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铁皮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铁皮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铁皮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铁皮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CCSB64

团体标准

T/HZBXXXX—XXXX

铁皮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breedingandcultivationofDendrobiumofficinali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惠州市标准化协会发布

T/HZBXXXX—XXXX

铁皮石斛绿色繁育及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皮石斛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初加工、包装和运

输等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铁皮石斛的繁育及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3543.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铁皮石斛dendrobiiofficinalis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Migo)是兰科石斛属植物。

3.2

快繁rapidreproduction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快速繁殖。

3.3

外植体explants

用于组织培养启动的植物材料,包含组织、器官等。

3.4

实生苗seedlings

通过种子在无菌或自然环境下萌发生长得到的种苗。

1

T/HZBXXXX—XXXX

3.5

原球茎protobulbs

组织培养中由根、茎、芽或其它组织器官脱分化形成的细胞团。

3.6

不定芽adventitiousbuds

凡从叶、根、茎节间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

4种植环境与场地

4.1种植环境

种植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

质良标准。

4.2种植场地

种植场地宜选择在距离交通主干道200m以外,周围5km内无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他

污染源,四周开阔、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5种苗快繁

5.1外植体获得

原植物应该符合《中国高等植物图谱》收载的兰科植物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Dendrobiumcandidum

Wall.exLindl.)的植物特征,经过鉴定确认;优先使用具有农业部植物品种保护保护证书,省级以上

有关部门认定的品种材料。

具有品种保护证书或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品种材料,若要继续使用该品种名称,且不能通过种子繁

殖性状一致、稳定遗传的后代,应通过采集健壮植物茎段为外植体,以原球茎或不定芽途径进行培育铁

皮石斛原球茎诱导苗和不定芽诱导苗,从而保护原品种一致性、特异性,此类型种苗可继续使用原母株

品种名。

不具有品种保护证书或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品种材料,可通过选择健壮、无病害父、母株,于花期

授粉,授粉后120d~140d,选择饱满、转色的果实采收,用于无菌播种培育铁皮石斛实生苗。

5.1.1原球茎与不定芽的诱导

采收的外植体采用酒精+次氯酸钠消毒后进行原球茎或不定芽的诱导。

5.1.2快繁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铁皮石斛的实生苗、原球茎诱导苗和不定芽诱导苗,可进行规模化生产。

