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自清《经典常谈》一名著鉴赏
知识梳理
一、助读资料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直生,一今佩弦z一号秋实工—后改名_自清一生于江苏东海县,
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
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
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最为人知的是散文的艺术成就,其散文曾被誉为,自话美文的模范二,先生在诗
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一—诗集《踪迹》_笠」学术论著有乂新诗杂话》…《诗宣志辨》一
《经典常谈》等。
【创作背景】
当朱自清写《经典常谈》时,“新文学”与“新文化”已经站稳脚跟,开始担负
起参与“抗战救国”的历史责任。因此曾经对于传统经典持有激烈批判态度的“新文
化人”也转向表彰其间的积极因素,肯定其在“国民教育”中作为“文化训练”载体
的重要作用。但态度调整并非简单的立场反复,“新文化人”依旧是在当初“新文化
运动”的延长线上完成的对于传统的接纳。
《经典常谈》虽是一本小书,但昭示的却是“新文化人”自我演进的大道。朱自
清凭借其站在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与教育史的多重背景的交汇处,为“新文化人”
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成功地“发凡起例”。
【内容梗概】
《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
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这本小册子分士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一《说文解字》_,一《周
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
诸壬。辞赋「诗.“文一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
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
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
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
写作目的: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一,―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
的史学生做个向品,一—指点阅读口径工一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丕至壬茫然无措一
二、章节重点
1.《说文解字》第一
(1)作者:东汉和帝时期诳慎晨
(2)特点:
①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
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
③书中每字都有说解,来源于晚周人作的《尔雅》,杨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
(3)价值: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文字学的古典,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4)章节内容:
①秦以前:
特点: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异,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
庞杂。
演变:到了战国末期,有了“仓颉造字”的传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
象形字本于图画,假借字以声为主,形声字以偏旁分别,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
展的逻辑的程序。
②秦以后:
特点: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方向是简易。
演变: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识字变得简易。
汉朝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这是汉朝隶书的标准。魏晋之际,变为“正书”。晋至
唐朝,又称为“隶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汉初已有草书,称为“章草”,魏晋称为“今草”
“正书”本是扁方的,从晋代开始,正书逐渐简化,到陈隋渐渐变方,至唐代又渐渐变
长,这便是“行书”。行书介于正书与草书之间,只为适用。
2.《周易》第二
起源:商民用甲骨卜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
这便是卜辞。周朝用筮法辅助卜法,筮法里六十四卦,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断定吉
凶的辞,原叫作繇辞,“繇”是抽出来的意思、。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
以后来分称为卦辞和爻辞。这种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篮纪录,卜筮官将卦爻辞按着卦爻的
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
内容:
(1)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家学说盛行,儒家受两派影响,对《周易》的卦爻辞作了
种种新解释,借着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这种新解释的内容,便是所谓《易传》。
(2)《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条辞和象辞。象辞断定一卦的涵义一一“彖”就是“断”
的意思。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这个“象”字相当干现在所谓“观念”。此外还有《文言》
《系辞》两传。《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
爻的话。《系辞》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
(3)到了汉代,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来称为《逸易》。《说
卦》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序卦》说明六十四卦
排列先后的道理。《杂卦》比较各卦意义的同异之处。
地位:汉代,一….《易》_上升为僦家.《六经2.之首二
3.《尚书》第三
地位:
《尚书》是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其次发展记事文。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
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
演变: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
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
发展历史:
秦始皇焚书,伏生私藏《尚书》,仅存二十九篇。汉文帝时,《尚书》得以流传开来,
这就是东汉以来的《今尚书》或《今文尚书》。汉景帝时,从孔子旧居中发掘出一些古文经
传,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后,便是《古文尚书》。汉哀帝时刘歆欲立《古文尚书》博士,引
起今古文之争。后来张霸、王肃伪作《古文尚书》。直到清朝才被证伪。
4.《诗经》第四
由来: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乐工收集天下歌
谣以供贵族祭祖、宴饮等。战国时,贵族没落,乐工流离,乐谱也渐渐亡失,流传下来的便
是《诗经》。
发展历程:
①春秋时宴饮通行赋诗,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
感谢、责难等等。
②孔子时代,诗篇的本义渐渐模糊,于是孔子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
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都说到“诗言志”,
“志”便指教化而言。
③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是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
至断句取义。
诗序:
