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人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人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人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人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B.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C.学习了汉族的先进文化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使南北重归统一。

②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③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④开通了“丝绸之路”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4、《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有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历史学家顾颉刚说:“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以法治国②兴办太学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分封诸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以下所列;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②b的都城在上京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候,寒冷的______结束,温暖潮润的气候带来了适宜______生长的环境。9、(1)宋朝的__________政策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情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地方设置_________以控制地方财赋权。(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宋代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___推广到江南地区。(3)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同时,由于地方势力的加大,形成唐末__________的局面。(4)“罄南山之竹书罪无趣,决东海之波流而难尽”痛斥的是________;________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5)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_________》,这幅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有吴带当风,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的代表作是《_________》10、主张用“礼治”来维系社会秩序的是孔子。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11、为了巩固政权,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______的政策。1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蜿蜒6000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14、如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赵孟颊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15、春秋时期,晋国被韩、赵、卫三家大夫瓜分。T.正确F.错误16、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______(判断对错)17、《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18、西周实行的是禅让制而不是分封制。______(判断对错)19、杜甫在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时期的社会现象时写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盛世局面。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1题,共2分)20、武则天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她曾读了骆宾王写讨武天的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说明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以上史实是否准确,请说明理由。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4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图B图(1)写出图A和图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B房屋适合哪个流域的居民生活?这里的居民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4)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2、观察下面《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请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相对应的方框内:A都江堰;B.秦始皇陵兵马俑。

23、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战国形势图)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2)朝代接龙(将下列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春秋西周东周夏战国商24、材料一: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汉)坐而论道图二(宋)站议时政图三(清)跪受笔录

材料二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那两个权力之间的斗争?

(2)材料二反映的是看什么政治制度?

(3)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政府在地方开创了何种政治制度?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体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变化?与此变化有关的皇帝是谁?

(5)以上三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吗?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5、如图,图说历史:(9分)(1)请在下面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上的方框内填上运河的三个端点(中心点和南北端点)及四段河段名称。(温馨提示:请直接在图上填出)(2)假如你是一个历史学家,请你评价一下大运河开凿的历史作用。(3)中国今日又修复大运河,目的是什么?26、【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1)大运河是谁在位时期开通的?(1分)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2分)

(3)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2分)27、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任何价值。错误: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丑条约》的签订的影响的理解;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题目中的A,B,D也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但和题意不符,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干扰项是A项,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A项没有反映问题的实质,而是反映了一种现象,C项才是反映问题的实质性的内容。同学们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提升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D【分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发展封建经济,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5世纪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汉族的先进文化已经深深影响着各少数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综上所述,他们能变法的共同影响是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3、D【分析】【分析】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需要特别注意选项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选项的,有一小部分组合选择题所有内容都正确。隋朝的“光芒四射”主要表现在589年,隋灭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出现了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丝绸之路开通是在西汉。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的相关史实。4、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可知当时周倜矮子威望下降。依据材料“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可知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但是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秦国最终完成国家统一。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5、B【分析】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故选:B。

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准确识记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解析】B6、A【分析】①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②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之后曹操率军北渡黄河,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③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袁绍战于赤壁,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④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①②③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解析】A7、D【分析】【分析】唐朝是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所以a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960年,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所以②b的都城在上京错误。1127年;金灭亡北宋,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所c是南宋,与南宋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③错误。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于1271年改年号为元。d是元朝,建立人是忽必烈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历史年代知识的掌握情况。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候;漫长寒冷的冰期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温暖湿润的气候,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故答案为:冰期;植物.

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重点识记原始农业的产生条件.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认、再现能力.熟练掌握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知识.【解析】冰期;植物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相关史实。唐末五代,军阀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废立皇帝、改朝换代的教训,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地方设置转运使以控制地方财赋权。故填重文轻武;转运使。(2)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手工业和农业的相关史实。宋朝时,原产越南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宋代的陶瓷器的制作更加精美,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故填景德镇;占城稻。(3)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罄南山之竹书罪无趣,决东海之波流而难尽”痛斥的是隋炀帝。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唐太宗曾引用古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告诫太子,表明他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故填隋炀帝;唐太宗。(5)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绘画方面的成就。唐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其代表作是《步辇图》。盛唐画家吴道子的人物画和山水画的造诣很高,被后人尊为“画圣”,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故填步辇图,送子天王图。【解析】(1)重文轻武;转运使。(2)景德镇;占城稻。(3)安史之乱;藩镇割据。(4)隋炀帝;唐太宗。(5)步辇图,送子天王图。10、孔子荀子【分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用“礼治”来维系社会秩序.

故答案为:

错误:孔子;改正:荀子.

本题以荀子的主张为依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

本题以荀子的主张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孔子荀子11、休养生息【分析】西汉初年;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故答案为:

休养生息。

本题以“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高祖的政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识记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解析】休养生息12、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分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包含着反帝和反封建的任务;在运动中提出的“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等口号。

故答案为: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本小题考查的是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性质和意义。【解析】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解析】【答案】错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秋郊饮马图》。《秋郊饮马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赵孟颊的代表作。【解析】【答案】对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家分晋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所以本题错误。故选F。【解析】F16、×【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解析】×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相关知识。《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综上所述,故选F。【解析】F18、×【分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9、×【分析】杜甫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的史实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所以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动荡局面。故本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杜甫与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解析】×四、改错题(共1题,共2分)20、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武则天时开始殿试,并进行武举考试。故得出,武则天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以上的史实不够准确。理由是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在唐太宗统治(贞观)时期;武则天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解析】以上的史实不够准确。(或者以上说法是错误的);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在唐太宗统治(贞观)时期;武则天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五、识图题(共4题,共40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本题的A是半地穴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通风防潮,过着定居生活,本题的B是杆栏式.

(2)本题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生活。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本题的A半地穴式是半坡居民居住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本题的B杆栏式是河姆渡居民居住的。(3)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的生活。B房屋适合长江流域的居民生活,那时的居民已经大量种植水稻。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通风防潮,过着定居生活。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不同地方的居民居住的房屋是不同的,这主要是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的。【解析】(1)A半地穴式;B杆栏式。

(2)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3)长江流域;水稻。

(3)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22、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地理位置的相关知识点。回答本题需要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都江堰位于我国南方的成都平原。秦始皇的兵马俑在咸阳。咸阳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因此上面的方框内是B,下面的方框内是A。也可以左框为A,右框为B。【解析】左框A,右框B。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各国的相关知识点。战国七雄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地理知识可知秦国在最西面;楚国在最南面;齐国在东面,燕国在最北面。因此A是秦国;B是楚国;C是齐国;D是燕国。(2)本题考查的是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解析】(1)A秦;B楚;C齐;D燕。(2)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皇权与相权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图一坐而论道的意思是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议论政事,这里指的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议论政事。图二指的是到了宋朝时期,大臣要站着跟皇帝议论朝政。这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2)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可知这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3)本题考查的是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点。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4)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皇权加强的相关知识点。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5)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探究不难发现,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中,皇帝的权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