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章(解析版)_第1页
七上第三章(解析版)_第2页
七上第三章(解析版)_第3页
七上第三章(解析版)_第4页
七上第三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第三章[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地貌类型成因正确的是(▲)A、三角洲——流水溶蚀B、风蚀城堡——风沙沉积C、角峰——冰川侵蚀D、临安瑞晶溶洞——流水冲刷【答案】C【解析】地貌类型成因有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题中各地貌成因主要是外力的作用,一般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风力、冰川和生物影响等,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临安瑞晶溶洞是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分析】【详解】A、三角洲是流水将上游的泥沙带到下游堆积而成;B、风蚀城堡是因为风蚀城堡旁边的岩石易于风化,风蚀城堡不易于风化而孤立在哪里;C、角峰是因为冰斗的移动将山体割开孤立,一般三个冰斗夹持形成;D、属于卡斯特地貌,地下河流的溶蚀作用,不是冲刷,冲刷一般像瀑布对下面岩石的淘蚀。因此选C。2、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C、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D、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答案】D【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分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理解答题即可。【详解】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都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是气象灾害,与地壳运动无关,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图(▲)A、图上1厘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00千米B、图上1厘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千米C、图上1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千米D、图上1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00000千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得到:实地距离=,即:1÷=1×100000=100000厘米,也就是1千米。B正确,故选:B。花岗岩、砂岩、大理石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答案】D【解析】从成因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物质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再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也叫做火成岩,它又分为安山岩、玄武岩、花岗岩;变质岩是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它又分为板岩、片麻岩、大理岩。【分析】本题考查岩石分类,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详解】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石属于变质岩;依据题意。故选:D。5、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应急要点,错误的是(▲)A、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B、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C、不要躲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D、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应对泥石流的逃生措施。【详解】A、泥石流发生时,应向沟谷两侧山坡高处跑,故A错误;B、逃生时,应摒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故B正确;C、不能躲在滚石和陡坡下面,故C正确;D、不能停留在低洼地带,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故D正确;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错误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A。故选:A。6、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说”的说法是(▲)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D、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答案】C【解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割成若干“块”,即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两个板块的交接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相撞处,形成很深的海沟和弧状的岛链,并产生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就是由于板块张裂而产生。【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大陆漂移学说的认识。【详解】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说法错误;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说法错误;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D、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说法错误,还有很多小板块。故选:C。7、有关下列四幅地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家住云南的小明想去北京旅游,可从乙图上查找乘车路线B、小明想知道世界甲型流感的疫情情况,可通过阅读甲图了解C、小明来到北京后,购买了丁图以便了解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D、若四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则比例尺大小应是甲>乙>丙>丁【答案】D【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到小的关系。做题时一定要认真看图中的图例和注记。【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幅地图的范围由大到小应该为:甲>乙>丁>丙,所以四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小应是:甲<乙<丁<丙。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8、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人伙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详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①“天圆地方”说;到④“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说;再到②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③人造卫星上天后,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球体。即经历了①④②③的过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同学们都玩过拨浪鼓吧,“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试验示意图”与玩拨浪鼓很类似。这个试验能说明(▲)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D、地球正在向正圆球体演化【答案】C【解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理解解答即可。【详解】“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试验示意图”与玩拨浪鼓很类似。