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m{(}rm{)}A.B.C.D.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rm{(}rm{)}A.氧化镁B.氧气C.红磷D.液态空气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rm{(}rm{)}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空气中的氧气和海水中的氧气都能供给呼吸,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rm{(}rm{)}A.rm{4P+5O_{2}隆眉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B.rm{Fe+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C.rm{4P+5O_{2}隆眉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D.rm{2Mg+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MgO}rm{Fe+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rm{(}rm{)}A.液氯消毒B.石油分馏C.塑料老化D.煤的液化6、水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7、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下列有关春节的活动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包饺子B.看春晚C.放烟火D.发压岁钱8、下列实验中,仪器之间不允许互相接触的是rm{(}rm{)}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量筒中量取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D.过滤时滤液由漏斗流入接受的烧杯内9、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是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H;O三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一个分子含有76个碳原子。
D.一个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向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Cu、Fe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Fe
C.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Cu(NO3)2、Fe(NO3)2、Zn(NO3)2
D.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Zn(NO3)2、Fe(NO3)2
11、某一无色溶液是由rm{H_{2}SO_{4}}rm{HNO_{3}}rm{K_{2}CO_{3}}rm{CuSO_{4}}rm{K_{2}SO_{4}}rm{KNO_{3}}rm{NaCl}七种溶液中的三种混合而成,现进行如下实验:rm{垄脵}若向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rm{垄脷}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rm{垄脹}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rm{.}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此混合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rm{(}rm{)}A.rm{H_{2}SO_{4}}rm{HNO_{3}}rm{K_{2}SO_{4}B}B.rm{K_{2}SO_{4}}rm{KNO_{3}}rm{NaCl}C.rm{HNO_{3}}rm{K_{2}CO_{3}}rm{K_{2}SO_{4}D}D.rm{HNO_{3}}rm{K_{2}SO_{4}}rm{KNO_{3}}12、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r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m{(}rm{)}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锌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锌C.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可能含硫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1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rm{(}rm{)}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守恒观:rm{10mL}酒精与rm{1mL}水混合后得到rm{20mL}液体C.根据转化观: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根据结构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内质子数相同14、已知:rm{Cu+2H_{2}SO_{4}(}浓rm{)篓TCuSO_{4}+SO_{2}隆眉+2H_{2}O.}有关rm{CuSO_{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途径rm{垄脵}比途径rm{垄脷}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B.反应rm{垄脹}分解所得混合气体rm{X}是rm{SO_{2}}和rm{SO_{3}}C.反应rm{垄脹}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rm{Cu_{2}O}中rm{Cu}的化合价为rm{+1}价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合上开关后,发现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1变大。
B.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C.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大。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硫酸发生电离的缘故。
16、有一种“消字灵”;是由甲;乙两瓶溶液组成的.甲瓶中溶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高锰酸钾,乙瓶中溶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亚硫酸.高锰酸钾溶液有氧化性,而亚硫酸溶液有还原性.使用时,先用甲瓶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将字迹中的色素氧化而除去,高锰酸钾生成二氧化锰而显棕色,再用乙瓶中的亚硫酸溶液将二氧化锰还原成无色的物质,便完成了消字的过程.下列墨水书写的字迹用这种消字灵肯定不能消去的是()
A.纯蓝墨水。
B.蓝黑墨水。
C.碳素墨水。
D.墨汁。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如果把A物质的晶体ag在一定温度下投入(100-a)g水中充分搅拌(水和晶体均无损耗);但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a%.其原因可能是(至少说出三种可能的原因):
①____;
②____;
③____.18、说说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H____,____;6N____;5S2-____.19、简要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的问题.
rm{(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rm{(2)}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_____.
rm{(3)}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
rm{(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靠近试管口的部位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
rm{(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20、按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rm{(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
rm{(2)}实验室用一种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制氧气的反应:______
rm{(3)}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______.2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rm{(1)}点燃硫______
rm{(2)}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
rm{(3)}点燃木炭______
rm{(4)}石蜡燃烧______
rm{(5)}铁丝燃烧______
rm{(6)}镁条燃烧______.22、莉莉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法(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防火措施灭火和自救措施①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②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燃烧的材料.
③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产品.
④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用.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花园,等待救援.
⑤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
⑥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请根据莉莉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是(任定一条).
(2)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
(3)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填序号),理由是.
(4)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⑤和⑥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⑤;⑥.
