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蘖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蘖可能增多 B.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 C.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2.矮壮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鲜重,以及对果实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400mg/L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3.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4.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培养时间MSMS+脱落酸MS+PACMS+PAC+赤霉素WTOXWTOXWTOXWTOX24小时080036000036小时3190572331818A.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 B.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 C.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5.植物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可以诱导某些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B.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植物激素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D.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6.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水稻和突变型水稻(乙烯受体缺失)等作为材料,探究乙烯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组别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根系长度①野生型水稻++++++②突变型水稻++③突变型水稻+NAA++++④乙烯受体功能恢复型水稻++++++注:+越多表示相关指标的量越大A.第④组中的水稻只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 B.第②组与第③组对比说明乙烯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C.第③组与第④组对比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D.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可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调控根系的生长7.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抑制主根生长 B.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 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 D.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8.分别用不同浓度芸苔素(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赤霉素处理杜仲叶片,然后测定叶片中的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范围可以通过预实验确定 B.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在500mg•L﹣1时起抑制作用 D.与用赤霉素处理相比,杜仲叶片对芸苔素更敏感9.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10.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11.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 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12.为研究马铃薯贮藏时间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图2),以及20℃条件下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图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贮藏第60天时,4℃下马铃薯块茎脱落酸含量可能高于20℃ B.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抑制发芽 C.降低温度或喷洒赤霉素均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 D.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于生长素13.用含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培养基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处理及结果123456789106﹣BA(mg•L﹣1)1NAA(mg•L﹣1)0.050.10.20.30.5﹣﹣﹣﹣﹣2,4﹣D(mg•L﹣1)﹣﹣﹣﹣﹣0.050.10.20.30.5不定芽诱导率(%)68757769598192837061注:诱导率=出不定芽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数×100%A.培养基中NAA/6﹣BA比例过高,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 B.推断6﹣BA应为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C.该研究的结果可指导草莓脱毒苗的生产 D.相同条件下,NAA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的效果优于2,4﹣D14.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橄榄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不同时长的浸泡处理,移栽一段时间后,测定生长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 B.低浓度IBA处理时,延长浸泡时间会抑制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 C.相同浓度浸泡1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 D.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15.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二.解答题(共5小题)16.植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协调自身生长和逆境响应(应对不良环境的系列反应)的关系,研究者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索。(1)生长素(IAA)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脱落酸(ABA)可提高抗逆性并抑制茎叶生长,两种激素均作为分子,调节植物生长及逆境响应。(2)TS基因编码的蛋白(TS)促进IAA的合成。研究发现,拟南芥受到干旱胁迫时,TS基因表达下降,生长减缓。研究者用野生型(WT)和TS基因功能缺失突变株(ts)进行实验,结果如图甲。图甲结果显示,TS基因功能缺失导致。(3)为了探究TS影响抗旱性的机制,研究者通过实验,鉴定出一种可与TS结合的酶BG。已知BG催化ABA﹣葡萄糖苷水解为ABA。提取纯化TS和BG,进行体外酶活性测定,结果如图乙。由实验结果可知TS具有抑制BG活性的作用,判断依据是:。(4)为了证明TS通过抑制BG活性降低ABA水平,可检测野生型和三种突变株中的ABA含量。请在图丙“()”处补充第三种突变株的类型,并在图中相应位置绘出能证明上述结论的结果。(5)综合上述信息可知,TS能精细协调生长和逆境响应之间的平衡,使植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请完善TS调节机制模型(从正常和干旱两种条件任选其一,以未选择的条件为对照,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略)。17.乙烯参与水稻幼苗根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为研究其机理,我国科学家用乙烯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3天,观察到野生型(WT)幼苗根的伸长受到抑制,同时发现突变体m2,其根伸长不受乙烯影响;推测植物激素X参与乙烯抑制水稻幼苗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其中K试剂抑制激素X的合成,A试剂抑制激素X受体的功能,部分结果见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该推测进行了实验一,结果表明,乙烯抑制WT根伸长需要植物激素X,推测X可能是。