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专题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专题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专题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专题4-3-2-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一、氮气、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1.氮气N2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左右,在________或________条件下,N2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物理性质色、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毒性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NO不稳定,易与O2结合。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O2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SO2和NO2的主要来源(1)SO2主要来自、和某些含硫金属矿物的燃烧和冶炼。(2)NO2主要来自。2.危害(1)引起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2)溶于水形成。3.酸雨(1)概念:的降水称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SO2和NO2溶于水造成的。(2)形成原理①H2SO4的生成:SO2H2SO3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②HNO3的生成:NO2HNO33NO2+H2O=2HNO3+NO。(3)危害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4.防治措施(1)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SO2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答案】一、1.放电高温N2+O22NO2.(1)色、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毒性NO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有毒NO2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2)①2NO+O2=2NO2②3NO2+H2O=2HNO3+NO二、1.(1)煤石油(2)汽车尾气2.(1)大气(2)酸雨3.(1)pH<5.6一、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实验分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管内气体颜色慢慢变为无色,水面不断上升,最后静止在距试管底部约1/3处NO2不能全部被水吸收,有无色气体NO生成把充满NO2的试管倒立水中,再通入O2水面不断上升,最后试管内无色气体约为原NO2体积的1/3,通入适量O2后液面继续上升,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NO2溶于水生成的NO全部与O2反应被水吸收水面不断上升,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NO2可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二、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方法NO2和NO有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O①2NO+O2=2NO2②4NO2+O2+2H2O=4HNO3③4NO+3O2+2H2O=4HNO3④(1)NO和NO2的混合气体NO、N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仅涉及反应①,可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V剩=V(NO)原+V(NO2)。(2)NO2和O2的混合气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③,其计算如下表:x=0<x<4x=4x>4反应情况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恰好完全反应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3)NO和O2的混合气体NO、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④:其计算如下表:x=0<x<x=x>反应情况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恰好完全反应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典例1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请填写下列空白:(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________。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收集法(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A.不变 B.仅升高C.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A.生成的一氧化氮可以作为氮肥B.生成的二氧化氮可以作为氮肥C.生成的硝酸盐可以作为氮肥【答案】(1)③(2)AB(3)3NO2+H2O=2HNO3+NOD(4)C【解析】(1)由③叙述可知是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即与水发生反应。(2)由②和③叙述可知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易与O2反应,制取时采用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不应采用排空气法。(3)由③叙述结合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可发现此反应为歧化反应,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4)由④叙述可知硝酸盐为可溶性盐可被植物吸收,是植物生长更好的原因。典例2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下列收集方法正确的是()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C.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答案】D【解析】A.NO2气体能与水反应产生硝酸和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错误;B.NO与O2反应产生NO2,所以NO不能用排空气方法收集,B错误;C.NO与O2反应产生NO2,NO2气体能与水反应产生硝酸和NO,所以NO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D.NO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NO2与空气不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典例3在容积为1120mL的烧瓶里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然后将其倒扣于水槽中,可以看到液体充满烧瓶(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况下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与O2的体积分别为896mL和224mLB.总反应式:NO2+O2+H2O=HNO3C.转移的电子数为0.02molD.有NO气体生成【答案】A【解析】在容积为1120mL的烧瓶里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然后将其倒扣于水槽中,可以看到液体充满烧瓶,说明两种气体恰好按照反应4NO2+O2+2H2O=4HNO3进行,据此分析解答。A.根据方程式4NO2+O2+2H2O=4HNO3,NO2与O2的体积分别为1120mL×=896mL和1120mL×=224mL,故A正确;B.反应的总反应式:4NO2+O2+2H2O=4HNO3,故B错误;C.根据A的分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04mol,故C错误;D.NO不溶于水,若有NO气体生成,最终液体不可能充满烧瓶,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氮的相关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发生的反应,需要根据题意“液体充满烧瓶”判断,说明NO2和O2以及水恰好反应生成硝酸。典例4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监测日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物。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NO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在于____(填序号)。A破坏臭氧层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C造成酸雨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2)在含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NO破坏臭氧层的机理可简单表示为、,这两个反应反复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NO在破坏臭氧层过程中起催化作用BNO在破坏臭氧层过程中作反应物C破坏臭氧层的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D破坏臭氧层的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答案】ACDAC【解析】【分析】根据NO的性质及题干中的信息分析NO的危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书写离子方程式;根据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分析解答。【详解】(1)NO气体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NO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NO被氧化生成,与水反应生成,可形成酸雨;故答案为:ACD;(2)转化为NO时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则Cu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必升高,转化为,故答案为:;(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由所给化学方程式可知NO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作催化剂,故答案为:AC。