(5)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4题,共8分)2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rm{(1)}把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____;瓶底预先放了少量水,水的作用:____;
rm{(2)}【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rm{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rm{90拢楼}rm{70拢楼}rm{60拢楼}rm{59拢楼}的rm{O_{2}}中实验。
实验现象如下表:
【结论】从上表可以看出,就rm{0.38mm}铁丝而言,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____。rm{(}填“剧烈”或“不剧烈”rm{)}
【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铁丝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rm{(}直径均为rm{0.38mm)}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完成下表: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____rm{(}填元素符号rm{)}有关,请推测上表中rm{a}处实验现象可能为____。24、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探究分子的运动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rm{.}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rm{a.}向rm{B}rm{C}rm{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rm{5mL}的蒸馏水,各滴入rm{1隆芦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rm{b.}在rm{A}rm{D}试管中分别加入rm{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rm{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rm{(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rm{(2)}进行操作rm{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rm{(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2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rm{.}请根据图示回答:
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二氧化碳含。
量是否相同分别向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滴入几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______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氧气含量是。
否相同______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______水含量是否。
相同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____________26、rm{(1)}小明同学选择的药品是rm{垄脹}和rm{垄脻}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收集装置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2)}小东用装置rm{A}制取氧气,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选择了rm{E}作收集装置,如果rm{a}与rm{b}相连,rm{c}端排除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rm{a}与rm{c}相连,rm{b}端排除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21分)27、小刚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2P2O528、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如图rm{1}某品牌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取了rm{4}片药片,捣碎后,加入足量rm{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rm{2(}设杂质不参与反应rm{)}.
请回答:
rm{(1)}实验过程中将药片捣碎的目的是____;
rm{(2)}图rm{2}中rm{m}的值为____;
rm{(3)}请列式计算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rm{(4)}该药品标签中钙元素含量是____rm{(}选填“真实”或“虚假”rm{)}的.29、苯(C6H6)和四氯化碳(CCl4)都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它们都不溶于水,都是无色的液体.已知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苯和四氯化碳试剂.试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鉴别.(不能用嗅闻的方法,可自己选择所需用品)
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2题,共10分)30、有rm{A}rm{B}rm{C}rm{D}rm{E}五种物质,rm{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rm{B}在rm{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rm{C}rm{D}是黑色固体,在rm{A}中燃烧生成气体rm{E}rm{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m{.}根据以上所述请推测;并回答: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rm{A}______、rm{C}______、rm{D}______rm{E}______
rm{(2)}写出相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rm{B}与rm{A}反应______rm{D}与rm{A}反应______.31、rm{A}rm{B}rm{C}rm{D}rm{E}rm{F}rm{G}为常见的物质,rm{A}是红棕色固体,rm{B}rm{E}rm{G}属于单质,反应rm{垄脵}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rm{.}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rm{.}请回答:
rm{(1)}写出反应rm{垄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写出反应rm{垄脹}中生成rm{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3)}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rm{E}的原因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解:
A;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故A正确;
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rm{.}操作错误;故B错误;
C;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直接用手取,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操作错误,会烫伤手,故C错误;
D、取用液体时:rm{垄脵}试剂瓶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液体会流出;rm{垄脷}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rm{垄脹}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D错误.
故选A.
A;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直接用手取,应用坩埚钳夹取;
D;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了解液体和固体药品的取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常用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的使用方法;【解析】rm{A}2、D【分析】解:
A、氧化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rm{.}故选项错误.
B、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rm{.}故选项错误.
C、红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rm{.}故选项错误.
D、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rm{.}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解析】rm{D}3、C【分析】解:rm{A}分子在是不断运动的,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温度高,分子运动的快rm{.}所以湿衣服晾干的快rm{.}此说法正确.
B、八月桂花飘香,说明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rm{.}此说法正确.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的体积不变rm{.}此说法错误.
D、空气中的氧气和海水中的氧气都是由同种的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rm{.}所以,都能供给呼吸rm{.}此说法正确.
故选C.【解析】rm{C}4、D【分析】解:rm{A}反应物为气体的不需标注气体符号,应改为:rm{4P+5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故A错误;
B、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应改为: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故B错误;
C、缺少反应条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条件为点燃,应改为: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故C错误;
D;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化学方程式书写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条件必须准确,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或沉淀符号必须标注,可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进行逐一判断.