(2)为进一步探究X如何参与乙烯对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了实验二、三和四。①实验二的目的是检测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有关。②实验三中使用了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NAA,目的是利用NAA的生理效应,初步判断乙烯抑制根伸长是否与有关。若要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检验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此有关,可检测的表达情况。③实验四中有3组空气处理组,其中设置★所示组的目的是。(3)分析上述结果,推测乙烯对水稻幼苗根伸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实现的。18.研究人员探究植物根部生长素运输情况,得到了生长素运输方向示意图(图1)(1)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的运输类型是。(2)图2是正常植物和某蛋白N对应基因缺失型的植物根部大小对比及生长素分布对比,据此回答:(i)N蛋白基因缺失,会导致根部变短,并导致生长素在根部处(填“表皮”或“中央”)运输受阻。(ii)如图3,在正常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植物顶膜的蛋白,推测其功能是将生长素从细胞运输到细胞,根据图3,N蛋白缺失型的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分布特点为:。(3)根据上述研究,推测N蛋白的作用是:,从而促进了伸长区细胞伸长。19.乙烯(C2H4)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为研究乙烯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实验一】乙烯处理植物叶片2小时后,发现该植物基因组中有268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237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实验二】某一稳定遗传的植物突变体甲,失去了对乙烯作用的响应(乙烯不敏感型)。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1植株表型为乙烯不敏感。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与敏感型的植株比例为9:7。【实验三】科学家发现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该基因编码一种膜蛋白,推测该蛋白能与乙烯结合。为验证该推测,研究者先构建含基因A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到酵母菌中,筛选出成功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乙烯(14C2H4),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是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表达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2)实验二F2植株出现不敏感型与敏感型比例为9:7的原因是。(3)实验三的对照组为: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4)实验三中随着14C2H4相对浓度升高,实验组曲线上升趋势变缓的原因是。(5)实验三的结论是。20.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脱落酸(ABA)增加,以减少失水,但干旱促进ABA合成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C)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C由其前体肽加工而成,该前体肽在内质网上的合成。(2)分别用微量(0.1μmol•L﹣1)的C或ABA处理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结果如图1。据图1可知,C和ABA均能够,从而减少失水。(3)已知N是催化AB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干旱处理后。(4)实验表明,野生型植物经干旱处理后,C在根中的表达远高于叶片;在根部外施的C可运输到叶片中。因此设想,干旱下根合成C运输到叶片促进N基因的表达。为验证此设想,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嫁接实验,干旱处理后,检测接穗叶片中C含量,又检测了其中N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接穗与砧木均为野生型的植株经干旱处理后的N基因表达量为参照值,在表中填写假设成立时,与参照值相比N基因表达量的预期结果(用“远低于”、“远高于”、“相近”表示)。接穗野生型突变体突变体砧木野生型突变体野生型接穗叶片中N基因的表达量参照值(5)研究者认为C也属于植物激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这一新发现扩展了人们对植物激素化学本质的认识。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蘖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蘖可能增多 B.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 C.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分析】激素名称合成的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生理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嫩叶、发育中的种子在各器官中都有分布,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①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②促进子房发育;③促进生根【解答】解:A.AUX1缺失突变体不能产生AUX1,导致生长素极性运输减弱,使顶端优势减弱,故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蘖可能增多,A正确;B.分蘖发生部位形成侧枝,生长素浓度越高越不利于侧枝生长,不利于分蘖增多,B错误;C.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发生在水稻等植物的成熟组织中,C正确;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内容,掌握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生理作用等基础知识,再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2.矮壮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鲜重,以及对果实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400mg/L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矮壮素浓度与草莓幼苗的株高呈负相关,随着矮壮素的浓度升高草莓幼苗地上部鲜重和果实总产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少。【解答】解:A、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200mg/L左右,B错误;C、一定范围内,矮壮素浓度与草莓幼苗的株高呈负相关,即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增强,C错误;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加后减少,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中的生物学问题。3.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考点】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对比分析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1、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2、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解答】解:A、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光照时间的长短参与了菊花的生命活动调节,遮光处理可使其促进开花,A错误;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高有关,B错误;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芽的分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低时能诱导根的分化,C错误;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腾,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4.