《诗序》有《大序》和《小序》。《大序》是总论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
立在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赋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兴是“主
文而谪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谪谏”。《小序》是毛氏两人所作。
及至郑玄,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
篇诗确定了时代。
5.“三礼”第五
三本:
“天地君亲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
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称这些为礼的“三本”。
礼治:
政治制度:贵贱有别,长幼有序,各司其职。
宗教仪式:天子诸侯祭天地山川,子孙祭祀祖先。
风俗习惯:居丧、婚姻、宴会等,人际关系。
礼乐:
礼乐并称,乐是礼的一部分。乐包括歌和舞,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
而不息,合同而化”。这便是乐本。
发展历程:
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那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
《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制。《周礼》则是一套理想的
政治制度。
《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礼记》是一个广泛的名称,
这些“记”里包含着《礼古经》的一部分。汉代流传到现在的只有《大戴记》和《小戴记》。
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
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春秋:“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孔子所
编。《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
三传:
①三传为《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按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
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
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前者是人君的明鉴,后者是拨乱反正的程
序。
②三传之中,《公羊传》《毂梁传》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公羊传》
《毂梁传》以解经为主,所以咬文嚼字得更利害些。
③《左传》传为鲁国左丘明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
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
7.“四书”第七
四书:
①《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
②《中庸》是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人生哲理意味深长。
③《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一一孔子,并且让
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④《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
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影响更大。
由来:
《大学》是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论语》《孟子》不如这部书分明易晓。朱子
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后来朝廷规定“四书”
为科举用书。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
这是不合干他提倡的本心的。
四书顺序:
因为《大学》《中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而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的顺序约定俗成了。
8.《战国策》第八
发展由来:
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
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
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
国策》。
艺术特色:
①文辞妙绝。把策士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都传达了出来,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
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来如闻其语,如见其人。
②所记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公元前403-前202年),是
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
的序里定出的。
9.《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
①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
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
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
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
②《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
书里时有著者牢骚之辞,却增加了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也因此推尊《史记》。
③《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
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汉书:
①《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
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大体确当不移。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
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其妹班昭奉汉和帝命与马续参
考皇家藏书,续写班固遗作。
②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
《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
③班固首创断代史,删润旧文,“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
笔。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
异同:
①《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
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
比较合体些。
②《史记》《汉书》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
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地位:
《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
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
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
史都如此。这些也都被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
10.诸子第十
社会背景:
春秋末年,封建制度开始崩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对于当前的情势,有
种种的看法,有种种的主张;他们都想收拾那动乱的局面,让它稳定下来他们根据自己的见
