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案_第1页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案_第2页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案_第3页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案_第4页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案TOC\o"1-2"\h\u25521第一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概述 310431.1绿色生产模式的定义与意义 3261261.1.1定义 377171.1.2意义 395961.2国内外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现状 3254901.2.1国内发展现状 3174521.2.2国际发展现状 3195141.3绿色生产模式的创新趋势 318351.3.1技术创新 3110021.3.2管理创新 461091.3.3政策创新 41458第二章绿色生产模式的顶层设计 498312.1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4119292.2技术体系与技术创新 472352.3产业布局与区域协同 512530第三章生态农业建设 5185783.1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 5298523.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6317233.3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 622308第四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306484.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7118244.2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模式 7300454.3政策支持与市场开发 71666第五章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8275865.1农药化肥使用现状与问题 8194325.1.1使用现状 8117625.1.2存在问题 8107055.2减量增效技术体系构建 851015.2.1农药减量技术 8126395.2.2化肥减量技术 999585.3政策引导与监测评价 9310195.3.1政策引导 9216275.3.2监测评价 919486第六章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 922226.1生物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应用 9266266.1.1转基因技术 10196256.1.2生物肥料 1045446.1.3生物农药 10144766.2信息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应用 10134106.2.1农业物联网 10145606.2.2农业大数据 10105806.2.3人工智能 10277446.3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 10316066.3.1生态农业 11177116.3.2循环农业 11174106.3.3绿色防控技术 1112481第七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策略 11305427.1政策宣传与培训 11255937.2示范项目与典型案例 11268667.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市场化运作 125452第八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12189118.1绿色生产模式成本效益分析 12319798.1.1投入成本 12144418.1.2产出效益 12295008.1.3成本效益比 12310528.2绿色生产模式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 1320978.2.1产业链上游 13271898.2.2产业链中游 135728.2.3产业链下游 133568.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 13271148.3.1促进农民增收 1328928.3.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3121538.3.3提升农村生态环境 137787第九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政策体系构建 1486659.1政策法规与政策创新 14160489.2政策实施与监管 14273869.3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 1413597第十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实践案例与启示 15905310.1典型案例介绍 15142910.1.1案例一:A地区生态农业模式 152437210.1.2案例二:B地区绿色蔬菜生产模式 153172810.1.3案例三:C地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152704310.2实践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152119010.2.1技术创新是农业绿色生产的关键 151813710.2.2政策支持是农业绿色生产的保障 161884210.2.3社会参与是农业绿色生产的基础 16719410.3推广绿色生产模式的建议与展望 162797310.3.1完善政策体系 162174610.3.2加强技术创新 161147510.3.3培育绿色市场 162231110.3.4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162616110.3.5深化国际合作 16第一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概述1.1绿色生产模式的定义与意义1.1.1定义绿色生产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生态平衡为基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友好保护的一种生产方式。该模式强调农业生产的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旨在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1.1.2意义绿色生产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4)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5)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1.2国内外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现状1.2.1国内发展现状我国绿色生产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绿色生产模式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多种绿色生产模式,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1.2.2国际发展现状在国际上,绿色生产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如美国的可持续农业、欧洲的生态农业、日本的自然农业等。这些国家的绿色生产模式在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1.3绿色生产模式的创新趋势1.3.1技术创新绿色生产模式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2)推广节能、减排、低碳的农业生产技术;(3)发展智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4)运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病、抗逆、优质、高效的农作物品种。1.3.2管理创新绿色生产模式管理创新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农业绿色生产标准体系;(2)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业绿色生产补贴政策;(4)引导农民参与绿色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1.3.3政策创新绿色生产模式政策创新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农业绿色生产;(2)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绿色生产风险;(3)建立健全绿色生产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参与绿色生产;(4)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章绿色生产模式的顶层设计2.1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绿色生产模式的顶层设计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政策法规是绿色生产模式的制度保障,旨在明确绿色生产的目标、原则和要求,规范农业生产行为,引导和激励农业生产者走绿色发展道路。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绿色生产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绿色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包括生产方式、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2)建立健全绿色生产激励机制,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3)加强对绿色生产模式的监管,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应制定绿色生产的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标准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生产标准体系。这些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指导农业生产者按照绿色生产要求进行生产。2.2技术体系与技术创新技术体系与技术创新是绿色生产模式的核心。构建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广绿色、低碳、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如节水灌溉、节能栽培、生物防治等;(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3)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3)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成果,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2.3产业布局与区域协同产业布局与区域协同是绿色生产模式的重要保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绿色生产的关键。在产业布局方面,应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2)培育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在区域协同方面,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协同发展;(2)加强区域间信息交流,提高绿色生产技术的传播与应用;(3)推动区域间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绿色生产模式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第三章生态农业建设3.1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种植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适宜的作物品种和栽培模式。(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3)发展生物防治技术。运用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4)推广有机肥料应用。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资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5)实施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3.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田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农田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农田生态环境不受污染。(2)实施农田土壤修复工程。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提高土壤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3)加强农田生态工程建设。推广生态沟渠、生态湿地等农田生态工程,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质量。(4)推广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运用生态农业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3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的关键环节。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区,展示生态农业建设成果。(2)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总结提炼生态农业建设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3)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技术水平。(4)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发展,为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处理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畜禽粪便、农膜等。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分类与处理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废弃物分类体系,将废弃物按照其性质、来源和用途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农作物秸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处理,如粉碎还田、堆肥、生物质能利用等;对于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可以开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对于畜禽粪便,可以采取发酵、干燥等方法进行资源化利用。4.2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模式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核心内容。以下列举几种典型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模式:(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粉碎还田、堆肥、生物质能利用等方式,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资源。(2)农产品加工副产品深加工技术。通过对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3)畜禽粪便发酵技术。将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料、沼气等资源。(4)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通过回收农膜,进行再生利用,减少环境污染。(5)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将农业废弃物纳入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4.3政策支持与市场开发政策支持和市场开发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保障。应加大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和目标,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保障。要加强市场开发,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走进市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同时要加强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人才支持。