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培养时间MSMS+脱落酸MS+PACMS+PAC+赤霉素WTOXWTOXWTOXWTOX24小时080036000036小时3190572331818A.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 B.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 C.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数据表格;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解答】解:A、拟南芥植株会产生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A正确;B、与MS组相比,MS+PAC组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故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含量来促进种子萌发,而不是增加赤霉素的活性,B错误;C、与MS组相比,MS+脱落酸组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这说明脱落酸能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C正确;D、由BC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脱落酸能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故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植物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可以诱导某些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B.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植物激素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D.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分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2、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等。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乙烯的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5、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解答】解:A、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推测可能是诱导细胞中某些酶的合成的结果,A正确;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B错误;C、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C正确;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6.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水稻和突变型水稻(乙烯受体缺失)等作为材料,探究乙烯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组别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根系长度①野生型水稻++++++②突变型水稻++③突变型水稻+NAA++++④乙烯受体功能恢复型水稻++++++注:+越多表示相关指标的量越大A.第④组中的水稻只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 B.第②组与第③组对比说明乙烯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C.第③组与第④组对比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D.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可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调控根系的生长【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数据表格;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2、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等。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乙烯的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5、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解答】解:A、第④组中的水稻可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也可能通过基因突变等方面获得,A错误;B、第②组与第③组对比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B错误;C、第③组与第④组有两个变量(乙烯和NAA),不能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C错误;D、第②组与第④组结比可知,有乙烯后生长素含量增加、根系生长量增加,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可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调控根系的生长,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7.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抑制主根生长 B.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 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 D.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探究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2、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解答】解:A、与对照相比,乙烯处理时,主根长度减小,说明乙烯能够抑制主根生长,A正确;B、与对照相比,赤霉素处理后主根长度增加,说明赤霉素可以促进主根生长,B正确;C、结合题意可知,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该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据此推测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C正确;D、分析赤霉素+乙烯实验组可知,其主根长度低于单独使用赤霉素时,说明乙烯抑制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题图,考查乙烯和赤霉素对于主根生长速率的影响,解题关键是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与对照原则,根据题图进行作答。8.分别用不同浓度芸苔素(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赤霉素处理杜仲叶片,然后测定叶片中的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范围可以通过预实验确定 B.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在500mg•L﹣1时起抑制作用 D.与用赤霉素处理相比,杜仲叶片对芸苔素更敏感【考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C【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以及不同的浓度,因变量是桃叶珊瑚苷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赤霉素核芸苔素都可以增加桃叶珊瑚苷含量。