化学方程式的错误经常有四点:写错化学式,没配平;没加反应条件,没标注生成物的状态.rm{4P+5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解析】rm{D}5、B【分析】解:rm{A}液氯消毒过程中;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开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塑料老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煤液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rm{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解析】rm{B}6、B【分析】解:rm{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分子,故A说法错误;
B、由水的化学式为rm{H_{2}O}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说法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分子,故C说法错误;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错误.
故选:rm{B}.
水的化学式为rm{H_{2}O}从化学式可以知道很多信息,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8}等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组成和物质的分类知识,难度不大.【解析】rm{B}7、C【分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A;包饺子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看春晚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发压岁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解析】rm{C}8、C【分析】解:rm{A}在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且试管口与试剂瓶中紧挨在一起.
B;用量筒来量取液体时;试剂瓶口必须与量筒紧挨在一起.
C;在使用滴管时;滴管要悬空放置,以防污染滴管.
D;过滤时;漏斗的颈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故选C【解析】rm{C}9、D【分析】
A、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单宁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其分子由76个C原子;52个H原子、46个O原子所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76:52:46=38:26:23,故B正确;
C、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其分子中含有76个C原子;52个H原子、46个O原子,故C正确;
D、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其分子中含有76个C原子;52个H原子、46个O原子,而不含有23个氧分子,故D不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单宁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由76个C原子、52个H原子、46个O原子所构成,据此完成有关单宁酸说法的评价.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AD【分析】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Ag,向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AgNO3、Cu(NO3)2反应,不能与Zn(NO3)2反应;由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了铁一定有剩余.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Zn(NO3)2、Fe(NO3)2.由以上分析可知: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Cu、Fe.故A正确;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Fe.故B错误;
C、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Cu(NO3)2、Fe(NO3)2,一定不含Zn(NO3)2.故C错误;
D、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Zn(NO3)2、Fe(NO3)2.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Ag,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BC【分析】解:溶液是无色说明一定不含有rm{CuSO_{4}}
由rm{(1)}若向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rm{H_{2}SO_{4}}或rm{HNO_{3}}.
由rm{(2)}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可得溶液中可能含有rm{K_{2}CO_{3}}rm{K_{2}SO_{4}}中的一种.
由rm{(3)}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rm{.}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rm{NaCl}.
A.rm{H_{2}SO_{4}}rm{HNO_{3}}rm{K_{2}SO_{4}}可能含有;正确;
B.溶液中一定不含rm{NaCl.}错误;
C.rm{HNO_{3}}rm{K_{2}CO_{3}}不能共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rm{HNO_{3}}rm{K_{2}SO_{4}}rm{KNO_{3}}可能含有;正确;
故答案为:rm{BC}.
首先熟悉这七种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这七种物质的不同的性质,和加入不同试剂时出现的不同现象,来鉴定到底含有哪些物质。
在两种物质混合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有些物质不共存rm{.}如硝酸和碳酸钾,硫酸和碳酸钾等.【解析】rm{BC}12、BC【分析】解: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rm{.}所以,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首先锌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如果锌粉足量可以继续与硫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铁rm{.}由题意可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不含有和稀盐酸反应的金属,由题可知,说明没有锌剩余,且没有生成铁单质,说明溶液中的硫酸亚铁未参加反应,锌粉不足.
A、滤出固体不可能有铁和锌,因为二者和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rm{A}不正确;
B、因为锌粉首先要和硫酸铜反应,所以生成物一定有铜,结合rm{A}的分析一定不会有铁和锌;所以B正确;
C、因为锌粉参与反应,所以滤液一定有硫酸锌rm{.}由于生成的固体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即不存在铁单质,所以铁元素就一定在溶液中,即硫酸亚铁不可能参与反应,所以也一定有,当锌粉少量时,硫酸铜可能剩余,所以C正确;
D、硫酸铜不一定有,因为当加入锌粉恰好能和硫酸铜反应完时,就不含硫酸铜,所以rm{D}不正确;
故选项为:rm{BC}.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在解题时要注意对半定量rm{(}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rm{)}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要充分利用验证性的现象来分析反应的程度.【解析】rm{BC}13、CD【分析】解:rm{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故体积不能相加,故错误;
C.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故正确;
D.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正确.
故选CD.
