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O

B.CaCO3

C.Ca(OH)2

D.Na2CO3

2、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2H2O+CO2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二氧化碳和水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和1个二氧化碳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二氧化碳分子D.1g甲烷和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g水和1g二氧化碳3、某粒子rm{X^{2-}}核外有rm{18}个电子,核内有rm{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rm{32g}4、小科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rm{(}rm{)}A.B.C.D.5、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加热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最好盖两次。

D.玻璃棒:常用于引流、搅拌或转移物质等6、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rm{(}rm{)}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7、空气污染指数简称rm{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8、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乃至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精确地研究化学反应rm{.}最早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rm{(}rm{)}A.拉瓦锡B.波义耳C.汤姆森D.卢瑟福9、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A.小倩B.小丹C.小鑫D.小娜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11、下列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量筒C.燃烧匙D.蒸发皿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rm{(}rm{)}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1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rm{隆露}蜡烛的化学史rm{隆路}一书。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rm{1-2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14、将3g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据此可推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A.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B.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氧元素。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15、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王强同学从图中获得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C.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观察以下两个反应:

①H2O+CO2=H2CO3;

②6CO2+6H2OC6H12O6+6O2

请回答下列问题: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你从中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共同点:____;不同点:____;得到的结论:____.17、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rm{(1)}量取rm{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rm{(}选填“rm{10mL}”或“rm{20mL}”rm{)}的量筒。rm{(2)}熄灭燃烧的酒精灯,应用________盖灭。rm{(3)}洗涤玻璃仪器时,若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也不________,则表示仪器已经洗涤干净。18、如图反应管中装有氧化铜,rm{U}型干燥管中装有无水rm{C}rm{u}rm{SO_{4}}广口瓶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向反应管rm{A}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rm{H_{2}}rm{CO}rm{CO_{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的混合物,试根据以下现象判断:rm{(}无水rm{C}rm{u}rm{SO_{4}}遇水变蓝并能吸收水rm{)}rm{(1)}若rm{C}中无现象,rm{A}中黑色变为红色,rm{B}中白色变为蓝色;则原气体中含有___气体.

rm{(2)}若rm{A}中黑色变为红色,rm{B}中无明显现象,rm{C}中出现浑浊;则原气体中含有______或______的混合气体.

rm{(3)}若rm{A}中黑色变为红色,rm{B}中白色变为蓝色,rm{C}中出现浑浊,则原气体中可能是______的混合气体或______的混合气体或______的混合气体.19、rm{SO_{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rm{128}克rm{SO_{2}}中含_________克硫元素rm{CuSO_{4}漏q5H_{2}O}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20、铜片在空气中加热时;可观察到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21、试用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有关问题或现象:

(1)焊接金属铁时,常用到稀盐酸,其作用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煤矿的矿井中严禁烟火,这是为了防止____;

(3)白磷着火点是40℃,把一块白磷投入开水中,白磷不发生燃烧,其原因是____;

(4)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生土壤,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2、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B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

②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③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

问:(1)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______g;

(2)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3)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3、高飞同学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内容时,用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rm{(}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rm{)}来探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rm{(}下图所示rm{)}将小试管中的盐酸倒入烧杯中,物质开始反应,看到的现象是:

rm{垄脵}烧杯内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rm{垄脷}天平失去平衡,最终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rm{(}填rm{(}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rm{)}由此他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并不相等”的错误结论。请你帮高飞分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____。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4、如图所示为有关食盐的两个实验(天平使用时1克以下用游码):

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并测定产率实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单一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

(3)某同学所测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产率明显偏低______(选填字母)。

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D.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

(1)步骤如下:

①计算;②称量和量取;③______;④装瓶。

(2)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制得的食盐还不纯。

B.量取水读数时俯视。

C.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D.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E.配制结束后,不小心碰洒一部分溶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的化学式为CaCO3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质的化学式.

2、C【分析】解:A;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读法错误.

B;该反应可读作:点燃条件下;甲烷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读法错误.

C;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

D;该反应可读作: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和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读法错误.

