一样的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一定变化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6、如图所示,5个力同时作用于一点,5个力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N;则这5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A.30NB.40NC.50ND.60N7、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固定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F1逐渐增大,F2逐渐减小B.F1逐渐减小,F2逐渐减小C.F1逐渐增大,F2逐渐增大D.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8、下列关于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到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B.力学的基本单位有:N(牛)、kg(千克)、s(秒)C.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D.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非常小时,v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前4s内的位移为9mB.在第2s末质点停了下来C.在第5s内的加速度与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第8s末时,质点的位置位于出发点前6m10、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关系如图所示;则()

A.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乙在2s末追上甲C.4s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11、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在4s末两车相遇,由图可知()

A.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B.乙车出发时乙车在甲车之前20m处C.乙车出发时甲车在乙车之前40m处D.相遇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40m1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B.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C.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13、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的圆柱体M、N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之间;现以木板与墙连接处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柱体N对木板的压力减小B.墙对柱体M的弹力减小C.柱体M对木板的压力减小D.柱体M、N之间的弹力增大14、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十四岁的中国小将全红婵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其竖直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以其向上离开跳台时作为计时起点,运动过程中视其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达到最高点B.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时间段加速度竖直向上D.时间段与时间段加速度方向相反15、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16、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小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B.从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10mC.从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D.从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把物体简化为一个具有________的点。

(2)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________决定的。当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研究问题影响较小;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________因素,忽略________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18、力的三要素:大小、______和______。19、现有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置(x)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x=6m时,A、B两辆汽车___________(填“相遇”或“没有相遇”),A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

20、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则根据图像可知内的加速度大小是___m/s2;01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m/s。

21、质量m=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6s内位移的大小为______m,已知物体和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2、对摩擦力的理解。

(1)静摩擦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_______静止,只是两物体接触面保持_______。

例如:在倾斜传送带上匀速传送的物体;虽然运动,但受静摩擦力。(如图)

(2)滑动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______运动,而是两物体发生______。

例如:把A物体抽出来;B物体受到了滑动摩擦力却没有运动。(如图)

23、已知物体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__;如果物体质量为m,当对物体施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时恰能匀速上滑,则这个推力大小是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4分)24、如图所示,某人在A点用大小为60N的力水平向左拉小车;请作出拉力的图示。

25、如图所示,某人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45°;大小为60N的力斜向左上方拉小车;请作出该力的图示。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20分)26、用图甲装置可以测量滑块的加速度。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装有两个光电传感器1、2,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1、2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要将气垫导轨右侧______(填“调低”或“调高”);

(2)用游标卡尺测遮光条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d=______mm;

(3)若图乙是正确操作所得图像,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用d、t1、t2、t表示)此测量值与真实加速度相比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在这个实验中,两个光电传感器的距离适当______(填“大”或“小”)一些,误差较小。27、在“探究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毫米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实验中通过改变弹簧下端所悬挂钩码的质量,改变弹簧弹力。

(1)实验中某次测量弹簧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时弹簧长度_________

(2)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后描点连线得到图像,由此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28分)28、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秒末关闭发动机,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再经6秒停止,汽车一共行驶了30米,求(1)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2)汽车在两段路程中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3)根据所求数据画出速度—时间图象?29、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81m的两地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1=32m/s,加速度a1=4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2=8m/s,加速度a2=2m/s2;与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30、如图所示,一根直杆与水平面成=37角,杆上套有一个小滑块,杆底端N处有一弹性挡板,板面与杆垂直,现将滑块拉到M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弹回.已知M、N两点间的距离d=0.5m,滑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m/s2,取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第一次下滑的时间t;

(2)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上滑的最大距离x.31、如题图甲,物体A的质量m1=0.5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B的质量为m2=1kg;某时刻A以v0=7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F,F随时间变化如图乙,共作用2s,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板B足够长(忽略物体A的大小)。求:

(1)F作用后;1s末A;B的速度大小;

(2)经过足够长时间后;A距B左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重物,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0.1m(在弹性限度内),由弹力公式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该重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为20N。

故选A。2、A【分析】【详解】

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于有两个支架承载空调,故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且FA方向由O指向A,FB方向由B指向O。

故选A。3、C【分析】【详解】

A.火车的长度比电线杆长得多;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

B.汽车的轮胎相对于凹坑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航天飞机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研究动作细节的时候不可以把人肯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4、C【分析】【详解】

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故A错误;

B.教练员在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把刘翔看做质点,故B错误;

C.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在后退;他是以列车为参考系来观察的,故C正确;

D.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C。5、A【分析】【详解】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所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但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故A正确,C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不一定变化,如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故D错误.故选A6、D【分析】【分析】

【详解】

如图所示。

F1与F3箭头相连后形成以F1和F4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F3为所夹的对角线(即F1与F4的合力为F3),同理可知,F2与F5的合力也为F3,故5个力的合力等于3倍的F3,又F3等于2倍的F1,则5个力的合力等于

