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A.有利于近代国家的发展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D.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2、1897年,天津中西大学堂举行了全校运动会,进行了一场奥运会的“模仿秀”。除少数球类、马术等项目没有设立外,设立了跑带跳百码(注:100米跨栏);赛掷重物(注:铅球);跑带跳二百二十码(注:200米跨栏)等12个比赛项目。据此可知A.体育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B.全民健身理念被社会普遍认同C.学校体育活动受西方文明影响D.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方针已贯彻3、吴承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中说“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城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丈化以及西域文化等。”这一材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A.品格独特,内容优秀B.博大精深,底蕴深厚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D.博采众长,兼收并蓄4、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15世纪至19世纪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变化表(单位:百万)。时间中国印度欧洲非洲撒哈拉以南拉丁美洲1400年70745260361600年11014589104101800年3301801469219

A.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人口呈上升的趋势B.近代殖民活动影响了拉丁美洲的人口结构C.撒哈拉以南人口变化的根源是传染病入侵D.殖民侵略导致亚非拉人口下降与生产破坏5、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这说明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B.各区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C.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不相容D.亚欧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优越6、据文献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释慧常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将佛经“寄互市人康儿(胡商),展转至长安”,长安胡僧安法华收到后“遣人送至互市,互市人送达襄阳(今湖北襄阳),付沙门释道安”。从佛经的辗转传送中可以看出()A.社会动荡促进宗教传播B.北民南迁带动文化交流C.跨域经济联系普遍存在D.传统丝路贸易依然活跃7、印欧人入侵前,虽然西亚、南亚、南欧已经出现了古代文明,但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印欧人入侵后,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A.促进了众多新的文明出现B.引发了沿途民族的大转移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会发展D.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8、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B.广州、泉州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C.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D.是古代中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海上通道9、某位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内容后;设计了如下的思维导图。其中,最适合在“③”处填人的是。

A.世贸组织成立B.冷战时代的到来C.欧共体的成立D.关贸总协定的签署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普鲁士的经济发展在德意志各邦中独占鳌头,随着资本主义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普鲁士资产阶级提出了结束国家分裂、实现民族统一的强烈要求。克虏伯公司适应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俾斯麦“铁血政策”的需要,把普鲁士军队武装成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为普鲁士在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在普奥对丹麦联合战争和普奥之间的战争中,俾斯麦巧妙地处理了与俄国和法国的关系,让他们保持中立。同时也处理好了与战败国奥地利的关系,使其在普法战争中也保持中立。通过普鲁士王朝“铁和血”战争道路实现统一德意志的既成事实,恩格斯称之为“俾斯走革命”。﹣﹣摘编自关勋夏《德意志“以普鲁士为首的统一”﹣﹣历史的必然》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新疆先后建立了五个封建割据政权,陷入割据混乱局面,英国支持浩罕阿古柏独立。沙俄除了利用阿古柏为自己的侵略政策服务外,还于1871年7月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功驱逐了阿古柏势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为稳定新疆局势,左宗棠积极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筹划新疆改建行省事宜。左宗棠“舁榇(抬着棺材)以行”,决心与沙俄血战。以清军兵威为后盾,曾纪泽于1881年成功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设省。﹣﹣摘编自罗文华《清政府收复新疆再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统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能收回新疆的有利因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意志实现国家统一和清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共同点。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紫禁城分“前朝”与“后廷”两部分。午门以北;乾清门外以南,所有三大殿及文华;武英各殿廷均为前朝;乾清门以北,则称后廷。对帝王来说,前朝是“国”,后廷是“家”,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从空间来看,紫禁城的千门万户,院藏的各种文物,以及宫殿与文物藏品后面曾发生过的人和事,种种秘辛内幕,宫廷的文化生活,是一个鲜活的统一体。很显然,离开了官阙往事,没有了附着其中的历史内涵,那些官廷旧藏的意义和价值势必受到影响。同样,要保护完整的故官不只是72万平方米以内的紫禁城,还要保护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一些明清皇家建筑,以及它的保护区、缓冲区。从时间来看,故宫藏品虽为清宫旧藏,但其中文物则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各主要门类,而且反映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摘编自郑欣淼《“完整故官”保护的理念与实践》(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建筑布局体现出的封建礼制和传统哲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说明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城市文明的历史最早;几千年来历史不断,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很多,现存古城很多,有许多古城的历史都在几百年以上,但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据调查,包括已经批准的国家级和地方级文物大概有50余万项,而在欧洲发达国家,例如法国,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文物就有200余万项,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中国在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遗迹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北京市的四合院、胡同现在已经决定不再拆了。过去提出改造旧城的政策,现在也应该转变为整治旧城和保护旧城的政策,一部分重点地区可以进行翻建。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伴随古镇风潮的兴起,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仿古建筑。这些仿古建筑,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建筑风格和情调,与明清宫廷建筑风格极其相仿。近年来,房地产商又把安徽;江苏一带的农村民居建筑风格开发进了别墅楼盘之中,苏徽风格的仿古建筑大面积崛起。总体看来,目前城市中的仿古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明清宫廷建筑风格,二是苏徽民居风格。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受保护的古城文物在历史时限和数量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对旧城由“改造”到“整治和保护”的政策调整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所描绘的“仿古”现象是对城市文明历史延续的重视和保护吗?请结合材料简述其理由。14、在欧洲;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以为这就是天堂。