原球茎继代控制在6代~8代,不定芽继代控制在8代~12代。

5.2种苗出瓶

5.2.1出瓶种苗筛选

当生根苗长到4片~6片叶,株高2.5cm以上,生根数2条以上可以进行出瓶移栽。所选出瓶苗应叶

色翠绿,舒展,无黄叶,瓶内无杂菌。

5.2.2出瓶

2

T/HZBXXXX—XXXX

小心取出组培瓶苗,用清水将根部基质洗净,用0.1%代森锰锌和生根粉溶液浸泡根部2min,取出

沥干表面水分,待根部略发白,即可装箱供栽植。

5.3假植

出苗后5d内不能立即外运或栽植的,要进行假植。假植设施要满足铁皮石斛正常生长需要的遮荫

保湿要求。

5.3.1种苗分级

5.3.1.1用于摘培的苗应该为无污染、无黄叶;叶片4片以上,正常展开,叶色嫩绿或翠绿。

5.3.1.2铁皮石斛种苗分为合格苗和优质苗,铁皮石斛种苗分级见表1。

表1铁皮石斛种苗分级

分级/项目根/条叶片/片株高/cm茎粗/cm

合格苗2~3≥4≥3.5≥0.2

优质苗3~5≥6≥5.0≥0.3

5.3.2检疫

检疫方法按GB15569规定执行,并附有植物检疫证书。

5.3.3包装

种苗单层直立放置在透气塑料筐或纸箱中。应标明种苗品种或亲本来源名称、扩繁途径(实生苗或

茎段诱导苗)、数量、批号、产地、生产单位、出瓶日期、苗木检验证书号等等信息。

5.3.4运输

装运的车厢温度宜控制在5℃~25℃,到目的地后应立即进行假植,适应当地的气候后开始有计

划的种植。。

6移栽定植

6.1保护地种植

6.1.1设施选择

可选用玻璃温室、标准温室或普通大棚等设施,配备遮阳网、防虫网、喷雾和灌溉等设备。种植前

清理温室大棚内部及周边杂草地,喷施或薰蒸高效低毒灭菌、杀虫剂。处理药剂见表2。

表2大棚清棚常用药剂

处理环节处理方式常用药剂

用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乳粉

除虫喷雾剂20kg/hm2~30kg/hm2,与细

土混拌成菌土,撒施。

500倍EM菌竹醋混合木霉菌发酵

灭菌熏蒸

液喷施大棚地面及四周。

6.1.2基质准备

6.1.2.1基质选择

选择直径1.5cm~3.0cm的石子和木块,以及直径较小的木屑、松鳞等材料作为栽培基质。

3

T/HZBXXXX—XXXX

6.1.2.2基质处理

木块、木屑及松鳞等栽培基质宜在使用前堆制发酵或高温灭菌处理。高温季节,将木块、木屑等基

质材料用水浇透后塑料布密封堆制处理。

6.1.2.3基质铺设

基质铺设在种植畦或苗木上。基质的铺设应遵循“下粗上细”、“通气漏水”的原则,下层为石子、

木块,厚度为5cm~7cm;上层铺设直径较小的木屑、松鳞等,厚度为5cm~7cm。

6.2移栽时间

适宜移栽时间为2月~6月。

6.3栽培管理

6.3.1温度控制

铁皮石斛生长适温15℃~28℃,生长季约为3月~9月,于9月中下旬开始封顶休眠。生长季,应大

棚保持通风透气,可利用天窗或水帘降温,保持大棚温度≤38℃。铁皮石斛耐寒性较强,冬季越冬温

度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0℃即可。

6.3.2光照控制

铁皮石斛移栽苗初期光照2000lx~5000lx,后期逐渐提高到5000lx~15000lx。

6.3.3肥水控制

铁皮石斛基质以偏干为宜,生长季一般视湿度基质每日早晚采用喷淋设施浇水,空气湿度保持

60%~80%。秋冬季少浇或不浇水,每半个月喷淋一次,保持基质秋不见干、冬不见湿。

6.3.4施肥

幼苗移栽成活30d后,结合喷(微)灌施入0.05%N、P、K(15、15、15)复合肥营养液,每667㎡

施0.2kg,约15d一次。第二年3月~10月,结合喷(微)灌施入0.1%N、P、K(15、15、15)复合肥

营养液,每667㎡施0.4kg,约15d一次。

7病虫害防治

7.1总体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总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

治。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见附录A。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参照NY/T1276和GB/T8321

(所有部分)执行。尽量使用物理方法,在必须施用时,严格执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农药使用原则,选

用几种不同类生物农药品种进行交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严

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尽量减少产品农药残留。

7.2物理防治

7.2.1频振式杀虫灯

每隔80m~100m安装一盏灯,距地面高1.5m~1.8m。雷雨天不开灯。

7.2.2人工捕杀

人工捕杀捕杀地上地下害虫。

7.3主要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

4

T/HZBXXXX—XXXX

8林下仿生种植

8.1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100m~1200m,交通便利,无污染。郁闭度0.2~0.7针叶、阔叶林,以杉木林、杂木林

为宜。可利用喷灌辅助补水

8.2种苗驯化

选择移栽6个月以上种苗,种植前一个月减少浇水,使空气相对温度保持60%~70%,光照强度保

持8000-12000lx之间。

8.3种苗定植

以少量水苔、松鳞为基质,以遮阳网、无纺布、麻绳为固定材料,于离地面1.4m起,以每丛2株~

3株、间距5cm~10cm、行距15cm~20cm定植。

8.4定植后管理

仿生种植原则上减少人为干预。生长季每隔3d~5d补充一次水分,每隔15d~30d施用1000倍液

复合型发生物菌发酵液进行施肥,白僵菌、木霉菌粉剂500~1000倍喷施防治病虫害。

9采收

一般移栽2年以上开始采收成熟、茎部封顶、叶鞘部变白茎叶。采收时间为当年12月~次年1月。

10产地初加工

将收获的根茎及时运回,晾晒干燥或用烘干机烘干,并经常翻动。烘干温度为50℃~60℃,使水

分含量≦12%,抽样检测多糖、水份等指标,抽样检测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铁皮

石斛理化指标见表3。

表3铁皮石斛理化指标

项目铁皮(干条)

水分,%≤12

总灰分,%≤6

浸出物,%≥6.5

粗多糖(以葡萄糖计),%≥25

甘露糖,%13~38

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2.4~8.0

11标识、包装、贮存要求

11.1标识

11.1.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191规定执行。

11.1.2产品应附标签,表明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生产日期、批号、质量等级、保质

期、净含量、产品标准号和商标等内容,标签要醒目、整齐,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11.2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等要求,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污染,符合药材、食

品质量要求。

5

T/HZBXXXX—XXXX

11.3贮存

11.3.1仓库要求

11.3.1.1仓库清洁无异味,远离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并具有防虫、鼠等措施。

11.3.1.2干品仓库应通风、干燥、避光,必要时配备除湿装置。

11.3.1.3鲜品仓库宜选择具有一定湿度的阴凉库或保鲜库。

11.3.2贮存方法

产品放置在货架上,与库房内墙、顶及管道设施保持间距不少于30cm,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cm,

不应有虫蛀、霉变、腐烂等现象发生,并定期检查,发现变质,应当及时剔除。

12档案建立与追溯

12.1档案建立

药材种植企业应建立生产档案,并由专人管理,保存期2年以上。

12.2产地环境记录

记录土壤、灌溉水、空气等环境质量状况等。

12.3栽培过程记录

记录种植的面积、时间、品种,种栽来源、质量,施肥次数、时间、数量和种类,病虫害发生情况,

农药种类、使用量、时间和方法等。

12.4采收记录

记录鲜品采收时间、采收量等。

12.5追溯

产品宜全程可追溯。

6

T/HZBXXXX—XXXX

A

A

附录A

(资料性)

农药禁用目录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

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氟虫腈、甲基对硫磷、对

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

锌、硫线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

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毒死蜱、三

唑磷等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及除草剂。

7

T/HZBXXXX—XXXX

附录B

(资料性)

铁皮石斛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症状主要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叶正面形成许多褐色小方法一: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液

点,后逐渐扩大成为叶斑,叶斑喷雾。

中间枯白或黄褐色,边缘暗褐色,

方法二:绿色木霉1000倍液喷施。

黑斑病四周有浅黄色晕圈。湿度大时,

病部正反两面均产生灰黑色霉方法三:哈茨木霉800倍~1000

层。严重时导致叶片变褐枯黄,倍液喷施。

直至植株死亡。

方法一: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液

病菌危害幼苗及成苗的茎叶,通喷雾。

常在茎叶形成灰褐色病斑斑,使方法二:绿色木霉1000倍液喷施。

灰霉病

茎基部缢缩、腐烂,病部折断,方法三:哈茨木霉800倍~1000

植株倒伏死亡。倍液喷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