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35篇)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5篇)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做一个圆柱的?
生:先找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把它卷起来。再剪两个相同的
圆做底面。
师:根据你制作的圆柱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如何制作圆锥?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整理圆柱、圆锥的特征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小结:生活中圆柱、圆锥的物体很多,才使我们的生活丰富
多彩。要想设计出圆柱、圆锥的物体,首先要掌握它们的特征。
(概括出圆柱的特征)
(概括出圆锥的特征)
2、请同学们整理归纳。先说下本单元主要学习哪些内容?
3、师:拿出自己整理好的本单元的内容。先在小组内讨论,然
后做以点评。
4、汇报点评:有的用图,有的画表格,有的做评论,有的装饰
等。
师:根据这些同学的优点,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二次整理,
把整理的内容写在小黑板上,要求简洁明了,完整还要注意书写。
生分组整理。
展示:
学生讲解,并做点评。比较得出哪个最好。老师用哪个小组的
整理当板书。
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
课本76页练习.读题然后完成.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师:通过练习,你这节课有何收获?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说课稿
谈谈这节课最大的感受:创新、别出心裁。
胡老师真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脑袋,放手、大胆放手,让学生
来执教,而我们刚才也领略了许文慧同学的风采,真是有其师必有
其徒也。
下面我说说本节课,《圆柱和圆锥的复习》是北师大版六年级
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它
们的体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课时
内容,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方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
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
2、能力方面:能解决一些有关圆柱和圆锥的实际问题,增强学
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知识的整理和疏导。
课前准备: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
说教法学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及其教材内容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难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说一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复习。
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圆柱和圆锥,然后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折
无底的圆柱,从而引出圆柱的特征及体积。
接着回顾了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让学生对知识由直观现象到抽
象概括,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形成知识网络,然后分小组汇报,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建构网络。这
样,学生不但很好的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小
组合作的能力,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课本77页7、8、9题,是复习空间与图形的复习题,练习设计
具有层次,不但更好的巩固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而且使知识进一
步升华。
最后老师补充本节课学生讲的不足的地方,让本节课的知识更
加完整,课堂更加完美。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动手操作活动。
2、在操作和摆弄多种操作材料中感知圆柱体的特点。
3、能用语言表达关于圆柱体的认知,并能正确辨别生活中的圆
柱体。
活动准备
1、信息技术资源准备:AR视频资源,AR音频资源,AR图片资
源。
2、活动材料准备:圆柱体易拉罐,一次性杯子,毛线,彩带,
橡皮泥,铅笔,白纸等。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AR视频资源,观看视频中的图形之家,引导幼儿思考,
图形家族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用语言描述动画片中圆柱体的特点,
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物品易拉罐和纸杯,引导幼儿尝试探索,进
一步感知圆柱体的特点。
——在你们的椅子下面也放着两样物品。你觉得哪个是圆柱体?
请你们拿出来试一试,放在地上滚一滚,看看这两个物品滚动的轨
迹是怎样的?它们一样吗?对!一个直着往前滚,一个绕着圆圈滚。
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圆柱体的特点。
——请你们把直着滚的放在左边的桌子上,把绕着圆圈滚的放
在右边的桌子上。再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为什么这边的东西都是
直着往前滚的?而另一边却都是绕着圆圈滚的?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的地方吗?
——杯子的一个圆面大一个圆面小,而罐子的两个圆面是一样
大的
通过测量,引出圆柱体的具体特征。
——你怎么知道罐子的上下两个圆面是一样大的?有什么方法
可验证猜想?
——这里刚好有一段绳子,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
——杯子的圆面一大一小,而罐子的圆面是一样大的。你们也
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检证一下,看看结果还是不是一样的。
——这种像柱子一样,圆圆的、直直的,上面圆面和下面圆面
一样大的物品就叫做圆柱体。
圆柱体与非圆柱体,并让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圆柱体。
教师播放AR视频资源,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圆柱体。
——除了今天我们找到这些圆柱体的物品外,还有哪些是圆柱
体的,请你们找一找吧!
课堂延展:
1、放一些桌面玩具(如积木),让幼儿自己检出。
2、区分让幼儿用橡皮泥做出圆柱体;
3、投放一些圆柱体的近亲形状体(如圆球、圆锥、圆台等),
让幼儿辨认,并能说出不同点。
教学反思:
1、课堂的节奏是否有点快?
2、准备的圆柱体图片是否有点少?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3
教学要求:
1、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
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半径与直径的
关系。
教学重点:
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圆锥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球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难点:
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准确运用。
2、圆柱、圆锥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准确运用。
3、球的不同的切面的大小变化。
课时安排:
柱......................................................6课
时
2、圆
锥.....................................................3课时
•••、
球.......................................................1课
时
4、整理和复
习2课时
1、圆柱
圆柱的认识总14(电1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
展开图。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展开后是平面。
教具准备:
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物体各一个,及多个圆柱形的物体,投
影片,教材P147圆柱模型纸样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1、出示一些圆柱的实物。
提问:A、你仅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
B、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
曲面,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
述: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直圆柱,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2、板书课题:圆柱
二、合作交流,操作探究
1、生活感知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观察思考:[投影片1]
板书: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
圆。
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3、圆柱的表面同长方体表面的比较
提问:A、请仔细看看看看、摸摸,圆柱的表面同长方体表面有
什么不同?
