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9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吴承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说“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城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丈化以及西域文化等。”这一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A.品格独特,内容优秀B.博大精深,底蕴深厚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2、余英时指出:“辩者思想乃是对于此前重自然之哲学的一种反动,不仅不注重对自然世界的分析,同时对超自然的世界亦表示深切的怀疑但个人与个人既不能尽同,而宇宙之本物又万殊,这样一来就非演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局面不可。”余英时在此意在指出“辩者思想”A.继承古希腊哲学成果B.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C.具有相对主义的弊端D.是西方人文主义开端3、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4、公元前2千纪中后期,赫梯人建立了国家,并扩展到了巴比伦尼亚和叙利亚。赫梯人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A.开通了“丝绸之路”B.创造了象形文字C.冶铁技术的铸造和使用D.贡献了世界最早的太阳历5、中国画家在画竹之前先要成竹在胸;中医治病,虽是局部病症,却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而中国古代科学家以阴阳五行观为其自然哲学的基础,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思想考察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说明,中国文化()A.强调阴阳调和B.十分注重整体思维C.崇尚天人合一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6、就目前的文献出土情况看,战国时期的简牍不仅数量繁多,且内容丰富多彩,从最普通的随葬造策(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到天文地理、经济社会、法律政治、思想文化都有所涉及。据此可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战国时期()A.百家争鸣的局面已形成B.社会思想合流的趋势愈发明显C.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突出D.简牍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7、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8、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材料二《诸子百家关系图》
——摘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
材料三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由此说明应如何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3)根据材料四,指出90年代“国学热”出现的经济背景。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晋时期常有“水旱为灾";“郡国大旱蝗”,民多流亡,《三国志》记载“黄巾起,避难南方";“遭天下乱,避难交州"。江南地区气候条件的变迁,使得中原士民不再视之为“暑湿”“瘅热之地,气候环境的改善,也让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可以迅速移用推广、加之地多人少,因而比较容易获得土地。还应看到,农耕民在不得不迁徙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脱离政府强力控制之地。一旦脱离控制,他们可能激发出惊人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创造力,经历“八王之乱”后,水嘉元年(307年)又出现“水嘉南渡”。永嘉南波”及其之后的移民运动,进一步把中原文化传统的精华传向南方,从而使南方逐渐继承了中原文化的正统。
——摘编自王子今《“铜驼”象征征与汉晋南迁的移民运动》材料二至晚在18世纪后期;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已经通过海洋贸易确立联系,由中国海产消费市场驱动的捕捞海参;砍伐檀香木及猎取海豹皮等活动,在南太地区迅速蔓延,中国与南太地区的联系绝不仅限于海上贸马这种相对间接的形式,也没有止步于沿海地区。突如其来的淘金热热瞬间改变了内陆的魅力。1852年,澳大利亚本迪戈金矿出现了1500名华人矿工,随后部分有经验的华人矿工被带到新西兰。19世纪80年代后南太平洋各地淘金热因资源枯竭而偃旗息鼓。华人也凭资本而非劳动力开发内陆资源。1868年,广州人周详移民至新西兰,他利用当地原始森林里长的毛木耳,创立了新西兰木耳产业,然后用木耳产业的盈利投资建立黄油产业。1887年他开办了三家黄油厂和一家奶油厂,其中最大的一个仅建造和装备费就高达3700英镑。华人移民有力地推动联系。但华人在海外倍受排斥和歧视,在西方世界长期存在所谓的“黄祸论:
——摘编自费晟、毕以迪《近代华人移民与南太平洋地区复合生态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晋南迁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与南太地区联系过程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人两次南向移民给政府施政带来的启示10、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材料三(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
(3)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远古以来,亚欧大陆的南北两部分形成了互相平行的两个地带;北方的游牧地带和南方的农耕地带。这两个地带的国家和民族经常互相交往,不管和平交流还是暴力交往,都是两个地带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民族大迁徙是亚欧大陆上南北两部分国家和民族交往扩大的一种表现形式。3至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自远古以来,亚欧大陆的南北两部分形成了互相平行的两个地带;北方的游牧地带和南方的农耕地带。这两个地带的国家和民族经常互相交往,不管和平交流还是暴力交往,都是两个地带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民族大迁徙是亚欧大陆上南北两部分国家和民族交往扩大的一种表现形式。3至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1810年,阿根廷对英国实行贸易开放政策,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1825年,英、阿两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阿根廷政府采取诸多举措,吸引西方的农牧业移民。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私立学校中,英国移民及后裔所占的比重仅为40%左右,英国外交大臣坎宁说:“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材料二1810年,阿根廷对英国实行贸易开放政策,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1825年,英、阿两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阿根廷政府采取诸多举措,吸引西方的农牧业移民。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私立学校中,英国移民及后裔所占的比重仅为40%左右,英国外交大臣坎宁说:“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3至5世纪游牧民族的迁徙对中国和西欧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向阿根廷移民的特点,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撒麻耳干人外销主要的货物。——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材料二: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材料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日前对媒体透露,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43年1176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调查团先后视察了当地的甘蔗种植园、猪仔馆、制糖厂以及囚禁华工的“官工所”,他们还收集到459份口供证词。下表为综合其它华工史料,对所见的。份口供所进行的信息整理。年龄段人数出洋前职业人数出洋地点人数籍贯人数1一10岁4耕田84澳门354广东38211一20岁142做小生意106汕头38福建4921一30岁216做工87厦门30其它2831一40岁71其它26其它1441一50岁20未说明156未说明2351—60岁1出洋前职业未说明5——摘编自张书《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一以古巴华工口供为中心的考察》等材料二吾人对此可敬可爱之中国人,正宜尊仰之,感谢不逞也。如无此数千华人助战,及在野工艺厂当工之华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吾人对此可敬可爱之中国人,正宜尊仰之,感谢不逞也。如无此数千华人助战,及在野工艺厂当工之华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摘编自古巴驻德公使奇沙礼《华工赞助古巴独立史略》19材料三75世纪五十年代初,旧金山附近五百万英亩低洼地常年浸涝,荒废无用。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州的农业季节工人,华工占.%。据加州土地测量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三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古巴华工的三个特点,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说明美洲华工的历史贡献。——摘编自(美)乔治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状况。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主编《世界人口》等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移民限额制度,严格限制外来移民,甚至将50万墨西哥移民逐回墨西哥。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二战结東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影响移民政策变动的原因。