【解答】解:A、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范围可以通过预实验确定,A正确;B、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实验组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产生的影响是外源物质的作用,B正确;C、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在500mg•L﹣1时,叶片中的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含量更多,故赤霉素在500mg•L﹣1时起促进作用,只是促进效果小于浓度为100mg•L﹣1和300mg•L﹣1时,C错误;D、芸苔素的浓度远低于赤霉素的浓度,而促进效果非常明显,说明杜仲叶片对芸苔素更敏感,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9.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分析】在探索生长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中,为促进插条生根,常常去掉插条上的多数叶片以降低其蒸腾作用,同时要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有两类方法:一是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二是沾蘸法,要求溶液浓度较高。【解答】解:A、芽中含有生长素,为促进插条生根,插条应保留少量的芽,A错误;B、枝叶过多容易导致蒸腾作用过度散失水分,因此在处理插条时插应剪去多数叶片,B正确;C、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有两类方法:一是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二是沾蘸法,要求溶液浓度较高,C错误;D、光照不会影响插条生根,因此插条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培养,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注意事项,要求考生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以及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10.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分析】1、生长素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生长素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3、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解答】解:A、光敏色素是一种感受的光信号的蛋白质,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敏色素感受到光信号发生改变,进而其结构改变,最终通过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A正确;B、叶绿素的作用是吸收、转化光能,不能传递光信号,B错误;C、水仙转入室内后也能发生向光性弯曲,C错误;D、转入室内后光线变暗,会出现徒长甚至倒伏,说明弱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向光性、生长素横向运输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 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解答】解:A、切去叶片,目的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B、据图分析,越迟使用IAA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低,因此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弱,B错误;C、由图分析,不使用IAA处理,只有乙烯,会促进叶柄脱落;越早使用IAA会抑制叶柄脱落,因此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错误;D、图中,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均表现为抑制折断,因此不能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为研究马铃薯贮藏时间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图2),以及20℃条件下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图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贮藏第60天时,4℃下马铃薯块茎脱落酸含量可能高于20℃ B.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抑制发芽 C.降低温度或喷洒赤霉素均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 D.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于生长素【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分析】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各阶段,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发挥作用,但不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激素可能不同。【解答】解:A、由图2可知,贮藏第60天时,图中没有对4℃以下温度条件马铃薯块茎脱落酸含量的进行测定,4℃下马铃薯块茎脱落酸含量不能确定,可能高于20℃,A正确;B、赤霉素促进马铃薯发芽,脱落酸抑制马铃薯发芽,因此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可促进马铃薯发芽,B错误;C、赤霉素促进马铃薯发芽,喷洒赤霉素可缩短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C错误;D、由图1可知,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的含量小于生长素含量,说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小于生长素,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3.用含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培养基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处理及结果123456789106﹣BA(mg•L﹣1)1NAA(mg•L﹣1)0.050.10.20.30.5﹣﹣﹣﹣﹣2,4﹣D(mg•L﹣1)﹣﹣﹣﹣﹣0.050.10.20.30.5不定芽诱导率(%)68757769598192837061注:诱导率=出不定芽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数×100%A.培养基中NAA/6﹣BA比例过高,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 B.推断6﹣BA应为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C.该研究的结果可指导草莓脱毒苗的生产 D.相同条件下,NAA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的效果优于2,4﹣D【考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专题】数据表格;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分析题表:自变量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因变量为不定芽诱导率;培养基中NAA与6﹣BA比例逐渐增大时,不定芽诱导率先上升后降低,培养基中2,4﹣D与6﹣BA比例逐渐增大时,不定芽诱导率先上升后降低,相同的NAA与6﹣BA和2,4﹣D与6﹣BA的配比下,培养基中使用2,4﹣D与6﹣BA更有利于诱导形成不定芽。【解答】解:A、由题表可知,培养基中NAA与6﹣BA比例逐渐增大时,不定芽诱导率先上升后降低,且当NAA与6﹣BA比例为时,不定芽诱导率最低;故培养基中NAA与6﹣BA比例过高,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A正确;B、不定芽的形成需要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题表中NAA和2,4﹣D属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故推断6﹣BA应为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B正确;C、草莓脱毒苗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诱导形成不定芽,故该研究的结果可指导草莓脱毒苗的生产,C正确;D、由题表相关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2,4﹣D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的效果优于NAA,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14.