——环球网《罗马帝国强大与兴衰》材料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淘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的原因。

(2)请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15、【移民与社会发展】材料一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这与一战期间和20年代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迁徙者的性别比率因迁徙距离之远近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迁徙得越远,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这与一战期间和20年代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迁徙者的性别比率因迁徙距离之远近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迁徙得越远,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摘编自胡锦山《美国研究》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区的黑人一半来自南部。北部城市——纽约、费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区形成。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过了南部几个大城市,成为美国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材料二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区的黑人一半来自南部。北部城市——纽约、费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区形成。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过了南部几个大城市,成为美国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黑人大迁徙运动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人大迁徙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撒麻耳干人外销主要的货物。——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材料二: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材料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日前对媒体透露,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材料二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年中国说”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进行解释。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共同之处。18、本题包括A;B两题;请任选题作答。

A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一种不可再生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豫让祠赤桥村古槐树赤桥村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子因桥而名,桥则因人而名。其人名日豫让,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智伯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智伯兵败身亡,豫让为给主公报仇,谋刺赵襄子未遂,他拔剑自刎,传说他一腔热血使渠水泛红,桥面尽赤。百姓感念其忠肝义胆,改村名为赤桥村。在赤桥村还生长着13棵千年古树。这13棵古树,除了槐树的自然属性外,还具有一种社会属性,名日“社树”。据《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这树便成了社区的边界,人们在树下乘凉、议事、祭祀,形成了礼制社会最初的模样。赤桥村108姓的融合共存,造就了赤桥村的繁荣,让“和而不同”的乡风理念开枝散叶。——摘编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山西省太原市赤桥村》

请根据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点;围绕“观中华古村探文化内涵”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B.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史观”模式提倡要把传统的以国别为基础的世界史“全球化”,要以恰当的方式把个别的文化、帝国、区域与民族国家描述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以下是某国根据这一模式颁行的历史教学国家标准中的“世界史”课程,共分为十个章节。。时代1:人类社会的开端

时代2:早期文明与农耕民族的出现,公元前4000-公元前1000年

时代3:古典传统、主要宗教和大帝国,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300年

时代4:交流与相遇区域的扩展,公元300-1000年

时代5:深化的半球互动,公元1000-1500车

时代6: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公元1450-1770年

时代7:革命的年代,公元1750-1914年

时代8:危机与成就的半个世纪,公元1900-1945年

时代9:希望与矛盾,20世纪的后半叶(1945年以来)

终章:超越时代的世界史——摘编自孟钟捷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教育:亚欧教科书叙事特征比较》