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洋插队”到90年代的“闯东欧”,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2000-2005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35.5万中国人移民美国。海外移民的增长,迅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1993年完全放开自费留学以后,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幅度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1978年至2004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81.49万人,留学国别108个。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3.29万人,约占出国留学人数的.95%。有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通过留学途径转变为国际移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说明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15、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卜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试从整体史观的视角简要评价。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共18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7、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阶段特征年份发展情况创立和发展1897“列强劫盟(瓜分狂潮),清室变法图强之际”,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等人集资在上海创办,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1901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1904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1912“政体既已革新,而为教育根本之教科书,亦不能不随之转移以应时势之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政体既已革新,而为教育根本之教科书,亦不能不随之转移以应时势之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1920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艰难的生存1932日本突袭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总管理处和编译所等皆中弹起火,全部焚毁1937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手册》《抗战丛刊》等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手册》《抗战丛刊》等1946—1949经营每况愈下,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经营每况愈下,入不敷出,濒临破产新生和兴盛1954总管理处迁京,全面实行公私合营1959明确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以译印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为主,兼出中外语言工具书和一部分外语课本明确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以译印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为主,兼出中外语言工具书和一部分外语课本1963制定“翻译和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十年(1963—1972)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300余种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出版)制定“翻译和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十年(1963—1972)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300余种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出版)
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18、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9、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0、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与外族文化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故选D;材料突出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并未体现品格独特、底蕴深厚以及绵延不断等特点,故ABC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2、D【分析】【详解】
材料中的“辩者思想”是指古希腊的智者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开端,故选D;材料中的“辩者思想”是指古希腊的智者学派的思想,他们不是继承古希腊哲学成果的表现,排除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并没有忽视人的个体差异,排除B;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没有体现出相对主义的弊端,排除C。3、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869年5月10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华工来到美洲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有准许华工出国的内容,故A项正确,排除B、C、D项。4、C【分析】【详解】
赫梯人能征善战,使用了马拉战车,他们的冶铁技术高超,赫梯帝国瓦解后,冶铁工匠散布各地,有利于冶铁技术的传播,故C项正确;A项是中国汉朝,排除A项;B项是埃及人和玛雅人排除B项;D项是埃及人,排除D项。故选C项。5、B【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是古代文化(中国)。由材料“画竹之前先要成竹在胸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思想考察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可以看出中医治病,画家画竹,相生相克的思想,体现中国文化十分注重整体思维,B项正确;强调阴阳调和只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整体思维,并不是天人合一,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无法得出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排除D项。故选B项。6、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的简牍不仅数量繁多,且内容丰富多彩,从最普通的随葬造策(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到天文地理、经济社会、法律政治、思想文化都有所涉及。”可知,根据考古数据,在战国时期出土的简牍数量多,且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多个领域,据此可以推断,在战国时期,简牍是主要的记录载体,其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D项正确;根据简牍数量和内容的情况,无法判定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否已形成,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社会思想合流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7、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详解】
(1)特征:根据材料“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可归纳出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根据材料“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可归纳出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原因:根据材料“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社会变革的需要、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及国家统一趋势增强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时代需求:根据材料“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层面来看,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遇;根据材料“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社会运动”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思想层面上来看,弥补了辛亥革命的不足。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的传播;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带有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
(3)背景:根据材料“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体现了时代的需求;发扬传统文化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使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国情状况密切相关。【解析】(1)特征: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
原因:社会变革的需要;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2)时代需求:政治层面: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遇;
思想层面:弥补了辛亥革命的不足。思想启蒙。(每个层面各答一点)
评价: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的传播;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带有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