A.根据水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特征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掌握物质的微粒构成和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此题属于基础知识题,难度较小.【解析】rm{CD}14、CD【分析】解:rm{A.}铜和浓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故A错误;
B.硫酸铜高温分解生成rm{Cu_{2}O}rm{O_{2}}rm{SO_{3}}rm{SO_{2}}混合气体rm{X}是rm{O_{2}}rm{SO_{2}}rm{SO_{3}}故B错误;
C.根据rm{2CuSO_{4}dfrac{overset{;{赂脽脦脗};}{.}}{;}Cu_{2}O+SO_{2}隆眉+SO_{3}隆眉+O_{2}隆眉}知,rm{2CuSO_{4}dfrac{
overset{;{赂脽脦脗};}{
.}}{;}Cu_{2}O+SO_{2}隆眉+SO_{3}隆眉+O_{2}隆眉}rm{Cu}rm{S}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C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rm{O}可知,rm{0}中rm{Cu_{2}O}的化合价为rm{Cu}价;故D正确.
故选CD.
A.根据反应后的生成物判断;
B.硫酸铜分解生成rm{+1}与氧气、rm{Cu_{2}O}
C.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rm{SO_{2}}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依据题干提供信息,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rm{0}【解析】rm{CD}15、AD【分析】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相当于缩短甲电阻长度,电阻变小,乙不变,电路电流就变大,所以U1就变小;故错误.
B、加入Ba(OH)2时它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直到加的量正好和硫酸完全反应,甲溶液其实就是水和沉淀,中学视水不导电,电路断路,灯泡会变暗直到不亮;继续加氢氧化钡甲就变成氢氧化钡溶液,又有离子,溶液导电性又逐渐增加,电流逐渐变大,灯泡会变亮,多以灯泡是先变暗后变亮,故正确;
C、加入少量Ba(OH)2,能与部分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乙电阻变大,回路其他电阻不变,乙电阻分压加大,所以U2加大;故正确;
D;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溶液导电,并不是使硫酸电离才导电的,故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结合溶液导电以及物质之间的反应分析解答即可;
16、CD【分析】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象碳素墨水;墨汁均含炭黑,不易与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也不可被这种消字灵消去.而纯蓝墨水、蓝黑墨水是可以被消字灵消去的.
故选CD
【解析】【答案】根据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分析。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略
【分析】
若物质没有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小于a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a%;
若可溶物与水反应;生成物微溶物,例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是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小于a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a%;
若物质含结晶水,如CuSO4•5H2O溶于水后溶质为硫酸铜;则溶质的质量将小于ag,溶液质量为ag+(100-ag)=100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
故答案为:①物质没有全部溶解;②可溶物与水反应;生成物微溶物;③物质含结晶水.
【解析】【答案】根据可溶物溶于水;可利用不同可溶物来分析其质量分数,利用溶质和溶液质量的来分析质量分数.
18、略
【分析】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某元素,表示一个某原子;故N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6N表示6个氮原子;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5S2-表示5个硫离子.
故答案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六个氮原子;5个硫离子。
【解析】【答案】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某元素;表示一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19、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气泡连续并均匀地冒出时;防止水槽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分析】解:rm{(1)}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试管口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rm{(2)}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就开始收集rm{.}故填:气泡连续并均匀地冒出时;
rm{(3)}实验结束时,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槽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rm{.}故答案为:防止水槽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rm{(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故答案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rm{(5)}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rm{.}故答案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rm{(1)}根据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rm{(2)}根据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就开始收集解答.
rm{(3)}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分析回答.
rm{(4)}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分析回答.