故选:C.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答案】C3、B【分析】解:由题意,该粒子rm{X^{2-}}核外有rm{18}个电子,核内有rm{16}个中子,其质子数rm{=18-2=16}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A、由分析可知,该元素的质子数为rm{16}故是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该粒子的质子数为rm{16}核外电子数为rm{18}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离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性质稳定,故选项正确。

C、该粒子的质子数为rm{16}核外电子数为rm{18}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不易得失电子,故选项不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rm{隆脰}质子数rm{+}中子数rm{=16+16=32}单位不是克,故选项错误。

故选:rm{B}

根据题意,该粒子rm{X^{2-}}核外有rm{18}个电子,核内有rm{16}个中子,由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根据当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离子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rm{B}4、A【分析】解:rm{A}食盐中钠元素显rm{+1}价,氯元素显rm{-1}价,其化学式为:rm{NaCl}故选项化学式错误。

B、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rm{+1}价,氧元素显rm{-2}价,其化学式为:rm{H_{2}O_{2}}故选项化学式正确。

C、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rm{+1}价,氢氧根显rm{-1}价,其化学式为:rm{KOH}故选项化学式正确。

D;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元素符号即化学式,故选项化学式正确。

故选:rm{A}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rm{(}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rm{)}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A}5、B【分析】【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rm{dfrac{1}{3}}进行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C.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用灯帽盖灭考虑;

D.根据玻璃棒的作用考虑。【解答】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rm{dfrac{1}{3}}故正确;

B.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防止试剂污染,故错误;

C.酒精灯的熄灭方法:用灯帽两次盖灭;第一次熄灭火焰,但此时灯帽中的氧气被燃烧掉,导致灯帽中空气压强变小,冷却后,外界气压大于里面气压,会导致打不开灯帽,所以应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故正确;

D.在物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物质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液体等,故正确。

故选B。【解析】rm{B}6、C【分析】解: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氧气;故A说法正确;

B;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故B说法正确;

C;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肯定有一定量的氧气;而不能确定氧气易溶于水的,故C说法错误;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C}.

A;氧气可以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由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制取等知识,属于基础性考查题.【解析】rm{C}7、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污染指数的内容,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项目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解答】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rm{A}8、A【分析】解:rm{A}拉瓦锡首先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

B、早在rm{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波义耳的足够重视,也因此错过了一次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机会,故选项错误。

C、rm{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选项错误。

D、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rm{(}行星模型rm{).}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rm{娄脕}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rm{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鑪”。故选项错误。

故选:rm{A}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解析】rm{A}9、C【分析】解: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和原子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AD【分析】

A;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故A选项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体现的是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氧气的燃烧,故B不正确;

C;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而不是与所有物质反应,故C不正确;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由于生成了氧气,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其中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A;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B;注意可燃性和支持燃烧的区别;

C;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D;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形成物质的变化来分析其化合价是否发生了改变.

11、CD【分析】解:A;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

B;量筒不能加热;故B错误;

C;燃烧匙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C正确;

D;蒸发皿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D正确.

故选CD.

熟悉常用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才能很好的回答本题.

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解析】【答案】CD12、BC【分析】解:rm{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rm{BC}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rm{(}又叫触媒rm{).}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rm{(}“一变二不变”rm{)}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BC}13、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蜡烛燃烧试验的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故A说法正确;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故B说法错误;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故C说法正确;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rm{1-2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故D说法错误。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故D说法错误。rm{1-2s}故选BD。【解析】rm{BD}14、AD【分析】

8.8g二氧化碳中所含C元素的质量=8.8g××100%=2.4g;5.4g水中所含H元素的质量=5.4g××100%=0.6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所含C、H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g,则3g可燃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可燃物中氢元素质量比=×100%=20%;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其中C元素全部转变为二氧化碳;H元素全部转变成水的燃烧规律,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C、H元素质量和与可燃物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15、AD【分析】

由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可以得出: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故A说不正确;

B;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B说法正确;

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进行分析;从图示看出: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等【分析】【解答】解: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

共同点:反应物相同,都是H2O和CO2;

不同点: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

得到的结论: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等.

故答为: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等.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在比较时可以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等进行对比.17、rm{(1)10mL}

