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新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新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新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新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新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

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

②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

③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④光年是时间单位.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3、风吹树叶哗哗响;是什么在振动()

A.风。

B.树叶。

C.地面。

D.人。

4、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

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

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

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

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B.乙C.丙D.丁5、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

则这只玩具青蛙在这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A.28.33米/秒B.13.60米/秒C.14.78米/秒D.14.17米/秒7、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

A.音调变低。

B.音调变高。

C.响度变小。

D.响度变大。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甲、丁B.丙、丁C.乙、丙D.甲、乙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苹果受到的重力大小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0、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1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在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C.电冰箱中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萘、冰、铁都是晶体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B.用声音可将鱼吸引到渔网内,利用了液体能够传声的特点C.利用回声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应用了超声波能够在液体中传播的特点D.演奏小提琴时,演奏者通过手指在琴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1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老花镜片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D.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4、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书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桌子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B.桌子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书本发生了形变C.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子发生了形变D.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书本发生了形变15、(多选)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A.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2.7×103kg/m3B.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m3C.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D.2.7×103kg的铝的体积是1m316、关于力、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它们的三要素可能相同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磁铁吸引铁钉的同时,磁铁也一定受到了铁钉的吸引17、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B.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D.声音沿直线传播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2013春•西城区期末)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将物体A挂在细绳下,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且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磅秤示数为80g.将物体A全部放入水中时,如图乙所示,磅秤示数为140g;已知此时容器内的液面比甲图中上升了2cm.则在乙图中,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N.(g取10N/kg)19、此表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得到的一组数据,请你分析后完成后面的问题.。实验次数所用液体深度(厘米)方向U型管液面高度差(里面)1水3朝上2.62水3朝下2.63水3侧面2.64水6朝上5.45水9朝上8.26盐水9朝下8.5(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1、4、5组数据可得:____.

(2)比较____组数据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____组数据可得: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20、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mm,铅笔的长度是____cm.21、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称为____,物体间这种作用是____的,例如,游泳时,人和水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使游泳的人前进的力是____对____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22、大型平板挂车装有多组双车轮,目的是为了____压强.对载重汽车提出了限载的要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过大而损坏路面.23、【题文】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__________m,大小为__________N。他1min内做俯卧撑30个,每做一次肩膀升高50cm。他做一个俯卧撑做的功是____J,他1min内的功率是____W。

24、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两只空啤酒瓶,一只竖直放在桌面上,另一只放倒后平放在桌面上.用力对着它们吹气,会发现:能吹动右侧的啤酒瓶,但不能吹动左侧的啤酒瓶.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____.

2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从某地同时同向出发,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两物体运动较快的是______.当运动30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26、足球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奋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头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

人站在跳板上,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2分)27、液体对容器的压强,一个位置各方向相等____.(判断对错)28、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大,在河里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小.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0分)29、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米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30、有一只氢气球和下面挂的吊篮总重为G,氢气球受到空气向上的浮力为280N,已知氢气球在匀速上升或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总跟其运动方向相反,且空气阻力的大小相等,氢气球匀速上升过程中,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若使氢气球以原来大小的速度匀速下降,需在吊篮内再增加重为的物体;求:

(1)氢气球和下面挂的吊篮总重为G;

(2)氢气球匀速上升过程中,它受到的空气阻力f;(请画出相关的受力分析图)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18分)31、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

10L=____dm3=____m3;

20ml=____cm3=____m3.32、如图所示,请根据现象回答问题:a图说明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____能;b图中所示的情景中你的认识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有关;c图是法国人居纽于176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现在你看到的这幅漫画,据说是牛顿所设计的蒸汽汽车原理图,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

33、我们常常用____方法来比较物质的硬度,试比较下列物质的硬度:橡皮、塑料尺、铅笔芯、一元硬币.并把它们的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1)从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2)物体重力跟质量成正比;质量相同,重力相同.

(3)直到今天;许多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4)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解析】【解答】解: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操作正确.

②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木头质量相同;重力相同.

③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说法正确.

④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故选A.2、A【分析】

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指的是响度,生活中把“高低”和“大小”说混了,故A错误;

B;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登月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

C;喇叭发声时在振动;这种振动具有能量,使烛焰摇动,故C正确;

D;不同的乐器演奏;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也能分辨出来,这就是音色不同分辨出的,故D正确.

