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10 实词(十)(基础知识)-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1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10 实词(十)(基础知识)-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2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10 实词(十)(基础知识)-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3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10 实词(十)(基础知识)-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4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10 实词(十)(基础知识)-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10

实词知识积累

109.造

【词义分析】

“造”有两个基本义:一是“到某地去”;一是“做成,制造”。由“到某地去”可引申出“到

达某一境界"(到某地去的抽象表达)

【链接课本】

①到....去,拜访

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

②到达某一境界

况欲深造道德者邪(曾巩《墨池记》)

③制作,建造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

④制定

法令者,先帝所造也(《汉书?东方朔传》)

⑤建立

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⑥时代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孙文《〈黄花卤烈士事略》序》)

【相关成语】

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比

喻到达极高的境地。

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天造地设: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不可造次: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其他如:闭门造车粗制滥造

【速记故事】

太宗年间,魏徵造(到……去)民舍,察民生之疾苦。回宫中,造(制定)法令,兴水利,以利民

生。

【高考速递】

芝1人名)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造:建造

宗质造朝,除知台州造:至IJ,去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莺造:建造,制造

【真题演练】

1.(2022春•北京海淀-高一校考期中)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隋邻陪:增加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提升

C.沛公不胜*杯杓胜:承受

D.径覆庐访成造:到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B.“进”,超过。翻译: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故选B。

2.(2022春•山东济南•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①奚暇治•礼义哉(讲求)②善•刀而藏之(揩拭)③则纵情以傲物♦(人)④弃

掷邈••迤(到处都是)

B.①困•困•焉(曲折回旋的样子)②度•义而后动(计划)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赞

成)④抚军亦厚若成(资助)

C.①沛公则置车骑(安置,放置)②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审问)③舍瑟而作(起身、

站起来)④径覆庐访成(建造)

D.①功施•到今(延续)②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难道)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

惠)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全部正确。

B.②度:考虑。句意: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③与:亲附。句意:跟秦国交好

而不帮助其他五国。有两处错误。

C.①置:放下,丢下。句意: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②勘:判别。句意:你错看好坏枉

做天。④造:到……去。句意:直接上门来找成名。有三处错误。

D.②抑:还是。句意:我能这样做么?还是你能这样做么?有一处错误。

故选B。

110.知

【词义分析】

知的本义是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后引申为经验,常识,真理;又引申为聪明的,有

战略的,觉悟的;由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引申为了解,懂得,通晓,明白,能体会;

又由了解,懂得,通晓,明白,能体会引申为管理,主持。

【链接课本】

①知道,懂得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促织》)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

②了解,理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

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③要好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

④通“智”,智慧

知者乐,仁者寿(《诸子喻山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⑤知识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E》)

⑥主持,掌管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相关成语】

知彼知己:指对对方和自己方面的情况都很了解。

知遇之恩: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惠。

知人论世:指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

其他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肉味不知所云自知之明

乐天知命恬不知耻叶落知秋妇孺皆知格物致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速记故事】

梁惠王问政于孟子,曰:“本王处庭院之深,何以知(知道)民生疾苦?”孟子对曰:“知(主

持,管理)政者,不闻片面之词,当身体力行,方知(智慧)明而无过。”

【高考速递】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知:了解

妾不知其死所矣知:知道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知:知道

琦日:“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知:知道

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知:见解,知识

朝廷大议不容不知知:知道

明年,知秦州,又改郸州知:主持,主政

乃知足下出官之由知:了解

【真题演练】

1.(2022春•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秦、晋围郑,郑既冲亡矣(《烛之武退秦师》)

权,然后期轻重(《齐桓晋文之事》)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冲其如此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B.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成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C.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D.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蒲松龄《促织》)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前“知”:知道。句意: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己经知道要灭亡了。

中“知”:知道。句意:称一称,这样才能知道是轻还是重。

后“知”:知道。句意: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知道它会

这样的。

B.前“举”:向上托,举起。句意: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中“举”:被攻占,被占领。句意:戍边的士卒(陈胜、吴广率领的起义军)呐喊(起来),