基础练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C.N2在空气中约占的质量比为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2.(2020·上林县中学高一期末)下列无色气体中,遇空气变成红棕色的是()A.CO B.HCl C.SO2 D.NO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氮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4.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选项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CO2破坏臭氧层化石燃料的燃烧BSO2温室效应汽车尾气的排放CNO2光化学烟雾工厂废气的排放DCO酸雨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5.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NO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空气法收集B.NO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C.常温常压下,含等质量氧元素的NO和CO的体积相等D.NO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获得6.(2020·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高一月考)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l C.+3 D.+47.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而奇妙的作用也使期成为“明星分子”。如可用于制HNO3、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等。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生成NO的是A.Cu+HNO3(稀)B.N2+O2C.NO2+H2OD.NH4Cl+O28.下列关于某些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O2、Na2O2都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NO、C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CO2、SO2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D.CO2、SO3都可由相应单质在O2中燃烧生成9.将硝酸分解产生的气体收集于试管内然后倒立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假设没有空气混入)A.剩余NOB.剩余O2C.剩余NO2D.不剩余气体10.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11.我国农业生产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某实验小组采集硫酸型酸雨样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了表中数据:(已知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时间(h)081624324048pH5.04.84.54.34.24.04.0(1)酸雨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酸雨和自来水混合,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字母)。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能力练12.除去下列试样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ABCD试样除杂试剂盐酸水饱和溶液溶液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4.经过多方努力,郑州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有害尾气的排放。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CO和NO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2NO+O2+4CO4CO2+N215.(2020·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A.SO2和H2S B.Cl2和CO2 C.NH3和CO2 D.SO2和Cl216.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和NOB.肯定没有O2和NO2,可能有Cl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17.如图所示,室温下的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左室充入一定量NO,右室充入一定量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反应如下:2NO+O2=2N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A.反应前后左室的压强相同B.开始时左右两室中的分子数相同C.反应后容器内的密度与反应前的相同D.反应后容器内无O2存在18.(2020·湖北武汉·高一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和一定体积的NO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待试管内液面不变后再通入4.5体积的O2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①3体积②4体积③5体积④5.5体积⑤2体积A.①③ B.①⑤ C.④或⑤ D.②或③19.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20.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物质。(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酸雨的pH________(填“>”、“<”或“=”)5.6。②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③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现有V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molNO2和mmol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mol·L−1。②若所得溶液中c()∶c()=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______。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和浓度的比值c()∶c()=________。21.如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3.0mL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mLO2(所有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可不写满,也可补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拟分析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测定该市空气中SO2的含量并制定下列研究方案:Ⅰ.资料表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发生反应:5SO2+2+2H2O=5+2Mn2++4H+。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SO2的还原性使SO2和已知浓度及体积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Ⅲ.选择分析地点:某工业区、某公园、某居民小区、某商业区、某交通枢纽。Ⅳ.选择分析时间:晴天、风速较小时;晴天、风速较大时;雨前;雨后。Ⅴ.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1)该小组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①通入空气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通空气;③实验过程中需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表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该市不同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①工厂区、交通枢纽SO2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②请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减少工厂区SO2排放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表是该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城市空气中SO2的平均含量。请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情况平均风速(m·s−1)空气中SO2的平均含量(mg·L−1)雨前2.00.03雨后2.20.01晴230.015晴0.90.03真题练23.(2020·江苏卷)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PM2.5B.O2C.SO2D.NO24.(2020·海南卷)含有下列有害组分的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以保护环境。吸收过程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A.SO3 B.Cl2 C.NO2 D.HBr25.(2020·新课标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稀氨水C.NO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26.(2018·新课标II)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1.【答案】C【解析】N2很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但在高温下N2与O2产生的NO易被氧化为NO2,故汽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4/5;N2与金属、H2反应时作氧化剂。