rm{(5)}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解析】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气泡连续并均匀地冒出时;防止水槽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0、C+O2CO2;2KClO32KCl+3O2↑;3Fe+2O2Fe3O4【分析】解:rm{(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
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CO_{2}}实验室用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和白色粉末氯酸钾共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KClO_{3}dfrac{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
rm{(2)}铁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
故答案为:rm{(1)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rm{(2)2KClO_{3}dfrac{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rm{(3)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或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rm{2KClO_{3}dfrac{overset{MnO_{2}}{
.}}{triangle}2KCl+3O_{2}隆眉}”或“rm{(3)}”.rm{3Fe+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解析】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rm{2KClO_{3}dfrac{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21、硫+氧气二氧化硫或S+O2SO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K2MnO4+MnO2+O2↑;碳+氧气二氧化碳或C+O2CO2;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3Fe+2O2Fe3O4;镁+氧气氧化镁或2Mg+O22MgO【分析】解:rm{(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SO_{2}}故填:硫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SO_{2}}氧气rm{+}二氧化硫或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SO_{2}}
rm{overset{{碌茫脠录}}{}}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高锰酸钾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SO_{2}}锰酸钾rm{(2)}二氧化锰rm{overset{{录脫脠脠}}{}}氧气或rm{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
rm{+}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碳rm{+}氧气rm{2KMnO_{4}dfrac{
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二氧化碳或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
rm{(3)}石蜡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石蜡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碳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CO_{2}}水;
rm{(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故填:铁rm{+}氧气rm{(4)}四氧化三铁或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
rm{+}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填:镁rm{overset{{碌茫脠录}}{}}氧气rm{3Fe+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氧化镁或rm{2Mg+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MgO}.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rm{+}【解析】硫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硫或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SO_{2}}高锰酸钾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SO_{2}}锰酸钾rm{overset{{录脫脠脠}}{}}二氧化锰rm{+}氧气或rm{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碳rm{+}氧气rm{2KMnO_{4}dfrac{
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二氧化碳或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石蜡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碳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CO_{2}}水;铁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四氧化三铁或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镁rm{+}氧气rm{+}氧化镁或rm{2Mg+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MgO}rm{overset{{碌茫脠录}}{}}22、略
【分析】
防火措施很多;只要合理均可,灭火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想到报火警,自救时不能打开门窗,因为打开门窗会提供更充足的氧气,燃烧会更旺,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煤气泻漏引发火灾要先关闭煤气,防止发生爆炸,因为灭火这时的空气中有大量灰尘;有毒气体等,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故答案为:(1)人走灯停;安全用电。
(2)打报警电话119
(3)②;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更大,火势加大。
(4)切断电源;关闭阀门。
(5)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解析】【答案】根据火灾自救知识进行回答问题;要熟记火灾自救知识.根据教材中学习的灭火原理,切断电源或关闭阀门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是打报警电话119.
四、探究题(共4题,共8分)23、(1)充分利用氧气,防止氧气受热逸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2)【探究一】剧烈【探究二】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氧气性质的应用,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铁丝燃烧的条件探究及火星四射的原因分析。能根据提供信息做出合理分析是解题关键。【解答】rm{(1)}把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充分利用氧气,防止氧气受热逸出;瓶底预先放了少量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rm{(2)}【探究一】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铁丝在体积分数为rm{55%}的氧气中难以燃烧,只是发红;铁丝在体积分数为rm{60%}的氧气中燃烧比rm{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在体积分数为rm{70%}的氧气中燃烧比rm{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在体积分数为rm{90%}的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可知:就rm{0.38mm}铁丝而言,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剧烈;【探究二】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对比实验现象可知,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碳元素有关,对rm{0.38mm}的铁丝而言,含碳量越高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可知含碳量越高铁丝燃烧越剧烈,上表中rm{a}处实验现象可能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解析】rm{(1)}充分利用氧气,防止氧气受热逸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rm{(2)}【探究一】剧烈【探究二】rm{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4、进行对比;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分析】解:rm{(1)}通过rm{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没有变色进行对比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rm{(2)B}试管与rm{C}试管内的酚酞试液都变红色,但rm{C}试管内变红的速度比较快;
rm{(3)}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能到酚酞试液中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的,还能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温度低运动速度慢.
故答案为:rm{(1)}进行对比;
rm{(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rm{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rm{(3)垄脵}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rm{垄脷}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由于农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速度较快,运动到盛酚酞试液的试管内,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利用单独在空气中的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为的说明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运动的结果.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解析】进行对比;rm{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rm{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25、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将燃着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分析】解:由实验目的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可知;该实验要进行对比的两实验对象是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可知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
将燃着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可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多;
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可知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
故答案为:
。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将燃着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
呼吸前后气体成分会有所变化,主要是呼吸后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会有所增大rm{.}检验的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
呼吸前后气体成分会有所变化,主要是呼吸后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会有所增大rm{.}检验的方法是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依据已知的物质的性质分别对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进行对比试验,据现象不同判断气体成分的不同.【解析】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将燃着小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26、(1)CaCO3+2HCl========CaCl2+H2O+CO2↑(1分)B(1分)C
(2)①②2KClO32KCl+3O2↑(1分)氧气(O2)水(H2O)【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rm{(1)}实验室制取rm{CO_{2}}的药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时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固体rm{+}液体,不加热型”,即选择rm{B}由于rm{CO_{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rm{(}即rm{C)}收集。rm{(2)}小东用装置rm{A}制取氧气,试管中装入的药品必须是固体,故选择二氧化锰和氯酸钾。若选择rm{E}作收集装置,如果rm{a}与rm{b}相连,产生的氧气很容易从rm{c}端排出;如果rm{a}与rm{c}相连,产生的氧气使得瓶内气体压强越来越大,从而把水从rm{b}端排出。【解析】rm{(1)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rm{(1}分rm{)}rm{B(1}分rm{)}rm{C}
rm{(2)垄脵垄脷}rm{2KClO_{3}}rm{2KCl+3O_{2}隆眉}rm{(1}分rm{)}氧气rm{(O_{2})}水rm{(H_{2}O)}五、计算题(共3题,共21分)27、略
【分析】
(1)图中铜片上的白磷在热水的温度下达到着火点;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不与空气接触,不能燃烧;红磷由于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其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2)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式是:4P+5O22P2O5;
(3)铜片上的白磷在热水的温度下达到着火点;能够燃烧;红磷由于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其达到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现象,小刚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4)改进后的装置最大的优点是产生的P2O5收集于气球中;不会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2)4P+5O22P2O5
(3)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4)产生的P2O5收集于气球中;不会污染空气。
【解析】【答案】此题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题;只要是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一一验证,水中白磷缺氧气,试管中的红磷温度不够;试管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又有空气故能燃烧.