(3)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认识: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体现了时代的需求;发扬传统文化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使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国情状况密切相关。9、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汉晋时期常有‘水旱为灾’;‘郡国大旱煌’”可知,北方自然灾害频发;根据“黄巾起,避难南方”可知,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根据“遭天下乱,避难交州””可知,南方相对安定;根据“江南地区气候条件的变迁”“气候环境的改善”可知,南方气候环境的改善;根据“比较容易获得土地”可知,南方较易获得土地;根据“农耕民在不得不迁徙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脱离政府强力控制之地”可知,南方部分地区政府控制力较弱。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可以迅速移用推广”可知,传播了北方先进的技术;根据“移民运动”可知,为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根据“把中原文化传统的精华传向南方,从而使南方逐渐继承了中原文化的正统”,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可知,汉晋南迁推动了江南的开发,传承了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中国与南太地区的联系绝不仅限于海上贸马这种相对间接的形式;也没有止步于沿海地区”可知,由沿海到内陆,由间接到直接;根据“18世纪后期,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已经通过海洋贸易确立联系”“澳大利亚本迪戈金矿出现了1500名华人矿工,随后部分有经验的华人矿工被带到新西兰”可知,由海上贸易(商业)到工矿业;根据“华人也凭资本而非劳动力开发内陆资源”可知,由劳动力输出到资本投入(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根据“广州人周详移民至新西兰,他利用当地原始森林里长的毛木耳,创立了新西兰木耳产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创业。
(3)启示:综合以上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国人两次南向移民给政府施政带来的启示主要有,应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适时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融合或文化交流,避免种族主义。【解析】(1)原因:北方自然灾害频发;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南方气候环境的改善;南方较易获得土地;南方部分地区政府控制力较弱。
影响:传播了北方先进的技术;为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江南的开发;传承了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特点:由沿海到内陆;由间接到直接;由海上贸易(商业)到工矿业;由劳动力输出到资本投入(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创业。
(3)启示:从原因看,要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从过程看,要适时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从影响看,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要促进民族融合或文化交流,避免种族主义。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可得出主要有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出遣唐使。
第(2)问;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
第(3)问,根据“奉使西洋,迄今七次”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得出是郑和;最远到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解析】(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日本派出遣唐使。
(2)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
(3)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1、略
【分析】【详解】
(1)中国:根据材料“3至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导致北方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推动北民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与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与历史进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与繁荣奠定基础等方面分析。西欧:根据材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冲击了古罗马文化;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与封建制度的确立;基督教会逐渐获得了统治地位等方面分析。
(2)特点:根据材料中各年份英国向阿根廷移民的内容可知,阶段性明显;根据材料“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可知,移民主体多样化;根据材料“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可知,控制阿根廷的经济命脉;根据材料“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可知,注重培养亲英意识;根据材料“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可知,具有隐蔽的殖民性。评价:根据材料“1810年,阿根廷对英国实行贸易开放政策,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1825年,英、阿两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阿根廷政府采取诸多举措,吸引西方的农牧业移民。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根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客观上改造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推动了阿根廷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活动是英国对阿根廷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和重要体现,说明阿根廷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依然艰巨;也促进了民族觉醒。【解析】(1)中国:导致北方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推动北民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与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与历史进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与繁荣奠定基础。
西欧: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冲击了古罗马文化;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与封建制度的确立;基督教会逐渐获得了统治地位。
(2)特点:阶段性明显;移民主体多样化;控制阿根廷的经济命脉;注重培养亲英意识;具有隐蔽的殖民性。
评价: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根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客观上改造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推动了阿根廷人口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觉醒;移民活动是英国对阿根廷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和重要体现,说明阿根廷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依然艰巨。12、略
【分析】【详解】
(1)现象:根据材料“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可得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结合所学,造纸术的传播,对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根据材料“摩揭它;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可得出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根据材料“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可得出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信息,唐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重要原因是国家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表明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是因为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表明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唐代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我国也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表明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解析】(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13、略
【分析】【分析】
(1)