这个试验能说明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C。10、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A、5.1亿千米2B、5.1亿千米3C、5.11亿千米D、5.1亿千米【答案】A【解析】地球的大小可以用三个数字来说明: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大小,是常见的基础题,要牢记。【详解】由题意可知,我们给地球做衣服需要了解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A。11、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沿经线飞行,最终可以回到上海B、如果沿经线飞行可以经过两个极点C、如果沿纬线飞行可以飞回上海D、无论沿经线还是纬线飞行都不能飞回上海【答案】C【解析】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在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南方;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北方。【分析】该题是利用经纬线的性质分析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飞机经过极点,会改变方向。【详解】如果飞机从上海沿经线飞行,最终可以回到上海,但是在经过南北两极时,飞行方向发生了改变;过北极飞机向南飞,过南极飞机向北飞;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飞机不改变方向沿纬线飞行,可以回到上海;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2、一架飞机由赤道起飞,沿着同一经线圈飞行,最终又飞回原地,途中飞机的航行方向发生了几次改变(▲)A、一次B、两次C、三次D、没有改变【答案】B【解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分析】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结合地球仪理解解答有效。【详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一直朝正南方向飞行,那么它最终可以到达南极点,然后再向北飞,可达起始点。故选:B。13、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因此可以推出A图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C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选C项。故选:C。14、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读。【详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度的判断方法:若经度数越往东越大是东经,用“E”表示,越往西越大是西经,用“W”表示。纬度的判断方法:如纬度数越往北越大是北纬,用“N”表示,越往南越大是南纬,用“S”表示。A图中,甲在乙的西北,丙在丁的东北;B图中,甲在乙的西北,丙在丁的东南;C图中,甲在乙的东北,丙在丁的东南;D图中,甲在乙的东北,丙在丁的西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岛在乙岛的西北方向B、甲图的比例尺大,乙图的比例尺小C、甲岛和乙岛的面积相等D、甲、乙两图中的虚线是两条相同的纬线【答案】B【解析】通过经纬度判定地理位置。【分析】通过经纬线判定地理位置,并综合比较比例尺。【详解】A、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则甲位于乙的偏北方向,甲乙同在东经,甲地的经度大于乙地的经度,则甲位于乙的偏东方向;故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故A不符合题意。B、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图相邻经纬度为1度,乙图相邻经纬度为5度;则乙的面积大于甲的面积。表示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故B符合题意。C、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图相邻经纬度为1度,乙图相邻经纬度为5度;则乙的面积大于甲的面积。故C不符合题意。D、甲图中的虚线在北半球,乙图中的虚线在南半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下列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西北、正东、西南、西北B、东南、正西、西南、东北C、西北、西南、西北、西南D、西南、东北、西北、西北【答案】B【解析】根据在经纬网上判定方向和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解答。【分析】根据在经纬网上判定方向和指向标地图判定方向的方法,确定基点B的东西南北方向,不难解答。【详解】图一在有极点的经纬网上判定方向,根据极点确定南北,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得出A点在B点的东南;图二中N表示北极,AB在同一纬线上,确定B点的东西南北,可知A点在B点的正西;图三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判定A点在B点的西南;图四中纬度向北度数增大,表示北半球,确定B点的东西南北,连接AB可知A点在B点的东北。故选:B。17、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工兵连负责架桥渡河,连长手中有沿途四条河流的地图,需要准备架桥材料最多的是(▲)【答案】D【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应用。该知识点是重点,需识记。【详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题中D比例尺最小,表示实际范围最大,需要准备架桥材料最多。故选:D。1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是(▲)A、东非大裂谷B、红海C、大洋中脊D、海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略19、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详解】A、等高线不同的形态可以表示不同的地形部位,A图中古寺处的等高线弯曲部位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山脊地势较高,古寺位于山脊部位比较醒目,不能体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故A选项错误;B、B图中古寺处的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中间部位为山峰,古寺位于山峰比较醒目,不能体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故B选项错误;C、C图中古寺处的等高线弯曲部位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山脊地势较高,古寺位于山脊部位比较醒目,不能体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故C选项错误;D、D图中古寺所处部位四周高、中间低,属于盆地地形,四周被高山环抱,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故D选项正确。故选:D。20、读等高线地形图,其中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①②③处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该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该处地形是山脊,其中山谷部位,容易孕育成河流。图中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容易孕育成河流。故选A。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9分)21、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板块的▲和▲,板块的张裂处,一般形成了▲和▲,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答案】碰撞;张裂;裂谷;海洋;山脉【解析】【分析】【详解】略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板块:A▲;C▲;F▲。(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2)太平洋板块【解析】【分析】【详解】略23、如图是地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B▲;C▲。