故选A.

【解析】【答案】根据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来判断;所涉及的知识点有:

(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有时人们说的高低实质是大小的意思;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能分辨出不同乐器,不同的人在说话是音色不同.

3、B【分析】

刮风时;树叶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中就听到了声音.

故选B.

【解析】【答案】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D【分析】解题关键是将四种物质密度化成同一单位后;再进行比较。

娄脩录脳=2.5t/m3=2.5隆脕103kg/m3

娄脩脪脪=2.5kg/dm3=2.5隆脕103kg/m3

娄脩卤没=2.5g/cm3=2.5隆脕103kg/m3

娄脩露隆=2.5隆脕102kg/m3

通过以上比较,密度最小的物质是丁,故选D。【解析】D

5、A【分析】略【解析】A

6、D【分析】【分析】根据公式v=知:如果能确定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和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之间的距离sAB,并能得到此过程所用的时间,就能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解析】【解答】解: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t1==0.16s;

∵v=;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1=v波•t1=340m/s×0.16s=54.4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经过的时间为t2==0.12s;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2=v波•t2=340m/s×0.12s=40.8m;

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sAB=s波1-s波2=54.4m-40.8m=13.6m;

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经过的时间为0.16s;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在B点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

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是t=1.12s-0.16s=0.96s;

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14.17m/s.

故选D.7、B【分析】

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增大了物体的振动频率,音调变高;但是没有改变物体的振动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距离,响度没有改变.

故选B.

【解析】【答案】(1)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表示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8、A【分析】【解答】解:甲: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乙:水面上山的“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丙: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丁: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因此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甲;丁。

故选A.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C【分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解答,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析】【解答】解:A;苹果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则该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苹果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则该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因为苹果在水平桌面上;所以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苹果的重力大小,故则该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两个物体受到的力,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该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0、ACD【分析】

A中图象可看出物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中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在增大;是加速运动;故B错误;

C中图象表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中图象表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CD.

【解析】【答案】对图象中的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要有明确的认识;再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可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1、ABC【分析】【分析】(1)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2)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任意选择;(3)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4)

常见的晶体:冰、海波、萘、各种金属。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及参照物相关知识,都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A.固体在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为参照物,故B错误,符合题意;隆炉隆炉C.电冰箱中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放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D.萘、冰、铁都是晶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解析】ABC

12、BC【分析】解:A

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A错误;

B;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用声音将鱼吸引到鱼网内,故B正确;

C;利用回声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应用了超声波能够在液体中传播的特点;故C正确;

D;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因为弦乐器发出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弦的长度有关,而其响度是由手拨动弦的幅度来决定的.

故D错误.

故选BC.

(1)

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2)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

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4)

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析】BC

13、CD【分析】【分析】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

C;当物体在焦距以内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利用此原理.

D、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A;老花镜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其应用;物体在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即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说法错误;

C;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说法正确;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说法正确.

故选CD.14、BC【分析】【分析】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解析】【解答】解: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施力物体是书,是由于书发生了形变,所以A错误;

B;桌子受到向下的弹力;施力物体是书,是因为书本发生了形变,所以B正确;

C;书受向上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桌面,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所以C正确;

D;书受向上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桌面,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所以D错误.

故选BC.15、CD【分析】【分析】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所以,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解析】【解答】解:由密度的定义可知,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也就是说,2.7×103kg的铝的体积是lm3.故CD正确;

因为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铝的密度就是2.7×103kg/m3,并不是说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2.7×103kg/m3;故A错误;

因为质量的单位是kg,题中说: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m3;质量单位说成了密度单位,故B错误.

故选CD.16、BD【分析】解:A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它们的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平衡力中的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故A错误;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合力一定为零;故B正确;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磁铁吸引铁钉的同时,磁铁也一定受到了铁钉的吸引;故D正确;

故选BD.

(1)

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2)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受合力为0

(3)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和力的概念、平衡力的知识;可做出正确解答.【解析】BD

17、AB【分析】解:

A.回声壁是能让人听到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故A符合;

B.回音壁反射的声波和原声重叠时;会增强原声,故B符合;

C.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但是回声不是通过墙壁传播的,故C不符合;

D.回声是声音的反射;不是声音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

故选AB.

