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杀04 世界古代史材料题20题(原卷版)_第1页
必杀04 世界古代史材料题20题(原卷版)_第2页
必杀04 世界古代史材料题20题(原卷版)_第3页
必杀04 世界古代史材料题20题(原卷版)_第4页
必杀04 世界古代史材料题20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杀04世界古代史材料题20题(原卷版)考点归纳

1.(2021·安徽淮南·九年级阶段练习)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

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均写出图片字母代号即可)

(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2.(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岁月流逝,历史永恒,灿烂的亚非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某法典上部:石柱浮雕;图2为下部:法典具体条文。

材料二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

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被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

人遗忘。

材料三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

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成果。

(2)结合所学知识,制定材料二中“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

第1页共17页.

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留下适宜作物生长的沃土的同时还带来丰富的水源,在此基础上古埃及

原始农业文明诞生,并不断发展。但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使得在古王国至中王国这1000多年漫长历

史中,古埃及一直处于金石并用的时代,人们长期使用木质农具,直到新王国时期才逐渐广泛使用青铜农

具。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宗教甚至干预国家

政治和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影响到了古埃及的文化进步。

——摘编自李敏《古代埃及文明衰亡原因论析》

材料二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基本特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

程中,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其他民族不断吸收进入这个核心,从而使得中华文明有了

可以薪火相传的族群基础。中国社会历代从国本倡导、人才选拔、‘学校教育到日常生活,都有浓厚的人

文教化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联结纽带。华夏文化讲求“穷则思变”,作为其核心的儒学以及文

化制度都在不断改造、革新,这又为中华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

到,中国人尊崇的是世俗间的圣贤先哲,祖先崇拜的实质是先贤崇拜,各种民间信仰(城隍、龙王、土地、

山神等各路神仙)亦是如此,因此,中华文明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上呈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

——摘自席岫峰《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历史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素。

(3)综上,你认为古埃及文明与中华文明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上有何不同的特征?

4.(2021·江西·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

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创造了辉煌

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发源地文明名称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北非的①_____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其文明标志之一

第2页共17页.

流域

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

西亚的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法典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②_____”

古代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_____,开始有了文

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

文明字可考的历史

材料二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

化的,等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根据下面示例,列举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一例。

示例:古印度物质文明:泰姬陵精神文明:佛教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四个文明的相似点。

5.(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A,用手创造出B,用腿创造出C,用脚创造出D。(如下图)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

些富人的支持,信众日益增多。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向北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国,

向南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3页共17页.

(1)依据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

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

A________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B_____________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C________农民、牧民、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

D________

人服务

(2)材料一涉及古代什么地方的什么制度?它说明了什么社会关系?

(3)河南有哪些文化景观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至少列举两项)

6.(2021·江西·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都城在孟斐斯。

材料二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

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巴比伦。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上册》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两个区域文明起源的相同之处?

材料三希腊半岛多山,土壤不够肥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甚多,这样开

放的地理环境有利于进行海外贸易。公元前8-6世纪,希腊人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城邦。城邦一般由一个城

市和附近的若千村落组成,面积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最多的也只有数十万。

(2)对比三则材料,说说亚非文明古国与古希腊出现的国家有何不同?结合材料,分析这种差异性形成的

主要原因?

材料四如下表

第4页共17页.

(3)从材料四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7.(2021·广东茂名·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

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

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三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

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

养分。

(1)材料一A、B、C、D、E分别是哪个文明古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亚非四大文明区域的

共同地理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8.(2021·广东·高州市分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文明因多样面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它的文明在古代世

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但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

第5页共17页.

野蛮的强大的国家所灭。”

材料二进人古典文明时代后,世界上有两个文明地区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东亚文明,一个是地中

海文明。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国家都发展出光辉的古典文明,其发展程度旗鼓相当,在

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都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这个时候的世界格局,呈现出东西双方

平衡的态势。

材料三

材料四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

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

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

“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1)雅典的民主政治规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的是哪一权力机关?哪些人可以参加这一机构?结合材料一

及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在文学、雕塑艺术、哲学方面“创造的辉煌文明”各一例。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东西方两个国家在哪些方面“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此时的“世界格局”呈现出

怎样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公元前4世纪”建立“帝国”的人是谁?请写出一例与之类似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名

称。“商人们”行走的这条商路叫什么?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文明的理解。(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9.(2021·山东安丘·九年级期中)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6页共17页.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

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

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

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

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促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时的改革者是哪一

位?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2)材料二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漫画里“通途”上禁止哪些人通行?结合材料一、二,如何

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法律是调解社会关系的强制性规范,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氏族部落转化成国家之后,成文

法逐渐取代习惯法,成为各国统治者维系自身统治的有力武器,其中以罗马法最为完备,……自19世纪以

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3)法学方面的成就是古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你知道哪些罗马法?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的影响。

材料四

(4)请欣赏上述古希腊罗马保留下来的建筑成就,概括其特点。

10.(2021·广东·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7页共17页.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干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

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但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

人们的眼界。东方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道路。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材料三: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

剧院等遗迹,甚至在罗马—埃及时代的木乃伊棺椁上都出现了具有罗马写实风格的墓主人画像。罗马人将

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目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

为一体,客现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请你说说两者的建筑风格有何联系?请再举一例符合此类风格的古罗马建

筑。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罗马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影响。

(4)综合上述探究,你从古罗马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1.(2020·广东潮南·九年级阶段练习)欧洲文明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孕育者,让

我们走选中古时期的欧洲。

(时空观念·见证王国变迁)

(1)根据下图指出,“罗马人的皇帝”是指谁?他去世后,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今天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页共17页.