解各说各的,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
学派:
①第一个开门授徒的是孔子。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孔子之
后有孟子、荀子。儒士多半是上层社会的失业流民,儒家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行的道德也
是上层社会所讲所行的。
②下层失业流民,多半会成为武士。墨家的创始者墨翟便出于武士。“墨”原是做苦工
的犯人的意思,墨家本是贱者,也就不辞用这个浑名自称他们的学派。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
他们的首领叫作“巨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但累家和
别的武士不同,他们反对侵略,提倡“非攻"''兼爱",主张“节用”“非乐”。
③道家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道家出于隐士,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
来,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后来杨朱将这种态度理论化了,建立“为我”的学
说。他主张“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老子、庄子的学说也从此出发。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无为而为,无治而治;庄子更进一步,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老庄两派汉代总称为
道家。
④法家出于“法术之士”。贵族政治崩坏,法术之士便创一种新的政治方法帮助当时的
君主整理国政,这就是法治。法术之士有重势、重术、重法三派,而韩非子集其大成。
⑤古代贵族养着礼、乐专家,也养着巫祝术数专家。礼、乐专家后来沦为懦士;巫祝术
数专家便沦为方士。汉代所称的阴阳家便出自方士,古代术数注意于所谓“天人之际”,以
为天道人事互相影响。战国末年有些人更将这种思想推行起来,并加以理论化,使它成为一
贯的学说,这就是阴阳家。
思想统一■:
秦相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但他的基调却是道
家。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效仿吕不韦编撰《淮南子》,也以道家为思想基调,想要统一思
想。然而最后成功的人却是董仲舒,他向汉武帝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王用功名
利禄提倡儒学,儒学统于一尊。
11.辞赋第十一
辞:
①屈原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
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
《离骚》尤其是千古流传的杰作。《九章》的各篇原是分立的,有些是初次被放时所作,有
些是二次被放时所作,大约汉时才合在一起给了“九章”的名字。
②从《诗经》二南到《离骚》,能看出句逗由短而长、由齐而畸的一个趋势,屈原诸作
奠定了这种体制,模拟的日渐变多。弟子宋玉创作《九辩》,到了汉代模拟《离骚》的更多,
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都走着宋玉的路,汉武帝时最盛。汉时称这种体制为“辞”,又
称为“楚辞”。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起来,成为《楚辞》一书。
赋:
①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
荀赋和屈辞合一,也许是在贾谊手里。贾谊是荀卿的再传弟子,他的境遇近于屈原,又久居
屈原的故乡,他模拟屈原的体制,却袭用了荀卿的“赋”的名字。这种赋日渐发展,屈原诸
作也便被称为“赋”。
②《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杂赋”十二家是总集;屈原以下二十
家,是言情之作;陆贾以下二十一家,近于纵横家言;苟卿以下二十五家,大概是叙物明理
之作。
③东汉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又作《三都赋》。这种赋,是
陆贾、苟卿的混合,是散文的更进一步。此后赋体渐渐缩短,字句整炼起来,务求精巧,不
再用来讽谏。
12.诗第十二
发展历史:
①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这种种乐歌,后
来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北宋太原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合乐的和不合乐的
歌谣,以及模拟之作,成为《乐府诗集》;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
②直到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试验这五言体的便多起来;而最高的成就是《文
选》所录的《古诗十九首》,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氏父子三人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词,尤其
在五言诗上下功夫。真正奠定五言诗的基础的则是魏代的阮籍,他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
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③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陶渊明、谢灵运应时而出。齐武帝永明年
间,“声律说”大盛。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
这种形式与题材的新变,一直影响到唐初的诗。
④这时候七言的乐歌渐渐发展。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
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
南北朝民歌中,五言四句的谐调最多,影响了唐人。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
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⑤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王禹倍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欧阳修,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
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散文化到苏轼便发展到了极致,南宋的三大诗家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都是从苏轼的江西诗派变化出来的。
论诗:
向来论诗推尊唐以前的五言古诗是诗的正宗,唐以后的五言古诗,虽有变化可还是诗。
七言歌行及近体成立于唐代,只以唐代为正宗。宋诗议论多,又一味刻画,多用俗语,拗折
声调。他们说这只是押韵的文,不是诗。但推尊宋诗的却以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
也是如此,诗歌发展各朝各代均有优点和缺点,只要求新、求变,便都是进步。
13.文第十三
起源: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后来除了卜辞之外,还有讼辞。
发展历史:
①春秋时期列国外交的言语称为“辞”或“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
②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铺张局势,最重辩。
③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第一种私家的著作《论语》。诸子书大概多
是弟子们及后学者所记,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体了。
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
④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左传》只是记事。《史记》进一
步描写人。
⑤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骈文”或“骈体”出于辞赋,句读整齐,对偶工丽。
⑥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
作品叫作“文”。
⑦后来出现两种新文体,佛典的翻译与群经的义疏。不过没有人将这些当作“文”的。
“文”只用来称“沉思翰藻”的作品。北周的苏绰是首先提倡复古,李谬等纷纷响应,唐初
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韩愈继往开来倡导“古文运动”,宋代称为“散文”。
