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与人关系密切的rm{4}种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rm{(}rm{)}A.“伊利”纯牛奶B.“娃哈哈”矿泉水C.肥皂水D.血液2、某化合物rm{X}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rm{X+6O_{2}dfrac{{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CO_{2}+6H_{2}O.}下列说法正确的rm{X+6O_{2}dfrac{

{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CO_{2}+6H_{2}O.}rm{(}A.rm{)}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rm{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X}rm{1}C.rm{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rm{X}D.rm{17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X}rm{40%}3、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rm{.}下列操作正确的是rm{(}rm{)}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D.称取一定量的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4、下列关于灭火方法的解释正确的是rm{(}rm{)}A.用扇子扇灭烛火,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用沙土灭火,是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rm{(}rm{)}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冰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变质D.玻璃杯被打碎6、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rm{.}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能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模拟图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热冰”中的水分子是无规则的排列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D.常温常压下“热冰”是固体7、目前;长寿卫星上需要的电能主要来自()

A.太阳能电池。

B.一次性化学电池。

C.核电池。

D.可充电电池。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合上开关后,发现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1变大。

B.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C.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大。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硫酸发生电离的缘故。

9、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

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O2(PtF6)组成元素之一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O2(PtF6)固体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10、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rm{(}rm{)}。甲乙丙丁rm{A}rm{CO_{2}}rm{CaCO_{3}}rm{H_{2}O}rm{O_{2}}rm{B}rm{Cu}rm{CuO}rm{CO_{2}}rm{CO}rm{C}rm{H_{2}O_{2}}rm{H_{2}O}rm{O_{2}}rm{MgO}rm{D}rm{O_{2}}rm{CO}rm{CO_{2}}rm{H_{2}CO_{3}}A.rm{A}B.rm{B}C.rm{C}D.rm{D}11、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rm{-}草酸,将草酸隔绝孔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

A.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2、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rm{(}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13、菠菜中含有草酸rm{.}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rm{.}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rm{(}rm{)}A.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用化学用语表示:

rm{(1)2}个磷原子______;

rm{(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rm{(3)2}个铵根离子______;

rm{(4)}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15、如图;将若干克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以测其呼吸作用,试回答:

(1)萌发的种子进行____作用时要消耗____气,放出____气体.

(2)测定过程中,U型管____管中的液面下降.(填A或B)

16、在H;O、C、Cl、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的是____,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可用于制水泥的是____,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可用于清洗钢铁表面铁锈的是____.17、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

(2)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编号),收集装置是____.若选择F装置收集氨气,应从____通入(填导管接口字母,广口瓶正放).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18、A是含碳化合物;下图表示A;B、C、D、E、F、G七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①是工业上制取C的重要反应,反应②中F足量,反应③曾是工业上制F的方法.

(1)写出化学式:B____,C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____.

19、(2008•昆明)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上图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纯水(填“是”或“不是”).

(2)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有二氧化氯(ClO2)、漂白粉、“84消毒液”等.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1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取“84消毒液”是将氯气通入烧碱(NaOH)溶液中得到,反应原理与漂白粉的制取相似,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家庭生活中可以用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4)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合理答案均可).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20、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且这种认识还在不断地深化.189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割的实心小球.

19世纪末;在对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的基础上,汤姆生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小球,这个小球中嵌着许多电子,电子带的负电荷和了小球中的正电荷,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流(α粒子即氦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轰击极薄的金属箔,.人们还发现;不同的金属箔使α粒子散射的能力是不同的.这就是著名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模型,把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

请你认真阅读上文;根据划线部分给出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可以得出哪些推测?

21、为研究黄铜rm{(}铜锌合金rm{)}的组成,某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rm{10g}向其中逐滴加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rm{.}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rm{(1)}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rm{(2)10g}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解:rm{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不正确;

B;娃哈哈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肥皂水属于胶体;不属于溶液,故错误;

D;血液是血浆和血细胞的混悬液;不属于溶液,故错误;

故选:rm{B}.