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橄榄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不同时长的浸泡处理,移栽一段时间后,测定生长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 B.低浓度IBA处理时,延长浸泡时间会抑制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 C.相同浓度浸泡1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 D.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考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专题】信息转化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分析】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都是生长素的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图示实验表明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不同时长的浸泡处理后,地上部分的鲜重都具有两重性。【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空白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A正确;B、低浓度IBA处理时,延长浸泡时间可能会使根部吸收更多的IBA,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促进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B错误;C、分析柱状图可知,相同浓度浸泡1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C正确;D、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可能会使根部吸收的类似物减少,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同植物激素及生长素类似物对生根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柱形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15.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分析】赤霉素主要分布在未成熟的种子、幼芽、幼根等幼嫩组织和器官,可以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生长发育;而脱落酸能够维持种子休眠,二者作用相反。【解答】解:A、图甲显示远红光使种子赤霉素含量下降,进而抑制种子萌发,乙图显示远红光处理后种子萌发率为0,A错误;B、图甲显示红光能使种子赤霉素含量增加,其机理为红光将光敏色素激活,进而调节相关基因表达,B正确;C、图乙显示红光处理6天左右莴苣种子开始萌发,赤霉素处理10天以后莴苣种子开始萌发,两种处理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不同,C错误;D、红光处理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二者作用相反,所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低,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数据,能根据曲线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二.解答题(共5小题)16.植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协调自身生长和逆境响应(应对不良环境的系列反应)的关系,研究者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索。(1)生长素(IAA)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脱落酸(ABA)可提高抗逆性并抑制茎叶生长,两种激素均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生长及逆境响应。(2)TS基因编码的蛋白(TS)促进IAA的合成。研究发现,拟南芥受到干旱胁迫时,TS基因表达下降,生长减缓。研究者用野生型(WT)和TS基因功能缺失突变株(ts)进行实验,结果如图甲。图甲结果显示,TS基因功能缺失导致IAA含量降低,生长减缓;干旱处理下,植株生存率提高。(3)为了探究TS影响抗旱性的机制,研究者通过实验,鉴定出一种可与TS结合的酶BG。已知BG催化ABA﹣葡萄糖苷水解为ABA。提取纯化TS和BG,进行体外酶活性测定,结果如图乙。由实验结果可知TS具有抑制BG活性的作用,判断依据是:在0~2μg的浓度范围内,随着TS浓度的升高,BG活性逐渐降低。(4)为了证明TS通过抑制BG活性降低ABA水平,可检测野生型和三种突变株中的ABA含量。请在图丙“()”处补充第三种突变株的类型,并在图中相应位置绘出能证明上述结论的结果。(5)综合上述信息可知,TS能精细协调生长和逆境响应之间的平衡,使植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请完善TS调节机制模型(从正常和干旱两种条件任选其一,以未选择的条件为对照,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略)。【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1)信息(2)IAA含量降低,生长减缓;干旱处理下,植株生存率提高(3)在0~2μg的浓度范围内,随着TS浓度的升高,BG活性逐渐降低(4)(5)【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解答】解:(1)根据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IAA与ABA两种植物激素均作为信息分子起到调节作用,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及逆境响应。(2)根据图甲左图可知,TS基因缺失会导致IAA含量降低,使得植株生长减缓;根据图甲右图可知,在干旱条件下,TS基因功能缺失突变株(ts)生存率比正常植株生存率更高。(3)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在0~2μg范围内,TS浓度越高,BG活性越低,证明TS具有抑制BG活性的作用。(4)根据图丙及实验目的可知,还需要在图丙中补充TS、BG功能缺失突变株(ts+bg)实验组。由于TS是通过BG而发挥调节功能,如果BG无法发挥功能,是否存在TS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该组与bg组结果相同,相应的图如下:。(5)综合上述分析,TS基因能精细协调生长和逆境响应之间的平衡,使植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信息(2)IAA含量降低,生长减缓;干旱处理下,植株生存率提高(3)在0~2μg的浓度范围内,随着TS浓度的升高,BG活性逐渐降低(4)(5)【点评】本题以植物激素的相关对照实验为背景材料,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延伸,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实验分析方法和植物激素的基础知识并运用。17.乙烯参与水稻幼苗根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为研究其机理,我国科学家用乙烯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3天,观察到野生型(WT)幼苗根的伸长受到抑制,同时发现突变体m2,其根伸长不受乙烯影响;推测植物激素X参与乙烯抑制水稻幼苗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其中K试剂抑制激素X的合成,A试剂抑制激素X受体的功能,部分结果见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该推测进行了实验一,结果表明,乙烯抑制WT根伸长需要植物激素X,推测X可能是生长素。(2)为进一步探究X如何参与乙烯对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了实验二、三和四。①实验二的目的是检测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生长素合成有关。②实验三中使用了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NAA,目的是利用NAA的生理效应,初步判断乙烯抑制根伸长是否与生长素运输有关。若要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检验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此有关,可检测生长素载体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③实验四中有3组空气处理组,其中设置★所示组的目的是作为实验组检测A试剂和NAA是否影响根伸长;作为乙烯处理的对照组。