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新题速递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2024年9月)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4•广西模拟)2024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的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团结协作并与各方进行深入讨论,呼吁夯实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本地区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的积极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讲话顺应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③上合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④上合组织逐渐成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影响力不断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辽宁二模)2023年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这是中欧2019年以来首次恢复线下领导人峰会。双方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双方重点关切、全球治理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深化了战略沟通,凝聚了合作共识。这说明()①中欧一致同意维护现有国际秩序②中欧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③加强对话协商能增强中欧战略互信④领导人互访是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秋•大通县月考)2024年4月22日,“一带一路”瓜菜产业发展大会在新疆开幕。本次大会的举办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党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新十年新发展”为主题,围绕瓜菜产业的政府间科技合作、人文交流、产业创新发展、未来瓜菜大数据平台共建等议题展开。这一活动()①有利于提高中国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②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③可以通过深化共建国家瓜菜产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④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4.(2024•南京开学)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不忘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同行的初心。全球发展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支持实施200多个项目。推动“全球南方”的发展()A.切实实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B.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 C.引导着南南关系在竞争中开始走向互利合作 D.意味着南方国家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决定性力量5.(2024春•汕尾期末)于当地时间2024年2月26日至3月2日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达成多项务实成果,是多边主义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中方表示将积极落实会议成果,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广大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继续为完善国际经贸规则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由此可见()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推动多边合作的基础②世界贸易组织是政府间世界性一般性国际组织③包容性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④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4•桃城区校级开学)2024年6月25日﹣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召开,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当前全球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有所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在本次论坛上再次向世界宣告维护开放市场环境的决心。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是因为()①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②开放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③要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秋•番禺区校级月考)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于2023年10月29日至31日举办,创下史上最高规格和最大规模——9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参会,超过一半的发言嘉宾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与会代表对“共同安全持久和平”的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凝聚共识。此论坛()①旨在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②表明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③表明中国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④符合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春•河池期末)据法新社2024年6月10日报道,根据挪威公布的一项研究,2023年全球发生的武装冲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一年都多。挪威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发生了59起冲突,其中28起发生在非洲。由此可见()①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③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已发生根本性变革④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秋•泉州月考)2024年6月6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吉乌铁路起自新疆喀什,经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未来可向西亚和南亚延伸,成为纵横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当前,中吉乌铁路的建设()①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②促成了亚洲各国互联互通、经济互补③实现了三国谋和平、求安全的政治诉求④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博望区校级模拟)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57国缔结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同包括泰国、新加坡在内的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为畅通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①是服务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②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展示了开放包容大国自信③是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④摒弃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实现互利共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春•广东期末)近期,台湾地区领导人上任就严重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赤裸裸贩卖“两国论”,妄图“以武谋独”、“倚外谋独”,把台湾同胞推向兵凶战危的险境。5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行径的有力惩戒,对外部势力干涉挑衅的严重警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主权不容侵犯②我国坚决防范和遏制任何势力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始终坚持以领土安全为根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春•安徽期末)2024年4月1日,公安部宣布,中国警方与缅甸警方继续开展两国共同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使网络诈骗造成的我国人民财产损失同比大幅下降。这表明我国()A.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B.履行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C.坚决打击颠覆破坏活动维护主权 D.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利益13.(2024春•深圳期末)下图是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东盟贸易简况(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注:20年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了16.8倍据此可知,中国—东盟()①深化了全球生产领域国际分工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③保持了彼此良好的沟通和合作④实现了区域内政治经济一体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春•滁州期末)2024年1月1日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两周年。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受益民众范围不断扩大……RCEP持续推动区域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材料表明,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可以()①深化国际友好同盟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②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③践行多边主义,建立适应新变化的国际民主关系④促进国际贸易繁荣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4•启东市校级开学)国筹院早在2022年就同意在潍坊市、沧州市、运城市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它们带动了整个跨境电商的发展“买全球”“卖金球”已成新常态。由此可见()①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③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水平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A.①② B.①④ C.②③A③④16.(2024•山东二模)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链博会设置了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会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要求()①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全球资源协调,规避国际经营风险②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反对“脱钩断链”,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全球互联互通,让要素有效配置④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题(共5小题)17.(2024春•广东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今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过去几年,疫情冲击下的东北亚地区危机重重,大国竞争和阵营对抗回潮,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在关键时间节点,中日韩三方领导人聚首具有“开启新征程”的特殊意义。