请围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结合材料整体或任意选取一个“时代”,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取的时代,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9、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謇“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材料二: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3题,共2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造成了外来同级别文明的冲击较少,即使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由于中华文化的先进性而快速被吸收同化。同时中国长期相对于西方具有明显的人口优势,文化存在的群体较大,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已所用,大大强化了我国文化的优势,弥补了不足,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围绕材料的整体或局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1、“协和万邦”是中华传统文化始终秉持和践行的人文取向和价值理念。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全球安全倡议引领世界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协和万邦,四海一家”,追求天下大同,对和平的向往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与发展的珍贵。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也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契合现实需要,符合爱好和平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诉求,彰显了中国胸怀天下以及在全球安全问题上强烈的历史担当。材料二“全球安全倡议引领世界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协和万邦,四海一家”,追求天下大同,对和平的向往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与发展的珍贵。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也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契合现实需要,符合爱好和平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诉求,彰显了中国胸怀天下以及在全球安全问题上强烈的历史担当。

(1)阅读材料一;简述尧所倡导的“协和万邦”的内涵。西周末年太史伯对“和”文化作了怎样的阐述。

(2)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感叹:“在每一个时代,政治家们都尝试着寻求和平,然而和平总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立足中国‘和’文化构建世界和平”为题回应“基辛格感叹”。(要求:层次清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首都的中国宫始建于1753年,是瑞典国王为王后庆生而建。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顶有雕龙装饰。宫门宫窗两侧边框刻有中国式图案,官内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四壁挂有中国字画。距中国宫一里之遥,有一片由十几座木房组成的“广州村”,当时还开辟了桑园从事养蚕和缫丝。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因反映了印第安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三种文化而得名。广场中心原来是阿兹特克的祭坛。广场东侧是1524年殖民者修建的教堂,是典型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风格。旁边是一座20多层的现代化建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阐明观点,并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择的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9分)23、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24、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5、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详解】

从材料“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状况在18世纪促使启蒙运动深入发展,答案为D。材料没有体现近代国家的发展,A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14-16世纪,不符题意,B错误。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不是启蒙运动,C错误。2、C【分析】【详解】

天津中西大学的校运会中设置的项目如100米跨栏、铅球、200米跨栏等项目是西方传统项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因此学校体育运动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C正确;题干主旨与中华民族精神无关,排除A;B中的“普遍认同”不符合史实,排除;D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D排除。3、D【分析】【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与外族文化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故选D;材料突出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并未体现品格独特、底蕴深厚以及绵延不断等特点,故ABC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4、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近代殖民侵略,贩卖非洲人口;屠杀拉丁美洲原著居民,使其人口下降,生产遭到破坏,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亚洲欧洲人口有上升趋势,但非洲拉丁美洲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排除A项;通过表格只能看出近代殖民活动导致拉丁美洲人口减少,并不能看出其人口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图表只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人口先增多后减少,未表示传染病入侵使其人口减少,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5、B【分析】【分析】

【详解】

据题干“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可知,在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明因交流而丰富,B项正确;“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表述与题干信息“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不符,排除A项;从题干信息“保存并继承”“融合”可知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排除C项;文化是平等,不存在优劣之分,排除D项。故选B项。6、C【分析】【详解】

据材料可知,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自凉州至长安再到襄阳均存在贸易路线,体现了跨区域经济联系普遍存在,C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一个僧人寄送佛经的行为,不能体现社会动荡促进宗教传播,排除A项;材料中佛经是通过商贸路线寄送的,并非通过北民南迁,排除B项;材料中自凉州再到长安再到襄阳的贸易路线并不属于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南亚次大陆到西欧)。根据材料“印欧人入侵后,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可知,印欧人的入侵推动了地区之间的联系,D项正确;材料仅可知在印欧人入侵后,文明中心从“零星”到“连成一片”,无法得知是否有新文明出现,排除A项;区域间的交流会引发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动,但不一定引发民族大转移,排除B项;殖民扩张活动会客观上促进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但材料中没有提及被征服地区在文明形态、水平上的变化,只有地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8、A【分析】【分析】