根据材料一“1874年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得出遭受残酷剥削,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古巴殖民者的迫害;国穷民弱方面回答。根据材料一“11-20岁人数有142人,21-30岁人数有216人”可知出洋华工以青壮年为主,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古巴高强度工作的需要、列强的有意诱骗、黑人奴隶制的逐渐废除等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材料“出洋前职业是做小生意106人、做工87人”可知出洋前职业较多,以小生产者为主;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列强侵略,许多小生产者破产;晚清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等方面思考作答。另外还可从地域方面概括特点,如出洋地点集中在澳门及汕头、厦门等通商口岸。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是西方国家在华活动的主要区域;与华工相关条款的规定;出洋便利,列强可节省成本等方面思考作答。在籍贯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性(或广东和福建是输出华工最主要的地区)。原因:接近澳门、厦门等出洋口岸;这些地区受列强侵略早,破产农民、手工业者等较多;列强在当地宣传拐骗力度大;当地有下南洋的传统等。
(2)
根据材料“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可知,政治上,为美洲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根据材料“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据加州土地测量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三亿美元。”可知,经济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上,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点睛】【解析】(1)①遭受残酷剥削。
原因:古巴殖民者的迫害;国穷民弱。
②出洋华工以青壮年为主。
原因:古巴高强度工作的需要;列强的有意诱骗;黑人奴隶制的逐渐废除。
③出洋前职业较多;以小生产者为主。
原因:列强侵略;许多小生产者破产;晚清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等。
④出洋地点集中在澳门及汕头;厦门等通商口岸。
原因:是西方国家在华活动的主要区域;与华工相关条款的规定;出洋便利;列强可节省成本。
⑤在籍贯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性(或广东和福建是输出华工最主要的地区)。
原因:接近澳门;厦门等出洋口岸;这些地区受列强侵略早;破产农民、手工业者等较多;列强在当地宣传拐骗力度大;当地有下南洋的传统等。
(2)政治上,为美洲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经济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趋势:根据表格人口迁移数量得出数量不断增加;根据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信息得出范围不断扩大;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根据所学,还可从被强迫进行的移民活动逐渐停止分析总结。
(2)趋势:根据“严格限制外来移民”“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得出由严格限制到逐步放宽;根据“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得出逐步消除种族歧视;根据“《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得出移民制度逐渐完善。原因:根据“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得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得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根据“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并结合所学得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3)特点:根据“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有35.5万中国人移民美国”;概括得出移民人数发展迅速,发达国家为主要聚集地;根据“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幅度增加”“有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通过留学途径转变为国际移民”,概括得出出国留学人员增多,“留学”移民趋势扩大;根据“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得出海外华人结构改变,从业范围多元化。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海外移民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补充作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缓解中国就业压力;造成了国内人力资源的流失;移民纠纷有可能演变成国家间政治摩擦的新成因等分析总结。
【点睛】【解析】(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活动逐渐停止。
(2)趋势:由严格限制到逐步放宽;逐步消除种族歧视;移民制度逐渐完善。
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3)特点:移民人数发展迅速;发达国家为主要聚集地;出国留学人员增多,“留学”移民趋势扩大;海外华人结构改变,从业范围多元化。
影响:海外移民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补充作用;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可以缓解中国就业压力;造成了国内人力资源的流失;移民纠纷有可能演变成国家间政治摩擦的新成因点。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一中“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可得出,交通发达,根据“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可得出,范围广泛;根据“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可知,政策开放;根据“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等可得出,政府设机构管理;根据“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等可得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社会环境有关。评价:综合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整体史观,从中外文明交往等角度分析可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耕文明时代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解析】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评价: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耕文明时代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四、论述题(共2题,共18分)16、略
【分析】【详解】
通过阅读材料,可提出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之路。阐述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可知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可知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和交融。最后总结升华,说明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交融发展的载体。【解析】示例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之路。
阐述: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远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伊斯兰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交融发展的载体。17、略
【分析】【详解】
题目要求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需要简述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根据材料,1897年,列强瓜分狂潮,清室变法图强之际,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1904年,“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根据表中信息,1912年民国建立,应时势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1920年,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1937年,日本侵华期间,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手册》《抗战丛刊》,进行抗战宣传,1954年,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民营医院医疗废物处置合作协议3篇
- 2024版内墙粉刷工程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ch03版国际房地产投资与租赁合同2篇
- 2024年版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合同标的与功能描述
- 2024年消防设施设备检测与维修保养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装修工程安全合作合同全面解读版
- 二零二五年度冲击锤施工工程竣工与备案合同
- 莲藕种植课程设计理念
- 综合光电课程设计
- 2024年瓦工承包商合同范本及其解读
-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3
- 软件系统实施与质量保障方案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 UV激光切割机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基于B-S结构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三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 驾驶员劳务派遣投标方案
- 高三一本“临界生”动员会课件
- 家长会课件:四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课件
-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 YY 0306-2023热辐射类治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