(3)分析上述结果,推测乙烯对水稻幼苗根伸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信号转导(或生长素受体功能)实现的。【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1)生长素(2)①生长素合成②生长素运输生长素载体蛋白基因③作为实验组检测A试剂和NAA是否影响根伸长;作为乙烯处理的对照组(3)生长素信号转导(或生长素受体功能)【分析】1、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其中乙烯产生于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于果实的成熟。【解答】解:(1)NAA是生长素类似物,K试剂抑制激素X的合成,由实验一结果可知,空气组中K试剂+NAA组的根伸长量<空白组<只加K试剂组,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说明只加K试剂组中激素X含量更少,激素X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推测激素X可能是生长素。(2)①由实验二的柱形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水稻的种类(野生型和m2),因变量是激素X含量,结果m2中的激素X含量有所增加,因此实验二的目的是检测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生长素合成有关。②生长素在根生长区的运输方向为极性运输,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实验三中使用了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NAA,实验三野生型幼苗NAA组的根伸长量大于NAA+乙烯组,说明乙烯能抑制NAA的运输,故初步判断乙烯抑制根伸长是否与生长素运输有关。突变体m2的根伸长不受乙烯影响,由于生长素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因此若要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检验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此有关,可检测生长素载体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③该实验有多个自变量,★所示组加入A试剂和NAA,可与单独使用进行对比,从而可作为实验组检测A试剂和NAA是否影响根伸长;★所示组可与同处理乙烯组对比,可作为乙烯处理的对照组,从而判断乙烯的生理作用。(3)A试剂具有抑制激素X(生长素)受体的功能,实验四中A试剂+乙烯组与A试剂+NAA组结果相同,但A试剂+乙烯组比A试剂+空气组的根长度更短,推测乙烯对水稻幼苗根伸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受体功能实现的。故答案为:(1)生长素(2)①生长素合成②生长素运输生长素载体蛋白基因③作为实验组检测A试剂和NAA是否影响根伸长;作为乙烯处理的对照组(3)生长素信号转导(或生长素受体功能)【点评】本题考查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研究人员探究植物根部生长素运输情况,得到了生长素运输方向示意图(图1)(1)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的运输类型是极性运输(主动运输)。(2)图2是正常植物和某蛋白N对应基因缺失型的植物根部大小对比及生长素分布对比,据此回答:(i)N蛋白基因缺失,会导致根部变短,并导致生长素在根部表皮处(填“表皮”或“中央”)运输受阻。(ii)如图3,在正常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植物顶膜的蛋白,推测其功能是将生长素从细胞顶膜运输到细胞侧膜和底膜,根据图3,N蛋白缺失型的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分布特点为: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3)根据上述研究,推测N蛋白的作用是:促进生长素从细胞质和侧膜等部位向伸长区细胞顶膜集中,从而促进了伸长区细胞伸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答案】(1)极性运输(主动运输)(2)表皮顶膜侧膜和底膜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3)促进生长素从细胞质和侧膜等部位向伸长区细胞顶膜集中【分析】生长素的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解答】解:(1)据图可知,生长素从根尖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的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i)分析图2,N蛋白缺失型个体的根部明显缩短,且据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可知,伸长区中央部分的生长素较多,表皮处生长素较少,据此可推测生长素在根部表皮运输受阻。(ii)据图3可知,正常型个体和N蛋白缺失型个体顶膜的PIN2蛋白含量相同,侧膜和细胞质中没有分布,结合图1推测,推测其功能是将生长素从细胞顶膜运输至侧膜和底膜;而N蛋白缺失型的植物细胞中,PIN2蛋白分布特点为: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但是相等较少,其中细胞质中含量最少。(3)根据上述研究,正常型个体只有顶膜有PIN2蛋白分布,而N蛋白缺失型个体则在多处都有分布,推测N蛋白的作用是:促进生长素从细胞质和侧膜等部位向伸长区细胞顶膜集中,从而促进了伸长区细胞伸长。故答案为:(1)极性运输(主动运输)(2)表皮顶膜侧膜和底膜顶膜处最多,侧膜和细胞质中也有分布(3)促进生长素从细胞质和侧膜等部位向伸长区细胞顶膜集中【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体内激素的运输和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能力,题目难度适中。19.乙烯(C2H4)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为研究乙烯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实验一】乙烯处理植物叶片2小时后,发现该植物基因组中有268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237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实验二】某一稳定遗传的植物突变体甲,失去了对乙烯作用的响应(乙烯不敏感型)。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1植株表型为乙烯不敏感。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与敏感型的植株比例为9:7。【实验三】科学家发现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该基因编码一种膜蛋白,推测该蛋白能与乙烯结合。为验证该推测,研究者先构建含基因A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到酵母菌中,筛选出成功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乙烯(14C2H4),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是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表达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叶肉细胞中的mRNA(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2)实验二F2植株出现不敏感型与敏感型比例为9:7的原因是控制对乙烯敏感度的基因有两对,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实验三的对照组为: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不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4)实验三中随着14C2H4相对浓度升高,实验组曲线上升趋势变缓的原因是导入酵母菌的蛋白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A数量有限。(5)实验三的结论是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答案】(1)mRNA(2)控制对乙烯敏感度的基因有两对,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不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4)导入酵母菌的蛋白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A数量有限(5)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分析】乙烯:(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2)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1)基因的表达包含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因此分析叶肉细胞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叶肉细胞中的mRNA含量得出。