【详解】

海上丝绸之路最开始确实是陆上丝绸之路补充,后来陆上通道因战乱阻塞,加之经济重心南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慢慢地演变为与陆上丝绸之路同等重要的贸易往来通道,故A项表述不严谨,符合题意;广州、泉州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唐宋时期繁荣,明清时期由于实施海禁政策而衰落,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关贸总协定于1995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故选A;冷战格局的形成是在1955年华约组织建立后,排除B;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排除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1947年,排除D。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材料中“随着资本主义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普鲁士资产阶级提出了结束国家分裂;实现民族统一的强烈要求”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发展与国家统一相互推动;从材料中“把普鲁士军队武装成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为普鲁士在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在普奥对丹麦联合战争和普奥之间的战争中,俾斯麦巧妙地处理了与俄国和法国的关系,让他们保持中立”能够体现出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的结合;从材料中“通过普鲁士王朝战争道路实现统一德意志的既成事实”可以看出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由力量最强大的邦国主持完成统一大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俾斯麦的个人贡献以及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特点。

(2)从材料中“左宗棠制定了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设省”可以看出左宗棠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新疆人民支持中央政府对抗分裂及侵略势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应该还包括列强侵略使得民族意识增强以及洋务运动开展,为收复新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近代德国统一和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特点,从材料中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主要体现为:都面临地方割据势力和外国势力的干涉;都把军事战争和外交斗争有机结合;领导人都有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解析】(1)特点:资本主义发展与国家统一相互推动;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相结合;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由力量最强大的邦国主持完成统一大业;领导人对统一大业作出重要贡献;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有利因素:列强侵略促使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意识增强;左宗棠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洋务运动的开展提升了清政府的实力;新疆人民支持中央政府对抗分裂及侵略势力。

(3)共同点:都面临地方割据势力和外国势力的干涉;都把军事战争和外交斗争有机结合;领导人都有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12、略

【分析】【详解】

(1)封建礼制:根据材料中“紫禁城分‘前朝’与‘后廷’两部分”可知;尊卑有序,主次分明;根据“(紫禁城的)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可知,国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宫建筑布局从整体上体现的是皇权至尊。传统哲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宫建筑布局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

(2)原则:根据材料中“紫禁城的千门万户,院藏的各种文物,以及宫殿与文物藏品后面曾发生过的人和事,种种秘辛内幕,宫廷的文化生活,是一个鲜活的统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是真实性和完整性。价值:根据材料中“故宫藏品虽为清宫旧藏,但其中文物则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各主要门类,而且反映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故宫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宝贵资源,是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珍贵教科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典范,是认识明清历史的载体。【解析】(1)封建礼制:皇权至尊;尊卑有序;主次分明;国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传统哲学:阴阳五行学说。

(2)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

价值: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典范;认识明清历史的载体;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宝贵资源,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珍贵教科书。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而在欧洲发达国家,例如法国,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文物就有200余万项,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城市历史环境;特色的维护及城市历史延续性的保存和人文内涵、价值的认识等角度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单调甚至同质化的建筑风格和对商业价值的过分追求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一角度回答。【解析】(1)不同:中国古城文物的历史时限比欧洲长;但数量比欧洲少。说明: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关注开始渗透到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对城市历史环境;特色的维护及城市历史延续性的保存和人文内涵、价值的认识大大提高。

(2)不是。理由:单调甚至同质化的建筑风格抹杀了各个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对商业价值的过分追求削弱甚至破坏了城市历史延续。1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可得出,拜占庭帝国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的原因是: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法律等方面举例说明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有: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等。

(3)根据材料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淘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只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夜郎自大导致落伍;没有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没有居安思危,缺乏创新,丧失生机和活力,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等方面分析回答。【解析】(1)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2)成果: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等。

(3)只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夜郎自大导致落伍;没有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没有居安思危,缺乏创新,丧失生机和活力,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

