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设计与实践的思考_第1页
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设计与实践的思考_第2页
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设计与实践的思考_第3页
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设计与实践的思考_第4页
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设计与实践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拔尖人才培养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梳理我国拔尖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探究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路径。以吉林大学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例,从教育教学实践的视角,对吉大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机制框架和创新举措进行了解析,为我国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关键词: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和创新型社会建设。考古学作为肩负“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使命的基础学科,对“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具有关键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1]。这对考古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根本要求,成为中国考古高等教育的根本遵循。如何培养考古学后备力量,尤其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需深入研究的时代命题。在考古学高等教育实践中,吉林大学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于2020年获批进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成为全国首家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于1972年,1994年获批“国家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16年成为教育部指定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設单位,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成为中国考古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本文拟以吉林大学为例,分析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实践成效,以期对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二、目标:何为考古学拔尖人才我国拔尖人才培养实践已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总的来说,拔尖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对于拔尖人才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陷入了求全、求大的误区[2]。拔尖人才培养不分学科地套用单一培养方式,学科优势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科特色难以体现,培养结果趋同,且与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亟需明确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即何为考古学拔尖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一词最早出现并一直活跃在国家教育政策文件之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要培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未展开过讨论。学界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审思虽未达及一致,但从未停止。在不同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不断迭代,外延特征持续变化。拔尖创新人才最早被界定为“应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精通专业理论,掌握应用技能,熟知专业发展史,了解著名大师的贡献乃至各个流派的工作”[3]。也有学者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概念模型,“在各行各业那些试图通过变革来引领发展,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转型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精神的专业造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应作为其基本的素质特征”[4]。作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属性是一以贯之并具有共识性的。拔尖意味着领先出众,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拔尖创新人才必然是某一领域引领科学研究前沿,能够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创新中发挥创造价值的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外延,需要考虑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行业需求,才能准确把握。不同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清楚定位,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指南针的作用。不同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特色也能够得以发挥和显现。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将拔尖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投身考古学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够为探究中华文明提供思想指引、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本,将“成人”置于“成才”之上。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道德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以科学研究为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这是拔尖人才与通识人才的本质区别。拔尖人才重在科研志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以从事考古学研究为培养宗旨。第三,以学科交叉为道,面向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发展的学科交叉生长点。立足于考古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从本科阶段开始,对拔尖人才进行考古专业多方向培养。可以看到,吉大考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既充分呼应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神圣使命,又体现了当代中国考古学的对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学科交叉、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未来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三、路径:如何培养考古学拔尖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拔潜质学生以及如何在选拔出来之后进行培养。选拔机制与培养模式的选择,与培养目标的设定密切相关。考古学拔尖人才创新培养进入“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时间较晚,具有“后发展”的特点,因此,考古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充分借鉴和吸收我国高校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已有的选拔机制与培养模式的经验。目前,拔尖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主要有如下特点。(一)选拔机制按照选拔门槛高低,拔尖人才的选拔机制分为“强选拔”和“弱选拔”[5]。“强选拔”即为从生源选拔,以优中选优的考试识别学生,这也是绝大多数拔尖基地采用的选拔机制。“弱选拔”即不设置高选拔门槛,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群体,在培养中慢慢遴选,极端情况是到培养的终端才能确定拔尖人才。聚焦于“强选拔”,学生选拔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通过高考或者竞赛直接选拔,二是入校后进行二次考试选拔,三是两者兼用[6]。基于考试形式的选拔,难免出现人才选拔标准太过单一的情况。像“爱因斯坦”“乔布斯”这种成绩不是特别好但创新力超强的学生难以通过考试进入拔尖培养范围;同时有些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创新能力和潜质明显不足[7]。“弱选拔”淡化了考试形式,往往采用遴选或者自主申报的形式,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内驱力。选才是育才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诸多学者提倡要开辟特殊通道,建立多维度选拔机制[8],给具备天赋的偏才和怪才提供因材施教的环境和资源,支持和引导他们发挥潜能。