⑧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后来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
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⑨明代八股文盛行,清桐城派声名大振。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
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畅行。
三、艺术特色
①内容精辟通俗。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朱自清的传统文化
研究,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他时时留意《经典常
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②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人胜之处。
四、读经典的意义
①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
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
②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
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
美。
④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
行了阐述,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
五、经典语句
1、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
的时候或者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2、中国文字相传是皇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
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
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
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3、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威力和鬼
神的压迫,这叫做德治主义。
4、如闻朱先生馨颜,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
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5、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陶是写意,谢是工笔。
六、名家评价
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谁要知道某书
是什么,他就告诉你个什么……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出了地图跟
地理志,虽然到的地方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先生一向在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上做功夫,虽说一点一滴、一瓶
一钵,却朴实无夸,极其切实。再加上一副冲淡夷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
最繁复的理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使人读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且可不费力地
心领神会。这本《经典常谈》就是我这话一个确切的明证。
——当代历史学家、知名学者吴小如
著名学者、文学家朱自清(1898—1948)这本《经典常谈》,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
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
分量的书。
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
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钱伯城
七、朱自清的经典观
1、从《经典常谈》可以看出朱自清的经典观是什么?
从《经典常谈》可以看出,朱自清的经典观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精
神,以通俗易懂为方法,以雅俗共赏为目标的。
朱自清认为,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它们是中华民
族的精神支柱和智慧结晶。他不仅介绍了经典的内容和价值,还分析了经典的形成和发展过
程,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朱自清还强调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他认为经典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性的提升。他
说:“我们读书不只要知道事实、道理、艺术等等;我们读书更要知道人。”他倡导用爱心
和同情心去理解和欣赏经典中的人物和情感。
朱自清还注意了通俗易懂的方法,他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和例子来讲述经典,使之能够被
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他说:“我写这本书时所用到最多最多也只有小学毕业生所学过的
字。”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接触到中国古代文化,并从中受益。
朱自清最后还提出了雅俗共赏的目标,他认为经典不应该被少数精英所垄断或歧视,而
应该被所有有志于学习和进步的人所共同欣赏和研究。
2、朱自清先生的经典观念有什么特点?
他的经典观念是与他的教育理念相联系的,他认为经典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人的品德、
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他的经典观念是与他的民族情怀相结合的,他从经典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
民本思想、忧患意识、民族大义、气节操守等,以此来启迪和鼓舞当时的国人。
他的经典观念是与他的文学创作相融合的,他在写作《经典常谈》的同时,也创作了许
多优秀的散文,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散文风格以真情、真实、细腻
著称,体现了他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3、朱自清先生的经典观念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他让我们明白了经典的重要性,经典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
智慧源泉,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经典,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他让我们了解了经典的内容,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
的经典作品,让我们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他让我们学习了经典的方法,他不仅讲述了经典的来龙去脉,还提出了诵读、背诵、摘
录、注释、比较、赏析等经典训练的具体步骤,让我们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消化经典。
4、我们该如何有选择性的阅读?
针对《经典常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有选择地阅读。比如,如果我们
想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重点阅读《周易》《尚书》《诸子》等篇;如果我们
想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重点阅读《春秋三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篇;
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重点阅读《诗经》《辞赋》《诗》《文》等
篇。当然,我们也可以全面地阅读全书,以获得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概览。
八、重点问题梳理
(-)《说文解字》篇
1、仓颉造字的传说是从哪本书中流传下来的?