(4)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15、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可推出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一“。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可推出数量大;根据材料一“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可推出从南向北;根据材料一“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可推出由农村迁往城市;根据材料一“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可推出年龄年轻化;男性居多;根据材料一“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可推出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响:可从经济发展、战争、人口格局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适应美国经济发展和满足战争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南北人口结构和黑人聚居区布局;促进美国北方城市化;推动黑人阶层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国社会进程;根据材料二“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可推出催生了反映黑人心声的文艺创作潮流;根据材料二“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并结合所学可推出一定程度上激化种族对抗,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族运动兴起并促进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导致南方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南方经济。【解析】(1)特点:持续时间长;数量大;从南向北;由农村迁往城市;年龄年轻化;男性居多;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和满足战争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南北人口结构和黑人聚居区布局;促进美国北方城市化;推动黑人阶层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国社会进程;催生了反映黑人心声的文艺创作潮流;一定程度上激化种族对抗,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族运动兴起并促进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导致南方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南方经济。16、略

【分析】【详解】

(1)现象:根据材料“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可得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结合所学,造纸术的传播,对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根据材料“摩揭它;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可得出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根据材料“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可得出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信息,唐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重要原因是国家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表明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是因为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表明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唐代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我国也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表明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解析】(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17、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梁启超;李大钊等人指出当时中国是苟延残喘的“老大中国”,对少年中国充满期望。结合20世纪早期的时代特征,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进行分析;政治上,列强侵略,封建统治腐朽,各阶级阶层进行探索;经济上落后;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可得出,借助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第二小问,从背景、影响等角度对南京国民政府关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简要分析;背景方面,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各类思潮和主义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影响方面,从民族意识、民主革命进程、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

(3)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少年中国说”和南京国民政府对传统文化的相关态度都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复兴的期望;有利于促进民族觉醒与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解析】(1)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封建专制统治和经济的落后;中国各个阶层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与探索;西方各种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武器。

(2)态度:借助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

解释: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各类思潮和主义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民族复兴论”的提出有助于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民族复兴论”的提出在推动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持久抗战和民族解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共同之处: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复兴的期望;有利于促进民族觉醒与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18、略

【分析】【详解】

A题: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明确论题,能围绕古村落写出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忠义精神的弘扬。然后,能够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文化内涵、载体及意义等角度阐述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忠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所谓“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敬爱之情。“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强调“舍生取义”、“重义轻利”。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是古代义士的先驱和楷模,是儒家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忠义精神的高度弘扬。几千年来忠义精神已经深刻地熔铸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品质,古今很多民族英雄和伟大的革命者,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把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战乱征伐,仍然能走向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进行总结,可知弘扬和传承忠义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精诚团结,爱国敬业的重要精神基石,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和伟大复兴等等。B题: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到现代的世界。首先,明确写出所选取时代,观点明确,如选取“时代6”,可拟定观点:全球史观有利于我们打破国界线的束缚,更好地理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过程。然后,选取2个或2个以上相关史实,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如“时代6”叙述的历史阶段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阶段,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广度与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说到广度,之前的交流是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为主,范围较小;而这一时期真正开启了全球化的交流时代,美洲大陆的连通,大大扩展了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范围。说到速度,“丝绸之路”时期的文明交流主要是以阿拉伯商人作为中介进行交流,而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交流转为以直接交流为主,交通方式也明显改进,大大加速了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速度。最后进行总结,可知全球史观具有合理性,它突破了过去以国别史为基础的狭隘的世界史,更深刻地挖掘出了文明的全球联系,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角度,值得学习和参考。【解析】A.评分建议:

(1)论题。论题明确;能围绕古村落写出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阐述:

第一层次:能够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文化内涵;载体及意义等角度阐述。

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第二层次:对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较充分;逻辑较严密;表述较清晰。

第三层次:对古村落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不够充分;逻辑较为混乱;表述不清晰。

示例一:

论题: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忠义精神的弘扬。

阐述:忠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所谓“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敬爱之情。“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强调“舍生取义”;“重义轻利”。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是古代义士的先驱和楷模,是儒家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赤桥村对豫让的纪念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忠义精神的高度弘扬。几千年来忠义精神已经深刻地熔铸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品质,古今很多民族英雄和伟大的革命者,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把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战乱征伐,仍然能走向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弘扬和传承忠义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精诚团结,爱国敬业的重要精神基石,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和伟大复兴。

