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五柳先生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五柳先生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五柳先生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五柳先生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4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柳先生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详:⑵期: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⑵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0.(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

【参考答案】

8.(2分)⑴不详:不知道⑵期:期望

9.(4分)⑴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⑵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10.(2分)读书(好读书);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

【参考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

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

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

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

酒就喝个尽兴,希望•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

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

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匕

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2017黑龙江哈尔滨))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相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口: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傍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芳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①,权焰张。有宠

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

“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

宰相坐耶!”九衢②中,人聚观,欢呼日:“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③以

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筑屐④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

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第屐:

绿,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2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译其姓字详:知道

B.其言兹若人之停乎僖:辈(同类)

C.人避之,莫敢谈诘:质问(贡问)

D.先生文章名一时名:名气

22.卜•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因以为号焉故自号•日醉翁也

B.尊置酒而招之今更闻无罪,二世杀之

C.有宠奴常乘和车外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乃遍游江.淅所至人十争奉耸・屐迎

2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每题2分)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怒,命卒曳下奴,笞之。

2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4

分)

(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土性格。

(2)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的行

为,从中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的高尚品格。

(3)两文都写了主人公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参考答案】

21.D(2分)

22.B(2分)

23.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第屐迎(划对•处给1分,2分)

24.(1)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2分)(2)(谢御史)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2分)

25.(1)不慕荣利(填“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亦可)(2)“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或:“怒,命卒曳下奴,笞之")不畏权贵、敢于执法(3)喝酒写诗(填原文“衔

觞赋诗”或“饮酒赋诗”亦可)(每空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

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

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

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

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

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

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乙蚓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芳•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

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脚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英泉先生

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

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

奴仆痛打•顿,最后招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大

街匕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珅浪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

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谢先生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

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2017湖北黄冈)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箫然,不蔽风口;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不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得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日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

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布一“酒”字款,其似行

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

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

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

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

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

的题名。黎籀(zhou):即篆书。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宅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

率真洒脱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自命不凡的性格特

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

处?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

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

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大王非常生气,撕

裂了他的画,赶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

体内容分析.

A.有误,五柳先生因为宅边有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有误,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不是因为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有误,他的落款似行书,也似篆书;

I).正确;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

足“增、州、调、换”,具体到某句了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词多义、特殊句式

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造:到

句意: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②重点词有:妻子:妻子儿女

句意: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还要拖累您.”

(4)本题考查的是赏析重点词语中包含的人物性格,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

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并结合全文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来思考.

(5)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心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解答时,需

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遂行思考分析.

答案:

(1)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2)I)

(3)①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②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本要拖累您.”

(4)率真洒脱自命不凡

(5)摆脱约束、豁达超脱、释放人性,享受悠闲.

【参考译文】

【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杷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

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

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了利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

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

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

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

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天时代的人呢?

【乙】刘酒,是汴梁人,没有名字,自称“酒”,别人就称呼他“刘洒”.画人物,有

清新刚劲之风,酒后画,更觉得有神韵.别人都认为他是张平山之后的第一•人,刘酒很不屑.凡

作画,落款都写一个“酒”字,似行书,也似篆书,是他的得意之笔.曾经为上洛郡王作画,

郡王很欣赏他,称赞他是“张平山后一人”.借着酒意有点不高兴,急忙要回画说:“还没

有写落款”.于是卷起画走到旁边的屋子,在画卷的上下左右写了百十个大大的“酒”字.大

王:非常生气,撕裂r他的画,赶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

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以累君.”一天正持杯痛饮,忽然死去,开口而笑,杯子还在

手里..余感动于他以前说的话,为他买棺材装殖了他.

(2017浙江宁波)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行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U;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

生传》节选)

【乙】崔了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了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

困,慨然弃去。草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硫裳布衣,电勉操作,三女亦解

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④。

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口不能去。士

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胆(min)

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常著文章自娱(2)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先生不知何叶人也()(2)造饮班尽()

(3)数试而困()(4)更善理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因以为号焉为文崛奥

B.亦不巧姓字慕去人

C.多啰不见长跪而周之

D.皆逃避不顾三粳臣于草庐之中

12.将文中画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分)

(2)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竞日不能去。(3分)

13.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

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4分)

【参考答案】

9.(2分)(1)常著文章/自娱(2)其先/山东平度州人(每小题1分)

10.(4分)(1)地方(处所);(2)就;(3)多次(屡次):(4)描绘(描摹,描

画)。(每小题1分)

11.(3分)B(A:作为,写:B:他的:C:推辞,道歉:D:见,拜访)

12.(5分)(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表达规范即可)

(1)(他/五柳先生)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

分,每个分句1分)

(2)(他/崔子忠)不喜欢喝酒,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谈文论字(用文字交流/用文章

和朋友交往),谈上一整天都(也)不肯离开。(3分,每个分句1分)

13.(4分)五柳先生和崔子忠的家庭状况都很贫困(房屋简陋,缺衣少食):(1分)

他们面时贫困都能安然自若,淡然处之(晏如也):(1分)反映了他们积极乐观、安贫乐

道的生活志趣。(2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

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

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J',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

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山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大放在心

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乙】崔子忠,字青蚓。他的祖先是山东平度州人。崔子忠是诸生,非常贫困。他写文