仓颉造字的传说是从《史记•仓颉篇》中流传下来的。
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他是东汉末年的人。
3、《说文解字》的内容是怎样分类的?
《说文解字》的内容是按照字形的相似性分为540个部首,每个部首下面有若干个字。
4、什么是形声字?请举例说明。
形声字是由一个表示意义的部分和一个表示音节的部分组成的字,例如:林(木+木,
表示树木的意思,音同临)、河(水+可,表示水流的意思,音同可)。
5、什么是会意字?请举例说明。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多个表示意义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字,例如:休(人+木,表示人靠在
树上休息的意思)、好(女+子,表示女人和孩子的意思,也表示喜欢的意思)。
6、什么是假借字?请举例说明。
假借字是指原本有自己的意义和读音的字,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另一个意义或读音的字,
例如:自(原意是鼻子,后来借用为反身代词)、从(原意是两个人并肩走,后来借用为表
示顺从或者动词的意思)。
7、什么是六书?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六书是指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它们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象形:用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象,如日、月、山、水等,是最早的造字法。
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属性或关系,如上、下、中、一、二等,是在象形之
后发展出来的。
会意:用两个或多个象形或指事字合并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休(人+木)、明(日+
月)、好(女+子)等,是在指事之后发展出来的。
形声:用一个部分表示意义,另一个部分表示音节,如林(木+音)、河(水+音)、鸟
(鸟+音)等,是在会意之后发展出来的。
转注:用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同义或近义的字,如老(尹)、巨(匚)等,是为
了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字而产生的。
假借:用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同音或近音但不同义的字,如自(从)、令(龄)
等,是为了补充不足而产生的。
8、汉字的演变有哪些主要的阶段?
汉字的演变有以下几个主要的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9、《说文解字》的结构是怎样的?
《说文解字》的结构是由序言、部首、正文、叙、后序组成的。
10、《说文解字》的注释是用什么语言写的?
《说文解字》的注释是用古汉语写的。
(-)《周易》篇
1、《周易》的最早版本是由谁编写的?
参考答案:《周易》的最早版本是由周文王编写的,他根据上古的八卦,推演出六十四
卦,并为每卦加上卦辞,形成了《周易》的基本框架。
2、《周易》的内容主要分为哪两大部分?
参考答案:《周易》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卦与卦辞,二是十翼,即《易》的
十篇注释。
3、《周易》的十翼中,哪一篇是孔子所作?
参考答案:《周易》的十翼中,有一篇是孔子所作,即《彖传》2。《彖传》是对卦辞
的进一步解释,阐述了《易》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4、《周易》的流派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周易》的流派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三种,即《易》学、《易》数、
《易》卜。《易》学是以《易》为经典,探讨天人之道和人生哲理的学问。《易》数是以《易》
为工具,运用数理和符号,推算吉凶祸福的技术。《易》卜是以《易》为占卜,通过抽签或
掷筹,求得卦象,以断定吉凶的方法。
5、《周易》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周易》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也是中
国文学、艺术、科学、民俗等各个领域的灵感来源。《周易》的思想和象征,渗透到了中国
的语言、文字、音乐、绘画、建筑、医学、占星、风水等方面。《周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基因。
(三)《尚书》篇
1、《尚书》的别名是什么?