2024年5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日韩领导人第九次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在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共识,三方一致同意致力于落实第八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发表了《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中日韩知识产权合作十年愿景联合声明》《关于未来大流行病预防、准备和应对的联合声明》,推动三国合作机制化,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加强供应链合作,不断深化人文、可持续发展、经贸、公共卫生、科技、救灾等六大领域的合作,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对此,有人认为:“邻居不是选择的,但合作是必然的。”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18.(2024秋•泉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匈牙利,双方决定将现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匈牙利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落地的重要节点,也是欧洲重要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基地。我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链中的知名企业,如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纷纷前往匈牙利投资设厂。2024年6月12日,欧盟安员会拔露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匈牙利发布声明,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知名企业到匈牙利投资设厂的原因。19.(2024秋•大通县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并发表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加强团结协作是唯一出路。面对困难和挑战,中法两国坚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极大增强了双边经贸合作的韧性和活力。中法经贸合作不仅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增强了信心、稳定了预期。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充分释放,中法、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全面激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中欧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两大力量,中欧合作直接关乎亚欧大陆繁荣和全球格局稳定。中方将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支持欧盟团结繁荣。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和后疫情时代的风险挑战,我们应坚持和发扬中法建交精神,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必要性。(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习近平的观点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特征的。20.(2024•丰城市校级开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其建设以北极东北航道为核心(下图),该航道每年会根据北极冰情进行调整。在“冰上丝绸之路”上,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北极LNG2项目是两颗能源“明珠”。中国企业先后承建了亚马尔LNG项目140多个模块中的85%和北极LNG2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全部模块。2022年,亚马尔LNG项目实际产出超过2100万吨。2023年,北极LNG2项目成功投产。2023年8月至9月,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企业首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向中国运送液化天然气,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俄两国的持续努力使北极的航道资源和能源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全球各国在北极的能源开发创造了机遇。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驱动力。21.(2024春•毕节市期末)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被称为我国外贸“新三样”产品。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新三样”扬帆出海、出货全球。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了29.9%。从出口产品的来源地看,覆盖面也非常广,共有27个省市“新三样”产品出口实现增长。其中,长三角区域出口额达5419.2亿元,增长19.7%,总额占到全国的51.2%;广东省增长了33.7%;作为我国新能源新兴大省的福建省,“新三样”商品合计出口1365.6亿元,增长49.8%;地处中部的湖南省,2023年“新三样”的出口增长幅度也达到了28.5%,创下近年新高。材料二我国“新三样”出口值已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球市场一枝独秀,但贸易保护主义,经济“脱钩”“去风险”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带来的市场萎缩挑战仍将存在,尤其是“新三样”及相关原材料出口面临的隐形“碳堡垒”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欧盟《新电池法》规定,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的碳足迹,并在2027年7月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光伏产品出口海外也面临着降低碳足迹的压力,法国、韩国等国家均对进口光伏产品的碳足迹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都对“新三样”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三样”扬帆出海、出货全球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应对“新三样”外贸出口隐形“碳堡垒”,增强竞争力。
2025年高考政治复习新题速递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2024年9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4•广西模拟)2024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的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团结协作并与各方进行深入讨论,呼吁夯实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本地区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的积极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讲话顺应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③上合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④上合组织逐渐成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影响力不断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基本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上海合作组织(1)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创始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2)宗旨和任务:①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②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③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答】①正确,讲话就新形势下加强团结协作进行深入探讨,呼吁夯实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本地区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的积极作用,顺应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正确,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的重要讲话,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力量;③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④错误,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2.(2024•辽宁二模)2023年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这是中欧2019年以来首次恢复线下领导人峰会。双方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双方重点关切、全球治理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深化了战略沟通,凝聚了合作共识。这说明()①中欧一致同意维护现有国际秩序②中欧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③加强对话协商能增强中欧战略互信④领导人互访是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解答】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欧一致同意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且我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②正确,中欧双方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说明中欧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③正确,中欧双方重点关切、全球治理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深化了战略沟通,凝聚了合作共识,强调加强对话协商能增强中欧战略互信;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领导人互访是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3.(2024秋•大通县月考)2024年4月22日,“一带一路”瓜菜产业发展大会在新疆开幕。本次大会的举办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党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新十年新发展”为主题,围绕瓜菜产业的政府间科技合作、人文交流、产业创新发展、未来瓜菜大数据平台共建等议题展开。这一活动()①有利于提高中国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②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③可以通过深化共建国家瓜菜产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④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基本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构建新型国际关系(1)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起互帮互助,互通有无互联互通的一种友好合作关系。(2)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可能靠中国一家来实现,而是需要和全世界多数国家共同努力。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有利于凝聚各国在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方面的共识,在双边、多边、地区等合作中落实好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促进新型国际关系的逐步落实。【解答】①错误,主导地位这一说法错误;②错误,“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说法错误;③④正确,这一活动围绕瓜菜产业的政府间科技合作、人文交流、产业创新发展、未来瓜菜大数据平台共建等议题展开,可以通过深化共建国家瓜菜产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4.(2024•南京开学)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不忘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同行的初心。全球发展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支持实施200多个项目。