函谷关被攻占。

后“举”:拿。句意:拿它们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C.前“善”:拭,擦。句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中“善”:与……交好。句意:一向和留侯张良交好。

后“善”:好。句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

D.前“过”:错。句意: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逐客的事,我认为逐客错了。

中“过”:经过。句意:忽然(听到)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经过。

后“过”:超过。句意: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官宦人家还阔气。

故选Ao

2.[2022春•河南商丘•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信坐侍:陪侍B.周则日居:闲居、平时

C.如或削尔知:了解D.以吾一日性乎尔长:成长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长:年长。句意: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故选D。

111.致

【词义分析】

基本字义1.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2.招引,使达

到:〜病,〜使,以〜,专心〜志。3.样子,情况:大〜,别〜,景〜,兴(xing)〜。4.

细密,精细:〜密,精〜。常用汉字,单音节字,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四种词性。

【链接课本】

①送达,送来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②表达,表示

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③达到,到达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

④取得,得到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黄生借书说》)

⑤招致,招引,引来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训俭示康》)

⑥招纳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⑦致使,使

女行吾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⑧情趣,兴致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

⑨极,尽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相关成语】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

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也指暴露的彻底。

其他如: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速记故事】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送给)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达)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

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最,极)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

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情趣,意志)一也,甚欢。

【高考速递】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致:表达

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致:招致,招来

二工不同服而工,#以服致诸侯也致:招致,招来

【真题演练】

1.(2021春•北京海淀・高一人大附中校考期末)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装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一一《论语・学而》

A.极尽B.献出C.招引D.致使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事君,能致其身”句意: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致”,献出。

故选B。

2.(2022春-福建漳州-高二南靖县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字而幼孩字:养育B.以或其性焉尔致:导致

C.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D.勖•尔植勖:勉励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以致其性焉尔”翻译为: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而已。“致”,使……达到。故选B。

112.质

【词义分析】

本义指抵押,以财物或人作保证;引申指买卖货物的券契,又指对质;又引申指诚信、本质,

又指质朴、底子;还可引申指箭靶,又指砧板,古代斩人时用的垫板。

【链接课本】

①抵押品,作为保证的人或物。也指抵押

燕太子丹质于秦(《战国策?燕策》)

②资质,质地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秋声赋》)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1《捕蛇者说》)

③朴实,缺乏文采,与“文”相对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

④通“锁”,刑具,铁砧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质询,问

余立侍在右,援疑致理(《送东阳马生序》)

⑥通“贽”,见面礼

厚市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⑦质明:天刚亮的时候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相关成语】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

貌。

质旋问难:质:提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质而不野: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

其他如:兰质蕙心玉质金相天生丽质质而不俚

【速记故事】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通“贽”,

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祖伏斧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

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高考速递】

性质直,不饰容止质:质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质:质问

【真题演练】

1.(2022春-江苏苏州•高二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

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镇定)/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

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泥:染黑)

C.新•沐•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治国:治理国家)/靡不毕・见(见:看见)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句意: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从容”,委

婉得体。

C.“新沐者必弹冠”意思是“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浮尘“新沐”,刚洗完头。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意思是“圣明的君主安定太平的国家,却又好几代不出现一

个“。“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靡不毕见”意思是“无不都显现”。“见”同“现”,

显现。

故选Bo

2.(2021秋•福建莆田•高一莆田一中校考期中)下列句子出自《论语》,句中加点字解释

错误的一项是()

A.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亡:同“无”。

B.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约:穷困。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朴实、自然的。

D.奢则不孙,俭则固*固:牢固。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句意:奢侈豪华就会显得不谦逊,省俭朴素则会显得寒酸。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

意思。

故选Do

113.治

【词义分析】

本义:管理,处理。如: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

b,分配)。衍义:引申指“惩办”。如:治罪。处治。衍义:引申指“医疗”。如:治病、

治疗、医治。衍义:引申指“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如:治蝗。治财虫。衍义:引申指“从

事研究”。

【链接课本】

①治理,管理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左忠毅公逸事》)

