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数十万劳工筑长城的艰辛,开山凿石的苦难和牺牲。下列关于秦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起临洮,西到辽东B.修筑的目的是抵御匈奴C.秦朝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万里长城”D.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2、【题文】“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3、赢得北方各民族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高宗4、匈奴族生活的范围主要在()A.东北平原B.蒙古草原C.新疆一带D.西藏地区5、19、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阿保机——契丹B.石敬瑭——后金C.赵匡胤——北宋D.元昊——西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朝,秦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7、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之称。《______》一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8、科举制主要科目有____和____。____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____考查考生治理政事的能力。9、原始社会末期,实行______(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10、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到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A.正确B.错误12、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人。______(判断对错)13、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末黄巢发动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______(判断对错)14、宋太宗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______(判断对错)15、明朝与外国的贸易,主要来自海上。非朝贡国家,照例不许到中国贸易。清初,贡使入贡,允许负载商货贸易,但有相当严格的限制。16、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圣城.()(判断对错)17、1636年,努尔哈赤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A.正确B.错误18、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结成群体在一起生活,会使用火。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1题,共10分)19、西晋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统称北朝。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3题,共15分)20、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史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周天子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始皇对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为了维护统治,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从材料三中你能找到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做诸侯的目的吗?汉武帝为了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21、根据“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澶州城下,威胁开封。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谁?之后辽宋议和,双方订立的盟约史称什么?

(2)北宋和西夏先战后和;请写出双方订立的宋夏和约的内容。

(3)灭亡北宋和辽的是哪一政权?这一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4)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南宋抗金名将是谁?此后,宋金议和,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元二年(前139年)到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期间历经千辛万苦,前后长达十三年。在经过河西走廊时,他们被匈奴发现并俘获。张骞被囚禁十余年后,终于寻机逃出来,依然不忘身上的使命,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撒马尔罕)到了阿姆河上游,终于找到了大月氏。然而此时大月氏早通过战争使大夏臣服,在这一带安居乐业,再也不想找匈奴报仇了。回程中张骞又被匈奴人抓住,所幸他再次逃脱,回到了长安。

材料二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的使命是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结成联盟,“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以断匈奴右臂”。这一次,他顺利地到达了乌孙的赤城谷,乌孙却发生内乱,又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但他却利用这次机会,与西域和中亚各国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系。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介绍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其中与我们学的史实有异议之处;请你指出来。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3)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的什么路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4)通过材料的介绍,我们可以学习张骞的哪些优秀品质?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张骞。评卷人得分六、识图题(共3题,共24分)23、材料一北京人使用的尖状工具夏商西周时使用的劳动工具春秋战国时使用的劳动工具

(1)从图一到图三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工具发生了怎样变化?材料二孔子是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弟子名叫司马耕字子牛,另一名叫冉耕字伯牛,从他们的字名中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材料三。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

(3)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天府”指的是什么地方?他修建的这个水利工程对农业有什么影响?(4)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4、24、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近唐朝的帝王,一起感悟唐朝历史,领略唐朝皇帝的风采。(1)请指出唐朝出现的两次盛世局面及当时在位的皇帝。(4分)(2)通过比较,说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2分)(3)他们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哪些制度,举两例说明。(4分)(4)你最佩服其中的哪一位?请简单评价三位唐朝皇帝中的你佩服的一位。(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尊(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埋怨)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示众),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4)根据材料三,说说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试题分析:关于秦长城,学生还要知道它是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征发大批人力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形成的。秦长城全长一万余里,被称为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帝国的灭亡。【解析】【答案】A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解决本题需要对这两句诗重点分析,关键是集中在明清二字,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解析】【答案】D3、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改变了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所以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故选A。【解析】A4、B【分析】【分析】匈奴族生活的范围主要今内蒙古蒙古国长春(部分)黑龙江(部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带。因此选B。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匈奴主要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一带。5、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上有关史实的搭配。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辽由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960年,北宋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定都开封;西夏是党项族首领元昊于1038年建立,都城在兴庆;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由此分析,ACD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搭配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年建立,都城在上京;916年,北宋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定都开封;西夏是党项族首领元昊于960年建立,都城在兴庆;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由此分析,ACD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搭配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1038【解析】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和秦朝的史实。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解析】【答案】夏嬴政7、略