rm{(1)10mL}灯帽

rm{(2)}灯帽聚成水滴成股流下rm{(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根据量筒和酒精灯的使用及玻璃仪器的洗涤分析。【解答】rm{(1)}选择量筒时要一次量取且量筒的量程和所量取液体体积相等或者最接近,故量取rm{8mL}稀硫酸,应选用rm{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rm{10mL}rm{(2)}熄灭燃烧的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采取的是隔绝氧气的方法灭火,故答案为:灯帽;rm{(3)}洗涤玻璃仪器时,若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则表示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故答案为:聚成水滴;成股流下。【解析】rm{(1)10mL}rm{(1)10mL}灯帽rm{(2)}灯帽聚成水滴成股流下rm{(2)}18、(1)H2(2)COCO、CO2(3)H2、COH2、CO2H2、CO、CO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物质的组成,有一定的难度。【解答】rm{(1)}由题意可知:无水rm{C}rm{C}rm{u}rm{u}遇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rm{SO}中无现象,rm{SO}中黑色变为红色,rm{{,!}_{4}}遇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rm{C}中无现象,rm{A}中黑色变为红色,rm{B}中白色变为蓝色,中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生成,进而说明原气体中含有rm{{,!}_{4}}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使rm{C}中黑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rm{A}rm{B}rm{H_{2}}中出现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或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由rm{A}中黑色变为红色,中黑色变为红色,rm{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气体中含有rm{H_{2}}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原气体中含有rm{(2)}由rm{C}中出现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或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由rm{A}中黑色变为红色,rm{B}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气体中含有rm{CO}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原气体中含有rm{CO}rm{CO}rm{CO_{2}}故答案为:rm{CO}rm{CO}rm{C}故答案为:rm{A}rm{B}rm{CO}rm{CO}rm{CO}综合上述分析,若rm{CO_{2}}中黑色变为红色,rm{CO}中白色变为蓝色,rm{CO}中出现浑浊,则原气体中可能是rm{CO}rm{CO}rm{{,!}_{2}}rm{{,!}_{2}}rm{(3)}综合上述分析,若rm{A}中黑色变为红色,rm{B}中白色变为蓝色,rm{C}中出现浑浊,则原气体中可能是rm{H}rm{(3)}rm{A}rm{B}rm{C}rm{H}rm{2}rm{2}故答案为:、rm{CO}rm{H}rm{CO}rm{H}rm{2}rm{2}、rm{CO}rm{CO}rm{{,!}_{2}}rm{{,!}_{2}}rm{H}rm{H}rm{2}rm{2}、rm{CO}rm{CO}【解析】rm{(1)H_{2}}rm{(2)CO}rm{CO}rm{CO_{2}}rm{(3)H_{2}}rm{CO}rm{H_{2}}rm{CO_{2}}rm{H_{2}}rm{CO}rm{CO_{2}}19、50%6425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与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解答】rm{SO}rm{SO}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32}{32+16隆脕2}隆脕100拢楼=50拢楼}rm{{,!}_{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32}{32+16隆脕2}隆脕100拢楼=50拢楼

}rm{dfrac{32}{32+16隆脕2}隆脕100拢楼=50拢楼

}rm{128gSO}rm{128gSO}rm{{,!}_{2}}中含硫元素的质量为:rm{128g隆脕50拢楼=64g}rm{128g隆脕50拢楼=64g}rm{CuS{O}_{4}隆陇5{H}_{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64+32+16隆脕4+(1隆脕2+16)隆脕5=250}rm{64+32+16隆脕4+(1隆脕2+16)隆脕5=250}【解析】rm{50%}rm{64}rm{250}20、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铜+氧气氧化铜【分析】解: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红色的铜逐渐变成黑色的氧化铜.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氧化铜.

故答案为: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铜+氧气氧化铜.

只有熟悉铜与氧气反应的相关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解答.

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铜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难度较小.【解析】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铜+氧气氧化铜21、略

【分析】

(1)在焊接或电镀金属时,常用的稀盐酸,其作用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1═2FeC13+3H2O

(2)煤矿的矿井中严禁烟火;这是因为矿井中有煤粉尘及甲烷等可燃性气体,遇火会发生爆炸;

(3)白磷的着火点是40℃.把一块白磷投到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白磷却不发生燃烧,原因是水中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4)熟石灰呈碱性;能与酸反应,因此可改良酸}生土壤.

故答案为:

(1)除铁锈;Fe2O3+6HC1═2FeC13+3H2O

(2)煤粉尘及甲烷气体遇火燃烧发生爆炸.

(3)白磷未与O2接触.

(4)中和土壤酸性.

【解析】【答案】(1)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与火花易发生爆炸;

(3)燃烧要同时具备燃烧的两个条件;

(4)中和反应原理解答。

四、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2、略

【分析】解:(1)C中收集到的水的质量为:(21.32g-21.16g)÷×100%=0.18g;故填:0.18;

(2)氧化铜与氨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和氮气.所以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C管中有无色液体出现;D的内管向外推动.故填:B管中固体由黑变红;C管中有液体出现;

(3)B中是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3Cu十N2+3H2O;故填:2NH3+3CuO3Cu十N2+3H2O.

装置B中氧化铜变为铜;所以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而氧元素又与氨气中的氢元素接合成水,所以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与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