(史料实证·剖析封建制度)

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

到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

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君,他与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

(2)封君与封臣联系的组带是什么?他们彼此间各有何义务?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历史解释·感悟宗教土壤)

材料二;据说,克洛维的妻子请求他皈依基督教时,他拒绝了:“你的神毫无用处。”但是,有一次

与另一日尔曼部落的战斗中,克洛维的军队面临毁灭,他高声喊道:“耶稣基督!如果你能赐我胜利,我

一定信奉你,接受洗礼。”他话音刚落,敌人就开始逃跑。于是,496年克洛维率3000亲兵接受洗礼,皈

依基督教。

——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材料三:六七世纪的西欧,日耳曼国王对西欧根本不加治理,也不会治理。………文化上日耳曼人目

不识丁,当时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只是在修道院。日耳曼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

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

——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

(3)材料二、三中所述王权与基督教结合的理由,哪一种理由是真实可信的?对另一种理由应该怎样解释?

1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英国的经济生产模式是庄园经济,它是一种封建主义经济。在庄园中,农奴是最主要

的劳动者,他们处于庄园体系中的最底层,是被剥制的对象;领主是庄园的所有者,他们在庄园体系中处

于最高层,是庄园经济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此外,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层--自由农,他们更多

的是通过租种领主的土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样是处于被剥削地位,但其境况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农奴。

材料二: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

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或主教或男爵或住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

第9页共17页.

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个空洞

的宗主地位(宗主权),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

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材料三:经济学家托尼曾经估算,“农民每交给领主1个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进6个便士”。很显

然,如果没有庄园法对农民的保护,这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庄园经济的主要人员构成。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庄园法庭存在的积极意义。

1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

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

的花朵”,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

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最早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

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

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

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

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

——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早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勃兴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

(3)请你列举一例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14.(2021·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九年级期中)文明因多元而美丽,因交流而多彩,因封闭而衰落,因互鉴

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因多元而美丽)

材料一: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世界文明地图(如图)

第10页共17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材料二: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和平交往……二是暴力冲突,即战争方式,这种交往方式

更大的后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许多优秀的文明由此表落。

——摘编白《訢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文明因封闭而衰落)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曾辉煌一时……但它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帝国

中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最终在东征西讨中,帝国走向灭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材料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

多向的。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请将材料一图中字母所示的早期文明A、B、C、D、E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2)材料二中提到了文明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一个具体的事例。

(3)材料三认为拜占庭帝国“曾辉煌一时”,请举一例史实加以证明。“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

么?根据材料,概括拜占庭帝国走向灭亡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15.(2021·山东北区·九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

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

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

材料二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

第11页共17页.

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贵族的部民和屯仓、田

庄,均收归国有;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

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

材料三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

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

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4点主

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节选)

(2019年5月15日)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远征”事件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分析“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推行这次“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奔波往返”者是什么人?并列举出他们“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例

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世界古代文明交流两种不同的方式。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16.(2021·江西上犹·九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造就了各具特

色的文明类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出现了哪些典型的“文明类型”。

材料二《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

第12页共17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罗马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可从政治、经

济、文化任选两个方面进行概括)

材料三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多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

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

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3)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

17.(2021·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末)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材料一仔细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商路上,古代中国最远可以运到A国,该国是指当时哪个国家?

材料二仔细观察下边的《佛教的传播》示意图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B处是哪个国家?佛教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13页共17页.

(3)材料二中C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有哪些成就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材料三仔细观察《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示意图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传播使者。你认为当今文明交流应具备哪些条

件?

18.(2021·山东·青州市黄楼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中古时期西欧的乡村和城市都有了质的变化,庄园

和城市的兴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现象。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以“西欧的乡村与城市”为主题展开

了探究活动。

材料一

(1)仔细观察图一,说说庄园的性质;图二中分封的核心是什么?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

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其中的典型例子是琅城市

民争取自己主权的斗争。意大利的米兰等城市也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欧城市争取自主权的斗争采取了哪些方式?西欧城市兴起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14页共17页.

材料三“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者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者行会或商人

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

的教育机构。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西欧庄园、城市兴起和大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材料四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材料五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是今天已经跃居称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4)结合所学及材料,日本、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历史中,给我们什么启示?

19.(2020·山东莱阳·八年级期中)千年以前,亚欧大陆内形成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唐帝国,是当

时人类社会成就最高级别的文明板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

学习和吸纳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