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90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制约关系的是:A.沙漠地区的骆驼刺B.海底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C.荷兰的围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D.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2、下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土流失C.酸雨D.土地荒漠化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日地距离适中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C.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D.月球绕地球旋转4、【题文】如图所示的大气环流形式中,正确的是()5、【题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8.8级大地震,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东北地区等大范围内均有强烈晃动。后来震级由8.8级修改为9.0级,说明了A.人类对地震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B.地震的震级根据破坏程度可以改变C.地震对地表物体的破坏程度由弱到强D.地震的震级越大,对地表事物的破坏程度一定越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2013秋•建邺区校级期中)读图;“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中填出气压的高低;并用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先有____运动,再形成____运动.

(3)图中D点的气压值.____

①高于E②高于A③高于F④高于B

(4)导致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

(5)如果是北半球夏季,ABC三地中表示陆地的是____地;

如果是白天,ABC三地中表示海洋的是____地.7、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____(判断对错)8、如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处,判断理由是____,适合建采石场的是____.

(2)A地成山的原因是____.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为____岩.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____,理由是____.

9、近地面风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和摩擦力的影响.10、(2013秋•进贤县期末)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____,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____.(用数字表示)

(2)如果是在太平洋中,③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____;

如果是在大西洋中,④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____.

(3)关于中低纬环流系统,北半球的环流方向是____时针方向,南半球的是____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系统中的经向洋流,按其寒暖流性质,大洋东部为____流,大洋西部为____流.

(4)图中③与⑤两海域相比,海水温度较高的是____,原因是____.

(5)A与B哪一处容易形成大渔场?____.原因是____.11、(2014•陕西校级模拟)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日为北半球的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纬度);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近”或“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

(2)A点此时正值____(“日出”或“日落”),A点和B点____相同.

(3)B点正午太阳高度可以达到____,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____

(4)此日北半球各地的昼____(“大于”或“小于”)夜,____地区出现极昼现象.12、2007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图1.

资料二:见图2.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等.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多选题)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13、(2013秋•鄂尔多斯校级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B____C____D____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____风带和____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

(5)此图表示北半球____(季节).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____气压切断,只保留在____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____状分布.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14、(2012秋•福建月考)某校同学在不过河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的长度测算太阳高度.在12月22日正午测得太阳高度为β;过一段时间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半球.

(2)若β=68°,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日0:20,则该铁塔所处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

(3)从Q-R,太阳直射点向____方向移动.

(4)该地区所处的风带是____;图中海洋是____洋.评卷人得分三、单项填空(共7题,共14分)15、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过程最长的奇观。此次日食在黎明之后从印度拉开帷幕,随后推进到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进入中国后,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基本贯穿整个长江流域。回答:1.出现日全食时,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B.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C.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处于月球和地球之间D.日地月成直角且太阳处于角的顶点2.日食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B.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C.地球公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D.太阳视运动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16、读下表,回答:。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1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预测)36.2351.810.1176.026.1246.21.上表说明A.1950年—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D.195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3.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看法,正确的是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17、读下图,回答:1.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A.人均耕地面积少B.农业投入少C.土壤贫瘠D.水旱灾害频发2.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A.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B.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C.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D.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3.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D.土壤肥力高18、全球变暖是令全球注目的一件地理环境变化的大事。回答:1.下列事件或现象与此有关的是A.马尔代夫总统率内阁海底开会B.近百年来亚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降水减少了0.3%左右C.各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浙江省沿海加大海堤的建设力度2.下列做法对解决全球变暖没有帮助的是A.建立碳交易市场B.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C.提倡使用小排量家庭汽车D.改进煤炭的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19、2009年11月中旬的强冷空气活动使我国东部不少地区遭遇了大雪和冰冻。有些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杭州由于天然气供应减少,还出现了为保障生活用气,不少工厂停工让气的现象。回答:1.有关天然气的正确说法A.后煤炭时期的主要能源B.属可再生能源C.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不断攀升D.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关于此次强冷空气活动及影响的正确说法是A.强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由于气温下降和水汽量增加,形成了大雪和冰冻天气B.强冷空气影响使气温急剧下降,居民用气量大增使不少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C.强冷空气影响使陆路交通受阻,造成杭州市天然气供应紧张D.寒潮是促使此次强冷空气南下的主要原因20、读下表,回答:。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1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预测)36.2351.810.1176.026.1246.21.上表说明A.1950年—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D.195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3.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看法,正确的是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21、全球变暖是令全球注目的一件地理环境变化的大事。回答:1.下列事件或现象与此有关的是A.马尔代夫总统率内阁海底开会B.近百年来亚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降水减少了0.3%左右C.各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浙江省沿海加大海堤的建设力度2.下列做法对解决全球变暖没有帮助的是A.建立碳交易市场B.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C.提倡使用小排量家庭汽车D.改进煤炭的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2、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3、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24、遥感可用于对资源和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25、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是其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条件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读图题(共1题,共5分)26、(2013秋•陈仓区校级月考)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计算方法是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阶段的是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型模式,即处于图中____阶段向____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1题,共9分)27、近年来,“油菜花节”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面对扎堆的油菜花节,不少游客已经发出审美疲劳的感慨,而举办油菜花节的各个景区,也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经济收益。下表为我国部分油菜花观赏地及其花期资料。分析“油菜花节”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也体现在,区域各自然要素要与区域整体特征保持一致,区域各要素要反映区域整体特征。骆驼刺植株小,根系大,反映出沙漠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是西北地区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故选A。【解析】【答案】A2、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可能是荒漠化。D对。西北地区降水少,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酸雨危害主要在我国工业发达且降水量大的南方地区,该区域由于干旱本身生物量就少,ABC错误。故选D。【解析】【答案】D3、D【分析】【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解析】【解答】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与地球上存在生命因素无关的是月球绕地球旋转.