28、使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与盐酸充分反应;21.9g;75%;虚假【分析】试题分析:rm{(1)}实验过程中将药片捣碎的目的是使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与盐酸充分反应;
rm{(2)}根据反应方程式及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盐酸的质量rm{(m)}
rm{(3)}根据反应方程式及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rm{4}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rm{(4)}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rm{=}物质的质量rm{隆脕}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每片药品中钙元素含量与该药品标签中钙元素含量比较进行判断.
解:rm{(1)}实验过程中将药片捣碎的目的是使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与盐酸充分反应;
rm{(2)}设参与反应盐酸的质量为rm{x}参与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rm{y}
rm{CaCO_{3;}+2HCl篓TCaCl_{2}+H_{2}O+CO_{2}隆眉}
rm{CaCO_{3;}+2HCl篓TCaCl_{2}+H_{2}
O+CO_{2}隆眉}rm{100}rm{73}
rm{44}rm{y}rm{x隆脕10%}
rm{1.32g}解得rm{=}
rm{x=21.9}设参与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rm{(3)}
rm{y}解得rm{=}
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rm{y=3}
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rm{3g隆脗4=0.75g}
答: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rm{隆脕100%=75%}
rm{75%}每片药片中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rm{(4)}rm{0.75g隆脕}
所以该药品标签中钙元素含量是虚假的.
故答案为:rm{隆脕100%=0.3g=300mg<320mg}使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与盐酸充分反应;
rm{(1)}
rm{(2)21.9g}设参与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rm{(3)}
rm{y}解得rm{=}
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rm{y=3}
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rm{3g隆脗4=0.75g}
答: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rm{隆脕100%=75%}
rm{75%}虚假.rm{(4)}【解析】使碳酸钙药片中碳酸钙与盐酸充分反应rm{;21.9g;}rm{75%;}虚假rm{75%;}29、略
【分析】
物理方法: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分别向试管中滴加一滴水,如果水滴在下层,就是苯(苯的密度小于水),如果水滴在上层,就是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
化学方法:因为苯能燃烧而四氯化碳不能的性质;可对两者取样并点燃,能燃烧的是苯,不能燃烧的是四氯化碳;
答:物理方法: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分别向试管中滴加一滴水,如果水滴在下层,就是苯(苯的密度小于水),如果水滴在上层,就是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
化学方法:对两者取样并点燃;能燃烧的是苯,不能燃烧的是四氯化碳;
【解析】【答案】依据两者的密度与水的大小关系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鉴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船经济课程设计
- 药品生产大学课程设计
- 幼儿手势舞教学课程设计
- 电子钟表课程设计
- 新冉的课程设计
- 穿鞋带的课程设计
- 资产负债表优化策略计划
- 酒店餐饮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青少年培训机构前台接待总结
- 家具制造工艺改良
- 超星尔雅学习通《西厢记》赏析(首都师范大学)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切削液的配方
- 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卷
- GB 71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 超实用的发声训练方法
- 《第六课 从传统到现代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
- 英语四六级讲座课件
- Unit 3 On the move Understanding ideas(Running into a better life)课件- 高一上学期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白假丝酵母菌课件
- SCA自动涂胶系统培训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