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开.【解析】rm{B}2、D【分析】解:由题意,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X+6O_{2}dfrac{{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CO_{2}+6H_{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则rm{X+6O_{2}dfrac{

{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CO_{2}+6H_{2}O}含有rm{X}个碳原子、rm{6}个氢原子、rm{12}个氧原子,故rm{6}的化学式为rm{X}则:

A、rm{C_{6}H_{12}O_{6}}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应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

B、rm{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X}rm{1}说法错误,正确的质量比为rm{2}rm{(12隆脕6)}rm{(1隆脕12)=6}故B错误;

C、rm{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rm{X}故C错误;

D、rm{12隆脕6+1隆脕12+16隆脕6=180}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times6}{180}隆脕100%=40%}故D正确.

故选Drm{X}【解析】rm{D}3、C【分析】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

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才能熄灭酒精灯;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水槽;

D、称量物质时,不能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应“左物右码”;【解析】rm{C}4、B【分析】解:rm{A}用扇子扇;利用了空气流动带走热量,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的原理,故A错误;

B;由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支持燃烧,所以起到隔绝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不能燃烧而熄灭,故B正确;

C、用沙土灭火是使可燃物与空气rm{(}或者氧气rm{)}隔离不能燃烧;而熄灭,故C错误;

D;实验室用灯帽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解析】rm{B}5、C【分析】解:rm{A}玻璃窗上出现冰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m{.}故选项错误;

B、轮胎爆裂是气体受热膨胀所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m{.}故选项错误;

C、牛奶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rm{.}故选项正确;

D、玻璃杯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rm{.}故选项错误;

故选:rm{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C}6、D【分析】解:rm{A}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固体是有序排列的,分子运动的范围比较小,液态的水分子运动的范围大呈无序状,故A说法错误;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固体是有序排列的,分子运动的范围比较小,液态的水分子运动的范围大呈无序状,故C说法错误;

D、根据题干中: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所以常温常压下“热冰”是固体rm{.}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水变成冰的过程考虑;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所以原子个数也不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rm{.}还需要结合固体、液体分子运动的特点考虑.【解析】rm{D}7、A【分析】

长寿卫星上需要的电能持续时间长;所以电池要持续不断的长时间提供能量,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肯定不适应,核电池在开发和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综合分析,利用太阳能电池最好;

故选A

【解析】【答案】根据能量来源;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分析.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D【分析】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相当于缩短甲电阻长度,电阻变小,乙不变,电路电流就变大,所以U1就变小;故错误.

B、加入Ba(OH)2时它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直到加的量正好和硫酸完全反应,甲溶液其实就是水和沉淀,中学视水不导电,电路断路,灯泡会变暗直到不亮;继续加氢氧化钡甲就变成氢氧化钡溶液,又有离子,溶液导电性又逐渐增加,电流逐渐变大,灯泡会变亮,多以灯泡是先变暗后变亮,故正确;

C、加入少量Ba(OH)2,能与部分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乙电阻变大,回路其他电阻不变,乙电阻分压加大,所以U2加大;故正确;

D;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溶液导电,并不是使硫酸电离才导电的,故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结合溶液导电以及物质之间的反应分析解答即可;

9、AC【分析】

A、反应O2+PtF6=O2(PtF6);符合化合反应特点为“多变一”;反应前后氧元素,Pt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判断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x+(+5)+(-1)×6=0,x=+

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判断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故C说法正确;

D、根据离子化合物溶液有导电能力,O2(PtF6)固体没有导电能力;故D说法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A;根据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进行解答;

D;根据离子化合物溶液有导电能力;进行判断.

10、A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多种物质化学性质的掌握,难度较高,应在平时注意对各物质及其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多做总结和积累。【解答】A.二氧化碳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能够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水能够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得到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的化学反应,可以看出rm{A}组物质能够满足图示关系,故A正确;B.铜在空气中加热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二氧化碳和焦炭在高温情况下能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根据以上的化学反应,可以看出rm{B}组物质能够满足图示关系,故B正确;C.过氧化氢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可以被电解为氢气和氧气;镁条可以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镁;由氧化镁不能一步反应得到过氧化氢;故C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与氧气不完全燃烧得到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能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不能直接得到氧气;故C错误。故选A和rm{B}【解析】rm{AB}11、AB【分析】解: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A;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丙中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所以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故A错误;

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一氧化碳,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故C正确;

D;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rm{AB}.