示例二:

论题:赤桥村古槐树和108姓的融合共存承载了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阐述:以“和”为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赤桥古村现有13棵千年古树;树便成了社区的边界,人们在树下乘凉;议事、祭祀,形成了礼制社会最初的模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赤桥村中108个不同姓氏的居民能够和睦共处,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让“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文化精神焕发生机,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

因此;我们要坚持推动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竭力为人类谋和平、谋发展,让“和”文化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

B.评分建议:

(1)观点。能明确写出所选取时代;观点明确,只写时代不写观点不得分。

(2)论证。

第一层次:能选取2个或2个以上相关史实;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第二层次:能选取1个相关史实;史实较准确;能基本做到史论结合,论证较充分,表述较清晰。

第三层次:史实不准确或无相关史实;做不到史论结合;表述混乱。

(3)结论。结论不得重复观点;有升华。

示例:

我选取“时代6”。

观点:全球史观有利于我们打破国界线的束缚;更好地理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过程。

论证:“时代6”叙述的历史阶段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阶段;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广度与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说到广度,之前的交流是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为主,范围较小;而这一时期真正开启了全球化的交流时代,美洲大陆的连通,大大扩展了人类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范围。说到速度,“丝绸之路”时期的文明交流主要是以阿拉伯商人作为中介进行交流,而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交流转为以直接交流为主,交通方式也明显改进,大大加速了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速度。

综上,我认为全球史观具有合理性,它突破了过去以国别史为基础的狭隘的世界史,更深刻地挖掘出了文明的全球联系,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角度,值得学习和参考。1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和“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分别从丝绸之路的地域、内容分析概括。

(2)根据“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得出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根据“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得出壮大了唐军实力;根据“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得出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根据“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得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根据“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得出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名师点睛】

(1)根据材料分别从地域范围和内容上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

(2)从材料获取信息,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手工业工艺以及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分析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解析】(1)(6分)变化:①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绸之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②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

(2)(4分)影响:①稳定了庙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②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四、论述题(共3题,共24分)20、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得出中华文化由于其地域性,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由于大海;沙漠、高山共同维护之下的东亚大陆,与外界相对隔离,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受到外来冲击较少;且中国有人口优势,抗冲击能力强。

根据题干材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弥补了不足;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得出中华文化由于其强大的兼容力,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历史上即使像蒙古;鲜卑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造自身,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华夏文明的象征。但是中华文化不限于儒家思想,还有法、道、墨家等思想,还有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西方传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思想传到后来也不是孔学的“原儒”,而是吸收了许多别的思想,如汉代董仲舒将儒学改造成新儒学。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化由于其地域性和兼容性而具有顽强生命力,使她能够海纳百川,吸收、融合甚至同化各种外来文化而不失自我,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解析】示例:中华文化由于其地域性和兼容性而具有顽强生命力。大海;沙漠、高山共同维护之下的东亚大陆;与外界相对隔离,受到外来冲击较少。历史.上即使像蒙古、鲜卑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造自身,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华夏文明的象征。但是中华文化不限于儒家思想,还有法、道、墨家等思想,还有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西方传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思想传到后来也不是孔学的“原儒”,而是吸收了许多别的思想,如汉代董仲舒将儒学改造成新儒学。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的自信和大气魄,使她能够海纳百川,吸收、融合甚至同化各种外来文化而不失自我,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也可以只从地理环境、人口优势、文化包容等角度拟定论题,进行阐述。)21、略

【分析】【详解】

(1)内涵:据材料“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可知,尧倡导发扬大德,使家族和睦;据材料“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可知,在家族和睦基础上进而社会和谐;据材料“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知,社会和谐进而到邦国和谐;最终实现天下民众友好和睦。

阐述:据所学可知;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同”是指无差别性的单一事物。(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才能产生新事物)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题例:“立足中国‘和’文化构建世界和平”

阐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中华文明主张“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崇尚社会和谐;当今世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近代中国饱受战争之苦,特别珍爱和平;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进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