参考答案:《尚书》的别名是《书》或《书经》。
2、《尚书》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参考答案:《尚书》的内容主要是古代帝王的训诰、谕旨、诏令、盟约等文献,记录了
从上古到周朝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思想。
3、《尚书》的版本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尚书》的版本有两种,一是《古文尚书》,一是《今文尚书》。《古文尚
书》是由孔子校订的,共有25篇,文字古朴,内容简略,风格庄重。《今文尚书》是由东
汉许慎辑定的,共有58篇,文字华丽,内容详尽,风格华美。
4、《尚书》的价值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尚书》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最早的史书,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也
是中国政治思想的源泉,对后世的文化、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四)《诗经》篇
《经典常谈》中《诗经》的标题是《诗经》,主要内容是介绍《诗经》的起源、内容、
特点、价值和影响。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收录了丛西周到春秋时期_的
3耍直诗歌2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民族风情、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情况。
《诗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的诗歌是用来祭祀、祈福、赞美、抒情、教化
等目的的,由官方或民间的诗人创作,经过口头传唱,后来被周王朝的文宣收集整理」形
成了《诗经》的早期版本。后来,经过不断的增删、修订、流传,形成了现在的《诗经》。
《诗经》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国风》—《小雅大雅》
《国风》是各诸侯国的民歌,共160首,体现了民间的风俗习惯、爱情婚姻、社会矛盾、
思想感情等。
《小雅》是周王朝的官方诗歌,共105首,体现了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道德
教化、历史事件等。
《大雅》是周王朝的高级官员的诗歌,共40首,体现了周王朝的政治理想、道德规范、
社会风尚、历史评价等。
《诗经》的特点是简洁、朴素、生动、形象、多样、美好等。它的语言风格是以韵文为
主,以散文为辅,以比兴为手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它的思想内容是以儒家的人文观
为核心,以天命、仁义、礼乐、忠孝、和谐等为主要主题,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神。
《诗经》的价值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它
对后世的诗歌、文学、哲学、教育、艺术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诗之母”、
“文之”。
1、《诗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答:《诗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
2、《诗经》的内容分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答:《诗经》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国风》《小雅》《大雅》。
3、《诗经》的语言风格是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辅,以什么为手法?
答:《诗经》的语言风格是以韵文为主,以散文为辅,以比兴为手法。
4、《诗经》的思想内容是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主要主题?
答:《诗经》的思想内容是以儒家的人文观为核心,以天命、仁义、礼乐、忠孝、和谐
等为主要主题。
5、《诗经》对后世的文化有什么影响,被后人称为什么?
答:《诗经》对后世的诗歌、文学、哲学、教育、艺术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人
称为“诗之母”、“文之本”。
(五)《三礼》篇
1、《周礼》是由谁编撰的?
它的内容主要分为哪六个部分?答:《周礼》是由周公旦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分为
六个部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分别对应周王朝的六个政治机构。
2、《仪礼》是由谁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仪礼》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儒家的礼仪制度,
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宾主等各种人际关系的礼仪规范,以及各种祭祀、婚
丧、冠笄、宴乐等仪式的礼仪规范。
3、《礼记》是由谁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哪些思想?
答:《礼记》是由汉代的儒家学者编撰的,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儒家的礼教思想,包括
礼的本质、礼的原则、礼的分类、礼的功能、礼的实践等方面,以及礼与仁、礼与义、礼与
智、礼与信、礼与孝等儒家核心价值的关系。
4、什么是礼的三本?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
答:礼的三本是荀子提出的礼的三个根本,它们分别是天地、亲、君师。天地代表了生
命的本源,亲代表了家族的本源,君师代表了政教的本源。儒家认为,人应该敬天爱地,孝
敬祖先,忠于君主,尊重师长,这样才能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社会的和谐。
(六)《春秋三传》篇
《春秋三传》篇主要介绍了《春秋》这部儒家经典的三种不同的解释,分别是_《左传》
一《公差核》__《谷梁传》/一
《春秋》是孔子对鲁国和周王朝的历史记录,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共242
年,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记载了各种重大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事件,共有
12本,每本12篇,共144篇。《春秋》的特点是简洁明了,但是蕴含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和
道德评判,是一部“以史为鉴”的著作。
《左传》是《春秋》的第一部注释,是由春秋时期的左丘明编撰的,它对《春秋》的每