(2)实验二产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与敏感型的植株比例出现9:7的分离比,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乙烯敏感度的基因有两对,并且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3)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A基因表达的膜蛋白能与乙烯结合,自变量是有无蛋白A,实验组是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表达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故对照组应为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不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4)已知A基因表达的膜蛋白通过与乙烯结合发挥作用,可推测由于导入酵母菌的蛋白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A数量有限,使能够结合的14C2H4的量有限,所以随着14C2H4相对浓度升高,实验组的曲线上升趋势变慢。(5)与对照组相比,一定范围内,随着14C2H4相对浓度升高,酵母菌结合的14C2H4的量增加,说明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故答案为:(1)mRNA(2)控制对乙烯敏感度的基因有两对,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不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4)导入酵母菌的蛋白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A数量有限(5)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脱落酸(ABA)增加,以减少失水,但干旱促进ABA合成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C)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C由其前体肽加工而成,该前体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2)分别用微量(0.1μmol•L﹣1)的C或ABA处理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结果如图1。据图1可知,C和ABA均能够降低气孔开度,从而减少失水。(3)已知N是催化AB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干旱处理后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4)实验表明,野生型植物经干旱处理后,C在根中的表达远高于叶片;在根部外施的C可运输到叶片中。因此设想,干旱下根合成C运输到叶片促进N基因的表达。为验证此设想,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嫁接实验,干旱处理后,检测接穗叶片中C含量,又检测了其中N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接穗与砧木均为野生型的植株经干旱处理后的N基因表达量为参照值,在表中填写假设成立时,与参照值相比N基因表达量的预期结果(用“远低于”、“远高于”、“相近”表示)。接穗野生型突变体突变体砧木野生型突变体野生型接穗叶片中N基因的表达量参照值远低于相近(5)研究者认为C也属于植物激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植物根产生的C能够运输到叶片,微量即可调节气孔开度的变化。这一新发现扩展了人们对植物激素化学本质的认识。【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答案】(1)核糖体(2)降低气孔开度(3)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4)远低于相近(5)植物根产生的C能够运输到叶片,微量即可调节气孔开度的变化【分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解答】解:(1)C由其前体肽加工而成,该前体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2)据图1可知,和对照组相比较,C和ABA均能够降低气孔开度。(3)图2显示,经干旱处理后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说明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4)若假设成立,即干旱下根合成C运输到叶片促进N基因的表达,则以接穗与砧木均为野生型的植株经干旱处理后的N基因表达量为参照值,接穗与砧木均为突变型的植株没有C的促进效果,N基因表达量会远低于参照值;接穗为突变体、砧木为野生型的N基因表达量则是与参照值相近。(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根产生的C能够运输到叶片,微量即可调节气孔开度的变化,说明C也属于植物激素。故答案为:(1)核糖体(2)降低气孔开度(3)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4)远低于相近(5)植物根产生的C能够运输到叶片,微量即可调节气孔开度的变化【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的实质,能结合题中实验进行分析应用。
考点卡片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知识点的认识】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相关概念(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细胞核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转录的步骤及过程图象:(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DNA(基因)上,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因此,转录形成mRNA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翻译的过程图象:(4)密码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共有64种。UAA、UAG、UGA三个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其余的每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包括AUG、GUG两个起始密码。(6)tRNA:tRNA是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一共有61种,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2、DNA与RNA的比较比较项目DNARN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G、C、TA、G、C、U空间结构规则的双链结构通常呈单链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分类﹣﹣mRNA、tRNA、rRNA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1)作为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2)作为翻译的模板和搬运工3)参与核糖体的合成4)少数RNA有催化作用联系RNA由DNA转录产生,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NA的遗传信息来自于DNA注解:细胞结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内有(5种)碱基,有(8种)核苷酸。病毒只有(4种)碱基,有(4种)核苷酸。3、RNA的分类种类作用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转运RNAtRNA运载氨基酸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4、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区别项目比较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概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RNA病毒除外)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其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是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与密码子对应的三个相邻碱基位置在DNA上(RNA病毒除外)在mRNA上在tRNA上作用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间接模板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直接模板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运载氨基酸5、遗传密码的特性(1)密码子:有2个起始密码子(AUGGUG),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有3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没有对应的氨基酸,所以,在64个遗传密码子中,能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只有61个。