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已经实践了“动态调整机制”,即淘汰一部分不适合的学生,放归于传统教学之中,按照通识人才培养。实践证明,淘汰机制容易建立实施,而如何完善“择才”机制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二)培养模式按照培养载体分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為依托书院、依托学院和依托平台制三种机制,每种机制各有利弊,而且实践中彼此有交叉和重叠。第一种依托书院,即在大学内部单独成立一个与专业院系并行的精英书院,形成一个“特区”[9]。这个“特区”可以完全封闭,内部按照专业类别独立成班,编制培养方案,构建教学体系,实现独立培养拔尖人才,例如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这个“特区”也可以非完全封闭,精英书院与专业院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互为补充。例如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仅为拔尖学生提供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仍由所在院系负责。第二种依托学院,即在对应专业院系内建立一个“基地班”,这种模式基本上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级文理科“基地班”。拔尖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由专业院系负责,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与普通班级学生并行培养。也有部分高校在专业院系内建立小型书院,如吉林大学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求真书院)。第三种依托平台,即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建立校级育人平台,通过平台赋予拔尖学生第二重身份,进行资源配置,实施专项计划,如复旦大学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暨南大学5A卓越引领计划等。拔尖学生的专业培养还是由专业院系负责。就高等教育规律而言,专业院系能够提供最佳的专业教育,专业院系主导下的专业课程和科研训练的质量会显著加强。从现有经验来看,精英学院更多地是发挥通识教育、人格培养、跨学科交流等素质教育功能。如果精英学院内仅设置一类专业,基本上就是专业院系模式。如果精英学院内设置多个学科,又存在与专业院系重复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的问题。在高校现行体制之下,精英学院很难成为一个微缩大学。可见,培养模式没有好坏之分,选择什么模式培养拔尖人才受到大学既有资源禀赋的制约,也与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和育人文化传统有关。针对吉林大学考古学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结合学校与学科的特点我们做了如下设计。关于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方面考量,吉林大学没有设立精英学院,主要依托专业院系进行拔尖人才培养。尽管没有组织结构上的精英书院,吉林大学将教务处作为统筹拔尖人才通识教育课程的机构,实质上发挥着精英书院的部分职能。在选拔机制上,结合吉林大学招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校教务处,按照从高考入学后的全校新生中选拔、从大一、大二的考古学专业本科生中选拔的多次、多阶段选拔的方式,形成择优选拔,过程考察,能上能下,跟踪选拔的选拔机制,实施以考试为基本形式、以过程考察为主要手段的动态选拔机制,通过四年本科阶段专业训练与考核,甄别出真正具有潜质和志趣的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培养。关于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考古学拔尖基地在继承吉林大学理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0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立足于吉大考古学科优势,以“拔尖基地班”为培养单元,按照“一制三化”的发展路径,实施多维度“强选拔”选材机制,创新育人举措,积极探索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吉大思路”(图1)。在单独编班的基础之上,精炼培养方案,按照“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总体原则创新育人平台,集中优势教学资源,推行教学方式改革。拔尖人才培养并非起于本科教育,也不可能止于本科教育。本科阶段更多地是为拔尖学生今后的成长之路打好基础。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吉大考古在本科阶段围绕思想素质,科研素养和专业视野三个方面开展拔尖学生培养,着力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能力,为之后硕、博士研究生高层次专业培养做好铺垫。四、实施:吉大考古拔尖方案的设计与实践吉大考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计与通识人才培养设计的不同在于:以精英教育为参照,按照特殊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保障平台等育人举措创新,实施拔尖人才培养。(一)建立“科学选材,文理交叉,动态进出”的选拔机制吉林大学考古学拔尖培养学生的选拔由三种方式:一是设立高考直入、新生全校选拔、学院二年级优秀本科生遴选共三个选拔阶段,采取多元化的选拔机制,将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有机结合,科学遴选出有科研志向和科研潜质的学生培养对象。二是以培养“全才通才”为基础,同时给“偏才怪才”创造机会,打破文理学科界限,重点吸纳对考古学科有热情有潜质的学生。三是实施“年度考核,动态进出”机制,对不符合考核要求的学生分流退出拔尖培养计划,进入到学院正常专业学习。(二)定制“强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培养方案吉大考古秉承“强化基础、注重实践、拓宽视野”的指导原则,聚焦于知识的系统性与结构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实践性,致力于构建出较为全面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吉大考古学科优势。具体来说,拔尖学生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体育、英语、军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五类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素质培育选修课程,学分占比大致为1/3。学科基础课程重在夯实专业基础,兼顾考古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包括《考古学导论》、《博物馆学导论》和《文物学概论》三门导论课程,旧石器至宋元明清六段时期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田野考古学》和《考古技术》共12门必修课程。考古学离不开历史学基础知识,在学科基础选修课中设置《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等15学分历史学相关课程作为补充,要求至少选修9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占总学分的35%左右,体现出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围绕吉大考古学术特色,旨在拓宽专业视野,归纳为3个方向和1个拓展系列。方向一为边疆考古,主要包括“汉以前东北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北方游牧民族考古”。方向二为外国考古,主要包括“西亚考古”“西伯利亚考古”“日本考古”“朝鲜半岛考古”。方向三为生物考古,主要包括“体质人类学”“中国古代人种研究”“分子考古学”“骨化学考古”“植物考古”。拓展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青铜器”“陶瓷考古”等。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在总学分中占比约为23%。实践教学部分包括田野考古实践教学(15—18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共计10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16学分,达到1050学时,占整体培养方案总学时的1/3。(三)基于“一制三化”理念,构建“三位一体”支撑平台按照“導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建设思路,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尝试创建“思政育人”、“教学管理”和“科研培育”三位一体的支撑平台。“思政育人”队伍由辅导员、班主任和“一对一”导师共同组成,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教学管理”平台由基地教学委员会、教学管理办公室、以及授课教师等共同搭建,形成“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管理体系。拔尖学生单独成班,实行小班授课,个性化培养方案,集中资深师资力量授课,差别化教学内容。“科研培育”设计主要通过“一对一导师制”和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实现。通过聘请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担任学生导师,将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制提前引入本科阶段,为本科生尽早进入科研项目、尽早接触专业细分方向、尽早明确是否具备科研潜质创造条件。通过与国外高校建立并保持长期学术交流合作,为学生创造多元化学术交流机会。(四)推行理实融合,从“知识灌输”向“思维培养”演进不可否认,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普遍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情况。长期以来,文科的课堂形成了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向学生灌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