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分类突破(三)过程概述类-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微专题_第1页
综合题分类突破(三)过程概述类-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微专题_第2页
综合题分类突破(三)过程概述类-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微专题_第3页
综合题分类突破(三)过程概述类-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微专题_第4页
综合题分类突破(三)过程概述类-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微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题分类突破(三)过程概述类2022年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微专题精讲练目录CONTENTS01复习目标02必备知识03方法点拨04典型示例目录CONTENTS01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地理过程及地理过程分类。2.分析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3.掌握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原则和技巧。复习知识生长知识方法技巧巩固知识1.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复习方法。围绕必备知识拟出知识清单,依据知识清单设计相关地理问题。2.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围绕知识清单设计相关图表,为学生学习过程搭建好“脚手架”,提出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探究活动。3.学生交流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教师加以积极评价。复习思路【复习方法】图表分析法、问题式教学法、归纳法、练习法。【知识清单】1.归纳总结地理过程类问题。2.总结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3.归纳总结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原则和技巧。目录CONTENTS02必备知识Problemexploration知识回顾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复习知识什么是地理过程?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天气系统形成过程ProblemexplorationI问题探究一复习知识自然地理过程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圈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岩石圈岩石圈物质过程地貌形成过程水圈水循环过程海水运动过程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地理过程有哪些?地理过程有哪些?复习知识人文地理过程人口转型过程城市化过程区域工业化过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ProblemexplorationI问题探究一自然地理过程可以怎样分类?举例说出各类呈现的标志性特征有哪些?类型呈现的标志性特征实例循环过程初始位置—系列运动环节—返回原来位置水循环

、大气环流演变过程初始状态—系列新旧变化—新的状态岩石物理风化过程、湖泊演变过程波动过程地理事物数量在一定时间持续变化的过程(极值)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扩散过程扩散中心—扩散路径污染物扩散、地震波的传播ProblemexplorationII问题探究二目录CONTENTS03方法点拨CorebreakthroughI核心突破1地貌形成风力堆积地貌①物质条件——沙源(堆积物);②动力条件——起沙风。风、风向、风力季节差异;植被季节差异;风经过水域表面;局部区域地形使风速增强(风向与河谷走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或减弱(地形阻挡风);③堆积(沉积)环境:流水堆积地貌形成于地势较低的区域,风力堆积地貌可形成于地势较高的区域;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湿润地区河岸、湖畔、海滨也可以形成沙丘地貌,如鄱阳湖附近的天漠,只是规模较小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形成河流阶地地貌①形成: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或河床)。构造运动或气候剧变的上升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谷地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②特点:先形成的阶地地势高,年代早,新形成的阶地地势低,年代新;只发生侵蚀而没有产生沉积物堆积的阶地为侵蚀阶地,如果在侵蚀阶地上有沉积物的堆积,则为堆积阶地。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形成断层地貌地壳运动形成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后经外力不断地风化、侵蚀形成现代的地貌;一侧岩块相对下降,形成狭长谷地,同时受外力不断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进行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峡湾地貌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下端海水入侵淹没,经海水侵蚀,从而形成峡湾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形成河曲(蛇曲)地貌一般出现在地形平缓、侧蚀作用强的区域。山区的河曲地貌形成过程如下:平缓侧蚀河曲,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高差增大,下蚀作用加强,深切形成“V”形河曲丹霞地貌先由流水沉积形成砂砾岩,后来再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经风化、流水侵蚀、崩塌、剥落形成雅丹地貌形成:先是地壳下沉,后经过沉积,形成沉积岩,再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形成雅丹地貌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形成

三角洲地貌形成:a.泥沙来源: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b.位置:河流入海口处。c.流速降低:地势平坦或沙洲分流;水流速度减慢;海水顶托d.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冲积扇地貌①成因:河流上游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挟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水流速度减慢,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②冲积扇的结构特点:a.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逐渐减小,土壤逐渐肥沃。b.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地下水资源丰富,不易发生盐碱化。c.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区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明确因果联系保证过程的连贯性,环节的完整性答案的精细化原则:Corebreakthrough2核心突破2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则和技巧分析地貌景观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的特点,明确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按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罗列提纲,保证地理过程合乎逻辑;依据“地理过程要求”完善答案技巧:Corebreakthrough2核心突破2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则和技巧

20答题思路: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则和技巧(2)答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①时间性:答题过程要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要注意过程的时间性。②因果性: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不仅有时间先后顺序,而且一般有明确的因果联系,答题过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先因后果,保证答题过程的逻辑性。(1)解题步骤:第一步,确定区域位置;第二步,调用相关原理;第三步,按照时间维或因果链,用地理语言叙述其过程。

21答题思路:③完整性;过程类分析型非选择题一般是按点给分,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用地理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要遗漏其中的过程。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要跳跃式写成a→c→d。④精细化:答题过程要精细化,既然是一个过程,就要把每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逐一写下来,切忌一个过程一句话就概括完毕。但也不能出现滔滔不绝、下笔千言,不能把简答题写成小作文。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则和技巧(2021年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生长知识ProblemexplorationIII问题探究三ProblemexplorationIII问题探究三(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生长知识背景材料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地形剖面图必备知识外力作用、地质作用的过程解题关键第(1)题,结合图例,对比不同形态物质在剖面图不同部位的分布。第(2)题,沙和粉沙颗粒小,应分布在冲积扇地带,从材料中的气候统计资料分析,该地风力作用突出素养培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4试题分析生长知识板书设计综合题分类突破——过程类一、概念与分类1.概念:2.分类:二、重要地貌的形成过程三、分析原则和技巧目录CONTENTS04典型示例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意大利盛产大理石(变质岩)。大理石的形成得益于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有“大理石王国”之称。目前意大利在开采本国资源的同时,也大量从周边国家进口荒料(矿山石料开采后的块石原料)。大理石开采有露采(露天开采)和洞采(循着矿脉挖洞追踪开采)两种形式,洞采相对开采成本低,对植被破坏少,但很多地方仍然不采取洞采。请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地中海沿岸地区形成丰富的地质过程。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处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强烈;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大理岩接近或出露地表。试题分析背景材料

地中海沿岸石材荒料出口方向必备知识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质作用的过程解题关键由材料“意大利盛产大理石(变质岩)。大理石的形成得益于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可知,大理石是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来,因此先形成石灰岩,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后在抬升过程中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大理岩接近或出露地表。素养培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2022·河北·高三期末)[选修3:旅游地理]碳酸盐岩石林地貌大多以灰色为主,湖南湘西古丈县“红皮肤”石林是目前全球发现的唯一一处形成于寒武纪,距今约4.5亿年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地貌。古丈红石林色彩鲜艳,造型独特。最珍贵的是古丈红石林保持了原生态之美,石林中有峡谷、溪流、清泉、如织毯样的草坪、古老的紫藤花,与红石林相得益彰,宛如一个天然的园林。2020年8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简述红石林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最初这里是一片浅海环境,沉积形成了含有大量泥沙的碳酸盐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出露地表,在外力作用下,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红色石林景观。试题分析背景材料湖南湘西红树林必备知识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质作用的过程解题关键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为浅海,可推测,最初这里为浅海环境,经过沉积作用,形成了碳酸盐岩;随着地壳抬升,碳酸盐岩隆起出露地表;湖南湘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流水作用显著,碳酸盐岩受外力作用影响,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红色石林景观。素养培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承纳江西省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