②整理

即刻治装(《聊斋志异?黄英》)

③修筑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训俭示康》)@惩罚,处置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⑤医治

君有疾在滕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⑥研究,如“治学”

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上枢密韩太尉书》)

⑦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正善治(《诸子喻山水》)

【相关成语】

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亳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

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长治久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作宾语•、定语,形容社会长期安宁。

其他如:治国安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治之症无为而治

【速记故事】

曹操有疾,久治(医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对付)之,

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

安定太平)。

【高考速递】

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治:治理,管理。与“平”连用,表示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治:治政之策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治:治理,管理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治:研究

【真题演练】

1.(2022春•吉林府一校联考期末)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诚♦有百姓者(如果)

B.技盖•至此乎(同“盍”,何,怎么)失其所•与(结交)

C.烟视媚行(徐行)至今检强(社会安定)

D.抢・乎欲绝(头撞地)率♦赂秦耶(全都)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诚”,的确。句意: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故选A。

2.(2021春•北京海淀高一人大附中校考期末)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治:社会安定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

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互:相继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车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句意: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辇”,乘坐辇车。

故选D。

114.诸

【词义分析】

本义为辩。如《尔雅》中“诸诸便便,辩也。”衍义为引申指“非一、犹众”,如诸位、诸

君;用作语助;又用作姓。

【链接课本】

①作代词兼介词用,相当于“之于”,用于句中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宋人有得玉者》)

穆公访诸蹇叔(《秦晋骰之战》)

②作代词兼语气助词用,相当于“之乎”,用于句尾

③众,各个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

〈指南录〉后序》)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黄州快哉亭记》)

④代词,指第三人称她、他、它(们)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⑤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

【相关成语】

付诸东流: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

随着流水冲走了样。

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像这类的各种事物。作状语、分句,常与“举不胜举”连用。

其他如:诸恶莫作放诸四海而皆准付诸东流付诸一炬公诸同好

【速记故事】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渤海之尾,叹道:“诸(众多,

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E成功?〃子闻诸(兼词,“之乎”)?

【高考速递】

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诸:各,众多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诸•:各,众多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诸:各,众多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诸:各,众多

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诸:各,众多

【真题演练】

1.(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九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夹)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身(区分)往

者不可速(匡正、挽回)

则将焉用彼相矣(辅佐的人)且

B.不识有诸*(兼词,之乎)

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

C.固而近于费(城池坚固)焉用亡郑以陪邻(增

加)怀利以相按(交接、交往)

数罟不入湾池(深)涂有俄孳而不知

D.是寡人之过也(表判断)*

发(开仓放粮以救济百姓)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D.“是(表判断)”错误。句意:这是我的过错啊。“是”,代词,这。

故选Do

2.(2022春・山西运城-高一芮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1)不识有诸•诸:之(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爱:

舍不得

B.(1)诚•有百姓者诚:的确(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恶:

怎么

c.(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表现(2)今也制•民之

产制:规定

D.(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重视(2)强有甚

焉殆:恐怕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1)句意: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乎”。解释错误。

(2)句意:应该啊,百姓认为我很吝啬。“爱”,吝啬,舍不得。解释正确。

B.(1)句意: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诚:',的确。解释正确。

(2)句意:以小的动物换下天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恶”,怎么。解释正确。

C.(1)句意:用什么来区分不去做和不会做这俩种人的表现差异呢?“形”,表现。解释正

确。

(2)句意:现在规定老百姓的产业。“制”,规定。解释正确。

D.(1)句意: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谨”,重视,认真。

解释正确。

(2)句意:恐怕比这还严重。“殆”,恐怕。解释正确。

故选A。

115.贼

【同义分析】

本义是破坏,引申指作乱叛国危害百姓的人。

【链接课本】

①害,危害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秋声赋》)

②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伶官传序》)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黄潜桐见(《左忠毅公逸事》)

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指南录后序》)

③强盗

贼二人者得我,我幸杀之矣(《童区寄传》)

【相关成语】

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逆臣贼子: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其他如:做贼心虚认贼作父独夫民贼

