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依据是 ()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②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③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④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对外开放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D.反对霸权主义3.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月中美关系正常化,到80年月不结盟,这种变化说明白 ()A.中国对外政策变化随着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B.中国对外政策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打算的C.中国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利益打算的D.中国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打算的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而处于战斗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赐予军事及其他救济。”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由于 ()A.双方的战斗威逼消逝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各项多边活动有 ()①参与联合国的维和活动②参与千年首脑会议③创建上海合作组织④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6.20世纪八九十年月,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疆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动身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7.观看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一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三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C.外交政策要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8.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精确     的是 ()东盟10+3合作机制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在上海合作组织,会徽北京进行A.中国乐观加强与第三世界的沟通与合作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乐观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9.外交是智者的玩耍,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污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头了。”材料三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睬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请回答:(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转变?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头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进展?(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白什么?

答案1.D2.B3.C4.D5.A6.D7.C8.C9.(1)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参与万隆亚非会议。(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结束了中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