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4-地貌-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1页
单元测试4-地貌-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2页
单元测试4-地貌-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3页
单元测试4-地貌-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4页
单元测试4-地貌-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4地貌(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1.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C.流水溶蚀D.风化作用2.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读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A.地壳下陷B.流水搬运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4.下列关于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快河流流速B.减缓洪水灾害C.增加航运距离D.减少河道淤积读下图,完成5~7题。5.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6.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7.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8.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C.岩层挤压D.火山喷发9.“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10~11题。10.甲地()A.位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B.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11.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是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下图为“某常见的沙坡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图中水流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北向南D.自东向西13.沙坡移动方向为()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C.维持原地D.往复摆动(2020届天津南开中学测试)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某年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读图,完成14~15题。14.图示沙丘风蚀、风积的变化说明()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B.6月11日沙丘东坡是迎风坡C.6月26日沙丘西坡是迎风坡D.6月21~26日风向发生变化15.6月5~21日,该地沙丘的移动趋势是()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2020届湖南雅礼中学测试)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阴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16~18题。16.壶穴形成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7.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乙、丙、甲18.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A.气温B.降水量C.地势D.基岩性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这段游记中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①地貌形态②地貌颜色③地貌成因④植被状况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答题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共3题,40分)21.读某中学学生收集到的地貌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1分)(1)甲图中的岩石是________岩,图示景观属于________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该景观位于________高原。(4分)(2)乙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5分)(3)丙图是__________省三亚市的“南天一柱”景观,其巨大的岩石形态是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2分)2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某校地理小组在该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拟在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中选一处建火情瞭望台,最佳的位置应选在________处。(1分)(2)沿①—A—②一线,坡度变化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C、D、E、F四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形成集镇的是________村,说明你的理由。(4分)(4)突然来的一场暴雨,使位于a处的小强迷了路,请你给他想出一个独自走出密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