推动“全球南方”的发展()A.切实实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B.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 C.引导着南南关系在竞争中开始走向互利合作 D.意味着南方国家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①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②发展: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③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④意义: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①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对策: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意: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平衡国际力量,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解答】A错误,推动“全球南方”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但还没有实现;B正确,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不忘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同行的初心,全球发展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支持实施200多个项目。推动“全球南方”的发展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了新动力;C错误,南南关系在竞争中开始走向互利合作,不是推动“全球南方”的发展引导的;D错误,南方国家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性力量。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5.(2024春•汕尾期末)于当地时间2024年2月26日至3月2日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达成多项务实成果,是多边主义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中方表示将积极落实会议成果,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广大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继续为完善国际经贸规则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由此可见()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推动多边合作的基础②世界贸易组织是政府间世界性一般性国际组织③包容性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④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解答】①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达成多项务实成果,是多边主义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体现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推动多边合作的基础;②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③不合题意,“包容性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不符合实际;④符合题意,我国将积极落实会议成果,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广大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这体现了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6.(2024•桃城区校级开学)2024年6月25日﹣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召开,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当前全球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有所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在本次论坛上再次向世界宣告维护开放市场环境的决心。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是因为()①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②开放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③要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和平问题①含义: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②意义: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2)发展问题①含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②突出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有效途径: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解答】①②符合题意,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是因为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开放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③不符合题意,“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是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要求,不是我国开放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不是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的原因。故选:A。【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7.(2023秋•番禺区校级月考)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于2023年10月29日至31日举办,创下史上最高规格和最大规模——9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参会,超过一半的发言嘉宾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与会代表对“共同安全持久和平”的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凝聚共识。此论坛()①旨在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②表明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③表明中国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④符合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和平问题①含义: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②意义: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2)发展问题①含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②突出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有效途径: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解答】①错误,参加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的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论坛旨在保障“共同安全持久和平”,而不是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②④正确,9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参加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与会代表对“共同安全持久和平”的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凝聚共识,这表明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也表明此论坛符合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③错误,中国没有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过程要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可以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8.(2024春•河池期末)据法新社2024年6月10日报道,根据挪威公布的一项研究,2023年全球发生的武装冲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一年都多。挪威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发生了59起冲突,其中28起发生在非洲。由此可见()①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③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已发生根本性变革④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和平问题①含义: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②意义: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2)发展问题①含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②突出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有效途径: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解答】①④正确,2023年全球发生的武装冲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一年都多,表明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但仍没有改变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世界冲突加深,不强调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③错误,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正加速推进,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9.(2024秋•泉州月考)2024年6月6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吉乌铁路起自新疆喀什,经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未来可向西亚和南亚延伸,成为纵横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当前,中吉乌铁路的建设()①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②促成了亚洲各国互联互通、经济互补③实现了三国谋和平、求安全的政治诉求④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基本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解答】①正确,中吉乌铁路有利于带动三国周边的经济发展,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到“未来可向西亚和南亚延伸,成为纵横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并未体现促成了亚洲各国互联互通、经济互补;③错误,材料中只是说“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没有提及实现了三国谋和平、求安全的政治诉求;④正确,中吉乌铁路用交通拉近了彼此的关系,有利于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10.