(长方体的表面是平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B、如果我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打开,
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C、你发现了什么?[投影片2]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或是一个正方
形平面)
D、展开的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E、展开的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
的高)
板书: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
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三、巩固练习,加深概念
1、指出下图中哪个是圆柱体。[投影片3]
2、P32.做一做2.
3、P32.做一做3.
四、质疑点拨,抽象概括。
提问:A、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B、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五、家作
仿P147用硬纸做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圆柱展开图,再将其口一
个拼合成圆柱。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八年级第一章
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
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
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
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
和理解。
(二)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3、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一猜想一归
纳一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勾股定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以直角三角形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
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
是:提出问题一猜想结论一实验操作一归纳总结一问题解决一课堂
小结一布置作业七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
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
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强大的台风使得一座高压线塔在
离地面9米处断裂,塔顶落在离塔底部12米处,高压线塔折断之前
有多高?
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
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
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从而教师
指出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后就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为切入
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是
从人的需要中产生这一认识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
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二)猜想结论。
教师用计算机演示:
(1)在aABC中,ZACB=90°,ZA,ZB,ZC所对边分别为a,
b和c,使△ABC运动起来,但始终保持NACB=90°,如拖动A点或
B点改变a,b的长度来拖动AB边绕任一点旋转AACB等。
(2)在以上过程中,始终测算,各取以上典型运动的某一两个
状态的测算值列成表格,让学生观察三个数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得
出猜想。
(三)实睑操作:
1、投影课本图1—2的有关直角三角形问题,让学生计算正方
形A,B,C的面积,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不管是通过直接数小
方格的个数,还是将C划分为4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等等,
各种方法都予于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发现
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学生通过正方形面积
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现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而言满足两直角边的.平方
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
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是其它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乜具
备这一结论呢?于是投影图1—3,同样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但正方形C的面积不易求出,可让学生在预先准备的方格纸上画出
图形,再剪一剪,拼一拼后学生也不难发现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
长的直角三角形也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样设计
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
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极有帮助。
3、给出一个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6,2.4这种含小数的直角三
角形,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验证是否也满足这个结论,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结论更具有一般性。
(四)归纳总结:
1、归纳
通过对边长为整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直角三角形再到边
长含小数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
一般的结论,尽管学生可能讲的不完全正确,但对于培养学生运用
数学语言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是有益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
作用,也便于记忆和理解,这比教师直接教给学生一个结论要好的
多。
2、总结
勾股定理内容得出后,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因为将文字
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接着教师向
学生介绍“勾,股,弦”的含义、勾股定理,进行点题,并指出勾
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最后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对勾股定理
的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问题解决:
让学生解决开头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学生从中能体会到成
功的喜悦。完成课本“想一想”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数学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
(六)课堂小结:
主要通过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
方法、获取新知的途径方面先进行小结,后由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
课本P7习题1.1—2,4一方面巩固勾股定理,另一方面进一
步体会定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外,补充一道开放题。
四、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公式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我采用的教学流程
是:提出问题一猜想结论一实验操作一归纳验证一问题解决一课堂
小结一布置作业七部分,这一流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
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
思想。
2、探索定理采用了面积法,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由特殊到一般再
到更一般的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
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
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
一定的作用。
3、关于练习的设计,除实际问题和课本习题以外,我准备设计
一道开放题,大致思路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求出与这个三
角形所有相关的结论。
4、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等
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
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决
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
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
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共有120人,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
升入七年级。由于六年级的学习也是在我们几个教师的任教下完成
的。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
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加上又重
新分班组合,使得教学又增加了难度。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
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
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
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
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
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
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
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50%,及格率9%以上。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有8个章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
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
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
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的最基本的图形一一点、线和面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线段、
射线和直线,并进行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第二章、有理数。本部分主要有生活中的正负数、数轴以及为
以后学习做准备的知识: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
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
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
和计算中。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
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
际问题的基本思路c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
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6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六),
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其中还安排了“球”
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
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
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
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
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
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
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六)、比例都是小学
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
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
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
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
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
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
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
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平面图形
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
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
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
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
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
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
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
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
体积的练习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那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
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习题还专
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
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
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
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
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
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
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
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
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
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
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3)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
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
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教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
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
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
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
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习。⑵在复习
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
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
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
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3)培
养判断、推理能力c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
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
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
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
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
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
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
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
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能力。
三、教学进度及分工
周次
起讫日
教学内容
备注
2.9-2.10
期初复习(2课时)
2月9日上课
2.13-2.17
圆柱(5课时)
2.20-2.24
圆柱的复习(2课时);圆锥(3课时)
四
2.27-3.3
实践活动一一
观察与测量(1课时);单元复习(4课时)
五
3.6-3.10
简单的统计(3课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课时)
六
3.13-3.17-
比例的应用(3课时);正比例的意义(2课时)
七
3.20-3.24
反比例的意义(3课时);成正比例量的应用题(2课时)
八
3.27-3.31
成反比例量的应用题(2课时);单元复习(4课时)
九
4.3-4.7
整数与小数的复习(10课时)
十
4.10-4.14
十一
4.17-4.21
简易方程(5课时)
十二
4.24-4.28
分数与百分数(10课时)
期中考查
十三
5.1-5.5
十四
5.8-5.12
十五
5.15-5.19
量的计量(4课时)
十六
5.22-5.26
几何初步知识(10课时)
十七
5.29-6.2
十八
6.5-6.9
比和比例(5课时)
十九
6.12-6.16
简单的统计(3课时);综合练习1-2
二十
6.19-6.23
期终复习
期终考查
二十一
6.26-6.30
二十二
7.3-7.5
7月5日放暑假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现有学生4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
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
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
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
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
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
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
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
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
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
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形和正方形、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
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
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
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
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
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
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
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
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
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
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
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
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
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
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
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
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
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及时反思,
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
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
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
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
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
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
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
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
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
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
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7.增强数学实浅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
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
转化工作才找到了是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
心。
3、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
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
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
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
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
进行抓优指导。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
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
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
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
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8
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
