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8%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若改用1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锈就是三氧化二铁B.铁跟稀硫酸反应时,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气C.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而生成硫酸铁D.在干燥的条件下,铁很难跟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rm{隆冒}与rm{隆帽}代表rm{A}rm{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rm{)}A.反应生成物rm{1}个分子中含有rm{4}个原子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rm{A_{2}+3B_{2}=2AB_{3}}4、下列金属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是rm{(}rm{)}A.锌B.银C.铜D.铅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rm{(}rm{)}A.将气体点燃B.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将一氧化碳倒出D.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6、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rm{(}rm{)}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rm{A}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可以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rm{B}rm{50隆忙}时,将rm{33gKCl}固体加入rm{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rm{20隆忙}时开始有晶体析出rm{20隆忙}时,rm{KCl}的溶解度为rm{33g}rm{C}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可能是rm{H_{2}}rm{CH_{4}}或rm{CO}rm{D}向盛满rm{CO_{2}}的软塑料瓶中rm{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rm{CO_{2}}能被rm{NaOH}溶液吸收A.rm{A}B.rm{B}C.rm{C}D.rm{D}7、不同原子间最本质的区别是rm{(}rm{)}A.中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8、“摇头丸”是冰毒的衍生物,化学名称是“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1H16O2NCl),它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长期服用可造成行为失控、精神病和暴力倾向,过量服用则可造成猝死。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叙述,其中正确是()A.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由四种元素组成B.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由31个原子构成D.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9、下列变化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水变成水蒸气。

B.品红在水中扩散。

C.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蜡烛熔化。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锂电池具有质量轻、电量大等优点.锂电池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B.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生成物LiMnO2为氧化物。

11、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明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rm{(}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低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1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水,并做上记号rm{.}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A.该实验能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rm{dfrac{1}{5}}B.实验时为了节约药品红磷一定要少放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15、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B.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C.提高通风能力。

D.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尽。

16、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

A.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B.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C.夹住后;拇指要放在短柄上。

D.夹住后;拇指不要放在短柄上。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化学变化的基本物征是______.18、rm{(1)}超导体的研究引起了各国重视,一旦超导体达到实用化、工业化,将对现代文明社会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氮化硼”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该材料中硼元素rm{(}元素符号为rm{B)}与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rm{1}rm{1}则氮化硼的化学式是________;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rm{(2)}某种铁的氧化物rm{A}中,铁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7}rm{3}则rm{A}的化学式为________。rm{(3)}五氧化二碘rm{(I_{2}O_{5})}可用于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请补全rm{I_{2}O_{5}}与rm{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5CO+I}rm{5CO+I}rm{{,!}_{2}}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rm{O}rm{O}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

}________。rm{I}洁厕灵rm{I}主要成分是rm{{,!}_{2}}与rm{+}________。消毒液rm{+}主要成分是rm{(4)}混合能产生有毒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则rm{HCl)}的化学式为________,rm{84}中rm{(}的化合价为________。rm{NaClO)}假设汽油中某一成分用rm{2HCl+NaClO=H_{2}O+Cl_{2}隆眉+X}表示,燃烧时只发生如下反应:rm{X}推断rm{NaClO}的化学式:________。rm{Cl}19、如图是rm{A}rm{B}rm{C}rm{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left(1right)}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______rm{(}填字母rm{)}

rm{(2)}以上四种粒子中,容易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__rm{(}填字母rm{)}

rm{(3)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rm{left(4right)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______构成的rm{(}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rm{)}rm{(5)}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rm{(}填字母rm{)}rm{(6)}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rm{(}填字母rm{)}20、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填写下列空格:rm{(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rm{垄脵}碳酸钙rm{垄脷}甲烷rm{垄脹}一氧化碳rm{垄脺}碳酸,其中汽水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rm{(}填序号,下同rm{)}rm{(2)}木炭可以做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rm{(3)}碳循环能维持自然中二氧化碳相对平衡,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rm{CO_{2}}过多的问题,写出水吸收rm{CO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操作图;试回答:

rm{(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是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

rm{(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错误是: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rm{垄脹}______.

rm{(3)}如果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22、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______;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______;

(3)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4)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_____;

(5)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______;

(6)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塞子,后果是______。23、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两类。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9分)24、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状况.你知道吗?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化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希望你也能像诺贝尔一样勇于探究.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医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出4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

[示例]农:合理使用尿素等氮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例1:______;

例2:______;

例3:______;

例4: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解答】解:设氢氧化钾反应掉的盐酸的溶质的质量为x

HCl+KOH=KCl+H2O

36.556

x100g×8%

设盐酸恰好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HCl+NaOH=NaCl+H2O

36.540

xy

联立上面两个比例式;解之得y=5.7g

反应开始加入的氢氧化钠的溶质的质量为100×8%=8g>5.7g

所以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pH>7

故选:A.

【分析】首先可根据氢氧化钾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盐酸的溶质的质量,然后在利用盐酸的质量,由化学方程式求出反应需要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最后和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相比较,若加入的过量则为碱性,若加入的少量则呈酸性,若相等为中性.2、D【分析】【解答】解:A;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铁锈是一种混合物,A错.