章深奥奇崛,屡次参加考试不中,长叹着放弃了。家里只有简他的柴门、土筑的墙壁,但勤

于洒水拖地,十分清洁:冬天一件褐衣,夏天一件葛衣,妻子也穿着粗糙的廉价衣服,为

家里尽力操劳,三个女儿也懂得诵读诗文;即使没有度日的生活来源,也能安然自得。善于

画画,这是他超群的技艺,时常用画画来寄托他的傲世之志;更善于描绘人,他所描绘的人

物无不惟妙惟肖。当时的达官贵人,大多喜欢与他交往,可是崔子忠都逃避不见。崔子忠不

喜欢喝酒,几个老朋友在一起淡文论字,谈上一整天都不离开。渎书人从四面八方来拜访他,

仰慕他的人品,他大多婉拒不见。

(2016福建三明)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举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喀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淮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顾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麻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侍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卜.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

B.迫饮辄尽造:到

c.曾不吝情本留去:离开

D.不眼感于贫贱戚感:忧愁的样子

6.卜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

B.亲旧知甚如此共真无马邪

C.既醉用退学用不思则罔

D.无怀氏之民欤了,尝求古仁人专心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

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

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

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

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

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

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

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

“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参考答案】

5.A6.D7.B8.D

【解析】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祠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

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

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A项的“详”是清楚、了解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枳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

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未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

语的特殊用去,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AJ页

的“以”分别是:用,跳。B项的“其”分别是:代词j难道。C项的“而”分界提:连词,表承接j

表转折。D项解释为:助词,的。故页相同。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及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

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

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甚解”“会意”“欣然”等关键

词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及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

展示了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

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

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

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

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

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J',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

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

足五柳先生这•类的人吧?边喝酒•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忐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

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2016四川成都)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苦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F1: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侍乎?衔觞喊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大铁椎传(节选)

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

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岩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

长了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粮,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

第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稔声扣其乡及姓辛皆不答。

既同寝,夜,,客曰:“吾圣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日:

“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

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淮饮辄尽造:往、到

B.衔殿赋诗觞:酒杯

C.多力售射善:喜欢

D.不冠不袜冠:载帽子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C

A.亲旧知若如此安陵君若许寡人

B.黔娄之妻有言吾妻考美我者

C.人以其雄健不以物喜,不以己蜚

D.子灿寐W醒民殷国富后不知存恤

6.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I)

A.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但他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每当领会了

书中的内容时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B.《五柳先生传》写法另具一格,着重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忐趣及精神气质,语言洗

练,内容看看似平淡,却蕴意深刻。

C.《大铁椎传》中,作者通过大铁椎的肖像、语言等的描写,刻画出一位个性鲜明的

奇人形象,给人一种神秘的之感。

D.两篇行文不为所动开头都提到了''不知何许人”,主要原因是作者对传主的身世一

无所知,便只好从侧面的角度写人叙事。

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

答。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1)常陶文章自娱,颇国己志。忘怀得失,.此自纠。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不把得失放在心上(或他忘记了

得失),用这种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⑵圆子灿七岁,因同学,故图与阿宋将军。

(高信之)比陈子灿大七岁,是小时候的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拜访过

宋将军。|

8.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能断6处。(3分)

【参考译文】

【五柳先生传】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

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

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

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

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

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

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

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

是五柳先生这•类的人吧?•边喝酒•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尢比的快乐"、

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

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宋将军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武术,七省爱好武术的人都来向他学习,

人们因他长得魁梧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擅

长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是他小时候的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

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吃

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像锁上的链子,把它

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像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

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我们在一起睡觉,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

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用蓝手巾

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很多银子。我

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侠客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

(2016四川泸州)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僖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足()(2分)

A.每有含意会:体会,领会

B.造饮辄尽造:酿造

C.期在必醉期:期望

D.环堵声烈萧然:空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造:饮辄尽”的“造”是“到,

往”,动词,不是“酿造”。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亦小详耳姓字安陵君耳许募人

B.因以为号焉不足为外人道也

C.既醉则退濯清涟而不妖

D.黔娄之妻有言能以径寸之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A代词,他的/语气词,一定,

务必,可要。B"以……为”连用,意思为“把……当作”/介词,向,对。C承接连词/转

折连词。D结构助词,的。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般

传记要素。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C.“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

人格的坚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又理解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这是陶海明读书的习惯和方法,从

卜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他读书的态度很认真,也并非理解不透彻。

【参考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

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

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竹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

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

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

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

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匕

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

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

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2015山东济南)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由

此,或置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革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环自得,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乏侍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乙】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

劝余为长更,脱i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

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一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原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稳,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图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己岁

十一月也。(《归去来兮辞・序》陶渊明)

2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冷饮辄尽,期在必醉

(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3)彭泽去家百里

(4)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有会意,使欣然忘食。

(2)饥冻员切,违己交病。

23.品读上面两段文字,简要说说陶渊明的性格特征。(2分)

24.对于陶渊明辞官归隐,有人说他是坚守自我,有人说他是消极避世。你怎么看呢?请简

要陈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9.(1)往、到(2)把(3)距离(4)在

20.(1)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记了吃坂。(每句1分,语句通顺、

意思对即可)

(2)挨饿受冻虽然来得急迫,但韦贝贝本心做事,身心都很痛苦。(每句1分,语句

通顺、意思对即可)

23.陶渊明具有淡泊名利、率真放达、安贫乐道、重视亲情的性格特征。(意思对即可)

24.略(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出不在一字一

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

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定喝醉;喝醉了就I可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

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梢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

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

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

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乙】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

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

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

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

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

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

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

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

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

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

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2015四川遂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易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