(2)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3)简并性:一种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的情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6、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中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二十种氨基酸模板DNA的两条链DNA中的一条链mRNA条件解旋酶、DNA聚合酶ATPRNA聚合酶ATP酶、ATP、tRNA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DNA解旋,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恢复原样,与非模板链重新组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苷酸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①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②一个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多肽链,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度③翻译结束后,mRNA分解成单个核苷酸产物两个双链DNA分子一条单链mRNA多肽产物去向传递到2个子细胞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组成细胞结构蛋白质或功能蛋白质意义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配对方式A﹣(T)T﹣(A)G﹣(C)C﹣(G)A﹣(U)T﹣(A)G﹣(C)C﹣(G)A﹣(U)U﹣(A)G﹣(C)C﹣(G)注意(1)对细胞结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而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以及生长等过程。(2)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3)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不能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7、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比较比较项目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位置DNAmRNAtRNA含义DNA上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或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3个相邻的碱基tRNA上的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种类4n种(n为碱基对的数目)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还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61种作用间接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直接控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识别密码子相关特性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①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密码子的简并性);②密码子在生物界是通用的,说明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种tRNA只能识别和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联系(1)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通过转录,使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2)mRNA的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则起到翻译的作用。【命题方向】题型一:相关概念的考察典例1:(2014•烟台一模)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能够发生的是()A.相同的RNA逆转录合成不同的DNAB.相同的DNA转录合成不同的RNAC.相同的密码子决定不同的氨基酸D.相同的tRNA携带不同的氨基酸分析: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搬运,但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解答:A.相同的RNA逆转录合成相同的DNA,故A错误;B.相同的DNA在不同的细胞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合成不同的RNA,故B正确;B.相同的密码子决定一种的氨基酸,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故C错误;D.相同的tRNA携带相同的氨基酸,也能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逆转录、细胞分化、密码子、转运RNA等相关知识,比较抽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题型二: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示典例2:(2014•浙江一模)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分析:分析题图:甲过程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形成DNA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冲击钻施工绿色施工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健身场所承包经营合同范文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学校医务室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自建房施工合同工程验收标准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生态农业园区植物养护与生态循环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港口码头使用权及维护保养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幼儿园食堂安全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拆除项目进度款支付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开发与派遣公司销售团队派遣合同4篇
- 2025版农业种植技术服务与科技研发合作合同3篇
- 2025-2030年中国草莓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备课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介绍
- 奕成玻璃基板先进封装中试线项目环评报告表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招标文件范本(2020年版)修订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2024新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大培训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 年度董事会工作计划
- 《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学校退休教师欢送会
- 02R112拱顶油罐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