【速记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敌人)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使于操,未果。

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

贼;强盗)。权使人捕而诛之。

【高考速递】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贼:强盗

时平原多盗贼贼:强盗

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贼:对敌人的蔑称

【真题演练】

1.(2021秋•河北唐山・高二滦南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

确的一项是()

A.自嫩者也仇视譬如为山堆积

B.要•誉于乡党求取致知在格・物推究

C.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天下归仁焉称赞

D.君子喻于义明白若火之始然……的样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自贼者也”的“贼”,伤害,句意:是自我伤害(自暴自弃)的人。

C.“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治”是指安定或太平,句意:国家安定然后天下才能太平。

D.“若火之始然”的“然”通“燃”,燃烧,句意: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故选B。

2.(2022秋江苏扬州高二校考期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大、广)

A.质胜文则野*(粗野鄙俗)*

人而不仁(如果)天下归仁焉(归附)

**

虑而后能得(获得)

B.诗……可以怨*(讽刺时政)*

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有是四端耳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伤害)

**

C.若火之始然(“燃”)故有道者不处(为,做)

其脆易泮(“判”,分离)复众人之所过(弥补)

D.一朝二翠技白金(卖)客得之,以说吴王(劝说)

何不虑以为大樽(用绳结缀)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天下归仁焉”意为:天下人都会称赞你有仁德了。O,称赞。

B.“虑而后能得”意为: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得,处事合宜。

D.“客得之,以说吴王”意为:客人得到了药,就去取悦吴王。说,“悦”,取悦。

故选Co

116.族

【词义分析】

本义是聚集,一说本义为箭头。古代聚族而居,引申指家族、民族,又引申为品类、族众等义。

古时还可以作为行政单位使用。也指古代的一种酷刑,即灭族。古时又假借为族、嗾、奏、凑、

促、丛等。

【链接课本】

①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②众,一般的

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③从聚,集结之处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

④灭族,使……灭族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相关成语】

名门世族: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非我族类: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

其他如:名门望族折而族之

【速记故事】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

(类,辈)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灭族)

【高考速递】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族:家族

【真题演练】

1.(2022春・山东济南-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选项中对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只有两

处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虽事之以严刑(督察)②是以太山不土壤(谦让)

③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司仪)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①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决定)*

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④所未尽者……汝可以模拟得之(想

••

象)

②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C.①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还是)*

③强公室,杜私门(堵塞、封闭)④精寇兵而赍盗粮(登记)

D.①辟邪说,川壬人(排斥)②族秦者秦也(众、类)

③而望幸焉(有幸)④始速祸焉(使……快速)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A.②“谦让”错误。句意:因此泰山不辞让(拒绝)任何土壤。“让”,拒绝。

③“司仪”错误。句意: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司职”,行使职权。

B.③“这”错误。句意:认定做得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是”,认为做得对。

c.④“登记”错误。句意: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藉”,通“借”,借给。

D.②“众、类”错误。句意: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族”,灭族。

③“有幸”错误。句意:盼望着皇帝来临。“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

④“使……快速”错误。句意: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速”,招致。

故选Ao

2.(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尔滨三中校考期末)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举先王之政(《答司马谏议书》)》举地千里(《谏逐客书》)

B.直走*咸阳(《阿房宫赋》)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C.劣弱不中于款(《促织》)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

D.摩秦者秦也(《阿房宫赋》)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施行,办理。句意: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

攻克、攻占。句意:攻克了上千里的土地。

B.趋向。句意:一直通到咸阳。

逃跑。句意:拿着剑和盾牌快步逃跑。

C.合乎,符合。句意:又弱又小,不合规格。

合乎,符合。句意:合乎《经首》乐章的节奏。

D.灭族。句意:灭掉秦国的正是秦国。

一般的,普通的。句意: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

故选C。

117.卒

【词义分析】

本义指完成、终结,由此引申为死亡。后假借指隶役,特指服役士兵,古时多指步兵。卒又做

副词用,表示终于。一说“卒”的古字形为有特殊标记的衣服,本义指差役。以上义读zU。

卒又有急迫、仓促的意思,读作cl与“猝”通。

【链接课本】

①步兵,士兵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伶官传序》)