B;铁很硫酸反应;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不能说是“氢气”,B错.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是硫酸铁,C错.

D;铁在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在干燥的条件下,铁很难跟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D对.

故选:D

【分析】A;铁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

B;酸中含氢元素;不含氢气;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3、C【分析】解:rm{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生成物rm{1}个分子中含有rm{4}个原子;故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因此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都有rm{A}rm{B}两种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

D、反应物的分子分别是由rm{A}原子和rm{B}原子构成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一个rm{A}原子和三个rm{B}原子构成的,个数比是rm{1}rm{3}rm{2}方程式表示为:rm{A_{2}+3B_{2}=2AB_{3}}故说法正确。

故选:rm{C}

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原子,其中每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一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反应基本类型判断及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解析】rm{C}4、A【分析】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难度较小。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知,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金属,必须排在铁的前面,在锌、银、铜、铅四种金属中,只有锌排在铁的前面,故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解析】rm{A}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根据两种气体性质不同,选择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但不和一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把二氧化碳除去即可,注意不能带入新的杂质。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解答】A.二氧化碳不能够支持燃烧;所以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一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难以除去,故A错误;

B.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会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

C.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时,rm{CO_{2}}气体会有所损失;且气体会均匀混合倾倒不能达到净化的目的,故C错误;

D.澄清石灰水除去的是二氧化碳;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解析】rm{B}6、C【分析】解:rm{A}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可以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即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B、rm{50隆忙}时,将rm{33gKCl}固体加入rm{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rm{20隆忙}时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rm{20隆忙}时,rm{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rm{33g}即rm{20隆忙}时,rm{KCl}的溶解度为rm{33g}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C、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氢气、甲烷燃烧均有水生成,该气体该气体可能是rm{H_{2}}rm{CH_{4}}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水生成,该气体不可能是一氧化碳,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D、向盛满rm{CO_{2}}的软塑料瓶中rm{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是因为rm{CO_{2}}能被rm{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压强减小,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故选:rm{C}.

A、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rm{垄脵}可燃物、rm{垄脷}氧气或空气、rm{垄脹}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rm{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有水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解析】rm{C}7、C【分析】解:原子的种类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有关;不同原子间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观察选项.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原子的种类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有关,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不同原子间的区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rm{C}8、D【分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氧、氮、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16):(16×2):14:35.5=132:16:32:14:35.5;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C.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16×2)=1:2;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有关化学式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D9、C【分析】

A;加热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品红在水中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解析】【答案】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BC【分析】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题中的电池的反应中MnO2最终参与了反应;所以不是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B、在二氧化锰中锰显+4价,在LiMnO2中锰为+3价;所以正确.

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所以正确.

D、在氧化物中只含有两种元素,LiMnO2中有三种元素;应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所以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A;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的原则来判断.

B;根据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计算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判断.

C;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判断.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判断.

11、AC【分析】解: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故A说法错误;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故B说法正确;

C;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AC}

A;根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考虑;

B;根据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考虑;

C;根据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D;根据原子核的体积很小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中各量的质量关系。【解析】rm{AC}12、BD【分析】解:rm{A}该实验能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该选项说法正确;

B;如果红磷不足;不能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不准确,因此红磷应该足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应该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rm{B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

为了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红磷应该过量;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解析】rm{BD}13、BC【分析】【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描述正确;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B描述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C描述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描述正确。故选BC。【解析】rm{BC}14、AD【分析】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5+2+20+22=49;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1+28+5+x=49,则x=5,甲质量没变,可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乙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丙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丁质量减少,应为该反应的反应物;

A;由以上分析;丁生成乙和丙,故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甲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故可能为催化剂,故B说法正确;

C;乙增加了11g-2g=9g;丙增加了28g-20g=8g,故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故C说法正确;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5g;故D说法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

15、AC【分析】

A;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可以防止瓦斯爆炸.故选项正确;

B;瓦斯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错误;

C;提高通风能力可以降低瓦斯的浓度;可以防止瓦斯爆炸.故选项正确;

D;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工人在井下作业需要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杜绝明火源;提高通风能力可以防止瓦斯爆炸;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以的.

16、AD【分析】

试管夹是一种专门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使用时要注意:夹持时应该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取下试管夹时也应该由试管底部取出;夹住后拇指不要放在短柄上,以免打开试管夹,试管脱落.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有其它物质生成【分析】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有其它物质生成.