(2024•博望区校级模拟)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57国缔结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同包括泰国、新加坡在内的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为畅通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①是服务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②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展示了开放包容大国自信③是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④摒弃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实现互利共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①必然性: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②重要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3)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①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②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越来越迫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解答】①②正确,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为畅通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展示了开放包容大国自信,是服务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③错误,与中国优化签证制度的国家不一定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④错误,优化签证政策不是摒弃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11.(2024春•广东期末)近期,台湾地区领导人上任就严重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赤裸裸贩卖“两国论”,妄图“以武谋独”、“倚外谋独”,把台湾同胞推向兵凶战危的险境。5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谋“独”行径的有力惩戒,对外部势力干涉挑衅的严重警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主权不容侵犯②我国坚决防范和遏制任何势力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始终坚持以领土安全为根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主权的含义与地位1、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2)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抵制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从公民角度看,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2、国家主权的含义与地位(1)主权是一国的生命和灵魂,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解答】①②正确,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我国要坚决防范和遏制任何势力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③错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错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始终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故选:A。【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12.(2024春•安徽期末)2024年4月1日,公安部宣布,中国警方与缅甸警方继续开展两国共同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使网络诈骗造成的我国人民财产损失同比大幅下降。这表明我国()A.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B.履行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C.坚决打击颠覆破坏活动维护主权 D.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利益【分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2)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抵制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从公民角度看,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解答】AB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没有涉及全过程人民民主、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维护主权;D符合题意,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使网络诈骗造成的我国人民财产损失同比大幅下降,这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利益。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13.(2024春•深圳期末)下图是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东盟贸易简况(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注:20年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了16.8倍据此可知,中国—东盟()①深化了全球生产领域国际分工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③保持了彼此良好的沟通和合作④实现了区域内政治经济一体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解答】①错误,图表中显示的是中国﹣东盟贸易情况,贸易总值增长率、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率、中国对东盟进口增长率均未能看出中国﹣东盟深化了全球生产领域国际分工;②正确,图表中是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东盟贸易总值增长率、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率、中国对东盟进口增长率,能看出中国﹣东盟谋求合作,不断促进合作共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③正确,分析图表可知,贸易总值增长率达到8.50%,说明中国—东盟在贸易方面保持了彼此良好的沟通和合作;④错误,中国﹣东盟贸易未实现区域内政治经济一体化,此说法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14.(2024春•滁州期末)2024年1月1日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两周年。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受益民众范围不断扩大……RCEP持续推动区域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材料表明,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可以()①深化国际友好同盟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②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③践行多边主义,建立适应新变化的国际民主关系④促进国际贸易繁荣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解答】①说法错误,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②④符合题意,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受益民众范围不断扩大……RCEP持续推动区域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这表明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可以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促进国际贸易繁荣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③不合题意,材料强调推动区域经贸合作,未涉及建立适应新变化的国际民主关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15.(2024•启东市校级开学)国筹院早在2022年就同意在潍坊市、沧州市、运城市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它们带动了整个跨境电商的发展“买全球”“卖金球”已成新常态。由此可见()①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③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水平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A.①② B.①④ C.②③A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解答】①④符合题意,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买全球”“卖全球”已成新常态,表明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②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应对全球化发展采取的措施,未体现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③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国际贸易领域不断发展,没有涉及生产全球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16.(2024•山东二模)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链博会设置了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会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要求()①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全球资源协调,规避国际经营风险②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反对“脱钩断链”,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全球互联互通,让要素有效配置④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解答】①说法错误,“规避国际经营风险”的说法错误;②不合题意,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是追求公平正义,强调各国主权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吗,与材料无关;③④符合题意,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要求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加强全球互联互通,让要素更加便捷循环、有效配置,要求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构建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二.材料题(共5小题)17.(2024春•广东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今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过去几年,疫情冲击下的东北亚地区危机重重,大国竞争和阵营对抗回潮,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在关键时间节点,中日韩三方领导人聚首具有“开启新征程”的特殊意义。2024年5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日韩领导人第九次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在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共识,三方一致同意致力于落实第八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发表了《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中日韩知识产权合作十年愿景联合声明》《关于未来大流行病预防、准备和应对的联合声明》,推动三国合作机制化,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加强供应链合作,不断深化人文、可持续发展、经贸、公共卫生、科技、救灾等六大领域的合作,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对此,有人认为:“邻居不是选择的,但合作是必然的。”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分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关键词:东北亚地区危机重重,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中日韩三方领导人聚首具有“开启新征程”的特殊意义,可联系教材知识当今时代主题;关键词:做大共同利益“蛋糕”等,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关键词:邻居不是选择的,但合作是必然的,可联系教材知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关键词:不断深化人文、可持续发展、经贸、公共卫生、科技、救灾等六大领域的合作,可联系教材知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解答】①中日韩三方通过领导人会议,推动三国合作机制化等方式加强合作,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和发展,符合当今时代主题。