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
体目标如下。
L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
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
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
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
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
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
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杰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
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
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
界观。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
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
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
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
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
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
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
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溉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
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
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
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
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
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
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
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
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
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
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
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
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
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
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
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
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
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9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
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
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
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
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
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
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
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
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
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
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
让他“吃得饱”。
二、教学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
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
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恰和
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
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
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
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
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
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
“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
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
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
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
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
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
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
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
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
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
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女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
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
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重点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
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
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和类比。
五、教学难点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
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
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
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
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2课时
(二)比一比4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6课时
1、1---------5的认识5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8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3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6课时
(五)分类4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8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8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6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6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七)11一20各数的认识6课时
(八)认识钟表4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6课时
1、9加几5课时
2、8、7、6加几6课时
3、5、4、3、2加几5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10
为抓好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
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
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
上学期了解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
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
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
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
的培养。
三、具体教学措施: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
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
2、在课堂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及教师的指导作用C
3、设计好的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
4、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利用晚自修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
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
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向
先进看齐,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
6、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
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但同时又
不死板,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
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7、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与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8、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做好
知识的衔接及章元过关工作。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
查漏补缺。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1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共31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
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
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
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
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
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
广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
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
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4、认识符号“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教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
到巩固知识的作用C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
动内容和学习素材C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
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
流,初步建立数感C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
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
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
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
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
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教。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
“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
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
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
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二、>、0,1)o通过实例,了解早函数的概
念;结合函数y=_,尸_2,y=_3,y=l/_,y二」/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
化情况。
3.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
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
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
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
及嘉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
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
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
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
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
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
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
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
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习作业,
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
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
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或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
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
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
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筒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
题.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
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
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
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
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
行直线间的距离。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
度和难度。
2、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
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
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
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
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
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3、积极开展主动-有效课堂教学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要使课堂达到有效,离
不开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器官,确保学
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
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和整合过程,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果能达到这种效能,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能力提高也能事半功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力争好以下五个“优化”:
(1)优化备课
(2)优化师生关系
(3)优化学法指导
(4)优化习题练评
(5)优化教学反思
4、教学中要注重:
(1)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应用;
(3)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要善于从教材实际
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
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数学
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5、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
评语。
6、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
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并做好试卷补偿练习。
7、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尖子生的培养
工作及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踪工作,争取不让学生掉队,认真做
好因材施教,积极探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8、指导学生尽快适应高、初中过渡阶段的学习,教学时应注意
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9、尽快了解学生的数学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
10、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表
略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将会与全组老师团结
合作,共同努力,落实好学校和各部门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特
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圆柱与圆锥》数学教学计划篇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带一(9)班的数学。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
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
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
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
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
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
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
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
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
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
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
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
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
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一学期以在课堂上需要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
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
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知识结构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
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
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
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
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
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
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
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
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
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
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
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
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
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4)认识符号“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路灯购销协议:2024年版详规版A版
- 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二零二四年版
- 2025年度农业机械设备产品区域总代销及维修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工业厂房租赁与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4篇
- 上海房屋买卖合同范本.(2024版)
- 2024年04月广东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厂房装修工程进度与资金支付合同4篇
- 2024年04月上海浦发银行风险管理部社会招考(41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版广西体育馆大院
- 2025年度城市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项目合同3篇
- 2023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金红叶纸业简介-2 -纸品及产品知识
-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毕淑敏文集》电子书
- 颈椎JOA评分 表格
-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
- 定量分析方法-课件
- 朱曦编著设计形态知识点
- 110kV变电站工程预算1
- 某系统安全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