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经验,推动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五章农药化肥减量增效5.1农药化肥使用现状与问题5.1.1使用现状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据统计,我国农药使用量占全球的30%以上,化肥使用量也位居世界首位。5.1.2存在问题(1)过量使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部分农户存在盲目施肥、过量使用农药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施用技术落后:部分农户施肥方式粗放,施肥效果不佳,导致养分利用率低。(3)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农药化肥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4)生态环境恶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5.2减量增效技术体系构建5.2.1农药减量技术(1)优化防治策略: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替代化学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3)提高农药利用率: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精准施药等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5.2.2化肥减量技术(1)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2)推广有机肥料:充分利用有机资源,提高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3)提高化肥利用率:采用缓释肥料、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5.3政策引导与监测评价5.3.1政策引导(1)制定农药化肥减量政策:明确农药化肥减量目标,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施肥、用药。(2)完善补贴政策:对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绿色生产资料的农户给予补贴。(3)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农药化肥减量知识,提高农户环保意识。5.3.2监测评价(1)建立农药化肥使用监测体系:对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2)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评估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农药化肥减量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通过以上措施,有望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第六章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6.1生物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农业绿色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生物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应用:6.1.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通过将抗病、抗虫、抗旱等优良基因导入作物,培育出具有较高产量和抗逆性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绿色生产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6.1.2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动植物残体等生物资源制成的肥料。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6.1.3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制成的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等优点。在绿色生产中,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6.2信息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绿色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以下是信息技术在绿色生产中的应用:6.2.1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通过将传感器、控制器、网络通信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物联网有助于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精确施肥、浇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6.2.2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农业大数据在绿色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6.2.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绿色生产中的应用,如智能种植、智能养殖等,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6.3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为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集成与创新。以下是一些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的实践:6.3.1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生产方式。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6.3.2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还田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6.3.3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手段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它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通过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我国农业正逐步实现绿色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七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策略7.1政策宣传与培训为了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普及,政策宣传与培训工作是关键环节。以下策略:(1)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对绿色生产模式的认识和认同。(2)开展培训活动。针对农民、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组织专业培训,普及绿色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及市场运作知识,提升其绿色生产意识和能力。(3)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全面、系统、实用。7.2示范项目与典型案例示范项目和典型案例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推广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策略:(1)筛选示范项目。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需求,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推广。(2)建立示范项目数据库。对各类示范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建立数据库,为其他地区和主体提供借鉴和参考。(3)总结典型案例。对示范项目中的成功案例进行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做法,形成典型案例。(4)举办现场观摩会。组织相关主体参观学习示范项目和典型案例,现场交流经验,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推广。7.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下策略:(1)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提升其市场竞争力。(2)建立绿色生产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绿色生产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3)搭建销售平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拓宽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4)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5)开展产业融合。鼓励农业绿色生产模式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第八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经济效益分析8.1绿色生产模式成本效益分析绿色生产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其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价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以下从投入成本、产出效益和成本效益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8.1.1投入成本绿色生产模式在投入成本方面,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技术指导、人工等费用。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绿色生产模式在种子、肥料和农药方面的投入成本较高,但由于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从而降低了长期的生产成本。8.1.2产出效益绿色生产模式在产出效益方面,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通过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农产品产量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品质也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价格为传统农产品所无法比拟,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8.1.3成本效益比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绿色生产模式的成本效益比相对较高。虽然短期内投入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绿色生产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8.2绿色生产模式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绿色生产模式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2.1产业链上游绿色生产模式要求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绿色种子、有机肥料等。同时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8.2.2产业链中游绿色生产模式对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链中游的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延伸。8.2.3产业链下游绿色生产模式使得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市场需求扩大,从而带动了产业链下游的销售、流通等环节的发展。绿色生产模式还有利于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进一步丰富农业产业链下游的业务类型。8.3农业绿色生产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3.1促进农民增收绿色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同时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实现农民增收。8.3.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绿色生产模式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值。绿色生产模式还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空间。8.3.3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绿色生产模式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性。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有助于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第九章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政策体系构建9.1政策法规与政策创新政策法规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构建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农业绿色生产相关的政策法规,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等。但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的深入发展,政策法规体系仍需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是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的关键。应加强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法规的顶层设计,明确政策目标、任务和措施。政策创新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农业绿色生产补贴政策,提高农民参与绿色生产的积极性;(2)建立健全农业绿色生产信贷政策,为绿色农业生产提供金融支持;(3)加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政策,推动绿色生产技术普及;(4)创新农业绿色生产市场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农业产业。9.2政策实施与监管政策实施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政策体系构建的核心环节。为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识;(2)建立健全政策实施协调机制,形成部门间合力;(3)完善政策实施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调整政策内容;(4)加强政策实施监管,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政策监管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保证政策执行不偏离目标。具体措施包括:(1)完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2)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形成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3)加强监管手段创新,提高监管效能。9.3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政策效果评价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政策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通过政策效果评价,可以了解政策实施成效,为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政策效果评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包括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水平、农民收益、生态环境改善等;(2)政策实施成本与效益分析;(3)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发展的影响,如政策传导机制、政策协同效应等。政策优化是农业绿色生产模式政策体系构建的持续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