根据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注意考查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除杂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是很大,关键是通过阅读众多的信息量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解析即可.【解析】rm{AB}12、AB【分析】解: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不应该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如果接触,影响气体排出,故B错误;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该接触;故C正确;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应该接触,故D正确.

故选:rm{A}rm{B}【解析】rm{AB}13、CD【分析】解: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rm{A}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丙中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所以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故错误;

rm{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rm{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一氧化碳,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故正确;

rm{D}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正确的是rm{CD}共两个;

故选:rm{CD}.

根据草酸隔绝____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rm{.}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注意考查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除杂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是很大,关键是通过阅读众多的信息量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解析即可.【解析】rm{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2P;N2;2NH4+;O2【分析】解:rm{(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rm{.}所以rm{2}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rm{2P}

rm{(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次是氧气,氮气的化学式是rm{N_{2}}

rm{(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2}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rm{2NH_{4}^{+}}.

rm{(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rm{+4}价,故可表示为:rm{overset{+4}{S}O_{2}}.

故答案为:rm{(1)2P}rm{(2)N_{2}}rm{(3)2NH_{4}^{+}}rm{(4)overset{+4}{S}O_{2}}.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2P}rm{N_{2}}rm{2NH_{4}^{+}}rm{overset{+4}{S}O_{2}}15、略

【分析】

(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呼吸;氧;二氧化碳.

(2)又因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使A端的气体压强变小,所以A端的液面上升,B端的液面下降.

故答案为:B.

【解析】【答案】(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根据氧气被消耗;生成的二氧化碳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考虑.

16、略

【分析】

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化学式为H2O

二氧化碳可用气肥,化学式为CO2

氧化钙能吸收水分;能做食品干燥剂,化学式为CaO

碳酸钙是制水泥的原料,化学式为CaCO3

氢氧化钙显碱性,能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

盐酸能与铁锈反应;可用于除铁锈,化学式为:HCl

故答案为:H2O,CO2CaO,CaCO3,Ca(OH)2;HCl.

【解析】【答案】根据物质的用途确定物质;根据书写化学式的原则书写化学式.水是常用的溶剂,二氧化碳是气体肥料;氧化钙可用干燥剂,碳酸钙是制水泥原料,氢氧化钙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盐酸用于除铁锈.注意从已给元素选择.

17、略

【分析】

(1)识别一些常见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氨气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E.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b进入集气瓶随着气体的增多迫使下层空气从a口出去,从而达到收集的目的,故答案为:b.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经给出,只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NH3+3CuO3Cu+3H2O+N2.

【解析】【答案】(1)识别常见仪器.

(2)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标准即可.

18、略

【分析】

(1)A是含碳物质,能生成B和C,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和C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能与F反应生成D和G,G能与C反应,则B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F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G可能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CO2;CaO;

(2)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是含碳物质,能生成B和C,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和C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能与F反应生成D和G,G能与C反应,则B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F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G可能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9、略

【分析】

(1)活性炭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因此它的吸附能力很强,在吸附池内主要起到吸附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只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可溶性的杂质依然存在,因此所得到的水还不是纯水;

(2)根据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能推导出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要注意钙为+2价,钠为+1价,次氯酸根ClO是原子团显-1价,因此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鉴别软水和硬水最简单且最常用的方法是滴加肥皂水;如果有许多浮渣的是硬水,否则为软水;

(4)节约用水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工业;农业、生活方面分别举例,如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或农业灌溉有大水漫灌改为滴灌或喷灌,或洗衣水拖地板或淘米水浇花等.

故答案是:(1)吸附;不是;

(2)Cl2+2NaOH=NaCl+NaClO+H2O;

(3)肥皂水;

(4)一水多用(或工业上循环用水;农业大水漫灌改滴灌或喷灌).

【解析】【答案】本题以水的保护和净化为中心内容;同时考查软水和硬水的鉴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由于问题和内容都比较多,要耐心细致地分析,逐个解答,不要盲目瞎猜.

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20、略

【分析】

大部分α粒子都可以顺利地穿透金属箔;说明原子核很小;有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了偏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