(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3)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2)地幔;(3)岩石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详解】(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图中A是地壳,B是地幔,C是地核。(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根据学过的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可知,鸡蛋的蛋白应该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应该相当于地核。(3)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故答案为:(1)地壳;地幔;地核;(2)地幔;(3)岩石圈24、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2)地貌景观乙和丙的成因是(▲)A、流水堆积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内力作用,地壳内部活动D、流水侵蚀,冲刷作用为主【答案】(1)A;(2)D【解析】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含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变质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要熟练掌握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详解】(1)地壳运动形成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图甲为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地貌;峡谷和峰林都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2)地貌景观乙和丙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冲刷作用为主。故答案为:(1)A;(2)D25、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5)由此可见,▲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答案】(1)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2)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3)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4)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5)良好的植被。【解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分析】该题考查泥石流发生的特点,认真理解图示含义,结合图示得出结论。【详解】(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5)由此可见,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故答案为:(1)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2)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3)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4)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5)良好的植被。26、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B▲。(2)若测得A、B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千米。(3)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答案】(1)山顶;山脊;(2)2;(3)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详解】(1)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山顶,B山脊。(2)若测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2cm,根据比例尺,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1km,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km。(3)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地址是丙,因为丙处为最窄处,省时、省力、省工。故答案为:(1)山顶;山脊;(2)2;(3)丙27、读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达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1)在a、b、c、d4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2)B地的经纬度是▲。(3)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了▲小时(提示:纬度相差1°,距离约111千米,计算飞行时间时,注意A∽B跨越的纬度数)。【答案】(1)bc;ad;(2)40°N;70°W;(3)12【解析】根据经纬线的性质解答。【分析】考查了经纬线的性质,要牢记。【详解】(1)图中b,c是纬线,纬线相互平行,a,d是经线,经线的长度大致相等;(2)B地的经纬度是40°N70°W;(3)A∽B跨越的纬度数是(90°-20°)+(90°-40°)=120°,距离相差120×111千米=13320千米,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故计算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的时间是:13320千米÷1110千米/时=12小时。故答案为:(1)bc;ad;(2)40°N;70°W;(3)12。28、读经纬网及某小区楼房布局示意图,回答问题。(1)A点的经纬度是▲;B点在A点的▲方向。(2)A、B、C三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点,位于西半球的是▲点。(3)图中阴影所示的甲、乙两区域,实地面积更大的是▲区域,图示小区位于甲区域,请简单说明该小区楼房高低布局的合理性▲。【答案】(1)120°E;20°S;东北;(2)C;B;(3)乙;高层楼房建在北面,有利于采光【解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有一定的难度,认真思考解答。【详解】(1)从经纬网图中看出,A点的经度为120°E,纬度为20°S;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点位于A点的东北方向;(2)从经纬网图中看出,A点的经纬度是(120°E,20°S),B点的经纬度是(170°W,40°N),C点的经纬度是(140°E,70°N),根据三点的纬度看出C点位于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根据三点的经度看出,A、C两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数一样,距赤道最近的乙区域实地面积更大;从经纬网图看出,甲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了采光效果好,该区域建楼房时应把高层楼房建在北面。故答案为:(1)120°E;20°S;东北;(2)C;B;(3)乙;高层楼房建在北面,有利于采光。29、我国某新型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的航行位置记录。请根据下表记录内容完成下列要求。日/月1/92/93/94/95/9位置20°N150°E15°N165°E5°N180°0°170°W10°S160°W(1)在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9月1日、9月3日、9月5日的位置,并连成航线。(2)9月3日军舰大致在往▲方向航行。(3)9月1日,军舰在▲半球(南、北半球);9月5日,军舰在▲半球(东、西半球)。【答案】(1)如图所示(2)东南;(3)北;西【解析】【分析】【详解】(1)如图所示纬度向北度数增大则为北纬(N);纬度向南度数增大则为南纬(S);经度向东度数增大则为东经(E);经度向西度数增大则为西经(W)。(2)根据经纬度与大洋位置可判定(5°N,180°)位于太平洋,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后大致在往东南方向航行。(3)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经线为界,即20°W向东到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20°W之间为西半球,故9月1日军舰在北半球,9月5日军舰在西半球。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