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解析】有其它物质生成18、rm{(1)BN}rm{11}rm{14}

rm{(2)Fe_{2}O_{3}}

rm{(3)5CO_{2}}

rm{(4)NaCl}rm{+1}

rm{(5)C_{7}H_{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题目难度不大。【解答】rm{(1)}根据题目中硼元素rm{(}元素符号为rm{B)}与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rm{1}rm{1}元素符号为rm{(}与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rm{B)}rm{1}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再根据读法是从后向前读作氮化硼,可知氮化硼的化学式为:rm{1}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所以rm{BN}: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rm{(11隆脕1)}rm{(14隆脕1)=11}故答案为:rm{14}rm{BN}rm{11}rm{14}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m{(2)}可得:rm{Fe_{x}O_{y}}rm{56x}rm{16y=7}rm{dfrac{x}{y}=dfrac{2}{3}}则rm{3}的化学式是rm{dfrac{x}{y}=dfrac{2}{3}

}故答案为:rm{A}rm{Fe_{2}O_{3}}rm{Fe}rm{Fe}rm{{,!}_{2}}rm{O}rm{O}rm{{,!}_{3}}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rm{(3)}由rm{5CO+I}rm{5CO+I}________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由此可知,未知物质中共含有rm{{,!}_{2}}个碳原子核rm{O}个氧原子,故答案为:rm{O}rm{{,!}_{5}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

}由rm{I}rm{I}rm{{,!}_{2}}rm{+}________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由此可知,未知物质中共含有rm{5}个碳原子核rm{10}个氧原子,故答案为:rm{5CO_{2}}rm{+}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氢原子个数:rm{5}氯原子个数:rm{10}钠原子个数:rm{5CO_{2}}氧原子个数:rm{(4)}由rm{2HCl+NaClO=H}已知生成物中氢原子个数:rm{(4)}氧原子个数:rm{2HCl+NaClO=H}氯原子个数:rm{{,!}_{2}}所以rm{O+Cl}的化学式为rm{O+Cl}设rm{{,!}_{2}}中rm{隆眉+X}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氢原子个数:rm{2}氯原子个数:rm{3}钠原子个数:rm{1}氧原子个数:rm{1}已知生成物中氢原子个数:rm{2}氧原子个数:rm{1}氯原子个数:rm{2}所以rm{X}的化学式为rm{NaCl}设rm{NaClO}中rm{Cl}的化合价为rm{x}rm{(+1)+x+(-2)=0}rm{x=+1}故答案为:rm{NaCl}rm{+1}的化合价为rm{隆眉+X}rm{2}rm{3}故答案为:rm{1}rm{1}rm{2}由rm{1}rm{2}rm{X}rm{NaCl}rm{NaClO}rm{Cl}rm{x}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由此可知,每个rm{(+1)+x+(-2)=0}中含有rm{x=+1}个碳原子和rm{NaCl}个氢原子,是rm{+1}rm{(5)}由rm{X+11O}rm{(5)}rm{X+11O}rm{{,!}_{2}}rm{篓T7CO}rm{篓T7CO}rm{{,!}_{2}}rm{+8H}【解析】rm{(1)BN}rm{11}rm{14}rm{(2)Fe_{2}O_{3}}rm{(3)5CO_{2}}rm{(4)NaCl}rm{+1}rm{(5)C_{7}H_{16}}19、(1)AB

(2)AC

(3)三

(4)原子

(5)AC

(6)D【分析】【分析】rm{(1)}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rm{(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rm{(3)}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rm{(4)}稀有气体都由原子直接构成;rm{(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rm{(6)}原子中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是rm{8(}若只有第一层电子则为rm{2)}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解答】rm{(1)}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故AB属于同种元素;故答案为:rm{AB}rm{(2)A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rm{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rm{1}个电子形成具有rm{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rm{BD}最外层电子数是rm{8}达到了稳定结构,故BD不再得电子;故答案为:rm{AC}rm{(3)}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故答案为:三;rm{(4)D}是氩元素,氩元素形成的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都由原子直接构成,故答案为:一种;rm{(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AC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rm{AC}rm{(6)}最外层电子数是rm{8(}若只有第一层电子则为rm{2)}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但rm{B}中质子数rm{neq}核外电子数,故B是一种离子,而rm{D}中第一层电子数是rm{2}第三层电子数是rm{8}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第二层电子数是rm{8}则rm{18=2+8+8}故D是原子;故答案为:rm{D}【解析】rm{(1)AB}rm{(1)AB}rm{(2)AC}三rm{(2)AC}原子rm{(3)}三rm{(3)}rm{(4)}原子20、(1)④(2)(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植物的光合作用CO2+H2O=H2CO3【分析】【分析】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rm{(1)}汽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汽水中含有碳酸,故选rm{垄脺}rm{(2)}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故填: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吸收二氧化碳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rm{(3)}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rm{CO}rm{2}rm{2}rm{+H}rm{2}rm{2}rm{O=H}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植物的光合作用;rm{2}rm{2}rm{CO}rm{3}rm{3};故填:rm{CO}rm{2}rm{2}rm{+H}【解析】rm{(1)垄脺}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植物的光合作用rm{(3)}rm{CO_{2}+H_{2}O=H_{2}CO_{3}}21、略

【分析】解:rm{(1)a}rm{b}rm{c}分别是烧杯和漏斗;铁架台.

rm{(2)}由图中可知;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将液体倒入漏斗;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rm{(3)}滤纸破损、可能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rm{.}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能使得滤液浑浊rm{.}故填:滤纸破损,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rm{.}液面可能高于滤纸边缘;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

故答案为:rm{(1)}烧杯;漏斗;玻璃棒;

rm{(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rm{(3)}滤纸破损;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rm{(}或液面可能高于滤纸边缘rm{)}.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rm{.}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rm{.}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rm{.}三靠是指上面的烧杯紧靠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