故选D。7、C【分析】【分析】

【详解】

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挡板向右的支持力和半球面的支持力,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解得

由于θ不断增加,故F1增大、F2增大。

故选C。8、D【分析】【详解】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选项A错误;

B.力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选项B错误;

C.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选项C错误;

D.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非常小时,v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选项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D【分析】【详解】

A.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由图像可得前4s内的位移为

A正确;

B.在第2s末质点速度为3m/s;没有停下来,B错误;

C.图像中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第5s内与第6s内图像的斜率一样,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同,C错误;

D.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由图像可得前8s内的位移为

所以在第8s末时;质点的位置位于出发点前6m,D正确。

故选AD。10、A:C:D【分析】【分析】

【详解】

A.甲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A正确;

B.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可知末乙的位移小于甲的位移,而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直线运动,所以末乙还没有追上甲;则B错误;

C.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内乙的位移等于甲的位移,所以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则C正确;

D.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以知道,末两质点位移相等,乙追上甲,此时乙的位移

所以D正确;

故选ACD。11、A:D【分析】【详解】

A.在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的越快,而甲的斜率小,说明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故A正确;

BC.在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可得在4s内甲车的位移为60m,其中前2s的位移为15m,而乙车4s内的位移为20m,由于在4s末两车相遇,因此乙车出发时乙车在甲车之前25m处,故BC错误;

D.乙出发后,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车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所以相遇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开始时两车间距离,为60m-20m=40m

故D正确。

故选AD。12、C:D【分析】【分析】

【详解】

A.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此说法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此说法正确,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此说法不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此说法不正确,选项D符合题意.13、B:C【分析】【详解】

AD.对N受力分析,设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由平衡条件知M、N间弹力大小FMN=mgsin

板对N的弹力大小NN=mgcos

木板缓慢转到水平位置过程,逐渐减小到零,代入上式可得结论,FMN逐渐减小到零,NN逐渐增大。故AD错误;

BC.对M、N两圆柱体组成的整体,由平衡条件,墙对整体的弹力大小F墙=G总tan

木板对两球的弹力大小

由逐渐减小到零,NN逐渐增大带,代入上式,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结论:F墙大小逐渐减小,NM逐渐减小;故BC正确。

故选BC。14、B:C【分析】【详解】

A.由题意可知,0~t1时间内全红婵先离开跳台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在t1时刻速度减为零;达到最高点,故A错误;

B.从全红婵起跳到恰好入水的过程中,图像斜率不变,其加速度不变,在入水后,减速运动,加速度将发生突变,即在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故B正确;

C.0~t2时刻全红婵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且图线斜率为正,t2~t3时刻图线斜率变为负值;所以加速度方向变为竖直向上,故C正确;

D.0~t1与图像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15、A:D【分析】【详解】

AB.单点测速是测量的是汽车在某一个点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D.区间测量的为某一过程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16、A:D【分析】【分析】

【详解】

AB.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则从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多行驶的距离为

汽车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所以从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小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可知,从到停下,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两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得,汽车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的加速度分别为

可得

故D正确。

故选A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①.大小②.形状③.质量④.所要研究的问题⑤.大小⑥.形状⑦.主要⑧.次要⑨.质点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方向作用点19、略

【分析】【详解】

[1][2]根据公式

可得汽车A的初速度为

可知图象的斜率等于2a。对于汽车A,则有

可得

故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由图得汽车A的初速度为汽车B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汽车A匀减速运动到停的总时间为

此过程A汽车的位移为

汽车B行驶9m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

所以是汽车A静止后,B才追上A的,所以汽车A、B在处相遇。【解析】没有相遇220、略

【分析】【分析】

速度图象中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图象有t轴上方,表示的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表示的位移为负.对于速度时间图象常常抓住两个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详解】

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得:内的加速度大小是:负号表示方向.

根据速度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则得物体在内的位移是:

平均速度:【解析】101021、略

【分析】【详解】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6s内位移的大小为

[3]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解析】11820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不一定相对静止不一定相对滑动23、略

【分析】【详解】

[1]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2]物体匀速上滑时。

由平衡条件得

联立可得【解析】四、作图题(共2题,共4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拉力的图示如下图。

【解析】25、略

【分析】【详解】

确定标度为在拉力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如下。

【解析】五、实验题(共2题,共20分)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因为。

所以滑块过传感器1的速度小于过传感器2的速度;所以滑块做加速运动,则应将右端调低。

(2)[2]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为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9mm,则。

(3)[3]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刻的瞬时速度;故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

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

解得。

[4]真实值。

即测量值偏大。

[5]若。

则误差较小,所以两个光电传感器的距离适当大一些,误差较小。【解析】调低9.50偏大大27、略

【分析】【详解】

(1)[1]此时弹簧长度

(2)[2]由图线斜率计算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解析】8.82200六、解答题(共4题,共28分)28、略

【分析】【详解】

(1)(2)(3)后6s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到0,后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