一篇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补充,增加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言行和事迹,使《春秋》的内容更
加丰富和生动,也更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文风貌。《左传》的特点是史实可信,文
笔优美,语言生动,富有文学魅力,是一部“以史为文”的著作。
《公羊传》是《春秋》的第二部注释,是由战国时期的公羊高和他的弟子编撰的,它对
《春秋》的每一篇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发,揭示了《春秋》的隐含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标
准,强调了孔子的“春秋大义”,是一部“以史为义”的著作。
《谷梁传》是《春秋》的第三部注释,是由战国时期的谷梁赤和他的弟子编撰的,它对
《春秋》的每一篇都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评价,突出了《春秋》的隐含的礼仪规范和仁义观
念,强调了孔子的“春秋礼法”,是一部“以史为礼”的著作。
1、《春秋》的作者是谁?它的内容涵盖了哪个时期的历史?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春秋》的作者是孔子,它的内容涵盖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它
的结构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分为12本,每本12篇,共144篇。
2、《左传》的作者是谁?它对《春秋》的内容有哪些补充和发挥?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它对《春秋》的内容有增加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言行和事
迹,使《春秋》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也更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文风貌。它的特
点是史实可信,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富有文学魅力。
3、《公羊传》的主要作者是谁?它对《春秋》的内容有哪些分析和阐发?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公羊传》的主要作者是公羊高,它对《春秋》的内容有深入的分析和阐发,揭示
了《春秋》的隐含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标准,强调了孔子的“春秋大义”,它的特点是理论深
刻,思想严谨,语言简洁,富有哲学意味。
4、《谷梁传》的主要作者是谁?它对《春秋》的内容有哪些说明和评价?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谷梁传》的主要作者是谷梁赤,它对《春秋》的内容有简要的说明和评价,突出
了《春秋》的隐含的礼仪规范和仁义观念,强调了孔子的“春秋礼法”,它的特点是观点独
到,风格清新,语言优雅,富有文化气息。
5、《春秋三传》中,哪一部传是最早的?哪一部传是最晚的?哪一部传是最长的?哪一部
传是最短的?
答:《春秋三传》中,最早的是《左传》,最晚的是《谷梁传》,最长的是《左传》,
最短的是《谷梁传》。
(七)《四书》篇
《经典常谈》四书篇是朱自清先生介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儒家
经典的文章,它从四书的历史沿革、内容要义、思想特色、文学价值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
述了四书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展现了朱自清先生对四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也体现
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1、《四书》是什么时候被定为科举用书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四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起被定为科举用书的,它的作用是
培养士人的道德修养和政治才能,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途径1。
2、《大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大学》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它的核
心思想是“诚意正心”和“致良知”,即要求人们要诚实无欺,正直无邪,以良知为准绳,
以仁义为目标。
3、《中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中庸》的主要内容是论述了天命、性善、仁义、中和、诚信、敬慎等儒家的基本
观念,它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即要求人们要遵循天理,不偏不倚,不过不失,不矜
不伐,以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4、《论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论语》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涉及了政治、教育、道
德、文化等各个方面,它的核心思想是“仁”,即要求人们要爱人如己,忠恕为本,礼乐为
表,以实现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秩序。
5、《孟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孟子》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主要是对儒家思想的发
展和阐释,它的核心思想是“性善”,即认为人性本有善的倾向,只要通过教化和修养,就
能养成仁义之心,实现人的本性。
(八)《战国策》篇
《经典常谈》战国策篇是朱自清先生介绍《战国策》这部历史文学名著的文章,它从《战
国策》的成书背景、内容结构、文体特色、思想价值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战国策》的魅
力和意义,也反映了朱自清先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洞察。
1、《战国策》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它的作者是谁?
答:《战国策》是在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间成书的,它的作者是一些战国时期的政治家、
谋士、文人等,他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口头传说,编写了一些关于战国各国的政治、
军事、外交、思想等方面的故事和议论。
2、《战国策》的内容结构是怎样的?它的篇幅有多长?