故选:D.4、C【分析】【解析】A冷空气收缩下沉,热空气膨胀上升;B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C白天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D“城市热岛”引起城市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郊热力环流;【解析】【答案】C5、A【分析】【解析】由材料可以判断,人类对地震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正确答案选A。【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垂直水平①③地面冷热不均ABC【分析】【分析】(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

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根据形成过程即可得出答案.

(2)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即可得出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3)大气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

(4)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5)由于海洋跟陆地相比比热容较大,故白天海洋温度低陆地温度高;夏季海洋温度低陆地温度高.【解析】【解答】解:(1)A处温度高;故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BC两地温度低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即为由BC流向A,高空由A处高空流向BC高空,形成热力环流.

(2)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得知,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3)大气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DEF大于ABC;在水平方向上D为高压EF为低压,故D高于EF.

(4)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5)由于海洋跟陆地相比比热容较大;故夏季海洋温度低陆地温度高,而图中A处受热,故A为陆地;白天海洋温度低陆地温度高,图中BC温度低故为海洋.

故答案为:(1)(2)垂直水平(3)①③

(4)地面冷热不均。

(5)ABC7、A【分析】【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解析】【解答】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故选:A.8、B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B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紧密,不易被侵蚀大理BB处为背斜,背斜的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的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聚集,这样就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安全.【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此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背斜是中间老;两边新.向斜是中间新,两边老.图中的因此从①→⑥岩层是由新到老,所以B处是背斜.A处是向斜构造.因为B的海拔较低,顶部被侵蚀了,所以适合建采石场.

(2)此题考查A地成山的原因.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图中的因此从①→⑥岩层是由新到老,所以B处是背斜.A处是向斜构造.此时形成了山岭,原因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此题考查岩石的相互转化.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特例: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图中的③是沉积岩石灰岩,被上升的岩浆高温变质形成了变质岩大理岩.

(4)此题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解析】【解答】解:(1)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背斜是中间老;两边新.向斜是中间新,两边老.图中的因此从①→⑥岩层是由新到老,所以B处是背斜.A处是向斜构造.因为B的海拔较低,顶部被侵蚀了,所以适合建采石场.

(2)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图中的因此从①→⑥岩层是由新到老,所以B处是背斜.A处是向斜构造.此时形成了山岭,原因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特例: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图中的③是沉积岩石灰岩,被上升的岩浆高温变质形成了变质岩大理岩.

(4)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图中的因此从①→⑥岩层是由新到老,所以B处是背斜.A处是向斜构造.B处为背斜,背斜的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的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聚集,这样就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安全.所以在B处建隧道.

故答案为:

(1)B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B

(2)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紧密,不易被侵蚀。

(3)变质(大理)

(4)B处地下B处为背斜,背斜的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的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聚集,这样就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安全.9、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分析】【分析】对于风向而言,一般分为高空的风与近地面的风两种.高空风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会同时受到三个力的影响,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二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三是摩擦力.这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近地面的风,最终与等压线斜交.【解析】【解答】解:近地面的风;会同时受到三个力的影响,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二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三是摩擦力.这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近地面的风,最终与等压线斜交.故近地面风的形成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故答案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10、⑦和⑧①和②日本暖流巴西暖流顺逆寒暖③该地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A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分析】【分析】(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受盛行西风和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逆时针.按其寒暖流性质;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

(4)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5)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解析】【解答】解:

(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⑦和⑧和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①和②.

(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洋流的名称;如果是在太平洋中,③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日本暖流;如果是在大西洋中,④所代表的洋流名称是巴西暖流.

(3)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为逆时针.按其寒暖流性质;大洋东部为寒流,大洋西部为暖流.

(4)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图中③与⑤两海域相比,海水温度较高的是③.

(5)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

故答案为:

(1)⑦和⑧①和②

(2)日本暖流巴西暖流。

(3)顺逆寒暖。

(4)③该地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A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11、夏至日北回归线远慢日出经度或时刻90°南半球各地大于北极圈及其以北【分析】【分析】(1根据光照图显示: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可以判断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是6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速度慢,(在近日点,速度最快).