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日韩三国在多个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三国共同发展,既符合中国发展利益,也维护三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③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三国一衣带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三国加强合作,有利于实现睦邻友好,建立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中日韩三国加强经贸、科技合作,有利于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增强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点评】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18.(2024秋•泉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匈牙利,双方决定将现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匈牙利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落地的重要节点,也是欧洲重要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基地。我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链中的知名企业,如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纷纷前往匈牙利投资设厂。2024年6月12日,欧盟安员会拔露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匈牙利发布声明,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知名企业到匈牙利投资设厂的原因。【分析】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要求分析我国知名企业到匈牙利投资设厂的原因。需要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知识,从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有效信息:匈牙利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落地的重要节点,是欧洲重要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基地,可联系有利于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双方互惠互利。有效信息: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纷纷前往匈牙利投资设厂,可联系有利于中国企业顺应全球化要求,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效信息:匈牙利发布声明,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联系有利于企业规避贸易关税壁垒,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解答】①中匈关系稳定发展,我国企业利用匈牙利工业设施优势,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双方互惠互利;②中国企业顺应全球化要求,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③也有利于企业规避贸易关税壁垒,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点评】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19.(2024秋•大通县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并发表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加强团结协作是唯一出路。面对困难和挑战,中法两国坚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极大增强了双边经贸合作的韧性和活力。中法经贸合作不仅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增强了信心、稳定了预期。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充分释放,中法、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全面激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中欧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两大力量,中欧合作直接关乎亚欧大陆繁荣和全球格局稳定。中方将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支持欧盟团结繁荣。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和后疫情时代的风险挑战,我们应坚持和发扬中法建交精神,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必要性。(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习近平的观点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特征的。【分析】(1)本题需要运用“世界多极化”中世界多极化趋势、时代的主题、国家利益的知识,说明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试题,从材料信息入手进行分析。“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这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这说明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法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欧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两大力量,中欧合作直接关乎亚欧大陆繁荣和全球格局稳定”,这说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2)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需要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辩证思维的特征这一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中法、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全面激活”,这体现了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从整体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前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这体现了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用变化发展、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将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支持欧盟团结繁荣”,这体现了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坚持和发扬中法建交精神,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体现了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解答】(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经贸合作不仅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增强了信心、稳定了预期。②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其础上的,需要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直接关乎亚欧大陆繁荣和全球格局稳定。(2)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角度去思考问题。加强团结协作,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充分释放,中法、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全面激活,促进为世界经济复苏。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辩证思维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当前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③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中方将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支持欧盟团结繁荣。④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坚持和发扬中法建交精神,推动中法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点评】(1)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该题首先要弄清设问指向,阅读、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然后运用理论知识逐层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概括提炼观点,描述阐释事理的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2)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20.(2024•丰城市校级开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其建设以北极东北航道为核心(下图),该航道每年会根据北极冰情进行调整。在“冰上丝绸之路”上,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北极LNG2项目是两颗能源“明珠”。中国企业先后承建了亚马尔LNG项目140多个模块中的85%和北极LNG2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全部模块。2022年,亚马尔LNG项目实际产出超过2100万吨。2023年,北极LNG2项目成功投产。2023年8月至9月,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企业首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向中国运送液化天然气,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俄两国的持续努力使北极的航道资源和能源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全球各国在北极的能源开发创造了机遇。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驱动力。【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驱动力。关键词: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可联系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贯彻绿色、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关键词:中国企业先后承建了亚马尔LNG项目140多个模块中的85%和北极LNG2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全部模块,可联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店面合同协议书模板
- 打磨房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 劳动合同附属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纸张大小
- 工程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文
- 衣机设备合同协议书
- 叉车搬运合同协议书模板
- 合伙怎么拟定合同协议书
- 抗旱机井劳务合同协议书
- 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与控制补充协议
- GB/T 19363.1-2008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
- 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
- 《产后抑郁患者护理研究6000字【论文】》
- GB 21550-2008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质限量
- CMMI-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
- 2023年高考重庆理科数学试卷和答案(word完美解析版)
- 小型盖板预制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 DB63-T 164-2021草地地面鼠害防治技术规范
- 抖音生活服务服务商合作手册-抖音
- 涉密人员保密审查表
- Unit2Lesson3GettingToTheTop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