答:《战国策》的内容结构是按照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秦、齐、楚、赵、魏、韩、燕)
的顺序,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为若干条,共计三百三十条。《战国策》的篇幅很长,全书约
有六十万字。
3、《战国策》的文体特色是什么?它的文学价值是什么?
答:《战国策》的文体特色是以故事为主,议论为辅,故事生动有趣,议论精辟深刻,
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和魅力。《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是很高的,它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
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风采,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展现了战国时期的文化精神和
文学风格。
4、《战国策》的思想价值是什么?它的影响有哪些?
答:《战国策》的思想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含了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如儒
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也体现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普遍的思想观念,如变法、合纵、
权谋、诡计等。《战国策》的影响是广泛的,它不仅对后世的历史、政治、军事、外交、文
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也对后世的文化、思想、语言、艺术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和
贡献。
(九)《史记》《汉书》篇
《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篇是朱自清先生介绍《史记》和《汉书》这两部历史名著的文章,
它从《史记》和《汉书》的成书过程、内容特点、文体风格、思想价值等方面,深入浅出地
阐述了《史记》和《汉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也展现了朱自清先生对历史的热情和对
文学的品味。
1、《史记》和《汉书》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的成书动机和经历是怎样的?
答:《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史官,他的成书动机是为了续写《春
秋》的历史,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年的历史,他的成书经历是艰辛的,他曾经因为为
李陵辩护而被宫刑,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了《史记》的撰写。《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他是东
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成书动机是为了继承《史记》的历史,记录从汉高祖到汉成帝的
二百多年的历史,他的成书经历是困顿的,他曾经因为参与王莽的新政而被贬谪,但他仍然
努力完成了《汉书》的编纂。
2、《史记》和《汉书》的内容特点是什么?它们的结构和体例有什么异同?
答:《史记》和《汉书》的内容特点是广博而精深,它们不仅记载了各个朝代的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实,也描绘了各种人物的性格、言行、成败等方面的特征,同
时还涉及了天文、地理、民俗、宗教、哲学等方面的知识1。《史记》和《汉书》的结构和
体例有一定的异同,它们都采用了“纪传体”的形式,即按照君主的顺序编写本纪,按照人
物的类别编写列传,按照事物的种类编写表志,但是《史记》的本纪有十二篇,列传有七十
篇,表志有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而《汉书》的本纪有十二篇,列传有七十篇,表志有八
篇,共计九十六篇,另外还有十篇未完成的续传1。
3、《史记》和《汉书》的文体风格是什么?它们的文学价值是什么?
答:《史记》和《汉书》的文体风格是优美而雄浑,它们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变化,它们
的叙述生动而有张力,它们的议论深刻而有见地,它们的描写形象而有感染力,它们的引用
恰当而有文采。《史记》和《汉书》的文学价值是极高的,它们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
资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它们对后世的历史写作和文学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它们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十)《诸子》篇
《经典常谈》诸子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著作,包括儒家、
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兵家、阴阳家、杂家等。朱自清先生从诸子的时代背景、思想特
点、代表人物、主要著作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了诸子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同时
也指出了诸子的局限和不足,对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价和分析,展现了诸子的思想
之精华和思想之糟粕,使读者能够对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1、朱自清先生认为,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对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朱自清先生认为,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思想解放
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诸
子百家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军
事、科学等多方面的学术思想,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诸子
百家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变革,推动了中国古代的统一和法制的建立,促进了中
国古代的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2、朱自清先生认为,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家,儒家的思想主要有哪些特点?
儒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社会有什么意义?
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信息系统集成合同3篇
- 2024石子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3篇
- 2024玩具乐园设备采购及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影视作品版权转让与授权播放合同
- 2025年松树造林项目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船舶光租及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置房项目公共设施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淋浴房绿色环保材料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铝材贸易结算与风险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进口采购合同3篇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绿色贷款培训课件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样表)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三篇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 (人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复习课件
- 重庆市铜梁区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