(2)A点位于晨昏线上;并且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此时是由黑夜进入白天,因此A所在的是晨线,故是日出时刻;A点和B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因此时刻相同.

(3)此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可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共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4)此时是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解析】【解答】解:

(1)根据光照图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2)根据光照图可以判断;A点位于晨昏线上,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此时是由黑夜进入白天是晨线,故A点位于晨线上,是日出.A点和B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因此这两点的时刻也相同.

(3)根据光照图;此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B点位于北回归线,因此它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根据地球的公转规律可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

(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

故答案为:

(1)夏至北回归线远慢。

(2)日出时刻(或经度)

(3)90.南半球各地。

(4)大于北极圈及其以北12、生活污染工业污染BDE【分析】【分析】根据图中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污染来源得出主要污染源;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的判断;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和防控措施.【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知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工业污染.

(2)据图;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其他(2.6%)为最低值;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是复杂而非单一的,故选择B;D、E.

(3)饮用水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并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具体防控污染的举措;一是要防控各类污染,提高水源水质;优化;完善供水网络;构建应急机制等;二是公众应提升节水意识,参与到保护水源、防控水污染的工作中来.具体措施如下: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故答案为:(1)生活污染工业污染。

(2)BDE

(3)主要危害: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13、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冬季亚洲高压海洋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分析】此题考查。

(1)此题考查三圈环流.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此题考查气压带的位置.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

(3)此题考查风带的位置和风向.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

(4)此题考查极锋知识.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由于两个风带的性质不同,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会爬到锋面的上面,形成极锋.

(5)此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解析】【解答】解:(1)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赤道因终年气温高;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区.气流由赤道上空的高气压区向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北右南左,总体是向东偏),到了纬度30°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向东运动)不能继续向高纬度运动,在不断聚集(堆积)的情形下便产生了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30°),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在纬度60°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于是形成了三圈环流,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图中A在赤道附近,B在30度附近,C在60度附近,D在90度附近.

(3)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AB),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BC),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CD),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

(4)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由于两个风带的性质不同,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会爬到锋面的上面,形成极锋.

(5)图中的气压带位置偏南;所以是北半球的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因为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而北半球陆地比南半球多,且海陆间隔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气压带很少保持带状.

故答案为:

(1)如图:

(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如图:

(4)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5)冬季亚洲高压海洋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4、南65°W45°26′S北盛行西风带大西【分析】【分析】(1)根据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判断该地所处的半球.

(2)根据地方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计算当地的经度;根据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当地的纬度.

(3)当正午太阳高度为β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Q-R,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4)根据当地的纬度判断位于盛行西风控制,由当地的经度可以判断所处的大洋.【解析】【解答】解:

(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8°,可以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5°26′S.北京时间为23日0:20,即东经120度地方时为0点(20分)时,该地此时为正午12点,两地时间差为11时4(0分),经度差为175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推出该地经度为65°W.见下图.

(3)Q直射南回归线;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动.

(4)该地纬度为45°26′S;位于南纬40到60度之间的中纬西风带.65°W与45°26′S交叉点附近应该在南美洲中纬度大陆东侧的大西洋.

故答案为:

(1)南.

(2)65°W;45°26′S.

(3)北.

(4)盛行西风带;大西洋.三、单项填空(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1.日食指当日地月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2.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且月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食自西向东移动。【解析】【答案】1.B2.B16、略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看出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在放缓。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所以产生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答案】1.D2.C3.B17、略

【分析】1.根据经纬度判断,②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2.四个地区中,①为西欧以乳畜业为主,其它地区以种植业为主。②为印度也大量出口农产品。③为我国东北,④为美国,两地发展农业都以大型机械化为主。四地中只有②③地区为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3.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是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解析】【答案】1.D2.A3.C18、略

【分析】1.由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国家会被淹没,马尔代夫属于此类国家。同时会改变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中高纬地区。BD与全球变暖无关。2.全球变暖与大量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有关,D选项仍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解析】【答案】1.A2.D19、略

【分析】1.石油才是后煤炭时代的主要能源。天然气为非可再生能源。我国现在使用石油的比例不断攀升。2.此次强冷空气活动属于冷锋。它南下与暖空气相遇,形成了大雪和冰冻天气。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解析】【答案】1.D2.B20、略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看出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在放缓。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所以产生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答案】1.D2.C3.B21、略

【分析】1.由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国家会被淹没,马尔代夫属于此类国家。同时会改变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中高纬地区。BD与全球变暖无关。2.全球变暖与大量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有关,D选项仍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解析】【答案】1.A2.D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2、√【分析】试题分析:城市是非农产业和从事非农产业人口的聚居地。当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农产品有了剩余,农业生产中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才可能产生。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析】【答案】正确23、√【分析】【分析】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区域生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