②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③泛指差役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俭示康》)

④死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典沃(《秦晋靖之战》)

⑤终于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⑥(cui)通”萃”,聚集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秋水》)

⑦屹U)通“猝“,突然,仓猝

卒起不意(《荆轲刺秦王》)

【相关成语】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仓卒主人: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其他如:丢卒保车优游卒岁不忍卒读

【速记故事】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

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高考速递】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卒:终于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卒:去世

位恃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卒:差役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卒:去世

而太初(人名)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卒:最终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卒:通“猝”,突然,仓促

【真题演练】

1.(2022春・吉林长春・高一吉林省实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书:信

A.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B.汝幸偶我偶:婚配、嫁给

C.吾充吾爱汝之心充:扩充

卒:死

D.淮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

D.“卒:死”错误。句意:哪里料到我终于死在你之前呢。“卒”,最终。

故选D。

2.(2022秋-黑龙江大兴安岭地•高一校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正襟危坐而问客日危:高

A.•

B.举匏樽以相展属:劝酒

挟飞仙以遨游挟:偕同

C.*

D.而卒莫消长也卒:终究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危:高”错误,应为“危:端正”。句意:(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

故选Ao

118.走

【词义分析】

走的本义是跑、奔跑,引申为趋向、走向,后指步行,现代汉语的“走”相当于古代汉语的“步”。

走又由脚步的移动引申为移动、离开、改变等义。

【链接课本】

①跑,逃跑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促织》)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秋声赋》)

②走向,趋向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③走卒:隶卒,差役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俭示康》)

【相关成语】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

观察一下。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须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作谓语、

状语,比喻不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走投无路:

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作谓语、补语,用于互相转告重要消息。

其他如:走投无路走为上计笔走龙蛇

【速记故事】

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骊

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叹历史无情。

【高考速递】

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走:逃跑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走:奔向,趋向,走到

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走:动笔,挥笔

【真题演练】

1.12022春•江苏南通•高一统考阶段练习)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永保无疆之休休:喜庆,福禄直走咸阳走:通达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恤:怜悯二川溶溶溶

溶:河水盛大的样子

B.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养承天景命景:大

乐盘游盘:环绕弘兹九德弘:

光大

C.举先王之政举:推举以膏泽斯民膏泽:施加恩泽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特:只,仅仅冀君实或见恕也见:被

D.辟邪说,难任人难:排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

始速祸焉速:招致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胁

迫,挟持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恤:怜悯”解释错误,“录”在此处意思是“忧虑”。句意: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

B.“盘:环绕”解释错误,“盘”在此处意思是“游乐”。句意:喜爱狩猎。

C.“举:推举”解释错误,“举”在此处意思是“施行”。句意:施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

“见:被”解释错误,“见”在此处是第一人称“我”。句意: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故选D。

2.(2022春•广东汕头・高一金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句子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A.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恤:顾念,忧虑

B.直走咸阳走:通达

C.始速祸焉始:开始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确定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始”,副词,才。故选C。

119.左

【词义分析】

本是佐助、辅佐的意思,是“佐”的古字。后来•”的意义被“左”字取代。由左手义引申

出左方、左边的事物、向左方、偏颇等义。至于在地理方位的表示上,古人习惯用“左”来表

示东方,这是由于人面向南方时的感觉造成的表达习惯。按古代礼俗习惯,很多场合以右边为

尊贵位置.,因此,“左”引申为卑下,再引申为贬谪、降等级,“左迁”即降职。现代常用“左”

表示进步、革命或激进的政治思想倾向,这是受近代欧洲政治文化的影响才出现的。

【链接课本】

①方位词,与“右”相对,左边

释左修,以公命赠孟明(《秦晋青殳之战》)

②较低的地位,与“右”为尊贵相对。“左迁”即降职

子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③不正,邪僻

执左道以乱政(《礼记?王制》)

④左右:在旁侍候的近侍近臣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关成语】

旁门左道: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和学术派别。泛指不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