2.【答案】D【解析】A.CO与空气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CO2是无色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HCl与空气常温下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SO2与空气在催化剂热条件下反应,但SO3不是红棕色,故C不符合题意;D.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为红棕色,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3.【答案】A【解析】A.在雷电作用下与反应生成NO,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合成氨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项错误;B.氮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B项正确;C.由图可看出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C项正确;D.制造蛋白质的过程中就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D项正确;答案选A。4.【答案】C【解析】破坏臭氧层的是氟利昂;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CH4;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气体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CO有毒,能使人中毒,造成酸雨的是SO2和氮氧化物。5.【答案】C【解析】A.因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易于被氧气氧化,所以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B错误;C.由NO和CO可以知道,物质的量相同时含有等质量的氧元素,所以在常温常压下,体积相等,故C正确;D.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N2O4中O元素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答案为D。7.【答案】D【解析】A.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能直接生成NO;B.N2+O22NO,能直接生成NO;C.3NO2+H2O===2HNO3+NO,能直接生成NO;D.NH4Cl与O2不发生反应,不能直接生成NO。综上所述,本题选D。8.【答案】A【解析】A.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一氧化氮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氮,所以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法收集,B错误;C.CO2、SO2气体和澄清石灰水都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错误;D.S中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9.【答案】D【解析】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氧气和水,而反应的方程式为:4HNO3(浓)4NO2↑+O2↑+2H2O,倒立于水槽中,发生反应为:4NO2+O2+2H2O=4HNO3,恰好反应液体充满试管试底部,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NO【解析】(1)该反应中,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O作还原剂;(2)氨气和二氧化氮反应后生成的无污染的物质是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11.【答案】(1)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减小H2SO3+Cl2+H2O=2HCl+H2SO4(3)C【解析】(1)酸雨放置时pH变小,其原因是雨水中的H2SO3被空气中的O2氧化所致。(2)雨水和自来水混合,应考虑H2SO3与自来水中的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硫酸和盐酸,使酸性增强。(3)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排放,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燃料脱硫、固硫,开发不含硫的新能源(如氢能、核能等),都是有效措施。12.【答案】B【解析】A.Fe与盐酸反应,而杂质Cu不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B.杂质与反应可生成硝酸和NO,故B正确;C.、HCl均能与溶液反应,故C错误;D.、均能与溶液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13.【答案】A【解析】A、因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故A正确;B、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氧气,产物不同,故B错误;C.NO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稳定存在,故C错误;D.新制氯水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答案选A。14.【答案】C【解析】A.由题目提供的图可知:2NO+O2=2NO2,2NO2+4CO4CO2+N2,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故A正确;B.汽油不完全燃烧可生成CO,空气中的氮气在气缸中放电条件下可生成NO,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NO、NO2等,故B正确;C.NO和O2在常温下就能反应生成NO2,故C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O、O2、CO,生成物是CO2、N2,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所以该反应方程式2NO+O2+4CO4CO2+N2,故D正确。故选C。15.【答案】B【解析】A.氯化钡中通入二氧化硫不反应,再通入硫化氢,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钡中通入氯气不反应,再通入二氧化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没有生成沉淀,故B符合题意;C.氯化钡中通入氨气不反应,再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铵,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钡中通入SO2不反应,通Cl2,氯气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6.【答案】A【解析】由于混合气体无色,所以没有Cl2、NO2;通入品红溶液后,品红褪色,则气体中有SO2;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NO,没有O2,因为NO、O2不共存。17.【答案】C【解析】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一定相等,再结合n=m/M可知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g/mol:30g/mol=16:15;A、发生2NO+O2=2NO2,反应后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减少,均匀充满左右两室,故反应后左室的气体物质的量要减小,故压强减小,故A错误;B、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5,气体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不相同,故B错误;C、反应后气体的总质量为原来一氧化氮与氧气质量之和,为氧气质量的2倍,体积为左右两室的体积之和,为右室的2倍,故密度不变,故C正确;D、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5,发生反应:2NO+O2=2NO2,O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O2存在,故D错误。故选C。1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详解】则一定体积的NO和3体积的氧气发生4NO+3O2+2H2O═4HNO3,①若剩余气体为NO,则由反应可知,消耗NO为4体积,则原NO的体积为1.5+4=5.5体积;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4NO+3O2+2H2O═4HNO3中反应的氧气为1.5体积,则原NO的体积为=2体积,故选C。19.【答案】B【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故B项正确,NO不溶于水,对应D项;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A项;Cl2对应C项。20.【答案】(1)①<②H2SO3③2SO2+O22SO3(2)6NO2+8NH37N2+12H2ONO2NH3(3)①②3∶2③【解析】(1)酸雨的pH<5.6,正常雨水的pH=5.6。由图示转化可知:A为SO2,B为SO3,D为H2SO3。(2)NH3和NO2反应生成的无污染物质是N2和H2O。(3)①因产物NaNO3、NaNO2中n(Na+)=n(N),故n(NaOH)=n(NO)+n(NO2)=(m+n)mol,c(NaOH)=mol·L−1。②NO2与NO混合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认为先后发生如下反应:NO2+NO+2NaOH=2NaNO2+H2Omm2m2m2NO2+2NaOH=NaNO2+NaNO3+H2On−m(n−m)(n−m)当V(NO)2≥V(NO)时能吸收完全,所以c()∶c()==,得n∶m=3∶2。③c()∶c()=(n−m)∶[2m+(n−m)]=。21.【答案】(1)①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②试管内液面升高③最后试管内剩余无色气体(2)NO1.0mL【解析】(1)通入的O2与NO发生反应:①2NO+O2=2NO2,所以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生成的NO2溶于水:②3NO2+H2O=2HNO3+NO,①②两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③4NO+3O2+2H2O=4HNO3。气体消耗,又会看到液面上升。V(NO)∶V(O2)≠4∶3,故最后有气体剩余,不论剩余NO还是O2,均为无色气体。(2)设1.5mLO2全部参加反应,由(1)中③可知:反应的NO为V(NO)=V(O2)×=1.5mL×=2.0mL,由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