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样就会形成回声,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在学习声音的知识,应该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入手.【解析】AB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略

【分析】【分析】根据将物体A全部放入水中时;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40g;此时测得容器内液面上升了2cm,求出物体的体积,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求出浮力.

由“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40g”可知其总重力,然后列出等式G杯+G水+GA=G1,同理列出等式G杯+G水+F浮=G2,两式相减求得GA,根据F=GA-F浮求得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解析】【解答】解:由“将物体A全部放入水中时;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40g;此时测得容器内液面上升了2cm”;

可得V=sh=2×20cm2×10-4×0.02m=8×10-5m3;

当A全部放入水中时,液面将再上升2cm,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底面积为20cm2;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

即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5m3=0.8N

第一次此时磅秤示数为80g:则G杯+G水+F浮=m2g=0.08kg×10N/kg=0.8N①

第二次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40g:则G杯+G水+GA=m1g=0.14kg×10N/kg=1.4N②

由②-①得,GA-F浮=0.6N③;

将F浮=0.8N代入③,解得GA=1N;

则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A-F浮=1N-0.8N=O.2N.

故答案为:0.2.19、略

【分析】【分析】由图表可知;

(1)同种液体;方向相同、深度增加;压强计液面差增大即压强增大;

(2)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只有1、2、3组;

(3)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只有5、6组.【解析】【解答】解:

由图表可知:

(1)1;4、5组比较;同种液体、方向相同、深度增加,压强计液面差增大即压强增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2)根据结论的条件“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分析;符合条件的只有1、2、3组;

(3)根据结论的条件“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分析;符合条件的只有5、6组.

故答案为:

(1)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1;2、3;

(3)5、6.20、略

【分析】【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析】【解答】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铅笔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9.00cm,铅笔长度为19.00cm-1.00cm=18.00cm.

故答案为:1;18.00.21、略

【分析】【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解答】解:(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3)人游泳时;人对水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水也会对人施加力;故使游泳的人前进的力是水对人施加的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人,施力物体是水;

故答案为:力;相互;水;人;水.22、略

【分析】【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解析】【解答】解:(1)大型平板挂车装有多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因此对载重汽车提出了限载的要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压强过大,而损坏路面;

故答案为:减小;压强.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由图示可知,地面对手的支持力的力臂L=0.6m+0.9m=1.5m;应用杠杆平衡的条件可以求出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L=GLG,即F×1.5m=600N×0.9m,解得:F=360N;他做一个俯卧撑做的功是W=Fs=360N×0.5m=180J;1min内做的总功:W总=nW=30×180J=5400J,做功功率:.故答案为:1.5;360;180;90.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解析】【答案】1.5;360;180;9024、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分析】【解答】解:能吹动右侧的啤酒瓶;属于滚动摩擦;不能吹动左侧的啤酒瓶,属于滑动摩擦;说明了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故答案为: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包括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增大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

(2)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25、略

【分析】解:(1)甲的速度:v甲===0.13m/s.

乙的速度:v乙===0.4m/s.

所以甲运动较慢;乙运动较快.

(2)由图知;甲运动30s运动了4m;

乙15s运动了6m;乙进行匀速运动,所以乙30s要运动12m;

所以甲乙相距12m-4m=8m.

故答案为:乙;8.

(1)知道甲乙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比较速度大小,比较甲乙运动快慢.

(2)由图判断甲乙30s运动的路程;求出甲乙相距多少.

此题还可以知道甲乙运动的时间和速度,求出甲乙30s运动的路程,再求甲乙相距多少.【解析】乙;826、略

【分析】解:

守门员奋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头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站在跳板上;跳板发生了形变,即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足球;相互的;使物体发生形变.

垄脵

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垄脷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的理解和应用,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解析】运动状态;足球;相互的;使物体发生形变四、判断题(共2题,共12分)27、×【分析】【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解析】【解答】解: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是指液体对容器的压强.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8、×【分析】【分析】物体漂浮的条件是浮力等于重力.【解析】【解答】解:

轮船无论在河里还是海里;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因此所受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