【分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唐朝贞观后期,玄奘从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故答案为:

诗史;大唐西域记。

本题主要考查杜甫和玄奘西游的相关史实。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和玄奘西游的相关史实。【解析】诗史;大唐西域记8、明经进士明经科进士科【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焕发的活力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第一子目科举制焕发的活力中的内容:“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可知,故填明经进士明经科进士科。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焕发的活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和影响9、略

【分析】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历史上称为禅让制.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家天下”.

故答案为:

禅让制;世袭制.

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和世袭制的知识点.

本题以禅让制和世袭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禅让制;世袭制10、略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的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填公元前221年;咸阳。【解析】公元前221年;咸阳。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疆域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到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表述正确,故选A。【解析】A

12、×【分析】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需比较识记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13、×【分析】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末黄巢发动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解析】×14、×【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其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所以该皇帝是宋太祖,而不是宋太宗。故本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解析】×15、√【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历史知识的储备,不难做出正确答案。明朝与外国的贸易,主要来自海上。非朝贡国家,照例不许到中国贸易。清初,贡使入贡,允许负载商货贸易,但有相当严格的限制。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6、×【分析】【分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所以基督徒也把耶路撒冷看成圣城,伊斯兰教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认为耶路撒冷也是他们的圣城.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17、×【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皇太极建立清朝的相关知识点。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故题目错误。故选B

【解析】B18、√【分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20万年;他们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火并能保存火种,几十人群居,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故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结成群体在一起生活,会使用火,正确.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北京人生活”为切入点;考查了远古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四、辨析题(共1题,共10分)19、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分析】【分析】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不是西晋。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朝。五、材料题(共3题,共15分)20、略

【分析】

(1)本题以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2)本题以秦始皇在庆功宴上的话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

(3)本题以西汉王国问题为依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

本题以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秦始皇在庆功宴上的话和西汉王国问题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1)材料一是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

(2)为了维护统治;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实行焚书坑儒.

(3)由材料“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知汉高祖分封子弟到外做诸侯的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汉武帝为了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颁布了推恩令,设立了刺史制度.

故答案为:

(1)分封制;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3)目的: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措施: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21、略

【分析】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以及南宋和金的并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以及南宋和金的并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澶州城下,威胁开封.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寇准,之后辽宋议和,双方订立的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2)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

(4)1140年岳飞率军取得郾城大捷;大败金军,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答案为:

(1)寇准;澶渊之盟.

(2)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金;女真.

(4)岳飞;淮水-大散关.22、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2)本题考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位皇帝.

(3)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4)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则材料可知;两则材料都介绍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材料中是公元前139年,教材中是公元前138年.

(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3)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

故答案为: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材料中是公元前139年,教材中是公元前138年.

(2)汉武帝.

(3)丝绸之路.

(4)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六、识图题(共3题,共24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劳动工具的变化。图片一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工具,比较粗糙。到商周时期,人们的生产工具已经变为青铜工具。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产工具发展到到铁器工具。(2)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根据本题的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和推广方面。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3)本题考查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他修建的这个水利工程灌溉大片农田,防止洪水泛滥。(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认为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建设,生产技术的提高,统治者的重视等能够推动农业发展。【解析】(1)由石器工具变为青铜工具再到铁器工具(2)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3)李冰成都平原灌溉大片农田,防止洪水泛滥(4)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建设;生产技术的提高;统治者的重视等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政治统治人物的相关知识点。本题给出图片信息,要求回答唐朝出现的两次盛世局面及当时在位的皇帝(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盛世局面,二十在位的皇帝)。观察图片所给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贞观之治;唐玄宗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开元之治。依此回答即可。(2)此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